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每事報*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每事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歷史+政治(老蔣與中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2011-3-25丁雯靜〈蔣介石之黃金密檔〉
 瀏覽7,643|回應19推薦6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albert8888
KT52
tina2008
雇貓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1032500443.html
蔣介石之黃金密檔
2011-03-25 旺報 【文/丁雯靜】

     編者按1949年運台黃金維繫了中華民國生存的關鍵命脈。抗戰勝利後,國庫僅有3萬兩的黃金,後來上百萬兩的黃金從何而來?原可振興戰後中國經濟的黃金,卻演變成失去民心的利劍。在民國百年時刻,旺旺中時媒體集團長天傳播即將推出「百年遷徙」系列──蔣介石《黃金密檔》紀錄片,作為百年歷史的見證。本片3月27日將在誠品信義店舉辦全球首映會,4月2至4日晚間9時在TVBS新聞台首映。

     蔣介石當時應該還沒意識到,已成為廢紙的貨幣是老百姓對他的一種不信任投票。

     2009年11月拍攝《黃金密檔》的首站是南京總統府,那天南京下著入冬以來的第一場初雪,站在總統府大門前,我抬頭仰望入口大門上方,那個曾經飄揚著中華民國國旗旗竿,如今孤獨地豎立在那兒,彷彿為流逝的民國過往,做了最無言的陳述。我們這群台灣中華民國國民來到這裡,是尋找那段蔣介石曾經風光的民國歲月,還是追悼已經褪色的民國史,在刺骨的風雪中, 我有種說不出的悲愴。

黃金風波

     走進總統府長廊,抗戰勝利後從陪都回到南京總統府的蔣介石,是多麼的英姿風發,他的民族統一大業才正要開始,廣大的百姓才要脫離苦難,厭戰的人們要面對的卻是一場中國人打中國人的內戰。儘管國民黨和共產黨各自都高舉著正義的旗幟,此時,兩黨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也是成為戰爭的關鍵,那是跟黃金有關的一場風波,被稱為第二次「黃金風潮」。這場黃金風潮加深了人們對國民政府貪腐的形象,民心開始背離那個領導抗戰勝利的國民政府。

     1945年抗戰勝利,重慶陪都的國民政府金庫的黃金只剩下不到3萬兩,此時的蔣介石的大舅子,也是行政院長宋子文,開始著手戰後兩件財政大事。一是接收戰後的所有黃金,充實國庫。二是抑制貶值劇烈的國家貨幣──法幣。

     抗戰時期,美國在中國參戰期間借用中國機場和指揮所等所積欠的軍費,在戰爭結束後,必須一次結清還給國民政府,這項軍費高達4億美元。後來,宋子文將這些軍費的2.5億美元兌換成黃金共645萬兩,分批運回中國。另外,國民政府還接收了汪精衛政權所沒收的黃金,共49.5萬兩。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景平說:「有了這一大批黃金作為後盾,宋子文有信心將法幣貶值的情況控制下來,他祭出『法幣』換『黃金』的新政策。但宋子文萬萬沒想到這項政策成為有錢人大量囤積黃金,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1946年3月,宋子文令央行將黃金按市價在上海市場配售,讓人們可以用法幣買黃金,不到一年,共拋售353萬兩黃金,國庫60%黃金一下子化為烏有。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鄭會欣表示:「這項政策法幣不但沒貶值,還造成富人囤積更多黃金,而且市面流通的法幣還比以往更多,因為國民政府還繼續大量發行法幣。戰後,中國經濟尚未復甦時刻,老百姓都還很窮,可以提供中國建設的黃金卻流入富人的口袋,讓人們對國民政府徹底失望。」後來,宋子文因黃金風潮事件下台,蔣介石在日記中表達了他對這位大舅子的不滿,但國民政府腐敗的形象已經在老百姓心中蔓延。

     住在上海的邵立,他的父親邵式軍是汪精衛政府的稅務署長,他說,汪精衛政府時期,他的家幾乎是徹夜未眠,每天晚上都有人到家裡抽鴉片,當時上海大戶人家抽鴉片是一種高尚的社交行為。很神奇的是,老人家從小聞鴉片,卻沒有染上毒癮。國民政府接收上海時,他的父親為了逃避軍事法庭的審判,躲到解放區成為共產黨員,並用金錢資助共產黨,藉此躲過一劫。儘管後來走上所謂「政治正確」的道路,而且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有功,但邵立因為歷史問題,在文化大革命時,還是遭到一番批鬥。

貨幣廢紙

     這位曾經是富家子弟的邵立,在父親離開上海後,家裡只剩下女人當家,負責接收的國府軍統特務經常到他們家盤查。他說:「像我姨媽的首飾四百多件,我外婆怕煩,女兒放在那裡的一包首飾,不要煩了,通通拿去,軍統特務的目標不是這麼一大包首飾,看到人呆掉了,我也在旁邊,他不講了,一包包好就走掉了。」當時上海接收時,像邵立家一樣的案例,不勝枚舉。

     抗戰時期不知誘惑為何物的國府官員,從重慶陪都前往各接收地區,相對富裕的資源對這些官員造成考驗,但很明顯地,國民政府部分官員在這場「黃金的試煉中」被淘汰了。但蔣介石當時應該還沒意識到,已成為廢紙的貨幣是老百姓對他的一種不信任投票,他要發動新的貨幣改革,並試圖將當時宋子文發出去給民間的黃金再度收回來。

     (待續)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577419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2011-3-30中國時報亓樂義報導〈上海直飛松山 原以為要載蔣經國〉〈解放軍進上海 才知金庫全被搬空〉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albert8888
雇貓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607/112011033000137.html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434/112011033000137.html
C-46上海直飛松山原以為要載蔣經國 總計空運約60萬兩來台
2011-03-30 中國時報 【(亓樂義)】

     1949年前後,蔣介石主導的搶運黃金赴台歷程,險象環生,蔣介石除調派緝私艦、招商局貨輪執行運送計畫,更透過親信的空軍將領調派運輸機運送60萬兩以上黃金赴台;1949年5月,解放軍攻陷上海,接收中國銀行金庫,發現黃金已被搬運一空,只剩一座空空如也的豪華庫房!

     一九四九年二月初,國共三大戰役落幕,蔣介石退守台灣已成定局。此時宋子文移居香港,仍清楚央行動向,他以密電告知在溪口的蔣介石,國庫剩餘黃金近日起空運台灣,請蔣注意。不久,上海江灣機場進入警戒狀態。

     當時空軍運輸大隊有四個中隊,一○一中隊駐防上海江灣機場。某日,分隊長張麟德接獲命令有任務要飛,不覺有異。抗戰勝利後,蔣經國南來北往到各地視察,座機大多由張麟德負責駕駛。這次莫非蔣又有行程?

     登上飛機,發現一名「不速之客」,原來是央行的人,先行抵達。接過運單,才知道要空運黃金,讓人心頭一震;轉身望去,機艙內放滿了長方形的木板箱、一箱接著一箱,平放著並未堆砌,看不見裡面是金磚還是金條。

     曾為中美混合飛行團的成員,張麟德抗戰時期飛過B-25轟炸機。為阻止日軍南下,他奉命轟炸黃河鐵橋,炸過日軍在武昌的兵工廠,擔任無數空投任務。空運黃金,還是頭一回碰到。這次飛行除了正、副駕駛,一名機工長和央行押運人員,沒有其他貨物,盡量留出空間專運黃金。

江灣機場一度警戒 央行人員隨行

     張麟德說,他領九架美製C-46運輸機從上海直飛松山,「每架飛機裝載六千磅黃金」、約二點七噸,這是C-46的最大運載量。「我只負責飛,其他一概不問」,當日晴天,約莫二個多小時飛機抵達松山機場。機場早有央行的車候著,交接完畢,卸下黃金,九架飛機片刻不留全部飛回上海。

     孫吉棟駕駛其中一架C-46運輸機。他說,當年運輸機任務繁重,很多物資要運,就黃金部分,他「至少飛了三趟」,從上海起飛,有一次好像從南京大場機場起飛,「就我這一架」,黃金由中央銀行警衛人員搬上飛機,每箱多重不得而知,運載多少黃金也不清楚。他是正駕駛,需要在貨單上簽字,所以知道是黃金。

     飛到松山把黃金交給地面人員,就算完成任務。空軍運輸大隊當時有四個中隊,一○一中隊在上海、一○二和一○三中隊在北京、一○四中隊駐防南京。飛機運送物資,除有黃金、還有銀元,孫吉棟至今仍有印象,每次接到命令「就是飛」,沒有什麼特別命令,也沒有人主動告訴你空運什麼東西。

