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每事報*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每事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文學+人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曹又方+孟東籬:鏡花水月無影,飛鴻雪泥留跡。落花流水春去,人間幾度迷離。
2009/09/27 00:01 瀏覽9,552|回應4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albert8888
SCFtw2

.

http://blog.udn.com/SCFtw2/2614384
2009-2-8

落花流水春去,飛鴻雪泥留跡,天涯歸舟誰識?人間幾度迷離。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3629844
 回應文章
2014-3-10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孟祥森:我不是怕死 而是貪生〉
2014/03/10 20:27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albert8888
雇貓
SCFtw2

.

愛與死,一世的綢繆,而今萬般空寂~~~

多少往事,已難追憶
多少恩怨,已隨風逝
兩個世間,幾許癡迷
一世綢繆,萬般孤淒
數載離散,欲訴相思
天上人間,可能相聚
聽那杜鵑,林中輕啼
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改瓊瑤句)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0000414-260115
孟祥森:我不是怕死 而是貪生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10日 04:09

「不學無術,貪才好色」,是作家孟祥森為自己一生所下的註腳,他於2009年罹癌逝世,水牛出版社策畫出版「孟祥森/孟東籬作品精選集」7冊,昨在水牛書店舉辦新書發表會,現場包括作家管管、韓良露、陳若曦、陳浩、藝人紀淑玲等人,在鋼琴樂聲、紅酒、佳餚的輕快氣氛下懷念他,溫暖動人。

朋友口中的「老孟」孟祥森,筆名孟東籬,為知名翻譯家、作家,1937年生於中國河北,1948年來台,著有《幻日手記》、《萬蟬集》等書,譯作近百本。

曾在花蓮鹽寮海邊築茅屋而居,實踐環保生活,從不掩飾對女人的愛戀與情慾追求,作風特異但啟蒙與崇仰者眾,相當傳奇。

罹癌後看淡生死

孟祥森人生多面,畢業於台大哲學系、輔大哲學所,曾任教台大,是台灣最早譯介齊克果的人,也是前衛的環保鬥士,參與社運,為不忍殺生與環保吃素。

他年輕受存在主義影響而感憂鬱絕望,罹癌後看淡生死,曾說:「我不是怕死,而是貪生,這世界這麼美好,我願意多活一些。」

孟祥森一生痴愛女人,曾說:「恨不得化作千千萬萬個多情的男人,一人給他們一個。」

先後與大妻、二妻各生養兩子,晚年由情人相伴,情史豐富,與眾女人糾葛情愛飽受爭議,但女性朋友對他的風流卻很寬容。

對情欲大膽開放

昨天作家陳念萱笑談,老孟每到一處,總有一堆女生往他旁邊擠,「為何女生都不介意他色?甚至不介意脫光給他看?因為他個性迷人,他的細膩和體貼更勝女人,所以我們要嘛把他當賈寶玉,就是把他當女生。」

與孟祥森相交大半生的東海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黃崇憲認為,孟祥森對情欲大膽開放,卻懷有虛無不安的靈魂,「他曾自況在男女之情的路上,像拿著一把刀一路砍殺過來,他為此受苦,也讓家人受傷。」

孟祥森的妹妹孟瀋之、二子孟子青也出席,孟子青發表與父親和解的感言,感動全場。

他坦言與爸爸相處的時間少,長年處在被傷害的遺憾中,直到父親過世前半年才化解,「他給我的愛與感動比傷害還大。」至今終決定以他兒子的身分面對大家。

過世前與子和解

他笑說父親病中,醫生曾問:「這位病人是什麼教主,每天這麼多信眾來看他?」他感謝各位朋友的關愛讓父親滿足離世,也體會父親早年譯介大量書籍,相當偉大,「像在對台灣乾涸的文化平原裡,建了一個大圳。」

孟祥森著有17本自然與禪學著作,多以生活札記形式呈現,此次出版的精選集包括他最後日記《愛渴》、舊作《萬蟬集》、《濱海茅屋札記》、《野地百合》、《素面相見》、《念流》,與友人們懷念他的文集《那花兀自開著》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063363
2010-5-26修瑞瑩報導〈給曹又方的信 丁雄泉:我醉了〉
2010/05/30 02:14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albert8888
雇貓
SCFtw2

.

