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每事報*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每事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歷史+政治(老蔣與中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2009-12-30] 老蔣與張學良之間的恩義情仇
 瀏覽1,735|回應2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joycelinlin愷悅
albert8888
tina2008
SCFtw2

.

https://city.udn.com/3028/3760412?raid=3765952#rep3765952
老蔣與張學良之間的恩義情仇
發表地點: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政治肥皂箱
發表時間:2009/12/30 22:38

老蔣與張學良之間的恩義情仇
修改刪除     回應給: 田園火雞(jimchuan) 2009/12/30 22:38 推薦0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日本人搞死了張學良的老爹,張學良無法可想,易幟投效蔣中央是個明智的決定。老蔣十分承情,大贈名位,夫妻對張都以佳子弟視之,張自己是很清楚的。

因裁軍而致中原大戰,張最後帶兵入關援蔣,使馮閻收手,對蔣對民國都有大功。

蔣對日本的基本策略是能忍則忍,盡量忍,以爭取政治、經濟、財政、軍政、軍令、和安排後方基地(即四川)這些方面的準備時間,蔣給張的長期的原則性指令是對日方"挑釁"盡量忍,張也做到了,但九一八是個意外,因為當初很難判斷日軍進攻瀋陽北大營之舉是不是可以歸於"應忍的挑釁"。事發時東北軍參謀長榮臻下令不得抵抗,並迭電在北平的張學良請求處置,張也下令不抵抗,蔣當時在赴南昌指揮剿匪的軍艦上,但蔣得訊後也未令張進行抵抗。日軍迅速攻下東北,最後圍攻關外的東北門戶錦州,蔣令張堅守,錦州初戰,東北軍失利,蔣因九一八之變被逼下野後張即失鬥志,張也缺乏新中央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新中央嚴令死守,但對錦州並無支援,事實上也無力支援,錦州守軍如果堅守,下場大概就是打光,張最後下令守錦州的榮臻撤離,於是東北全失。東北之失主要責任在誰?很難說。應該說蔣與張都有很大的責任。不過既然定下了而且長期遵行了"盡量忍"的大原則,那麼步步進逼的日本總會抓到讓蔣中央的對日策略"破功"的一天,這一天就是九一八。當時張和東北軍很受國人指責,蔣也因此下野,但蔣當然知道九一八那天東北軍沒抵抗這件事很難說是張的錯,因為張是長期奉行蔣的"對日本盡量忍"原則的,蔣與張"難父難子",關係還好,沒什麼大問題。

後來張楊二人在西安扣留蔣,蔣大失顏面。張讀到蔣的日記,弄清楚了蔣是有決心與日本決戰的,於是後悔魯莽,於是與蔣同機送蔣回南京,張立刻被捕,軍法判了十年然後被蔣特赦,從此軟禁一生。下屬劫持上官,兒子劫持老子,國法不可廢,軍令不可不申,父子之情仍在,張曾於國有大功,於己有大利,東北軍仍在,各地軍頭人心需要維持,宋美齡待張極好,蔣不能不這樣處置張。我認為蔣這樣處置很好。

楊虎城的情況與張學良完全不同。楊虎城是中原戰後因緣際會跳上來的新軍頭,佔著陝西,其人既非西北軍嫡系,也不是名將,卻敢攛掇張學良來"逼統帥抗日"。楊後來被流放出國,七七之後回國,全家被抓起來,一直關著。最後,代總統李宗仁下令釋放他,但他並沒有被釋放,反而全家被殘殺,這是毛人鳳下令幹的。"殺楊"之令是否與老蔣有關,老蔣是否下了令或者授意"處置掉楊虎城"?沒有人知道。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轉寄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28&aid=3765952
危險.
    回應給: SCFtw2(SCFtw2) 2009/12/30 20:27 推薦1


Lohengr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華碩

如果蔣經國真的做成了核彈, 製造了一兩枚後就被中國/美國發覺, 美國還是會來強勢要求拆除.  台灣還是難以面對.  如果台灣秘密製造出上百顆核彈, 台灣民主化後宣布獨立的可能大增, 成功的可能大增, 台海危險也大增.  這也是美狗一聽說, 就來台灣拆除設施的原因--變數太多, 難以控制, 非常危險.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轉寄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28&aid=3765462
張學良晚年好像有懺悔的說
    回應給: SCFtw2(SCFtw2) 2009/12/30 19:58 推薦0


