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602/112011032900458.html
噓!「不要問裡面裝什麼」
2011-03-29 中國時報 【亓樂義/專題報導】
一九四八年底,國共內戰形勢加劇,國軍部隊的軍事行動頻頻失利;國府派系鬥爭,隨著蔣介石總統與李宗仁副總統的矛盾更形激化,蔣在下野前夕,決定將儲藏在上海中國銀行國庫的黃金透過船運、空運分批運往台灣,為掩人耳目避免消息走漏,蔣介石還特意選派緝私艦、貨輪摸黑運送。
「奇怪,船怎麼左轉了?」海關緝私艦「海星」號三副范元健疑惑地望著江面。按往常,他們應該順黃浦江,一路右轉從長江口出海。這一夜,非比尋常,船轉向駛往上海外灘,停靠在中國銀行的專用碼頭。時為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一日深夜。
當天下午,船長嚴令交代,「今天出航,任何人不准下地(登岸)。」從下午等到晚上一直不見動靜,直到凌晨一點才開船,大家覺得事有蹊蹺。靠近碼頭,舉目漆黑,碼頭鄰近街道空無一人、一片死寂,顯然岸上已經戒嚴。幾分鐘後,一個意外的景象出現了。
中國銀行旁的滇池路,突然走出一群挑夫,二人一組,用扁擔挑著木製箱子,吃力地朝「海星」號走來。看上去非常沈重,范元健和同事竊竊私語,不斷地打量。船長一臉嚴肅,「不要問裡面裝什麼,完成任務就是了。」如此神祕,大家猜得八九不離十,應是國庫黃金。
海上航行一天一夜 船員封口不談
「搬運動作很快」,范元健說,一切都準備好的,船停妥後東西就搬上來。不久,一位穿便服的人士上船,人很客氣,原來是中央銀行派來押運黃金。等黃金搬妥就定,「海星」號趁黑夜悄然駛向長江口。一切來得突然,走得也突然。
起錨前,上海海關總署向台北海關發出緊急密電,稱政府已將央行庫存黃金X噸,交由海關「海星」號運台,將於明晨抵基隆港,有關單位做必要安排,由央行在台代表接收。船員則完全不知駛向何方。事關機密,大家也都封口不談。
出了長江後船轉往舟山群島,范元健心想船往南走,但不能確定最終的目的地。船到烏坵,見一燈塔再往東轉,擺明要開往台灣,但到哪個港口仍無所悉。過了烏坵不久,船長才公布到基隆港。看到目標時天將漸白,「海星」號抵達基隆港二號碼頭,在海上航行了一天一夜。
進港前,「海星」號在外港拋錨。台北海關派一名稅務室主任秘書帶幾個人上船,和押運黃金的人接頭。之後船起錨開到二號碼頭,即海關碼頭。就范元健記憶所及,岸上沒什麼警戒,但有多輛軍用卡車候著;看著工人把一箱箱黃金搬上卡車。運到哪裡?「我們都不曉得。」
用緝私艦而非軍艦 安排極為巧妙
當時海關有幾十艘緝私艦,抗戰勝利由美國贈與,為美國二戰退役的防潛艦,南北調派、任務繁重。范元健萬萬沒想到,這次臨時交辦的任務竟讓他成為國府首批黃金運台的目擊者,為歷史記錄這難得的一幕。
《黃金秘檔》作者吳興鏞表示,這是國庫第一批黃金第一船次運往台灣,約二百萬兩、總重約六十二噸。「海星」號到了基隆後由央行駐台代表沈祖同,奉央行總裁俞鴻鈞之命,負責把黃金點交給台灣銀行金庫存儲保管。在基隆待了二天,「海星」號便折返上海。
用緝私艦而非軍艦,是極為巧妙的安排。一個月後,「海星」號二度運送黃金,這次不到台灣而改走廈門。在風雨飄搖的年代,一艘滿載七百噸的小船能肩負如此重任,在國共內戰史上也是絕無僅有。
----------------------------------------------------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424/112011032900495.html
「一夜沒睡」 點收黃金進金庫
2011-03-29 中國時報 【本報訊】
因為年代久遠,劉明朝已記不清具體時間。他只記得,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初某日下班後,突然接到主管通知,隨台灣銀行發行部一行十多人趕到基隆港。到了目的地,才知道是接應上海國庫運來的黃金。
作為台灣銀行的辦事員,晚上到基隆港接應貴重物品(如鈔票)是常有的事,「接黃金是第一次」,劉明朝說,台灣銀行的地下金庫非常堅固,炸彈也炸不壞。金庫在台銀總行的地下一層,在整棟建築物的中間、與四周隔開,金庫周圍全是鋼板製成。
到基隆港的除了行員,還有銀行員警,由台銀發行部主管帶隊。趕到現場看到將近十部的軍用卡車,由於「件數很多」、黃金又重,工人在搬運過程相當緩慢,就怕有閃失。裝黃金的木箱「是慢慢吊到卡車上的」,劉明朝清楚記得,每吊一箱都要點數,最後再根據清單核對總箱數。
「裝了一晚」才結束搬運作業,接著是押車把黃金運回總行。行員和員警分別坐在每輛卡車司機旁邊;後有憲兵架起機關槍,一路護送車隊進城到台灣銀行總行。
