.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308/112013091900396.html
兩岸史話 - 林毅夫潛逃事件始末
2013-09-19 02:30 旺報 【文/楊浩】
將近一年的時間裡,面對著一個丈夫失蹤、前程茫茫、「孤兒寡母」的陳雲英女士,我對其求學、戀愛、成家、為人妻、為人媳、為人母當時之心路歷程,應算是最詳知的,其中也有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事。
陳雲英女士雖然是案犯家屬,但我仍秉持著尊敬、佩服的心情來協辦力所能及而該辦的事,當時完全是雪中送炭,每次前往都要致送點慰問金,現在看來金額微不足道,在當時還是有所助益,支出之慰問金費用因秉持「一不見諸於公事、二不形諸於文字」必須與相關部門溝通經長官暗示,以出差費或趙將軍及我以個人名義申請官兵急難救助名義所領取之費用來挹注。
人情蘊含政治寬容
我之所以將這些芝麻綠豆事提出,在顯示當年辦理林毅夫叛逃案時,是恤人之所未恤,急人之所未急,沒有一絲一毫之刁難,幸好當事人陳雲英女士可資佐證,雖然事關海峽兩岸歷史榮辱,但事實終歸是事實,由「林毅夫事件」也顯示了當年兩岸領導人的智慧,台灣時在蔣經國總統主政,對林毅夫採取的具體睿智的措施:
第一、一切採取祕而不宣的淡化處理、避免衍生異議分子之抗議或滋事,船過水無痕的使民心士氣未受任何影響。
第二、對林毅夫家人恤所應恤、濟所應濟,不使漢朝李陵事件重演。對林毅夫之妻陳雲英女士攜子女赴美留學攻讀博士學位未作留難,促成林毅夫舉家團圓,不以法理情處理此一事件;而改以情理法處理,法理不外人情,人情中蘊含著政治寬容。
第三、林毅夫叛逃為一政治事件,不以平常法例處理而以政治考量處理。
中共時在鄧小平總書記主政,對林毅夫採取的具體睿智的措施:
其一、一切採取祕而不宣的淡化處理,為台灣軍政當局保留顏面,在軍事保密上保持彈性,令台灣軍政當局無從捉摸後續狀況。
其二、對林毅夫兩岸接力的續予培植,進研究院、准許赴美深造攻讀博土學位,回大陸後信任有加並予重任,「台才京用」饒有含意。
其三、以台灣、大陸各20年的心血,培養出一位炙手可熱的經濟人才,綿延海峽兩岸三代血濃於水的情懷,未來的和平統一留有更寬廣的餘地。
1925年10月底,蔣經國和友人由上海搭乘蘇聯運載牛隻的貨輪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90名學生乘客之中有位18歲的姑娘張錫媛,她在一年之內就成了鄧小平的愛人。
蔣介石的首席祕書、地下共產黨員邵力子的兒子邵志剛、另有一位18歲的安徽青年共產黨員陳紹禹也在船上,陳紹禹在中國共產黨內使用的化名是王明,日後成為蔣經國和毛澤東的大敵。
10月31日由海參崴搭乘普通列車前往莫斯科,11月底到達莫斯科中山大學,校方為學生們取俄國名字,蔣經國此後就是「尼古拉.維拉迪米洛維奇.伊利扎洛夫」同志,陳紹禹則是「古路比夫」同志,開學典禮由托洛斯基主持。
鄧小平則是於1926年1月12日由巴黎抵達莫斯科中山大學報到,他在巴黎已居住5年,負責主編一份油印周刊《赤光》(Red light)得到「油印博士」的綽號,鄧小平被校方取了俄國名字「伊凡.舍吉維奇」,不到幾星期,由於他的用功,又得到「小鋼炮」的綽號,鄧小平由於在巴黎有過一段奮鬥的歲月,在中山大學既有特權,也十分用功。
據中山大學畢業同學的說法,鄧小平和蔣經國分配在同一班,共有20人;鄧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小組長,因而負責評估所有團員的意識形態和表現,可惜迄今還未看到鄧小平對蔣經國的評語報告,不過,鄧、蔣兩人顯然交情不錯,鄧小平身高勉強才5尺,比蔣經國還矮,兩人因體型相近,反倒備感親近。
蔣經國經常藉著沿莫斯科河邊散步的機會,向鄧請教他在巴黎的經歷,於是鄧寫了幾篇文章,談論他在法國的工作經驗,交給蔣經國的《紅牆》發表,鄧小平與張錫媛熱戀,張則是與蔣經國一道跋涉到莫斯科的青年學生之一。
蔣鄧二人處理睿智
鄧小平、蔣經國同學於莫斯科中山大學,但曾「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坎坷留學奮鬥過,中晚年也均以「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為各自主政的改革開放與和平統一而努力不輟,哲人已萎但精神永在,對「林毅夫事件」處理之睿智更是令人欽仰、難忘!
林毅夫及夫人陳雲英女士從金門到角嶼跨出了個人的一小步,在兩岸中國人的統一和合作上是跨出了一大步。(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