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每事報*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每事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法''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2013-4-16 葉金川〈受刑人的健康權〉
2013/04/16 16:22 瀏覽720|回應1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雇貓
tina2008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SCFtw2

.

1 樓 SCFtw2 發言於2013-04-16 16:08:39

感謝葉先生寫這篇文章,大家都應該讀。

------------------------------------------------------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0939
葉金川/受刑人的健康權
2013/04/16 【聯合報╱葉金川】(本文作者葉金川為衛生署前署長、慈濟大學教授)

2009年我擔任衛生署長時,與當時的法務部長王清峰曾經一起到監所視察受刑人的醫療狀況,台灣監所內的健康醫療情況真是落後,與一般國人可享受的健康醫療照護待遇相去甚遠。

早年菸捐撥款 提升醫療品質

當時決定先從菸品健康捐中有關提升醫療品質的款項下撥出2千萬,用來試辦改善基隆、桃園、彰化及台東泰源等四所不同類型監獄的醫療衛生情形。衛生署醫事處負責執行,試辦一年四個月後提出執行及檢討報告,成效相當不錯,問題是如何籌措足夠經費將全國各監所全面改善。

二代健保修法 改善監所醫衛

直到2013年的1月1日,二代健保修法實施後,法務部編列預算讓6.5萬名受刑人納入全民健保,受刑人的健康權及監所內的醫療衛生情況才可望全面改善,台灣受刑人醫療人權的歷史也開始改寫。

但這項修法也引起爭議,許多民眾忿忿不平:「為什麼我們全民要負擔受刑人的健保費用?」媒體上沒看到法務部及衛生署說明緣由,但我認為,最主要的觀念在於,受刑人違法受到國家的法律制裁,剝奪了他們的人身自由權、褫奪公權等,就是希望受刑人能夠改過向善,回到社會中重生好好做人,這算是一個人格與心靈的改造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沒有理由要剝奪受刑人的健康權或是醫療權。

而最近前總統陳水扁的健康照護情形曝光,法務部指出受刑人沒有自由選擇醫療病所的權利,並安排陳水扁在台北榮總戒護就醫,當然北榮的醫療技術與設備無庸置疑,戒護就醫是否最佳選擇,對一般受刑人應該是,至於部分人士要求讓陳前總統保外就醫,那是政治問題,不是醫療問題,本文不予置評。

監所醫護短缺 長期設施不足

本文所要討論的是以醫療衛生專業的角度來看受刑人的健康問題以及監獄、看守所衛生及醫療環境的問題。

監守機關在受刑人納入健保實施前,可能因為預算問題,長期忽視醫務室設備儀器的充實更新,醫護人員的羅致更是問題,特別是醫師以及牙醫師更是一員難求。

大部分監所都是以私人人情拜託當地醫院以及開業醫師、牙醫師兼差,給的鐘點費又要依政府規定,與市面行情相去甚遠,願意幫忙的都要靠一腔古道熱腸來協助。最讓我吃驚的是,病患(受刑人)要自費付一些藥材費用,監所常備藥以外的藥材都要病患自己負擔,像是牙科蛀牙充填等材料就是。

醫療院所服務 納入牙醫中醫

但是從今年1月1日起,健保局安排醫療院所進入監所提供醫療服務,根據健保局最新統計,元月受刑人因病就醫人數逾2萬9千人,門診近5萬5千人次,受刑人因重病須到監所外戒護轉診住院治療者,元月有3百多人次,平均每件住診費近3萬元。

除了醫師門診及住院治療,牙醫師及中醫師的服務也包括在內,目前雖然還不是全面提供,但是健保局也在陸續安排特約醫療院所牙醫師及中醫師進入各監所提供服務。

以第一個月的就診率及住院率來推算,每受刑人年就診10次,住院率5.5%,都比國人平均低一些,但這是剛開始的數字,醫療服務安排穩定後數字應該會提高。另外,這數字沒經過年齡、性別調整(受刑人沒有青少年兒童嬰兒,女性比率也偏低),解讀是要小心一點。

不過,這數字已經比以往大幅度增加了。從費用來看,一年將支出6.5億的醫藥費,比健保局向法務部收取的費用一年12億要低很多,不過這數字會逐月增加,可能要一兩年才會穩定。還好這筆錢是有專戶管理,不應該會流向不合理的支出才對。

人人享醫療權 台灣健保驕傲

從初步的數據看來,這是一項進步的制度,執行上也無可挑剔,對「全民」健保來講,也把迷失的一環補上了,所有中華民國國民都依法享有健康醫療權,這應該是健保的驕傲,也是台灣的驕傲。

