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402411+122009122200098,00.html
社論 - 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州
2009-12-22 工商時報 【本報訊】
劉禹錫「賀晉公留守東都」詩:「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州…」,這兩句話道盡此次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全球氣候變遷會議」的分歧與亂象。此會議歷時兩個多星期,逾190個國家與組織參與,甚至有119個國家的領導人親自出席其中部分的會議,進行關鍵性的協商。然而,最後卻在紛紛嚷嚷中,延後一天閉幕,而且只達成一個不具法律拘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算是對所有與會者的交代。
「哥本哈根協議」表面上對於「制訂全球氣溫上升幅度之上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提供開發中國家經濟援助」等三大議題都有結論,但事實上並未取得與會各國完整的共識。以第一個議題而言,協議拍板的氣溫上升上限目標為攝氏2度,將許多開發中國家所要求的攝氏1.5度,列為「長期考慮目標」,當然引起各個瀕臨滅絕的島國嚴重不滿。關於第二個議題,對於碳排放的減量具體目標則留到2010年1月31日之前決定。只有第三個議題算是稍有具體結論:未來將成立一個「哥本哈根綠色氣候基金」,要求已開發國家需在2010年至2012年這三年內籌集300億美元,且在2020年之前籌足至1,000億美元,提供給開發中國家對抗氣候變遷。然而協議中並沒有提到哪些已開發國家應依何種比例提供資金,也沒提到哪些開發中國家依何種條件可獲得援助,未來能否實現猶未可知。
其實這個會議在還沒舉辦之前,已經暗埋許多紛爭的種子。環保團體提出各種要求,在會議進行中施壓與抗爭,反而是最可預料得到的;與會各國間從會前到會議落幕波譎雲詭的明爭暗鬥,才是真正令人汗顏的局面。原本是個全球合作、謀求人類永續發展的會議,竟演變成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間的利益爭奪、全球碳排放最多的兩個大國間口蜜腹劍的鬥爭、已開發國家拿1990年碳排放量作基準間接限制開發中國家未來經濟成長、太平洋島國因氣候暖化瀕臨滅絕前的無助呼求…。上述畫面的彙集,就是這次童話之都哥本哈根會議的寫照,此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乃是極具諷刺意味的笑話,足使這代人蒙羞。
鬧劇的開始,首先是全球碳排放最多的兩個大國在會前為了避免成為開會時的箭靶,先由中國提出在2020年前每單位GDP的碳排放量將較2005年減少40%至45%。乍聽之下,令人肅然起敬。然而,裡面暗藏玄機,因為中國提出的是碳排放量減少的「相對量」而非「絕對量」;換言之,只要中國GDP的成長率高於碳排放量的成長率,這個全球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就可以繼續增加碳的排放。接著美國也含糊地宣稱在2020年前將減少17%的碳排放量,卻沒說明是絕對量或相對量。這是「天子旌旗分一半」,兩國在會前的暗中較勁。
由於歐盟各國與美國對中國的減碳誠意沒有多大信心,因而在會議中,美國冠冕堂皇地提出建議,要求建立一套可衡量、可證明、可驗證的國際制度,用來監督各國減碳成效。這種「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提議當然被中國峻拒。此則為「八方風雨會中州」:美國聯合歐盟各國在會議中與中國的明爭暗鬥。
此外,歐盟等已開發國家拿著全球減碳的大纛呼籲全球各國的碳排放量在2050年應減為1990年的一半,表面上是公平、一致的主張。然而,可憐的開發中國家在1990年的碳排放量相較於已開發國家簡直微不足道,若還要減半,豈不是要開發中國家勒緊褲帶,經濟成長「倒退嚕」了?雖然依照先前的「京都議定書」可以有「碳交易」等配套,但是開發中國家已經夠窮了,哪有能力買碳權來維持經濟成長。自身利益的差異形成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間難以弭平的紛歧。
至於全球平均溫度升高的容忍上限,已開發中國家宣稱,依據科學專業研究,若溫度升高在攝氏2度之內,尚不致使吐魯瓦等太平洋小國被淹沒。但對這些小國而言,萬一所謂的科學研究不夠精準,他們豈不就被滅亡了嗎?因此要求把上限降為攝氏1.5度。惟這些救亡圖存的呼籲,在整個會議進行中,只贏得全場的掌聲,卻沒獲得大國的支持;因為對大國而言,這0.5度的差距代表經濟成長利益的大幅犧牲。
總而言之,哥本哈根會議反映了人類貪婪、自私的一面,也顯示聯合國這個龐大的組織仍是被強權把持。人們雖然在理智上都知道要合作才能謀求永續發展,雖然在道德上都知道要幫助比較弱勢的國家,但是任何議題一旦涉及自身利益時,這些理智和道德立即被拋到九霄雲外。因此,在兩大碳排放國沒有誠意落實減碳行動,全球各國又各謀己利的情勢下,像哥本哈根會議這種「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州」的全球大拜拜,開一次會就增加相當於肯亞全國一年的碳排放量,真要落實節能減碳,還是少開為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