田園火雞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張學良晚年住在夏威夷,過世那年,印象中有某媒體報導生前最後對他的專訪,好像對於國共在台勢力的消長,不願多談,應該是內心有所感覺。

但我忘了是哪一個媒體。

我看大陸的《保衛延安》連續劇,對西安事變有所描述。少帥,少帥,又帥又少,少到不更事。

老蔣能派一隊人馬把少帥帶著轉進台灣,也屬世間奇蹟。老蔣不殺少帥,何故?楊虎城不殺了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轉寄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28&aid=3765373
張憲義與張學良
修改刪除     回應給: Lohengrin(lohengrin) 2009/12/30 19:33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3766018
 回應文章
二人之間蔣夫人關鍵一角
推薦1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tina2008

有一本《蔣夫人的心靈世界》的小書,是林意玲女士據多樣文獻和蔣夫人周邊人士如周聯華牧師等的採訪而寫,其中一些資料或也可參考。

內中有這一段:

"在叛將挾持蔣委員長的第十一天,各種交涉都無法突破僵局-----蔣夫人决心力排衆議-----率蔣鼎文、戴笠,親身入陝,以理勸服張學良---"P.13

" 蔣夫人勸他說:「我等救國之努力,乃隨時默禱聖靈之啓導,始能免於錯誤,汝若誠意有所建樹,亦應隨時祈求聖靈之嚮導也。」"P.15

" 他(張學良)在自撰的《西安事變懺悔錄》中說:「我等反對內戰,反將引起更大之內戰,我等的目的在抗日,反有向日本結合之趨勢,我等所希求者,蔣公領導全國一致抗日,反致蔣公將要失去領導地位和聲譽。」"P.15~16

" 她(蔣夫人)還保護他(張學良)、鼓勵他,為他聘請曾約農教援國學,董顯光教授英文,周聯華教授聖經。張學良愧悔前愆,皈依基督,他的夫人趙四小姐也一同信了。"P.27

蔣夫人在蔣公和張學良之間,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3773621
[ZT] 張索時2009-12-31〈張學良策動西安事變的隱秘目的(上)〉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雇貓
SCFtw2

.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97&f_SUB_ID=240&f_ART_ID=226648
張學良策動西安事變的隱秘目的(上)
‧歷史月刊 2009/12/31
【文/張索時】
【完整內容請見《歷史月刊》263期;《歷史月刊》於99年1月起停刊,感謝讀者長期以來的支持愛護,《歷史月刊》在此向大家告別。】


西安事變是了解張學良一生志向的瞭望孔。但是,如果不能確知他親自送蔣介石委員長由西安飛回南京這最後舉措的深層意義,則必然無法認識真正的張學良,而他的歷史地位也就無從定起。

身份地位決定著眼點

在西安事變時擔任西北剿匪總部秘書兼主管新聞及情報的第六科科長李金洲在其所著《西安事變親歷記》一書中寫道:「張氏(案指張學良)對送委座(案指蔣介石委員長)回京一切佈置就緒後,始召集總部高級人員及幹部,宣布將親送委座回京,對送委座還京,大家全體贊同,惟副司令親送南京則全體反對……。」張學良的決定是謀自己出。《西安事變親歷記》說:「中共俄共無任何力量影響張氏,至為顯然,不過共黨對此舉,未加反對,則係事實。且張氏自二十餘歲即主持方面,獨斷專行,東北之各項建設多為張氏主持,郭松齡之變,張氏以少數老弱殘軍據守巨流河,雙方兵力懸殊,可以說不能成比例,一世之雄的張作霖氏,以為大勢已去,無可挽回,曾數次派人召其回瀋陽,一同避居大連。張氏以二十餘歲之青年,堅持抵抗到底,並深信郭軍皆其部下,只要有渠當前,必能轉敗為勝,卒能敉平大亂,其自信心之強,可以想見。當其決定送委座回京時,左右左傾分子曾表示反對,張氏告誡彼等云:『此次兵諫,原為擁蔣抗日,並非反蔣。反蔣則無以抗日。余已決定,任何人反對,將受嚴厲之處分。』事變後,中共雖曾派葉劍英、周恩來先後到達西安,僅為聯絡性質,既未參加工作,亦無發言權,彼等之不能影響張氏態度,至為明顯。楊虎城亦持反對態度,尚不能影響張氏,他人更無論矣。蓋張氏此舉,純為自動自發也。」直到最後一刻,蔣委員長才知道張學良的決定。「臨發時,張堅請同行;余再三阻之,謂:『爾行,則東北軍將無人統率,且此時到中央,亦不便。』張謂:『一切已囑託虎城代理,且手令所部遵照矣!』遂登機起飛。」(蔣介石《西安半月記》)

