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11600355.html
我見我思 - 歐美的「兄弟情」
2012-01-16 01:25 中國時報 【呂紹煒】
標普再降歐洲九國信評,連法國都難逃,歐洲金融市場與經濟後市再度吸引全球目光。看著歐債危機不斷延燒,想到三年前的金融海嘯,歐美倒還真是「兄弟情深」,都要來這麼一次驚死全球的金融風暴。上次,老美把歐洲及全球拖下水,這次,改換歐洲拖老美(及全球)下水,老美的復甦火苗是否被歐債澆息,還有得瞧;這次是否能如海嘯時一樣平安度過,也是只有老天知道了。
當遠方傳來金融危機的風雨聲時,大部分人都以為自己可能沒事,但最後多半發現自己錯了。二○○八年九月,金融海嘯從美國開始捲起時,歐洲人都以為他們會沒事。雷曼兄弟破產前,曾抓住一個潛在的救生圈 ─ 英國的巴克萊資本,巴克萊考慮收購雷曼,但英國政府不支持。英國財政大臣達林說「我們對這交易有強烈的擔憂」、「巴克萊不應背負他們不能應付的風險」。
連美國財長鮑爾森致電達林求情都沒用。鮑爾森與達林通完電話後,一臉驚愕的對旁邊的人說「他說他不要輸入我們的毒瘤」。老美以「你以為你不會被感染,你就大錯特錯了」、「正因為你不作這交易,你才會受感染」等語懇求英國伸援手。但巴克萊終究離開談判桌,雷曼也倒閉了。
雷曼倒閉初,德國財政部長史坦布洛克說:「金融危機是美國人的事情」;他還補充:「其它歐陸財長也認同這個觀點」。不過幾天以後,歐洲銀行就面臨崩潰。那位說金融危機是美國人的事的人,也改口坦承「歐洲開始墜入深淵」。當時,歐陸對老美一片罵聲,說老美金融業的高槓桿害死人。
不過,這種「龜笑鱉無尾」的說法很快破功。當歐洲政府開始紓困銀行、把爛銀行「國有化」,並紛紛對銀行存款提供全額保障、甚至對銀行債權擔保時,大家才發現,歐洲銀行更離譜。雷曼倒閉時的槓桿比例約三十一,但當時德意志銀行的比例已達五十三、巴克萊是六十一、安泰人壽四十九、瑞士信貸三十三…。歐洲銀行顯然不是想像的那麼「穩重、保守」。
這次歐洲國家出事,更讓老美看足笑話。由於老美是全球老大,所以這幾十年全球各地、此起彼落的金融危機 ─ 從亞洲金融風暴、拉美危機、到俄羅斯違約,老美總會軋上一角,應付金融危機經驗之豐富,無人能出其右者。這次看著歐債危機,從腳上的一個「小爛瘡」(希臘經濟占歐元區比重只有二.六%),經過德、法這些庸醫三年的醫治後,卻逐漸擴散到全身成為末期癌症,把歐洲全拖下水,老美一定心中偷笑道:怎麼無能至此?
去年年中,美國財長蓋特納就催促歐洲領袖,盡快解決希臘問題,當時他就說越慢行動越難挽救、代價也越高。蓋特納曾多次參與金融危機的拯救行動,金融海嘯時,他已是美國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是當時「救市行動」的主力,對金融危機了解甚深。但歐洲人對老美的指指點點甚感不悅,不理他,結果拖到今日,連德、法都受創。去年十二月的歐盟峰會期間,蓋特納就在歐洲「督軍」,督促歐洲盡快提出解決方案。這也是蓋特納在幾個月內第五次到歐洲,催促歐洲解決歐債問題,因為,歐債問題再不解決,美國必然被拖下水。顯然老美對金融危機的本質與影響遠比歐洲了解與體驗深刻。
不過,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明白表示:不會對歐洲國家與銀行進行任何援助。換句話說,雖然不提供鄰居滅火的水,但卻壓著鄰居拚死拚活的滅火,絕對不准你讓火燒到我家。哎,這老美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