*****************************************************
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MAIN_ID=183&f_SUB_ID=2120&f_ART_ID=250020
丁雄泉「採花大盜」 曹又方感情多災難
【2010/05/26 聯合報】【聯合報╱記者周美惠、李承宇/台北報導】

「採花大盜」丁雄泉走了,他的花邊新聞依舊不斷湧現。

與他相交、相知甚深的新苑藝術負責人張學孔說,丁雄泉是位「享樂主義者」,他常對許多女人「放電」,他寫信給曹又方不無可能。

丁雄泉雖一直有個小他四十歲的女友,但隨著他在全球展覽的足蹤,所到之處不乏「露水姻緣」,而他也樂得畫作落款「採花大盜」。

有「文壇維納斯」稱號的曹又方在遺著「瀟灑過情關」序文中說:「一般人說的忠心,絕非我的特質之一。」曹又方在好友眼中是個「感情多災多難」的人。

她的感情世界多采多姿卻不算順遂,最為人熟知的一段是曾與作家劉大任四度分合的情史。「在這個多變的世上,唯獨要求感情不變,豈非緣木求魚?」曹又方生前留下這段文字,為自己的感情世界下了註解。

*****************************************************
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MAIN_ID=183&f_SUB_ID=2120&f_ART_ID=250019
給曹又方的信 丁雄泉:我醉了
【2010/05/26 聯合報】【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市報導】

知名華裔畫家丁雄泉本月十七日病逝美國,他生前和去年病故的知名女作家曹又方往來書信首度曝光!畫壇「採花大盜」VS.文壇「維納斯」,兩位都有浪漫性格,展現在書信裡的盡是兩人才懂的密語,流露濃濃的神秘文氣,又留給世人無限遐想!

剛病故的丁雄泉享壽七十九歲,他生前畫裸女著稱,自稱「採花大盜」,從不諱言女體是他創作靈感來源。

曹又方去年病故,享年六十歲。才貌雙全的她,生前追求者眾,被喻為文壇的維納斯,友人認為,她情路坎坷,曾和有婦之夫有過熱烈的愛情,最後沒有結果,死時陪在她身邊、唯一的男人是她兒子。

曝光的信件是丁雄泉一九七七年時寫給曹又方的,當時曹又方青春正盛;據悉,曹又方在台灣和丁雄泉相識,一九七九年曹又方赴美長住,和丁雄泉一直有往來。

這批信件由曹又方在台南的友人保存,信中不少片段表達丁雄泉對曹又方傾心的愛慕,其中一封信開頭就寫著「我醉了」,一讀就知「丁為曹沈醉」。

兩人間的書信有著許多他倆才懂的密語,像是一封短信中寫著「腐床伯章早騙、慷膩都木鹽、煤逸過仁吐嘻唉妳,粥好」,外人根本看不懂兩人到底說些什麼,可能只有寫信與收信的丁和曹才能解碼,也留待後人推敲。

信的格式也與一般書信不同,丁雄泉在信中署名「牛狎客」,並蓋上他「採花大盜」的印章,透露也記錄畫家與作家間特別的感情。

友人轉述,曹生前曾為丁抱不平,認為丁的才情是一流的,但卻受限東方人的身分,「畫價卻是二流」,流露惺惺相惜之情。

*****************************************************
回 應 文 章
共 3 篇回應文章
{帖序由底往上}

*****************************************************
‧發表者: SCFtw2   2010/05/28 15:12:38
‧標題:「附上八張照片、看妳皺眉苦臉、每一個人都喜愛妳,祝好」

「腐床伯章早騙、慷膩都木苦鹽、煤逸過仁吐嘻唉妳,粥好」「牛狎客」

「附上八張照片、看妳皺眉苦臉、每一個人都喜愛妳,祝好」「紐約客」

*****************************************************
‧發表者: marcus200115  2010/05/26 13:05:24
‧標題:粥好大概是妝次

比如最後的粥好, 我猜是粥,張 切 妝, 又寫在最後的地方, 因此猜是妝次.