此時尤其不能鬆懈,黃金必須連夜進庫。因為量多又重,點收作業進行緩慢,大家挑燈夜戰絲毫不能出錯。等到黃金全部入庫點收完畢,舉頭已是上午八、九點鐘了。大家一夜沒睡。
當夜是「原封進庫」,劉明朝等人都沒有看到黃金的樣子。事後驗收才知道有金磚和金條,「大部分是金磚」。台銀工作人員對每塊金磚都要秤重和編號,劉明朝看了一眼,金磚比紅磚稍小,四百盎斯(市兩)一塊。箱子上的封條寫著什麼,劉明朝有印象,但記不清了。據信,部分封條有「金圓券準備金」的字樣。
半年後,政府發行新台幣,即從第一批運台黃金中提撥八十萬兩作為準備金,及時穩定台灣的局勢,要不然非亂不可。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602/112011032900110.html
冰庫淨空放黃金 軍艦船尾下沉
2011-03-29 中國時報 【本報訊】
一九四九年二月,代總統李宗仁獲知國庫黃金大半流失,於是令央行總裁劉攻芸不得將庫存金銀他運。但此時的上海外灘,一艘中字號登陸艦正忙著裝運黃金,航向蔣介石暗中部署的台灣。
金鎮濤是這艘軍艦的電機士,船為「中基」艦,是美國贈與的戰車登陸艦,多次參與轉運黃金銀元來台任務。艦長馮啟聰為蔣介石所信任,多年後升任海軍總司令,可見這趟任務不會出現如「重慶」號的叛逃事件。蔣初運黃金捨軍艦而用海關緝私艦,和他對海軍的不信任大有關係。
二月某日,「中基」艦奉命從青島到上海,在上海外灘的海軍碼頭待命。隔日,金鎮濤目睹二人一組,扛著一箱箱的重物上船,「很多箱」,他沒有細數。不久,輪機長令他趕快「把冰箱停掉,把冰化掉」,要求他不准再進冰庫,什麼也不要問。
電機士負責全艦機器的開關,包括冰庫。艦上有三個大冰箱,放肉、放菜和其他食物,溫度各有不同,置於船尾,大小如一間小套房。金鎮濤說,箱子看起來很重,又有中央銀行的便衣警衛上船,箱中所裝何物?不說自明。
不料黃金放進冰庫後,因過重導致船尾下沉,船頭開始往上翹,沒辦法開船,只好把船頭的壓艙水打滿,放掉船尾的壓艙水,使船扶正。這一幕,讓人感到黃金確實不同凡響,但艦上官兵無人知道究竟有多少箱黃金放進冰庫。總之,「放到冰庫最安全」。
為了保證不出錯,冰庫上層原是士兵的住艙,上面交代全部淨空,士兵搬往他處,改由央行的警衛進駐,艦上官兵不准靠近。命令下達,「中基」艦啟航一路駛向基隆港,沿路沒有其他軍艦護航。「中基」艦不是戰鬥艦,僅配機關砲等小型火力。所幸,中共當時沒有海軍,順江出海應無大礙。金鎮濤說,一九四九年二至五月間,「中基」艦往返上海與基隆,或從上海到左營,「非常頻繁」。
他還記得,五月一日上海撤守前不久,「中基」艦運載央行大批銀元到左營。資料顯示四月底某中字號登陸艦向台運送大量銀元,數量之大,動用數百名軍人接連四夜才裝船完畢。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602/112011032900459.html
偷金賊當場槍斃 指揮官殺雞儆猴
2011-03-29 中國時報 【本報訊】
局勢愈來愈糟,眼看共軍就要打到廈門。時為一九四九年夏季,蔣介石密藏在鼓浪嶼的黃金準備運台。這次不用軍艦,也不是海關緝私艦,而是招商局的「錫麟」輪。
「錫麟」輪原為美國援助國府的巡邏艦,後改裝成客輪,此前專跑上海至天津航線。這回被「徵召」到了廈門港,負責運送黃金,頗出人意料。船上還有海關的物資,所以要有海關人員押運。
廈門海關稽查員孟昭年想起當年頗為感慨。他的同事都不願到台灣,「什麼鬼地方,不要去,去了保證餓死。」推來推去,他和另一名同事就被派上船,和另一位因在蚌埠作戰失利準備被押解到台灣受審的軍官同住一艙。船在廈門港待命轉眼一個月、暑氣逼人,任何人不准上岸。
某日,這位軍官解開腰帶,向孟昭年等人展示他的財富,「裡面全是黃金,五兩一條」,羨煞周圍的人。這名軍官說,「這是我到台灣的本錢。」一名敗將擁此奇貨,早有退路的打算,難怪國軍戰敗連連,兵敗如山倒。
何時開船誰也不知道。某日廣播聲響,要求所有人到甲板上來,船長有話要說。眾人簇擁站著,只見一名指揮官正在審訊一個軍人,「你為什麼偷黃金?」指揮官怒責這名偷賊,你知道這黃金是國家的,你表演一次是怎麼偷的。
偷賊如實地重演一遍。打開艙門,大家湊過去一看究竟,嚇了一跳,「艙底全是黃金,都是長方形的金磚。」孟昭年說,金磚藏在最底層,很深、看不清有多少,黃金沒有裝箱,都露在外頭。這和前幾次運台黃金的裝箱(或裝桶)的作業完全不同。是搬運太急或另有隱情,無人得知。
表演完畢,偷賊返回甲板,指揮員厲聲警告所有人都不許動黃金。說完,他命令一名士兵,在眾人面前當場槍斃偷賊並扔到海中。孟昭年暗想,「這是殺雞儆猴」,今後誰還敢冒險偷金。
平靜幾天後船突然啟航,開到金門附近的海域,在海上等了一個月。前後一算,「錫麟」輪在海上足足待命兩個多月,處於隨時撤退的狀態。廈門失守前,船才駛往基隆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