這趟運金任務 出奇「風平浪靜」

     有一次,孫吉棟駕駛C-47運輸機飛山東泰安執行空投任務,返回發現機身被打了九十幾個洞。還有一次,他飛長春空投物資,遭遇共軍高射砲攻擊,所幸平安返航;張麟德空投長春,也遇到同樣的攻擊。空運黃金,反倒「風平浪靜」。

     資料顯示,空軍運輸大隊大隊長衣復恩於一九四九年二月曾奉空軍總司令周至柔之命,率七、八架飛機空運一批物資從上海飛往台灣。事後,周當面對衣復恩說是運送黃金。據稱,這次空運黃金約四十二萬兩,實數則難以考證。

     空運來台的黃金究竟有多少?《黃金秘檔》作者吳興鏞認為,按中央銀行檔案是六十萬兩,按大溪檔案是五十五點四萬兩,主要作為軍費。

-----------------------------------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434/112011033000473.html
黃金誘人 怕有人想當金銀島主
2011-03-30 中國時報 【亓樂義】

     上海撤守前一周,郊區傳來陣陣砲聲。上海外灘招商局碼頭停靠一艘「漢民」輪,船上有百餘名招商局的員工和眷屬,準備「疏散」到台灣。他們沒想到,這艘不起眼的船竟肩負一項重要任務,把國庫剩餘黃金祕密運往台灣。

     時為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九日,米繩祖記得當天黃昏,船等了兩天終於啟航,還沒到吳淞口,一枚砲彈落到江面,船只好停開等待救援。晚上,砲火交織成的火網映在黑夜長空很嚇人。拂曉天色濛濛,船再度上路,沒有鳴笛,眾人鴉雀無聲,船一路靜悄悄駛向吳淞口,來了兩艘軍艦護航,直到出海為止。

     船上都是招商局警務組的員工和眷屬,大夥睡在甲板上,船艙裝有「貨物」。米繩祖聽說,空艙危險,要把舊東西拿出來壓艙,行船才安全。沒有人想到,這個「理由」竟深藏一項祕密任務,由招商局警務組幹員江源負責押送黃金。事隔多年,他才向妻子米繩祖陳述這段陳年往事。

     「漢民」輪順利出海,江源絲毫不敢怠慢,不斷巡視艙底,防止他人接近船艙。船老大不知江源的真實身分,無意中開了一句玩笑,從上海到台灣,沿途很多小島,「我們把船舵偏一下,大家到小島去做金銀島主,怎麼樣?」這句話平常聽到無所謂,此刻國難當頭,人心浮動,難保不出意外。

     船艙有黃金,只有江源、船老大和警務組副組長等人知道。副組長年事已高,根本不管事,船老大會不會邀集同夥挾船上島,誰也不敢說。米繩祖還記得,船上很多人都有槍,船老大一旦轉舵得逞,誰能奈何了他。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船老大看緊。

     江源孤掌難鳴,只好找了八位交心的同事告知真相,防止意外發生。首先,江源要搞清楚船舵的轉向,趁聊天請船老大示範一遍,舵要怎麼轉才能到台灣,怎麼轉到小島。看懂了基本操作,江源告訴八名同事全部帶槍,輪班看緊船老大直到任務完成。

     作為妻子,米繩祖完全感覺不到夫婿有重任在身,她都以為江源只是例行巡視,背後卻有這麼一段押運黃金的緊張過程。船進基隆,江源仍守口如瓶從未和妻子提及此事。

     經過多年,兩岸政治生態改變。有人批評蔣介石撤守台灣,就像一個大烏龜帶了很多小烏龜,飄洋過海來台,就是說光著屁股過來。江源聽了很生氣,才向妻子表白押運黃金的往事。沒有這批黃金,台灣怎麼渡過一九四九年的風雨歲月。

-----------------------------------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434/112011033000475.html
解放軍進上海 才知金庫全被搬空
2011-03-30 中國時報 【亓樂義】

     一九四九年五月廿七日國軍撤守上海,同日解放軍進城,張振國領著八輛卡車運送人民幣到上海,走進中國銀行金庫,所有黃金被搬空,眼前只剩下一座遠東最大的豪華庫房。事後他才知道運走黃金是蔣介石到台灣發展的本錢。

     中國人民銀行甫成立不久,為保密起見,人民銀行以「北海大隊」為番號,張振國是北海大隊發行局財會科採購員,負責運送人民幣。當時中共中央和軍委下令,「軍隊推進到哪裡,鈔票必須跟到哪裡」,以求貨幣統一。他奉命務必在解放軍進城當天把第一批人民幣運抵上海。

     廿七日清晨六時許,車隊提前抵達,轉往外灘廿三號中國銀行大樓辦理交接入庫手續,隨即把人民幣存放在滇池路的金庫裡。「金庫很大,空空的」,經負責人介紹,此為遠東最大、最高級和最漂亮的金庫,美國進口。

     張振國往裡一瞧,都是透明的,「齒輪也是透明的」,外面看得清清楚楚,金庫前面是出租保險庫,有專門公司保養,保險設施之先進,一輩子沒見過。他形容自己是「土包子」,所見一切,讓他大開眼界。

     完成點交,八輛卡車的人民幣,為數可觀,放入金庫後,僅僅占據一個小角落,毫不起眼,而整個金庫依然空蕩,張振國暗想,「上百輛卡車的鈔票都擺得下。」這段奇遇,終身難忘,他成為解放軍進入上海金庫的第一人。

     軍隊進城後,上海證券交易所照常營業。張振國回憶說,證券大樓有數百部市內電話,每天有上千人進出打聽行情,金融投機商仍操控全市的銀元價格,很多證券商的背後都牽扯到官僚和幫會勢力,「馬路上全是黑市銀元」,人民幣初進上海也不得不貶值。

     為平抑銀價,中共以低價投放十萬枚銀元到黑市,結果石沈大海,全數被投機商買進。軟的不行,只好來硬的。六月十日,當局決定用武力把證券交易所給抄了,每個金融黑市交易點都在打擊之列。張振國奉命到公安局報到,同時上海警衛部隊派出一個營的兵力,當日一早包圍證券大樓,公安負責封鎖各活動場所和進出通道。

     一陣掃蕩,經審訊抓了一百多人,全部入獄,其他人都放了,但東西沒收。銀元販子一夕間瓦解,市場開始逐漸穩定。

-----------------------------------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434/112011033000474.html
黃金解謎 「重慶」號運金? 眾說紛紜
2011-03-30 中國時報 【亓樂義】

     在黃金運台的過程中,不論水路或空運幾乎都達成任務。投共的「重慶」號最具爭議,它是否運載黃金?仍有截然不同的說法,迷霧至今未開。

     「重慶」號是二戰結束後,英國贈與國民政府的一艘巡洋艦,滿載排水量七千二百噸,武器系統齊備,號稱是當時中國海軍火力最強的戰艦。沒想到,因艦上中共地下黨員的策反,該艦於一九四九年二月廿五日投共,蔣介石大怒下令空軍(三月廿日)將其炸沉於葫蘆島。

     「重慶」號艦長秘書胡步洲接受「長天」傳播公司訪問時說,他目睹黃金搬運上船的過程,藏於甲板下層。一九四九年三月,親共的《華商報》披露艦上載有黃金的消息。一九五一年四月,中共打撈該艦還傳出找到黃金和銀元。

     對此說法,《黃金秘檔》作者吳興鏞反問,「重慶」號從投共到沉船有二周之久,黃金如此重要,中共有足夠時間搬走,何必等炸沉才去打撈,這合乎情理嗎?另外,《蔣中正日記》三月六日記載,「…日前裝載現銀卅萬圓於該艦…」。日記裡沒提到黃金。

     一位參與「重慶」號策反工作的人員史永回憶說,他翻閱有關檔案資料,該艦「起義」前補充彈藥、燃料、用水,「還裝上大量銀元」,奉命駛往吳淞口外停泊。內文也沒有提到黃金。總之,「重慶」號的黃金之謎,各有說法,猶待更多親歷者和史家來共同解開。

-----------------------------------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582919
2011-3-25丁雯靜〈蔣介石之黃金密檔〉6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albert8888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607/112011033000175.html
兩岸史話 - 蔣介石之黃金密檔
2011-03-30 旺報 【文/《黃金密檔》製作人 丁雯靜】

