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4/112013031200520.html
蔣檔數位化 揭國寶祕辛
2013-03-12 01:39 旺報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大溪檔案」又稱「蔣檔」,1995年正名為「蔣中正總統檔案」,但神祕色彩不減,早年重兵把守、層層管控,庶民難窺堂奧,而今原件珍藏於國史館新店季陸樓,藉由數位影像,人在台北就能以電子檔查閱。
大溪檔案」之所以神祕,主要是兩蔣時代的政治肅殺氣氛,當權者不容外界輕易掌握他軍政大計的內心世界;《旺報》經管道申請前往新店季陸樓訪視「蔣檔」原件,此前學界盛傳當年的「蔣檔」必須由專人戴白手套開啟兩道鎖,專人翻頁讓學者抄寫,但國史館主祕陳立文說,傳說實屬無稽。
進出超秒 警報立響
今天的國史館季陸樓仍然管控嚴密,工作人員憑卡赴特定業管樓層,無卡連電梯都動不了。「蔣檔」現存於58座紅木特製的櫃子,恆溫恆濕連燈光都去掉紫外線,進出必定時管制,超秒就響起警報。陳立文說,格櫃只是普通木料,倒是上書「永懷領袖」說明是蔣公去世後才特別訂製。
國史館審編處長何智霖表示,「蔣檔」現有31萬7千多件,只有91件不開放,其餘全數數位化。包括1923年以來蔣謀畫軍國大政的「籌筆」手稿原件、家書、照片、親批文件、交擬稿件,簽呈、函札、電報、會議紀錄等「特交檔案」,以及民國前到1971年蔣與各方往返之重要電報彙編等。
研究「蔣日記」原件學者須有基礎的書法辨識能力,「蔣檔」也同樣,幾乎全數是蔣親筆手書的毛筆字;有些字到今天還認不出來,而成了「懸案」呢!
發揮重要史料價值
這批文檔和故宮國之重寶一樣,為避戰火,周折輾轉來台。1949年先由南京移至上海,5月16日隨中央銀行庫存黃金專艦來台;6月3日移至高雄壽山由台灣銀行代管,8月轉至大溪頭寮賓館,成立「大溪檔案室」,自此才有「大溪檔案」之稱。
直到1979年,「蔣檔」移至陽明山陽明書屋落腳,1995年移交新店國史館,正名為「蔣中正總統檔案」。早年知名歷史學者梁敬錞就曾經蔣中正特准,得以運用「蔣檔」原件進行研究,至於郭榮趙和史丹福的馬若孟等,也有人說他們得以目睹「蔣檔」,但無法證實。
國史館曾出版7編26冊鉅著《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抗戰時期》主要史料來自「蔣中正總統檔案」。
-------------------------------------------------------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4/112013031200521.html
手工裱褙復原 檔案起死回生
2013-03-12 01:39 旺報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史館珍藏史料文物的庫房「季陸樓」位居新店僻靜一隅,非專人引導外人難以接近。樓旁建築內,專業的裱褙師正將檔案修復,手藝精湛。記者到訪當日工作人員正將民國35年國府賠償委員會清冊手工裱褙復原。
新店國史館原館舍仍可見到當年刻意選址保護的用心。曲徑通幽,犬吠示警,不難感受保護文物的謹慎。雖然早年辦公環境如此清雅,今天的國史館主要業務已在台北合署辦公,也積極面對庶民。
典藏文物的季陸樓由國史館前館長黃季陸專案請准建築,1985年開始動工,1987年6月30日完工,歷時1年7月,為9層樓建築,2樓及3樓為總統副總統器物類庫房;8樓典藏總統副總統檔案、照片及視聽史料等。裱褙必須由專人以去筋麵粉調製「澄粉」製成漿糊,經過整理、托裱、上、下牆也就是風乾取下,再裁切裝訂等工序,才算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