現在,剩下的問題是,這筆醫療費用為何要全民負擔?能否向有能力負擔的受刑人收取一部分保費?這涉及刑法理論的問題,不是醫療問題,留給法界人士去探討解決。

另外一個醫療問題,也涉及刑法理論問題,就是受刑人中,有1000人以上是慢性精神病人,是無法積極治療,也無法感化重生的病人,他們受刑的意義、目的何在?是否應該有更好的處遇?應否提供社會復健?應否以回歸社會為目標?這大哉問,我不知道答案。

最後,是受刑人毒品濫用問題,受刑人有許多是毒品犯、或是刑犯兼具毒品犯身分。毒品犯不積極給予勒戒治療,最後都淪為刑犯。監所應該有能力提供毒品治療勒戒服務,讓毒品犯重生回歸社會,似乎才是正途。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949588
 回應文章
2013-9-4 劉孔中(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6.37坪關20人 悲慘世界誰來關心〉
2013/09/04 15:35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3090400461.html
6.37坪關20人 悲慘世界誰來關心
2013-09-04 01:37 中國時報 【劉孔中】(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

     隨著民主化及教育文化的提升,國人普遍變得禮貌、友善、樂於助人。隨著人口高齡化,社會也從以往的躁動不安變得和緩平安。國人對動物的愛心更是顯著提升,各種網路上接力救護動物或人肉搜索虐待動物者的新聞連篇。國人對各種宗教團體的捐贈更是豐沛,多種善行義舉早已超出國界。這些都是令人引以為傲的高貴人格品質。國人以華人中文化水準最高者自居而沾沾自喜,其來有自。

     然而,與上述諸多善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人權觀念卻似乎沒有普遍深入人心。

     什麼是我們應該有的人權觀念?最基本但也最困難的是:每個人的人性尊嚴都應該被尊重,即便是(或尤其是)被羈押的受刑人(刑事被告在定讞前不應該與受刑人同其處遇)。但是國人多數反對尊重渠等人性尊嚴,否則對守法國民不公,而且有變相鼓勵犯罪之虞。於是在民進黨高聲為阿扁爭取較好處遇的同時,國人對於法務部矯正署去年8月「陳水扁在監處遇」專案報告的一項數字絲毫無動於衷:「台北監獄現有舍房及工場面積,約為1,616.4坪,目前收容4,154人,每人平均獲配0.389坪。一般舍房1.38坪收容3人;3.54坪收容7至8人;6.37坪收容18至20人不等,且無書桌、座椅設施。」

     細看之下,我們會發現這項數字背後有著比拆政府運動人士所說的悲慘世界還要慘無人道的現象,第一,法務部竟然像建商一樣嚴重灌水,把工場面積加入計算每人平均獲配的坪數,若加以扣除,則被羈押人獲配的坪數顯然會更低,每人僅0.2坪?第二,沒有書桌、座椅設施,被羈押人只能趴在地上寫狀紙、為自己打官司,如何能確保其武器平等的訴訟權?第三,這並非單一現象,據統計,2012年10月底矯正機關收容人66,163人,較核定容額54,593人,超額收容11,570人,超收比率21.2%。24個監獄中,有21個機關超額收容,平均超收比率27.3%;12個看守所都超額收容,平均超收比率32.7%。超收的情形最近因軍事監獄將人犯移送法務部監獄更為嚴重,但是媒體報導卻是幸災樂禍:「將軍犯人進北監剩0.69坪」。

     對於監所人犯或被告收容空間嚴重不足違反人權的問題,主管機關法務部毫無認知與作為,在其公布的施政績效中,推動獄政改革施政績效項目,連成立法務部矯正署、展示獄政文物、籌設獄政博物館、傳承瀕臨失傳工藝、純化收容環境、兩岸矯正文化交流及走向國際都上了檯面,就是絕口不談改善收容空間。

     面對我國持續執行重刑化刑事政策、累再犯所占比例與人數持續增加、景氣不佳、不願意繳納罰金者愈來愈多等因素。可以預期的是,監所收容人數將會愈來愈多,羈押場所不足的問題更將不人道。

     我們主張將被羈押人當人看待,政府與人民都要有此確信與作為,否則談人權立國都只是空談,因此建議政府應該制定被羈押人最低的空間坪數標準,而最簡便的方式就是將軍事監獄及大量閒置的軍營移交法務部監所使用。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005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