     1949年2月,已有十分之六的國庫黃金來到台灣,此時代總統李宗仁邊和共產黨展開和平談判,邊著手和蔣介石展開黃金爭奪戰。

     關於上海黃金運台,在台灣一直有個傳說:一艘叫做太平輪的船艦,上面載有許多央行的黃金,結果在舟山群島附近被撞沈了,因此黃金根本沒有來到台灣,台灣的黃金是戰後日本留下來的。這種以訛傳訛的說法,我們在國家檔案局中找到答案。

     檔案記載,「1949年1月27日,央行共1317箱檔案,在太平輪上被撞沉。」輔大歷史系教授林桶法說:「太平輪事件,損失的是檔案,而不是黃金,有人沉下去看一看,有沒有看到什麼?」我們認為,當年軍需署長吳嵩慶和央行簽的預支金圓券經費的「黃金草約」可能和太平輪一起沉入海底。

氣定神閒離總統府

     這批央行檔案運出上海前一個星期,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宣布下野,李宗仁代行總統一職。我們在照片檔案中發現了一張蔣介石離開總統府前的最後身影,他依舊微笑著,跟所有送行的人打招呼。我想,蔣介石能如此氣定神閒,應該和他早已做好黃金撤離有關。撤離南京總統府前一晚,總統府的侍衛人員翁元當天晚上負責站崗,換班時刻已是晚上8點多,昔日燈火通明的憩盧周遭一片寂靜,很多物資都已撤離。當翁元回到部隊宿舍後立刻接到緊急集合命令,要求他們在下關火車站集合。

     翁元說:「我們到火車站時,發現整個車站都是人,很多士兵負責搬撤離物資,結果有一個士兵因木箱太重,不小心摔到地上,木箱破了,結果滾出來,都是銀元。」從此跡象可看出蔣介石須帶走發餉所需的黃金和銀元。當時軍隊發餉主要以銀元為主,但仍須消耗已貶值嚴重的金圓券。董德成是聯勤財務署收支司副司長,是實際發放軍餉的歷史參與人之一,他說:「那時候發餉是中央銀行給,沒這麼多銀元,我就跟中央說,有很多部隊,要黃金、要銀元,怎麼辦呢?中央銀行沒辦法,我就批,五成銀元、五成金圓券。」

     蔣介石撤走南京部分黃金和銀元,代總統李宗仁並不知情。此時李宗仁心中最重要盤算是,以「國共和談」為基調來換取美國對李宗仁政權的經濟援助,他希望在統治疆域上以長江為分界和共產黨劃江而治。但回到溪口的蔣介石早已做好人事布局,他讓行政院長孫科離開南京,南遷廣州;讓李宗仁獨自留守南京,此時總統府已變成有名無實的空殼子。政大歷史系教授劉維開說:「相較共產黨的黨政軍全集中在河北省西柏坡的人民解放軍總部,毛澤東當時還以『一國三府』,來諷刺國民黨分崩離析的局面。」

     但令李宗仁難堪的,不是「一國三府」,而是他上任兩個星期後,蔣介石第4批黃金的運送,已經悄悄地展開。這次蔣介石下了兩道新指令,指令一,運走55.4萬兩黃金,僅留20萬在上海國庫;南京金庫全部搬空。指令二,由飛機來空運黃金。為了還原第4次空運黃金的場景,我們找到了當年負責執行黃金空運任務主要關鍵人,空軍運輸大隊第一分隊隊長張麟德。住在台北,現年92歲的張麟德,因輕微中風,已無法清晰闡述當年景象。為了訪問張麟德,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讓他重新回憶往事。

接到的命令就是飛

     1949年2月6日,剛過完農曆新年不久,空軍運輸大隊所屬的南京和上海機場同步接到緊急動員令,要求飛行員在機場待命。當時31歲的張麟德負責指揮調度,他進駐的地點是上海江灣機場。那晚上海再度戒嚴,入夜時刻,上海中國銀行的金庫又搬出大量黃金,一箱箱的黃金上了大卡車,往江灣機場前進,黃金全數裝箱運上飛機已是黎明時刻。他說:「我領9架飛機,從上海到松山。每架6000磅黃金,中央一位押運員,央行派人拿走黃金。」此時,在南京大場機場待命的空軍運輸大隊隊員孫吉棟也準備就緒,當時他並不知道此時央行位於南京金庫已經完全淨空。孫吉棟說:「我沒有接到特別命令,我接到命令就是飛,沒有人告訴你為什麼要飛。當然是一到飛機一看就知道,這麼大的箱子,很重,撲在飛機上,上面還有了,有時候有押運的。」

     當天一大清早,上海的張麟德等運輸大隊隊員,所領的飛機共9架C-46和C-47運輸機,從上海江灣機場起飛。C-46運輸機是當年國軍運載量最大的飛機,總載重量為4噸,但當年的運輸機主要以C-47為主,載運量僅有C-46的一半。上海55.4萬兩黃金,共出動9架次飛機,歷經一個多小時的航程,黃金飛機在台北松山機場順利降落。孫吉棟說:「到了以後,我們將黃金交給地面的人,讓他們處理。也沒有看到這批黃金做些什麼。」事實上,空軍運到台灣的第4批黃金後來被送進了現址為中正紀念堂的軍方聯勤總部財務署金庫。

     1949年2月,已有十分之六的國庫黃金來到台灣,此時代總統李宗仁邊和共產黨展開和平談判,邊著手和蔣介石展開黃金爭奪戰,他強力要求台灣省主席陳誠將運到台灣的黃金運回大陸,李宗仁的命令撼動得了台灣的金庫大門嗎?一齣鬥智與角力的政治戲碼,儘管隔著台灣海峽,依舊暗濤洶湧。(待續)

     (更多詳情請上長天部落格 http://skyeyefilm.pixnet.net/blog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582871
2011-3-29中國時報報導〈噓!「不要問裡面裝什麼」〉〈冰庫淨空放黃金 軍艦船尾下沉〉〈偷金賊當場槍斃 指揮官殺雞儆猴〉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雇貓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602/112011032900458.html
噓!「不要問裡面裝什麼」
2011-03-29 中國時報 【亓樂義/專題報導】

     一九四八年底,國共內戰形勢加劇,國軍部隊的軍事行動頻頻失利;國府派系鬥爭,隨著蔣介石總統與李宗仁副總統的矛盾更形激化,蔣在下野前夕,決定將儲藏在上海中國銀行國庫的黃金透過船運、空運分批運往台灣,為掩人耳目避免消息走漏,蔣介石還特意選派緝私艦、貨輪摸黑運送。

     「奇怪,船怎麼左轉了?」海關緝私艦「海星」號三副范元健疑惑地望著江面。按往常,他們應該順黃浦江,一路右轉從長江口出海。這一夜,非比尋常,船轉向駛往上海外灘,停靠在中國銀行的專用碼頭。時為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一日深夜。

     當天下午,船長嚴令交代,「今天出航,任何人不准下地(登岸)。」從下午等到晚上一直不見動靜,直到凌晨一點才開船,大家覺得事有蹊蹺。靠近碼頭,舉目漆黑,碼頭鄰近街道空無一人、一片死寂,顯然岸上已經戒嚴。幾分鐘後,一個意外的景象出現了。

     中國銀行旁的滇池路,突然走出一群挑夫,二人一組,用扁擔挑著木製箱子,吃力地朝「海星」號走來。看上去非常沈重,范元健和同事竊竊私語,不斷地打量。船長一臉嚴肅,「不要問裡面裝什麼,完成任務就是了。」如此神祕,大家猜得八九不離十,應是國庫黃金。

海上航行一天一夜 船員封口不談

     「搬運動作很快」,范元健說,一切都準備好的,船停妥後東西就搬上來。不久,一位穿便服的人士上船,人很客氣,原來是中央銀行派來押運黃金。等黃金搬妥就定,「海星」號趁黑夜悄然駛向長江口。一切來得突然,走得也突然。

     起錨前,上海海關總署向台北海關發出緊急密電,稱政府已將央行庫存黃金X噸,交由海關「海星」號運台,將於明晨抵基隆港,有關單位做必要安排,由央行在台代表接收。船員則完全不知駛向何方。事關機密,大家也都封口不談。

     出了長江後船轉往舟山群島,范元健心想船往南走,但不能確定最終的目的地。船到烏坵,見一燈塔再往東轉,擺明要開往台灣,但到哪個港口仍無所悉。過了烏坵不久,船長才公布到基隆港。看到目標時天將漸白,「海星」號抵達基隆港二號碼頭,在海上航行了一天一夜。

