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10911000933&cid=1207
《全球財經周報 - 北美》走入歷史的錄音帶
2011-09-11 02:01 工商時報 陳穎芃
今年8月《牛津簡明英語辭典》宣佈加入「色情簡訊」(sexting)、「轉載」(retweet)以及結合男性與比基尼兩個字的「男寶基尼」(mankini)等新字,同時也刪去一些過時詞彙,只是沒想到連大家記憶猶新的「卡匣式錄音帶」(cassette tape)一詞也遭到淘汰,引起不少懷舊樂迷抗議。
牛津辭典 刪去錄音帶一詞
美國一家專門收藏8軌卡匣式錄音帶及其他古董的Eight Track博物館經營者柏內特(Bucks Burnett)就為此大動肝火。他憤而表示:「男寶基尼?真是夠了!我的博物館要拒用牛津辭典。我原先有一本,但我現在要拿去資源回收!」
他表示:「單憑20幾個編輯午休時間在星巴克討論幾分鐘就做出這個決定。」
柏內特為錄音帶叫屈的心情是許多樂迷的共同心聲。1963年錄音帶問世後成為廣泛使用的錄音工具。1980年代手提式收錄音機和索尼(Sony)Walkman隨身聽的崛起,更掀起家庭自製錄音帶曲集的熱潮。
十幾年來,儘管CD和數位音樂輪番成為市場主流,但錄音帶產業並未消聲匿跡,甚至還成為不少獨立樂團的發聲管道。柏內特表示:「錄音帶市場小歸小,還是有廠商繼續生產。去年各方媒體還報導了許多關於獨立樂團以酷炫造型錄音帶發行專輯的故事。」
獨立樂團 愛玩錄音帶專輯
去年10月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就曾報導,美國至少有25家小型音樂製作公司專門製作錄音帶專輯,且許多都是獨立樂團發行的錄音帶限定版。以科羅拉多州的音樂製作公司Patient Sounds為例,該公司專門製作限量100捲的錄音帶專輯,同時也免費提供線上版專輯曲目給偏好數位音樂的樂迷。
23歲的Patient Sounds老闆賽吉(Matthew Sage)表示:「配音、剪接及其他錄音帶製作程序對我來說只是過程的一半。錄音帶除了能播放音樂之外,本身就是一件藝術作品,但CDR比較像是單純裝載音樂的工具。」
對於牛津辭典淘汰錄音帶一詞的決定,賽吉表示:「我每天接觸使用的東西竟被別人視為該從辭典中淘汰,實在很可笑。」
曾經出書介紹手提式收錄音機與流行文化歷史的紐約攝影師歐沃克(Lyle Owerko)也表示:「錄音帶仍是世上主要的聲音流通工具之一。」他認為,既然大家到現在還常用「快轉」、「暫停」等錄音帶用語,那麼現在就淘汰錄音帶一詞未免稍嫌過早?
賽吉通常要花3個月時間才能完成300到500捲錄音帶,但對他而言,音樂成品的品質遠比製作效率重要。況且,一捲空白錄音帶成本只要20美分,而且一般人在二手商店就能輕易買到錄音帶轉錄機,因此賽吉認為製作成本低也是窮困樂團愛用錄音帶的主因,這樣才能讓音樂人在艱難的大環境下繼續分享創作。
然而,錄音帶支持者相信,就算牛津辭典再也找不到錄音帶一詞,也撼動不了錄音帶在流行文化中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