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須重視的大實話,不過太多人拒絕重視,包括許多有影響力的政治評論者。
說大陸的經濟增長到2020年可能會下降到5﹪的水平,這的確是個悲觀的預測,不過遠比那些狂喜的預測可信。
大陸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增長到什麼程度,大陸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時候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控制力自然就會提高到合理相應的程度。動武是下下策,然而武力是和平的支撐,長期結果得不償失的事是不能做的,現在的中共首領當然不是笨蛋。什麼崛起復興的那都是口號,平靜地在經濟成長率下降到5%之前盡量養肥國家才是最重要的。
-------------------------------------------------------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1/112013060700182.html
陸專家:2020年 經濟成長恐降到5﹪
2013-06-07 01:42 旺報 【特派員林琮盛/北京報導】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6日在一場演講會上呼籲,要實行包含房產稅等財產稅制。(記者林琮盛攝)
中國經濟成長到2020年會放緩到5﹪?身為中國國有企業的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大陸已進入經濟成長「趨勢性放緩」階段。他預估,到2020年經濟成長可能會降到5﹪。為了可持續成長,彭文生呼籲官方應要放寬計畫生育限制和課徵財產稅。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家大講堂6日下午邀請彭文生暢談中國「後紅利時代」的經濟問題。
彭文生說,過去30多年來,大陸共歷經3次成長週期:改革開放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鄧小平南巡講話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地位的確立、2001年大陸加入WTO。
他表示,大陸加入WTO帶來的成長期和成長率最高。因為,入世促進大陸貿易開放、出口提高。其次,時間點正好趕上大陸人口紅利的釋放階段,「全球化幫助中國釋放人口紅利」。
但彭文生提醒,大陸已開始步入經濟成長趨勢性放緩的階段,即便沒有國際金融危機,大陸經濟也會走下坡。
他認為,一是勞動力供給已呈現緊縮;二是,大陸對外貿易開放程度近年明顯下降,貿易總額佔GDP比例放緩;三是,房地產泡沫擠壓實體經濟。
他還悲觀預測:「到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會下降到5﹪的水平」。
彭文生尤其擔憂人口結構問題。他指出,當老年人增多、年輕人變少,財富掌握在老人,老人為尋求安全,將導致整個(大陸)社會缺乏活力、缺乏創新。
為此,彭文生從人口和制度兩方面提出解決方案。一是放鬆計畫生育政策。他舉例,老一輩用扶養小孩當投資。現在年輕人則以儲蓄和投資,作未來退休消費的保障。
彭文生認為,扶養下一代才是最重要的。為此,放鬆計畫生育,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將是最重要的改變。
制度上,他也呼籲,大陸政府支出結構應要增加公共服務,降低流轉稅、增加包含房產稅在內的財產稅。彭文生說,目前財產稅過低。中國若要可持續發展,稅制改革不可避免得引進房產稅。
-------------------------------------------------------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1/112013060700181.html
承擔大國責任 陸稱未做好準備
2013-06-07 01:42 旺報 【特派員林琮盛/北京報導】
▲中國外交部政策規劃司官員坦承,在如何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上,無論是能力、思想或組織方面,中國大陸至今仍未做好充分準備。(記者林琮盛攝)
在美國總統歐巴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6月7日和8日在南加州進行會晤前,中國外交部官員高分貝重申,中國不會挑戰、也不會取代美國的地位;同時,官員也坦承,在如何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上,無論是能力、思想或組織方面,中國大陸至今仍未做好充分準備。
大陸外交部政策規劃司副司長楊義瑞5日下午在中國人民大學進行一場演講,討論「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外部環境」。
楊義瑞表示,儘管對外說破嘴,不對外稱霸、始終走和平發展道路,但外界仍對中國的崛起有相當大的疑慮。
遭批軟弱 常收到鈣片
他說,一方面,大陸內部對外交部門感到不滿,認為外交部太軟弱,「外交部現在還經常收到鈣片」;另方面,國內的各種鷹派聲音又傳達出令外國感到不安的訊息。他認為,要化解外部疑慮,仍得靠中國的一言一行、長期行動來打消。
指歐習會係特別安排
提及即將舉辦的中美兩國元首非正式會晤,楊義瑞說,若按照正常日程,中美兩國元首最早會在9月份的俄國聖彼得堡G20峰會上見面。
他透露,美方認為,習近平是新任主席,歐巴馬也剛連任成功。兩國領導人要遲至9月份才見面,時間太晚。因此,美方主動提出要盡早會面,才安排此次非正式會晤。
楊義瑞指出,這次確實是特別安排。過去,中國領導人從未享受過這種待遇。因為,美國的這種特別安排只給特別盟友。
楊義瑞強調,「中國也不想取代美國,也不想挑戰美國」。
楊義瑞說,會晤的訊息很明確:中美兩國都高度重視雙邊關係,都有發展雙邊關係的意願。話題一定會圍繞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避免重蹈過去大國爭奪權力而征戰的傳統覆轍。
他也坦承,中國崛起後,必然要承擔大國相應的國際責任。但在能力、思想、組織上,中國都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外界常指責中國未盡到大國應盡的責任,「我們確實在此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