     進港前,「海星」號在外港拋錨。台北海關派一名稅務室主任秘書帶幾個人上船,和押運黃金的人接頭。之後船起錨開到二號碼頭,即海關碼頭。就范元健記憶所及,岸上沒什麼警戒,但有多輛軍用卡車候著;看著工人把一箱箱黃金搬上卡車。運到哪裡?「我們都不曉得。」

用緝私艦而非軍艦 安排極為巧妙

     當時海關有幾十艘緝私艦,抗戰勝利由美國贈與,為美國二戰退役的防潛艦,南北調派、任務繁重。范元健萬萬沒想到,這次臨時交辦的任務竟讓他成為國府首批黃金運台的目擊者,為歷史記錄這難得的一幕。

     《黃金秘檔》作者吳興鏞表示,這是國庫第一批黃金第一船次運往台灣,約二百萬兩、總重約六十二噸。「海星」號到了基隆後由央行駐台代表沈祖同,奉央行總裁俞鴻鈞之命,負責把黃金點交給台灣銀行金庫存儲保管。在基隆待了二天,「海星」號便折返上海。

     用緝私艦而非軍艦,是極為巧妙的安排。一個月後,「海星」號二度運送黃金,這次不到台灣而改走廈門。在風雨飄搖的年代,一艘滿載七百噸的小船能肩負如此重任,在國共內戰史上也是絕無僅有。

----------------------------------------------------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424/112011032900495.html
「一夜沒睡」 點收黃金進金庫
2011-03-29 中國時報 【本報訊】

     因為年代久遠,劉明朝已記不清具體時間。他只記得,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初某日下班後,突然接到主管通知,隨台灣銀行發行部一行十多人趕到基隆港。到了目的地,才知道是接應上海國庫運來的黃金。

     作為台灣銀行的辦事員,晚上到基隆港接應貴重物品(如鈔票)是常有的事,「接黃金是第一次」,劉明朝說,台灣銀行的地下金庫非常堅固,炸彈也炸不壞。金庫在台銀總行的地下一層,在整棟建築物的中間、與四周隔開,金庫周圍全是鋼板製成。

     到基隆港的除了行員,還有銀行員警,由台銀發行部主管帶隊。趕到現場看到將近十部的軍用卡車,由於「件數很多」、黃金又重,工人在搬運過程相當緩慢,就怕有閃失。裝黃金的木箱「是慢慢吊到卡車上的」,劉明朝清楚記得,每吊一箱都要點數,最後再根據清單核對總箱數。

     「裝了一晚」才結束搬運作業,接著是押車把黃金運回總行。行員和員警分別坐在每輛卡車司機旁邊;後有憲兵架起機關槍,一路護送車隊進城到台灣銀行總行。

     此時尤其不能鬆懈,黃金必須連夜進庫。因為量多又重,點收作業進行緩慢,大家挑燈夜戰絲毫不能出錯。等到黃金全部入庫點收完畢,舉頭已是上午八、九點鐘了。大家一夜沒睡。

     當夜是「原封進庫」,劉明朝等人都沒有看到黃金的樣子。事後驗收才知道有金磚和金條,「大部分是金磚」。台銀工作人員對每塊金磚都要秤重和編號,劉明朝看了一眼,金磚比紅磚稍小,四百盎斯(市兩)一塊。箱子上的封條寫著什麼,劉明朝有印象,但記不清了。據信,部分封條有「金圓券準備金」的字樣。

     半年後,政府發行新台幣,即從第一批運台黃金中提撥八十萬兩作為準備金,及時穩定台灣的局勢,要不然非亂不可。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602/112011032900110.html
冰庫淨空放黃金 軍艦船尾下沉
2011-03-29 中國時報 【本報訊】

     一九四九年二月,代總統李宗仁獲知國庫黃金大半流失,於是令央行總裁劉攻芸不得將庫存金銀他運。但此時的上海外灘,一艘中字號登陸艦正忙著裝運黃金,航向蔣介石暗中部署的台灣。

     金鎮濤是這艘軍艦的電機士,船為「中基」艦,是美國贈與的戰車登陸艦,多次參與轉運黃金銀元來台任務。艦長馮啟聰為蔣介石所信任,多年後升任海軍總司令,可見這趟任務不會出現如「重慶」號的叛逃事件。蔣初運黃金捨軍艦而用海關緝私艦,和他對海軍的不信任大有關係。

     二月某日,「中基」艦奉命從青島到上海,在上海外灘的海軍碼頭待命。隔日,金鎮濤目睹二人一組,扛著一箱箱的重物上船,「很多箱」,他沒有細數。不久,輪機長令他趕快「把冰箱停掉,把冰化掉」,要求他不准再進冰庫,什麼也不要問。

     電機士負責全艦機器的開關,包括冰庫。艦上有三個大冰箱,放肉、放菜和其他食物,溫度各有不同,置於船尾,大小如一間小套房。金鎮濤說,箱子看起來很重,又有中央銀行的便衣警衛上船,箱中所裝何物?不說自明。

     不料黃金放進冰庫後,因過重導致船尾下沉,船頭開始往上翹,沒辦法開船,只好把船頭的壓艙水打滿,放掉船尾的壓艙水,使船扶正。這一幕,讓人感到黃金確實不同凡響,但艦上官兵無人知道究竟有多少箱黃金放進冰庫。總之,「放到冰庫最安全」。

     為了保證不出錯,冰庫上層原是士兵的住艙,上面交代全部淨空,士兵搬往他處,改由央行的警衛進駐,艦上官兵不准靠近。命令下達,「中基」艦啟航一路駛向基隆港,沿路沒有其他軍艦護航。「中基」艦不是戰鬥艦,僅配機關砲等小型火力。所幸,中共當時沒有海軍,順江出海應無大礙。金鎮濤說,一九四九年二至五月間,「中基」艦往返上海與基隆,或從上海到左營,「非常頻繁」。

     他還記得,五月一日上海撤守前不久,「中基」艦運載央行大批銀元到左營。資料顯示四月底某中字號登陸艦向台運送大量銀元,數量之大,動用數百名軍人接連四夜才裝船完畢。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602/112011032900459.html
偷金賊當場槍斃 指揮官殺雞儆猴
2011-03-29 中國時報 【本報訊】

     局勢愈來愈糟,眼看共軍就要打到廈門。時為一九四九年夏季,蔣介石密藏在鼓浪嶼的黃金準備運台。這次不用軍艦,也不是海關緝私艦,而是招商局的「錫麟」輪。

     「錫麟」輪原為美國援助國府的巡邏艦,後改裝成客輪,此前專跑上海至天津航線。這回被「徵召」到了廈門港,負責運送黃金,頗出人意料。船上還有海關的物資,所以要有海關人員押運。

     廈門海關稽查員孟昭年想起當年頗為感慨。他的同事都不願到台灣,「什麼鬼地方,不要去,去了保證餓死。」推來推去,他和另一名同事就被派上船,和另一位因在蚌埠作戰失利準備被押解到台灣受審的軍官同住一艙。船在廈門港待命轉眼一個月、暑氣逼人,任何人不准上岸。
     某日,這位軍官解開腰帶,向孟昭年等人展示他的財富,「裡面全是黃金,五兩一條」,羨煞周圍的人。這名軍官說,「這是我到台灣的本錢。」一名敗將擁此奇貨,早有退路的打算,難怪國軍戰敗連連,兵敗如山倒。

     何時開船誰也不知道。某日廣播聲響,要求所有人到甲板上來,船長有話要說。眾人簇擁站著,只見一名指揮官正在審訊一個軍人,「你為什麼偷黃金?」指揮官怒責這名偷賊,你知道這黃金是國家的,你表演一次是怎麼偷的。

     偷賊如實地重演一遍。打開艙門,大家湊過去一看究竟,嚇了一跳,「艙底全是黃金,都是長方形的金磚。」孟昭年說,金磚藏在最底層,很深、看不清有多少,黃金沒有裝箱,都露在外頭。這和前幾次運台黃金的裝箱(或裝桶)的作業完全不同。是搬運太急或另有隱情,無人得知。

     表演完畢,偷賊返回甲板,指揮員厲聲警告所有人都不許動黃金。說完,他命令一名士兵,在眾人面前當場槍斃偷賊並扔到海中。孟昭年暗想,「這是殺雞儆猴」,今後誰還敢冒險偷金。

     平靜幾天後船突然啟航,開到金門附近的海域,在海上等了一個月。前後一算,「錫麟」輪在海上足足待命兩個多月,處於隨時撤退的狀態。廈門失守前,船才駛往基隆港。

----------------------------------------------------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581863
2011-3-25丁雯靜〈蔣介石之黃金密檔〉5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602/112011032900118.html
蔣介石之黃金密檔
2011-03-29 旺報 【文/《黃金密檔》製作人 丁雯靜】