*****************************************************
‧發表者: marcus200115  2010/05/26 10:47:59
‧標題:這個短箴大概是聲韻的東西

丁的這個短信大概是鏡花緣裡張真中珠之類的故智, 看起來一個愛寫, 一個願看, 這兩位都蠻愛現的哩...

*****************************************************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3992537
[ZT] 孟東籬〈我所認識的曹又方〉
2009/09/27 00:12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Chocola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30513+132009092200558,00.html
我所認識的曹又方
2009-09-22 新聞速報
【孟東籬】

    跟她共處令人緊張,因為她明察秋毫而又不客氣的直言不諱。她是一個「非常難搞」的女人,但她也像陽光一樣照顧著遠近的親友。她有一股霸氣,又有一股暖氣。霸氣、暖氣加上直言,是她最特有的一種魅力。

    第一次見到曹又方,是大約二十年前的事。

    那一次,萬華的高鎮雄老師和幾個朋友花了幾天的時間開車到安東軍山和奧萬大去拍攝台灣少數猶存的巨大檜木林,有些樹大得要幾個人合抱。去高老師家看這些照片的有胡因夢,而胡因夢又帶來幾個朋友,其中之一是曹又方。

    孤陋寡聞的我是第一次見到這個人,也是第一次聽到曹又方這個名字。只見這個人發著千錘百煉之後的光芒,白皙的皮膚不老的臉,笑起來卻滿是皺紋。你可以看出來,她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聰明得像隻狐狸,甚至你會覺得她很「精明」。

    經過胡因夢的介紹,曹又方第一句話就說:「我是郭松棻的朋友」,我第一個反應就是想去抱她,而眼淚立刻湧上眼眶。但我沒有去抱她,也調轉頭去,按捺淚水。

    郭松棻對我的影響太大了。他是我想到就經常會哭的人之一。

    我雖沒有去抱曹又方,但憑她那一句話,我已經把她視為老友了,覺得一點也不陌生。

    隔了不久,在一個表演團體的入口處,又見到了曹又方,我忍不住的跟她說,當她說她是郭松棻的朋友時,我第一個衝動就是想抱她。

    她立刻回答道:「抱呀!抱呀!」我把她緊緊抱在懷中,抱了很久很久。

    從此,就變成了「老友」,好像我已經認識了她很久、跟她很熟─ ─而實際上,我不知道她是誰,沒有看過一本她的書。似乎我跟她的「熟」是越過時間這個層面、文化這個層面、社會這個層面,而直接交往的。

    我認識的、交往的是曹又方「這個人」。

    見了兩次面就變成了「老友」的徵記之一,是她到我住處說不了兩三句話,就跑到我床上去睡覺,而長期失眠的她,竟然幾乎每到我床上,都可以睡著。

    初識她時,我跟蘋蘋和兩個小孩住在新北投一個朋友的舊屋大院中,曹又方剛回台灣,十分忙碌,常常處在睡眠不足的狀態。她到我們住處,放下奔忙,息心小睡,是自然的事,但那時我仍不免詫異,她怎麼把自己累成這樣。

    後來我們搬回花蓮海邊草屋,她來過幾次,很是喜歡。在那榻榻米的寬敞大床上她又是能夠安睡。她最喜歡草屋這寬敞大床,因為床邊的大窗子下緣和床同高,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草院緩坡之外的太平洋。

    住在新北投時,有一次她跟我與蘋蘋一同到一家溫泉去泡湯,要入浴時,才想到要一間房還是兩間房。

    一間房嘛,要赤裸相見,兩間房嘛,又阻隔無趣。我促狹的說:「我們乾脆洗一間房吧!」

    現在回憶,曹又方當時似乎眼睛略略一橫,猶豫一下,就說「好哇!」

    共浴的結果是意外發現,臉多皺紋的曹又方,身體竟然那麼美,美得簡直像米羅的維納斯!