綜上所述,西安事變當事三方對於張學良親自送蔣公回京的做法表態各異。總起來說,張、楊一方和蔣公一方大同小異。身份地位決定著眼點,前者注意的是張學良的安危:作為西安事變的發動者,這樣做等於自投羅網;而蔣公擔心此一去東北軍便因群龍無首而分裂。張學良留在西北,軍方制裁鞭長莫及,往後再予懲辦,避開了鋒頭,就擴大了轉圜空間,事緩則圓,可以從輕發落或者不予追究。「此時到中央,亦不便」的意思是,「你張學良此時隨我到了南京,軍法無私,我縱想不予追究拘禁之首以下犯上的罪責亦不能以私害公」。言外之意,我不得不依法行事,你別怪我鐵面無情。

中共方面表示沉默,耐人尋味。莫非樂見東北軍分裂而坐收漁利?不,東北軍的一些將士和幹部早已被中共策反,張學良繼續留在西北統御東北軍也是統御得了人統御不了心。莫非心冷如冰,眼睜睜看著幫助過自己擺脫困境,大獲生機的朋友自投羅網?不,張學良志如鐵石,口燦蓮花也勸不動他。勸不動也要勸,那才顯出朋友的義氣,友誼的可貴,為什麼不試一試曉以利害?不,中共看透張學良不是戰鬥夥伴關係的「同志」,甚至不是「同路人」。風雲際會,彼此僅僅在拘蔣兵諫這一件事上走到一起,事過即散,所以「道不同,不相為謀,且各從其志」。

回歸兵諫初衷

張學良豈能不懂得以下犯上之利害,做少帥時他討伐叛將郭松齡,做東北王時他誅殺楊宇霆、常蔭槐,楊、常的判決書就有一條罪狀是「又據報告,該被告人等(案指楊宇霆、常蔭槐等人)又與共產黨魁等勾結,預定本年三月間中央開代表大會,南北同時發動,楊真奉軍聯結及兵器補充;常力收江省防軍,扣留交通款項,利用失意軍人」。(轉引自司馬桑敦等著《張老帥與張少帥》一書,台北,傳記文學叢書)張學良非常了解他的頂頭上司盟兄蔣介石委員長,1992年春,他告訴資深媒體人郭冠英:「蔣先生這個人吶,我跟你們講,我不願意批評,蔣先生這個人很守舊的。太守舊的,頑固。而且蔣先生自己,這麼講吧。我給這麼句話批評,就這一句話,假如他做皇帝,他就做皇帝了。就這麼一句話就是。我認為我說的,都是對的。我說就應該是對的。蔣先生是這麼個派頭,是這麼個派頭。」(竇應泰《張學良三次口述歷史》,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6月。下引諸詩文,凡未註明出處者,同此。)他曾向郭冠英明白表示西安事變是以下犯上是要殺頭的,又說:「我沒死,關鍵是蔣夫人幫我,蔣先生是要把我槍斃的!」

「郭冠英:您和宋美齡是什麼時候結識的?她為什麼要那麼庇護您?」

「張學良:當時我們在上海,也是有人請客。我們也不知道她是誰,都說她是孫先生(孫中山)的小姨子。蔣先生後來在南京請我吃飯,我見了蔣夫人,她說漢卿(案張學良,字漢卿)你好。蔣先生很奇怪,他說你怎麼認識他?她說我認識他比認識你還早呢!

「郭冠英眼前幻化出一幅……歷史鏡頭。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發生時,青年張學良平生第一次率領東北軍沿長江向江南挺進。……

「郭冠英:正因為這個,蔣夫人才要力保您在最困難的時候不死嗎?

「張學良:我認為蔣夫人是我的知己。蔣夫人對我這個人很了解,他(指張)也不要地盤,也不要錢,他要的是犧牲。她對蔣先生說,你對那個小傢伙(指張學良)有不利的地方,我立刻就離開台灣。把你的事情都給公布了。對此,我很感激她!」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376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