     1949年1月,蔣介石在下野前夕,連續從上海金庫運出兩批黃金,共150萬兩。一批到台灣50萬兩,一批到廈門鼓浪嶼100萬兩。

     拍《黃金密檔》最困難的是,所有搬運黃金的影片其實是不存在的,但每次尋找到相關的歷史影像時,我的腦袋就會一陣發麻,彷彿那個年代的人們穿越時空,又活在你面前。製作期間,我們找到了1948年12月24日聖誕節前夕,上海人民在外灘中國銀行前爭相擠兌黃金,警察用警棍到處驅趕老百姓的畫面。後來,我們在報紙上找到同樣角度的照片和報導,上面大大標題寫著「黃金擠兌慘案」,上海共造成7死50傷。

     事實上,駐上海的英國籍記者George Vine報導第一批黃金運走的消息在上海逐漸蔓延開來,造成金融秩序恐慌。1948年11月11日,政府為了證明中國銀行金庫裡還有黃金,宣布了《金圓券修正辦法》,市民憑身分證,用1000元金圓券就可兌換一市兩黃金。現在還保留著兌換黃金秤單的華慧英說:「為了穩定民心,政府就開放,你們來買金子,用1000元金圓券,買一兩,而且每人限買一兩。」在海關總署工作的范元健,因為上班地點離中國銀行很近,也到中國銀行排隊兌換黃金,他說:「政府先要穩穩民心,大家排隊,憑身分證,買一兩金子,那我們當然要去買啊!」

     後來消息愈傳愈開,兌換黃金的人愈來愈多,狀況愈來愈難以控制,黃金擠兌慘案後,政府立刻宣布停止兌換黃金政策。央行開放上海老百姓用金圓券兌換黃金,在短短一個半月共兌出了57萬兩黃金。

鼓浪嶼的戰時金庫

     就在此時,1948年12月下旬,位於廈門旁的寧靜小島鼓浪嶼出現了不尋常的異動。當年《廈門經濟副刊》記者洪卜仁敏銳地觀察到了其中的變化,他說:「當時就有人傳出了,蔣介石要來住鼓浪嶼,首先是蔣介石的侍衛長石祖德,他調來作警備司令,原來是障眼法,蔣介石根本沒來,來的是央行金庫的黃金。」洪卜仁所說的黃金就是1949年1月1日第2批從上海運出的黃金,共60萬兩,分成2路線,一路到台灣50萬兩,一路到廈門鼓浪嶼10萬兩。這趟到鼓浪嶼的任務主要由央行發行局副主任魏曾蔭負責。當初我們發現魏曾蔭時,他恰巧去世後一天,幸好家屬留下了他生前接受友人的採訪,我們才拿到獨家的珍貴畫面。魏曾蔭生前受訪時表示:「當初共4艘船,2艘海關負責運送,2艘軍艦負責押運。我們幾個人都是副科級的。我們押運到廈門,還有2條呢,押運到台灣,所有的行動都是晚上搞的。」來到鼓浪嶼的黃金,後來被送進了鼓浪嶼中國銀行的地下金庫,這裡就是蔣介石支援國共內戰的「戰時金庫」。

     1949年1月初,國軍在三大戰役中慘敗,要求蔣介石下野的壓力升高。面對這樣的情勢,蔣介石已經無法改變,他心裡清楚,他必須取得可以自由進出國庫的通行條。下野倒數11天,他讓聯勤總部軍需署長吳嵩慶跟央行和財政部以預支軍費的方式制訂一紙合法運走軍費的草約。現居美國的吳興鏞從父親吳嵩慶遺留下來的日記手稿中發現草約主要內容,日記上說:「把存在上海國庫金圓券準備金的一半,作為預支軍費」,這裡所說的「金圓券準備金的一半」,共是115萬兩黃金。吳興鏞說:「1949年1月11號,訂了這個草約以後,他跑了兩個地方,一個就是劉攻芸,當時中央銀行的總裁;另外一個就是財政部長徐堪,我父親(吳嵩慶)就代表軍方,草約是三個人簽的。」黃金草約完成6天,第3批密運黃金到鼓浪嶼的任務立刻展開。

第3批由滬抵廈門

     1949年1月17日,上海外灘再度戒嚴,第3批黃金的搶運行動由招商局的海平號和海軍美朋號負責。目前台灣國史館的檔案完全看不到從上海運到廈門的資料,從南京第二檔案館的資料中我們發現了這樣的描述:「中國銀行專用碼頭前,又出現大量的箱子,外灘已經連續戒嚴了3天,1月20日清晨6點,距離蔣介石下野只剩18小時,最後500箱銀元確定來不及上船,兩艘船共載有1800萬銀元和90萬兩黃金的海平號和美朋號,火速航向廈門鼓浪嶼的軍用碼頭。」住在鼓浪嶼的洪卜仁說:「這些運銀元到廈門碼頭,最初的時候,那些搬運工人,有一個不小心,就把銀圓的箱子摔在地上,當時是半戒嚴狀態,由國民黨或是憲兵看管,但是有人就看到了,銀圓滿地在碼頭滾動啊!」而這些運到鼓浪嶼的銀元當時主要是用來發放軍餉。

     從蔣介石的大溪檔案中,我們發現,撥到吳嵩慶名下的黃金分成6批完成,共70萬兩。吳興鏞說:「這個表面上是父親名義的黃金帳戶,剛開始史料都找不到,是屬於祕密軍費,蔣也是想隱藏這部分的軍費。」只是令我們好奇的是,為何運到鼓浪嶼的100萬兩黃金轉到吳嵩慶的名下僅有70萬兩,這神祕消失檔案中的30萬兩到底流向何方,至今是個歷史之謎。(待續)

     (更多資訊可見部落格:http//skyeyeflim.pixnet.net/blog)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581761
2011-3-28中國時報報導〈黃金解謎 - 黃金來源 美援及金圓券〉〈1948年─1949年黃金運台 全紀錄〉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雇貓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599/112011032800320.html
黃金解謎 - 黃金來源 美援及金圓券
2011-03-28 中國時報 【本報訊】

     多數人認為蔣介石搶運黃金來台主要取自金圓券的準備金是向全民(尤其上海)強迫兌收而來。其實金圓券的部分占三分之一,其餘多來自美國援華抗日的黃金,成色好、純度高,每塊近四百市兩(約十二公斤)。

     一九四八年八月國府發行金圓券取代法幣,總額以廿億為限,規定民間黃金、白銀和美鈔都需限期兌換,否則強制沒收。據蔣經國記載,一個月內,上海市民向國府兌換一百一十萬兩黃金,加上銀元美鈔占全國兌換總數六四%。然各方統計分歧,缺權威性的結論。

     吳興鏞認為,金圓券貶值太快,很難記帳,不排除人謀不臧。去年大陸學界公開當年央行總裁俞鴻鈞向蔣介石的報告,顯示金圓券共收兌黃金一百六十六點三萬兩,僅上海就收兌一百一十點三萬兩,與蔣經國的數字吻合。

     換言之,蔣介石運台黃金除了有金圓券的部分,更多的是八年抗戰全民付出的心血和美國的援助。

-----------------------------------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410/112011032800317.html
1948年─1949年黃金運台 全紀錄
2011-03-28 中國時報 【亓樂義/專題報導】

     編按: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來,從武昌首義第一槍、以至一九四九年兩岸分裂分治,各自呈現不同的發展歷程,為描繪近百年來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還原歷史現場,本報將陸續推出重要歷史專題系列文章。今起首推《兩岸遷徙首部曲—黃金大搶運》系列報導,連續四天完整披露一九四八年底至一九四九年期間,蔣介石總統決定退守台灣前祕密指揮黃金運台的精采始末。

     抗戰勝利後,國共內戰隨即爆發。蔣介石信心滿滿,卻因遼西會戰(大陸稱遼瀋戰役)國軍大敗,使得國共權力版圖出現逆轉。一九四八年十月,對蔣介石來說有太多的不幸,軍經瀕臨崩潰,他深感大勢初定,開始思索未來的出路。

     十一月廿四日,蔣在日記寫下這沉痛的一筆:「若要復興民族,重振革命旗鼓,能捨棄現有績業,另選單純環境,縮小範圍,根本改造,另起爐灶不為功,現局之成敗,不以為意矣。」由此看出,蔣決定退守台灣,準備東山再起。