    十年後,她得癌症動大手術、化療,體重一下掉了十幾公斤,人一下瘦弱好多。有一次,單獨與她走在安和路她住處附近,她說:「連乳房都不見了!」

    我那時好心痛,只是什麼都沒有說。也不曉得要怎麼說。

    病後有一段時間,曹又方住在陽明山山仔后她朋友的大樓地面層。那房子很大,平常空著。

    白天,幫她做飯並處理家務的郭小姐會上山來,晚飯後,郭小姐下山,偌大的房子就僅剩曹又方一人。我跟L因為住在平等里,騎摩托車二十分鐘可到,有時就去看看她,陪她一起吃個晚餐。晚餐後,郭小姐和朋友走了,她就回到臥室(兼書房),關起門來。有一次,我問她,一個人不嫌孤單嗎?她說:「我孤單慣了。」

    又有一次,暮色中,她送我們到大樓的院子中,說:「千古艱難唯一死!」語氣中不能不說有一些感嘆,堅強的她內心的感觸一定何等深切。

    曹又方愛貓成痴,是朋友們共知的。她也像貓那樣好奇。她是一個十足的好奇寶寶。她跑遍全世界,原因之一,我想也是由於她的好奇。她的說法之一是「玩夠本」,「活夠本」。有一次我也禁不住好奇,問她:「你為什麼這麼喜歡跑!?」

    她略頓了一下,說:「因為我沒有男人。」

    這一個回答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但她說話的態度是認真的。這又讓我暗暗心痛。這樣一個「堅強」的曹又方,這樣一個看似三頭六臂的女強人,終究還是因為沒有男伴而感到缺憾!

    我對曹又方不能說完全沒有過非份之想。看過她那美麗的身體,很難沒有想像,而她又好幾次在海邊的草屋與我單獨睡在榻榻米大床上。依我那時對男女的看法,男女共睡一床,要不發生關係,簡直無法想像。

    但曹又方雖與我共睡一床,卻嚴分界線。她堅守的界線是「要有愛,才有性」。

    我是從曹又方那裡學到「男女共睡一床,也可以不有性,卻仍舊可以安睡!」(當然是在調整心情後)。

    她生病之前我到圓神出版社她的辦公室,她們計劃要出一本「性的最高觀點」,收錄的都是各派教主和高人有關性的說法。曹又方要我也寫一篇,我說:「我算老幾,怎麼可以與他們並列」。曹又方很認真的說:「我要有人說幾句真話!」,「說真話」是我這輩子最想做的事──儘管那只是一已的情與事,而不見得是客觀的「真理」。我對當時的編輯答應了,回頭看到曹又方的眼睛,突然不期然的說:「妳的眼睛好漂亮!」不想那身經百戰的曹又方竟不好意思起來,用一隻手遮住了眼睛。

    曹又方回台不久,副刊上刊出她的「白色的芙蕊西亞」,我看後打電話給她,說「那是一篇藝術的傑作」。她聽了高興。後來,她把早期幾本集子借給我看,我都覺得喜歡。那些都是「純文學」,年輕歲月的純粹。

    曹又方回台後,經常演講,都不准我們去聽。她有時會自我批評的說:「真不要臉!」

    她也寫了不少勵志方面的書,有些朋友免不了會有些感慨和惋惜。她自己也十分清楚那不是她真正想寫的東西。但老實講,那雖然不算「文學」,但內容卻有些是十分中肯的,那是因為她人生的歷練,由於她對於人性的「通達」。她對自己在這類書中的文字表達方式是不滿的。有一次她說:「那都是在兵慌馬亂中寫出來的。」