     據《黃金秘檔》作者吳興鏞的推斷,蔣介石十月九日密召央行總裁俞鴻鈞,很可能是交代他有關首批黃金運台的決定。蔣單線指揮俞鴻鈞,以「改儲金地點」(央行總裁有權決定)方式轉運首批黃金,為國府最高機密,知情者僅限於蔣經國和宋子文等人。

緝私船載二百萬兩 首駛基隆港

     此時上海國庫的黃金存量約四百六十萬兩。第一批第一船次的運台黃金即高達二百萬兩,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一日深夜執行,動用海關緝私船「海星」號而非軍艦,從上海直駛基隆港,避開中共的耳目,副總統李宗仁渾然不知。當晚,英國記者偶見搬運過程,披露國府央行「偷運黃金」的消息,造成震撼全國的黃金擠兌事件。但民眾不認為,也不太相信半年前甫選上總統的蔣介石會避走台灣。

第二船避險 南駛廈門轉運台北

     第一批第二船次運載黃金約六十萬兩,同樣徵用「海星」號,四八年十二月底執行,但這次並非開往基隆,而是南駛廈門,數月後轉運台北。繞了一大圈,是蔣的避險策略之一。轉眼間,蔣悄然運走黃金二百六十萬兩,超過國庫黃金存量的一半,其中八十萬兩用於日後發行新台幣的準備金,為穩定台灣局勢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徐蚌會戰(大陸稱淮海戰役)的挫敗,蔣介石離下野不遠。此時上海國庫仍有一百八十多萬兩黃金,國軍四處苦戰,亟需軍費。蔣介石想了一計妙招,以「預支軍費」為由,趕在下野前緊急調撥國庫「半數」約九十萬兩黃金和大筆銀元外匯,派軍艦祕密運往廈門鼓浪嶼中國銀行的地下倉庫,僅有聯勤總部財務署長吳嵩慶等少數人知道內情。

老蔣吃敗仗 掌控黃金卻很精明

     面對軍事上的一連串失利,蔣介石非但不糊塗,他對黃金的打算比任何人精明。吳嵩慶之子吳興鏞說,蔣即使下野,仍以國民黨總裁的身分,遙控軍政並幕後掌控國庫「現金」(黃金、銀元和外匯的統稱)運台的細節及其後續運用。直到上海和廈門撤守,上海國庫的剩餘「現金」或海路或空運,幾乎全部按計畫安全運抵台灣。

     少數的失敗,是在共軍打進上海的前幾天,蔣介石想起尚有一箱珠寶存放在中央信託局,要蔣經國即刻取出,這一千多條珠寶多半從漢奸手上沒收而來。李宗仁獲悉後,下令不准移動珠寶,並令保險箱負責人遠走香港。蔣經國空手而還,並回報珠寶僅值廿、卅萬兩黃金,區區之物,何必與李宗仁交惡。老蔣聽完怒責說,「到了台灣,當軍隊糧餉發不出來的時候,就是一塊美金也是好的!」

     蔣經國無言以對,準備再飛上海,但時機錯過,共軍已經包圍上海機場。蔣經國一聲長歎,為長達半年多的搶運黃金行動劃下句點。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599/112011032800318.html
以「預支軍費」為名簽訂草約 蔣下野前 搬走國庫一半現金
2011-03-28 中國時報 【本報訊】

     一九四九年一月廿一日蔣介石下野。十天前,噩耗從徐蚌戰場上傳來,國軍精銳付之一炬。蔣並不灰心,他還謀畫著如何在下野前,把國庫的金銀外匯等「現金」至少拿出一半用於軍費,做最後的一搏。

     前一批黃金運台,由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負責。這一批的性質不同,以「預支軍費」為名,需要軍方、央行和財政部等三方同意,不免大動周折,蔣又要作為「祕密軍費」,不能公開,要先藏起來,操作上有難度,期間還遇到阻力,絕非如外傳蔣以字條(手諭)就能一搥定音。

     情勢緊急,聯勤總部財務署長吳嵩慶(中將)奉蔣之命,一月十日從南京趕往上海,親赴央行和財政部長徐堪的府第洽辦此事,並擬定草約作為取用國庫的依據。美國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正教授吳興鏞參考其父吳嵩慶當年日記手稿,認為蔣在吳出發之前即告知徐堪和俞鴻鈞等人,對方卻無回應。

     所謂「草約」,即把上海國庫現金至少撥出半數作為「預支軍費」的一項作業,總數約九十萬兩黃金、三千萬塊銀元和七千萬美元外匯。蔣介石認為,這筆錢不能被代總統李宗仁使用;隱藏的軍費能避開主計部門和立法院的監督;錢由聯勤系統吳嵩慶掌管隨時可以動用,免於行政干擾。

     這個設想看似天衣無縫。沒想到,蔣的這招「障眼法」,俞鴻鈞和徐堪頗為猶豫,後任央行總裁劉攻芸和副總裁李立俠甚至反對。蔣則軟硬兼施,一面施壓,一面派蔣經國和吳嵩慶勸說,最後達成妥協,蔣以「草約」方式向央行負責人表明,「不要你們負責,是我蔣總統命令國民黨軍隊軍費總監財務署長吳嵩慶同你們立約後,拿出半數出來轉為軍費。」隔日,三方立約。

     吳興鏞說,「草約」去向不明,南京央行檔案和台北大溪檔案均無原件,也許涉及軍事機密,或被有心人銷毀。總之,無此「草約」,國庫的剩餘半數現金就不可能運出上海。

     簽完草約,吳嵩慶以為這筆金銀外匯將轉運台灣,結果竟出人預料地轉至廈門,且務必在蔣下野之前運離上海,軍艦上的人員完全不知所運何物。

     據吳興鏞的研究,蔣介石把這筆絕密軍費運往廈門,至少有三項原因,除能就近發餉給大陸東南與西南地區仍與共軍交戰的親信部隊;因地利之便,必要時能隨時轉運台灣;還有就是對新任命的台灣省主席陳誠並不完全信任。

     事後尚有一段插曲。按正式文件,轉交到吳嵩慶手上的國庫黃金應為九十萬兩,經清點竟多出九萬兩(總數大部用於國共內戰,未能運台)。這是央行真糊塗,或假糊塗,還是當時官場的佣金陋習?吳嵩慶實情以告蔣介石,他的「不通人情」,導致來台後遭致多方排擠,其境遇讓人不勝感慨。

---------------------------------------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580472
2011-3-25丁雯靜〈蔣介石之黃金密檔〉4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50506648/112011032800467.html
兩岸史話 - 蔣介石之黃金密檔
2011-03-28 旺報 【文/《黃金密檔》製作人 丁雯靜】

     第一批黃金抵台後,原本只有3萬兩黃金的台灣銀行金庫一夕之間有了203萬兩黃金。

     為了還原第一批黃金運走時當夜上海灘的情況,我們的攝影團隊特別選在凌晨時刻來到黃浦江邊,那是在2009年11月底的初冬夜晚。昔日外灘的人行步道,因上海世博已被挖得坑坑疤疤,吊車手臂、水泥攪拌機轟隆作響,零星的霓虹燈依舊閃爍著,彷彿告訴人們這個城市還不想入睡。站在中央銀行和中國銀行前,我們試圖捕捉當時中國銀行碼頭的氣氛。

     在1948年11月30日夜晚,上海外灘發布戒嚴,中央銀行總裁辦公室裡,俞鴻鈞正透過窗戶俯視著外灘的動靜,一個禮拜前,他剛接到一紙來自南京總統府的密電,要求他在一個星期之內,將存放於中國銀行一半的國庫黃金運到台灣。另外,因「黃金風潮」而卸下行政院長的宋子文仍是蔣介石調動黃金的主要助手。蔣介石日記的校閱者潘邦正,他曾經訪問過宋子文左右手丁世祺的夫人丁惟柔,從她的口述中得知,「宋子文建議由外國人負責的海關總署來協助黃金運台,因為外國人不會干預中國內政,海關總署的船艦比較容易掩人耳目,消息不易走漏。」

黃金密運行動

     事實上,蔣介石的黃金密運行動必須非常謹慎,他只能仰仗自己的親屬,他讓兒子蔣經國負責總執行,包括護航軍艦的協調調度也是由蔣經國負責;因此,蔣經國、俞鴻鈞、宋子文是第一批黃金運台的幕後三人小組;幾經協調後,首航艦艇由海關的緝私艇「海星號」負責。

     住在台北,已90歲的范元健,當年在海關總署緝私艦「海星號」工作時年僅28歲,他是艦艇上的三副,當晚他接到緊急動員令,要求他們在艦艇上準備待命,范元健說:「1948年的冬天,徐蚌會戰結束以後,那個時候局勢很緊張。有一天,船長就講,今天我們要開船,不能下地了,那麼我們就等在船上。結果一等,等到8點鐘沒有,到12點鐘還沒有消息,那我們就急壞了,平常我們出海的話,晚上10點鐘也一定開船了,結果到深夜,差不多到快1點,船長說,開船!」和以往不同的是,那晚「海星號」並沒有立刻出海,而是轉向中國銀行的碼頭,悄悄地停了下來,此時已是12月1日的凌晨時刻。

     此時,緊鄰在中國銀行旁和平飯店的樓上,所屬的《字林西報》(North-China Daily News)辦公室內,英國籍記者George Vine從窗戶看見中國銀行專屬的挑夫正將一擔擔的木箱從金庫裡搬出。他連夜趕稿,向全世界發出一則這樣的消息,報導上說:「我幾乎不敢相信,我所看到的,下面是一個充滿苦力的銀行,我甚至可以判斷出他們帽子和制服,湛藍色的上衣和寬鬆的短褲,扁擔的兩端裝滿著包裝的金條。」

     George Vine敏銳地觀察到,在淮海戰役中慘敗的蔣介石政權,面對下野壓力以及緊接而來的渡江戰役,應該開始撤離重要物資──黃金。幾位央行的押運員上船交接後,200萬兩黃金就這麼上了「海星號」,范元健說:「甲板上堆著一桶一桶和一箱箱的黃金,這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木桶和木箱裡裝的就是黃金。」

     歷經兩天一夜的航程,1948年12月2日,第一批黃金抵達基隆港當晚,在海星號上的范元健看見從碼頭邊來了幾位穿大衣的公務人員,以及央行駐台灣代表沈祖同,經過點交程序後,黃金木箱開始運上碼頭。此時,人在台北的台灣銀行發行部職員劉明朝當天下午接到了一項特殊任務,他和同事坐上火車來到基隆,前往基隆港的2號碼頭。他說:「民國37年12月,有天下班時接到命令,發行部有10位同事到基隆港去接艦,到了基隆碼頭,看到一箱箱的木箱和木桶,我們才知道上海的黃金運到台灣來了。」

台銀特殊任務

     基隆碼頭邊上,已有10幾輛卡車,挑夫陸續將黃金運上卡車。200萬兩黃金裝箱完畢後,每輛卡車都有台灣銀行的員工負責押運,以及2名憲兵荷槍實彈,沿途架著機關槍保護,凌晨時刻終於送到台灣銀行總部。劉明朝說:「那個晚上,我們動員大批人力,將黃金搬到台灣銀行的金庫,一直忙到第2天同事都來上班才處理完成。」從劉明朝的口述中,大約可以計算出黃金運進台灣銀行金庫共花了約16個小時,而此時台灣銀行金庫的黃金結合先前日治時期留下的3萬兩共有203萬兩。

     就在黃金運進台灣銀行金庫後,上海央行總裁的辦公室立刻接到台灣發來的電報,此時俞鴻鈞才鬆了一口氣,他立刻啟程前往南京,向蔣介石報告200萬兩黃金已安全抵台的消息;見了蔣介石後,俞鴻鈞又接到下一道命令,他要趕在蔣介石下野前,繼續運走兩批黃金。(待續)

     (預知更多詳情,請上長天部落格網站:http://skyeyefilm.pixnet.net/blog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580418
2011-3-27聯合報報導〈450萬兩黃金運台救危局 紀錄片揭密〉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6237013.shtml
450萬兩黃金運台救危局 紀錄片揭密
【2011/03/27 聯合報】【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2011.03.27 04:08 am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一日晚上,上海外灘全面戒嚴,一擔一擔的黃金,從中國銀行大樓搬出,跨過中山路,直接送上黃浦江濱的海關緝私艦「海星」號。此後幾個月,共有超過四百五十萬兩黃金運到台灣,對於國民黨政府來說,是撐過危局的救命錢。

這段史實最近被拍成「黃金密檔」紀錄片。前副總統陳誠,當時以東南公署長官與台灣省主席的身分,主導這段大撤退,他的兒子陳履安今天將出席首映記者會。

拍攝「黃金密檔」紀錄片的製作人丁雯靜說,這些黃金不僅負擔來台政府軍政人員的開銷,也是發行新台幣的準備金,使得大陸的惡性通貨膨脹野火,沒有延燒到台灣來,保住了台灣的金融秩序。直到蔣介石復職、韓戰爆發,台灣的局勢才逐漸轉危為安,之前那段局勢最緊張的時代,「如果沒有這筆黃金,歷史很可能會改寫」。

丁雯靜表示,這次紀錄片拍攝,也算是為民國百年作見證,「否則歷史的詮釋權都被大陸拿走」。為求吸引年輕觀眾的興趣,片子也用了大量的動畫,還請近年很紅的「蔣公爺爺」李登科入鏡,在一些場景中扮演蔣介石。

對於這段史實,政大歷史系教授劉維開說,運到台灣的黃金,確實在政府局勢最危險的時代發揮救命的效果;陳誠採取許多「防火牆」策略,使得大陸崩潰前的混亂,沒有蔓延到台灣。此外,陳誠也嚴格規定其他各省人民,憑「入台證」才准入境,甚至軍隊撤到台灣,也必須繳械清點才能上岸。

劉維開指出,這些「防火牆」措施的確導致一些悲劇,不管當時或後來,也都引起相當批評;但平心而論,也因為這些措施,保障台灣處於穩定的局面。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579449
2011-3-25丁雯靜〈蔣介石之黃金密檔〉3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tina2008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590/112011032700304.html
兩岸史話 - 蔣介石之黃金密檔
2011-03-27 旺報 【文/丁雯靜】

     蔣介石在經濟、軍事不斷受挫後,政治上開始面臨被逼退的下野壓力,此時,他萌生了運走黃金的念頭。

     為了尋找當年上海市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揚子公司案」,我們來到了位於外灘不遠處的南京東路99號,找到了揚子公司的舊址,儘管建築外觀已經融合現代玻璃帷幕,但是我們看到了當年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的痕跡成為現在上海觀光街道的一部分,人群絡繹不絕。人們很少像我們一樣,停下腳步,試圖從這棟建築捕捉當年的風華。我們更很難想像當年孔祥熙的大公子孔令侃是如何風光進出這裡,這個宋美齡最疼惜的外甥當初也可能沒想到他竟然會成為自己表弟蔣經國「打老虎」的對象,而他也成為壓倒上海打老虎的最後一根稻草。

無證據就放行

     關於「打老虎」的歷史當事人,上海青年服務總隊大隊長陳志竟是目前僅存的核心關鍵人,他對「打老虎」失敗的來龍去脈有非常貼身的觀察。他說:「我們大上海青年服務隊主要是負責限價的。王昇的勘建大隊主要進駐各個治安機關,擁有警察權。當時揚子公司初期被抓的是杜維屏,他是杜月笙的兒子,他做外匯的套匯的工作,這些都是違反限價的,對孔令侃也是這樣子,蔣經國他不管,接到揚子公司違反限價政策,就下令我們要去查。

     查了以後,倉庫裡存放的是工業用的糖,還有一些工業用的鋁。」後來,杜維屏被抓起來,但孔令侃安然無恙。陳志竟說:「有一次在半夜,查一部轎車,裡面是孔令侃,我們一個大隊長叫張士魁,看到孔令侃拿出一張名片,還有一名保鑣拿手槍,在前面說不許動。後來兩方對峙起來,當時在半夜裡面,通知了王昇和我,王昇打電話給蔣經國把情況反應了,蔣經國說沒有違反的證據,就放行了。」

     儘管蔣經國沒有真正下令抓孔令侃,但這場查封揚子公司的大動作震驚上海,上海市民相當關注太子蔣經國敢不敢打表弟孔令侃這隻老虎。上海媒體的大篇幅報導揚子公司事件,讓蔣孔宋家族非常難堪。傳記作家王丰說:「宋美齡當時很生氣,跟蔣介石告狀,後來蔣介石就跟蔣經國說:『你打老虎怎麼打到自己家人的頭上呢?』」蔣經國在蔣介石和宋美齡的雙重壓力下,宣布揚子公司沒有違法囤積的事實,蔣經國打老虎只維持了70天,最後草草收場。

     宣布結束那天,所有參與打老虎的核心幹部都集合在中央銀行三樓,陳志竟說:「他(蔣經國)當時是本來是穿中山服的,那天穿了長褂子,講話聲音很啞,樣子很消沉,他說:『這次我們是失敗了,今後我們在什麼地方工作,有什麼任務現在還不知道,將來再通知大家。』」