    曹又方對人性的通達是最能讓我這樣心有愧疚的人寬懷的。

    不止一次,朋友們笑談男人大都是長不大的小孩,為此我只能尷尬的縮笑。曹又方卻揮臂說:「為什麼要長大!?」

    她「理直氣壯」的問句好像沒有一個人曾經給過答案,而我則一下子被解除了重擔。

    她算是一個捍衛女性權利的人,但她同樣知曉男人的苦處與重擔,因此寫下「男人真命苦」這樣的書。

    跟曹又方共處令人緊張,因為她明察秋毫而又不客氣的直言不諱。要想在她面前打馬虎眼是不可能的。她是一個「非常難搞」的女人。但她也像陽光一樣照顧著遠近的親友,因此,她雖然難搞,雖然讓人有點「敬而遠之」,她的朋友還是很多,而且往往是「自動送上門來」,主要是她的人格有一種吸引力。她有一股霸氣,又有一股暖氣。霸氣、暖氣加上直言,形成了她特有的一種魅力,也許因為那正是一般人所缺乏的吧。

    跑遍全世界,千錘百煉,讀書甚多,見廣識博的曹又方,常常稱自己是「大老粗」,她確實有她的粗直,而我戲言她是「土包子」,她聽了不但不以為忤,還很高興,說這是對她最大的誇獎。因為她的心始終是純樸的心,像無知的小孩那樣純樸。

    因為她內在始終是一個小孩。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3629854
[News ZT] 2009-9-22〈難忘曹又方 孟東籬癌逝〉
2009/09/27 00:07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148007.shtml
難忘曹又方 孟東籬癌逝
【2009/09/22 聯合報】【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2009.09.22 03:36 am

作家孟東籬昨天傍晚因肺腺癌病逝,享年七十二歲。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李瑞騰感嘆,孟東籬終身以身體去實踐人與自然的關係,並以寫作表現,是「自然寫作」代表,「在現代工商社會重看他的作品,會有很多啟發!」

孟東籬本名孟祥森,台大哲學系、輔大哲學研究所畢業,著譯文史哲書籍近百本,包括赫曼‧赫塞「流浪者之歌」、梭羅「湖濱散記」等,文集以「濱海茅屋札記」、「愛生哲學」、「素面相見」等最知名,作品曾入選中學國文教材,許多讀者都是因此認識孟東籬。

孟東籬筆名取自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為國人所知最著名事蹟,是曾在「湖濱散記」啟發下,赴花蓮鹽寮自搭茅屋居住數十年,卻未料鹽寮因此一度成為「觀光勝地」。十二年前,他搬到陽明山居住,外界以為他過得舒適,其實只是間粗樸農舍。

文壇人士指出,孟東籬毫無物質功名慾望,唯一放不下的是情。

他的好友愛亞透露,孟東籬去年罹癌,知己曹又方今年三月間過世,對他打擊極大,文壇朋友擔心孟東籬沒有體力,未找他寫紀念文章,但孟東籬堅持要寫。

孟東籬在文中描述,他曾與曹又方同泡溫泉,覺得她的身體「美得簡直像米羅的維納斯」,甚至坦承由於曾與曹屢次單獨同睡大床,對她「不能說完全沒有過非份之想」,只是曹又方堅守「要有愛,才有性」。

今年五月,聯合文學出版孟東籬特輯,刊出孟東籬卅多年前的情書,收件人正是與他同住濱海茅屋的「蘋蘋」(存存)。當年兩人初識,孟東籬已婚,蘋蘋讀高三,戀情自然遭家人反對。三年多後兩人私奔到海邊落腳,育有兩子,但孟東籬仍另交「很多女朋友」,終告分手。提及此,孟東籬還失聲痛哭。

愛亞說,孟東籬到老都高瘦俊帥,乾乾淨淨過日子,身邊女性朋友都非常喜歡他,說「他是無害的動物」;得知孟東籬罹癌後,她因為太難過,一直沒勇氣見他,直到四月送曹又方到法鼓山植存時,才碰上面,「我們緊緊相擁,誰都沒說話,因為一說話,兩人都會哭。」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3629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