     1948年11月,就在上海物價防線失守後,各地國府統治區的經濟情勢開始崩解,金圓券迅速貶值。住在上海的李思德當年是上海印鈔廠員工,他說:「當時印鈔就像做燒餅一樣,鈔票還是燙的,就有大貨車在外面等了,根本來不及印。」上海海關總署員工范元建說:「當時為了要領薪水,找20個人去抬鈔票,還被艦長罵,後來艦長跟我們一起去領薪水才知道,銀行櫃台人員根本不用點鈔票,大家都是一疊一疊的拿。」1949年的上海影片中,我們最常看到當時外國人所拍下的民生影像,就是老百姓每個人拿著一大疊鈔票上街。

決定撤離黃金

     訪問不少1949年住在上海的老人家,他們最常講的景象是,在吃完一碗牛肉麵後,牌價上的價格立刻改變。另外,5百萬金圓券在當時最多只能買到兩套燒餅油條。當時發行時被說成有含金量的金圓券,在此刻變得荒謬而諷刺。

     1948年10月濟南戰役後,國共之間的戰局開始出現逆轉,從東北、平津到淮海,國軍在三大戰役節節敗退。我們從蔣介石日記中發現,濟南戰役開打同時,蔣介石到上海多次和央行總裁俞鴻鈞見面,但真正萌生撤離黃金的念頭,從運走黃金的時間點推估,我們認為應該是發生在淮海戰役後兩星期。1948年11月22日,當時參與淮海戰役的國軍大將黃百韜十幾萬兵力幾乎全被殲滅,當天他在日記上說:「另選單純環境,縮小範圍,根本改造,另起爐灶不為功,現局之敗,不以為意矣。」《黃金祕檔》一書作者 - 也是聯勤總部軍需署署長吳嵩慶之子 - 吳興鏞說:「另選單純環境其實指的就是台灣,而黃金正是蔣介石可以另起爐灶的火種。」

     在經濟、軍事失敗的蔣介石,在政治上還面臨桂系副總統李宗仁和國防部長白崇禧的逼退壓力。即將下野而失去政治權力的蔣介石心裡清楚,握有黃金,就是握有指揮權,他必須在下野前後,留下一盤進可攻,退可守的活棋。

     就在蔣介石想要另起爐灶的一個星期,隸屬央行國庫,存放在上海中國銀行地下金庫的黃金,開始有了不尋常的景象。(待續)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579405
2011-3-25丁雯靜〈蔣介石之黃金密檔〉2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tina2008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1032600394.html
兩岸史話 - 蔣介石之黃金密檔
2011-03-26 旺報 【文/丁雯靜】

     1948年5月20日,中華民國走向立憲體制並且發行新貨幣(即金圓券),以期能夠力挽狂瀾;而這一切仍然和「政府要從老百姓手上收回黃金」這段歷史有關。

     離開南京總統府後,我們來到上海銀行博物館。這是一間位於工商銀行樓上,需要預約才能夠入內參觀的博物館;裡頭有不少真品展示。館內的蠟像人場景,完整重現出當時國民政府的統治景象。太太穿著旗袍,籃子裡裝著一瓶醬油,醬油瓶的瓶口用以紙鈔形式發行的法幣捲起來當瓶蓋。

     一位賣銀元的黃牛販子,正朝著手上拿著一疊金圓券的先生兜售袁大頭,因為金圓券已經不值錢了。這是1948到1949年,絕大部分上海人的共同記憶。當年住在上海的米繩祖曾經回憶:「當時上海街上到處可以看到銀元販子,手裡把玩的袁大頭,就這樣沿路框郎框郎地響著,不然就是拿著袁大頭吹,給你聽聽聲音,看響不響?」米繩祖又說:「老百姓拿黃金、外匯換來的金圓券,在金圓券才發行不久,就已經不值錢了!」

收兌黃金 上海打虎

     1948年8月19日,行憲後的財政部部長王雲五為了發行新貨幣(金圓券)費盡心思。當時財政部次長徐柏園的女兒徐林秀說:「父親當年曾告訴我,王雲五因擔心消息走漏,導致有人成為政策下的利益者,金圓券的發行幾乎是王雲五一個人關在財政部辦公室制定出來的。」當天晚上,蔣介石以總統身分發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並公布金圓券發行辦法。

     辦法中規定,禁止私人持有黃金(1兩兌換金圓券200元)、白銀(1兩兌換金圓券3元)、銀幣(1元兌換金圓券2元)、外匯(1美元兌換金圓券4元)。凡私人持有者,限於9月30日前收兌成金圓券,違者沒收。

     上海市銀行博物館副館長徐寶明說:「當時中華民國政府就跟老百姓說,我們叫做金圓券,是因為紙鈔內已含有黃金,所以你們可以用黃金來換取金圓券。」這項政策祭出後,當年共產黨主辦的報紙《華商報》以斗大的標題寫著「蔣府經濟總掠奪」,這種說法成了當時老百姓普遍的心聲。

     根據蔣介石的「大溪檔案」顯示,發行金圓券的過程中,政府從中國老百姓手中收回國庫的黃金共計184萬兩;這是當時宋子文兌出去的一半。

     來自上海的富家子弟邵立說:「當時家裡的保險箱主要都是存著黃金、珠寶,母親在外商銀行存了不少美鈔和英鎊,當時外商銀行通知他母親把這些外鈔趕緊領回,就他們家裡而言,只拿了一小部分黃金出去兌換金圓券,當時誰知道蔣介石這個政府會怎樣?當年上海大別墅有許多可以藏匿這些財產的處所;譬如暗室、空牆和不為人知的地下室等等。」

     由此可見,當時強制收回黃金的政策其實效力有限,但值得一提的是,發行金圓券而收回的民間黃金,70%來自上海,這和蔣經國到上海進行經濟管制有關,這就是著名的「上海打老虎」行動。

     住在上海的陳志竟現年90歲。看著陳志竟,我們很難想像眼前這位滿頭白髮,一副書生相的他,當年就是上海青年服務總隊隊長;王昇則擔任勘建大隊隊長,他們兩人都是蔣經國打老虎時期的左右手。

     陳志竟對我們說:「上海人對蔣經國到上海來,還是充滿信心。蔣經國對我們演講時說了一個題目『上海往何處去?』這裡面提到,寧使幾個人哭,也不要一路哭;意思就是要『打老虎』。」

     蔣經國共召集了兩萬多名上海青年人參加打老虎行動,我們從當年蔣經國打老虎的影片中看到,這位被大陸老百姓視為太子幫的蔣經國,的確是意氣風發。至於蔣經國到上海打老虎的辦公室,就位於外灘中央銀行的三樓。

插入利刃 誰來收場

     當我走在上海外灘的金融大街上,捕捉當年這裡的風情,此時我的手上還拿著當年上海青年行經外灘打老虎的宣傳照。我想,蔣經國從辦公室三樓往下望,看到這群年輕人吹鑼打鼓地宣傳,檢舉惡意囤積物品的商人,並且查訪各公司、商號,進行貨物稽查,為的就是要控制物價。我想,當時蔣經國的心裡應該相當激動。

     家住台北現年百歲的曹仲植,當時他在上海開五金雜貨店,做個很普通的小生意。他說:「我們倉庫內都不敢存貨,連夜將所有貨物都賣往天津,因為那裡不打老虎。但也因為這樣,上海老百姓反而買不到貨。」

     曹仲植來到台灣後認識了王昇,跟他一起打高爾夫球,他趁機和王昇聊起,你們當年打老虎,把我們這些小老百姓都打慘了。王昇當時笑得有點兒尷尬。事實上,當時上海市長吳國禎對於蔣經國的經濟管制措施一直不以為然。

     傳記作家王丰說:「上海市長吳國禎為了表示對蔣經國的『打老虎』政策不滿,他幾度提出了辭呈,吳國楨還曾經對王昇說,『你們這些年輕人如果上海搞失敗了,誰來收這個場?』因為吳國禎覺得,發行金圓券沒收民間黃金和打老虎,就像上海插進來一把刀,是非常不妥的。」

     在台灣這個被視為蔣經國對大陸經濟貢獻最有魄力的政策,真相到底為何?蔣經國打老虎失敗,和蔣介石將黃金運台究竟有什麼關係呢?而蔣經國還能在蔣介石身邊有角色嗎?(待續)

     紀錄片蔣介石《黃金密檔》2011年4月2日~4月4日,TVBS 55新聞台晚上9點全球首播。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578292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