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每事報*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每事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漢語+漢字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News ZT] 2008-5-19〈新版《康熙字典》引爆繁簡之爭〉
2009/04/05 22:46 瀏覽10,583|回應41推薦6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joycelinlin愷悅
雇貓
albert8888
tina2008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content/newscontent-artnews/0,3457,112008051900003+110513+20080519+news,00.html
新版《康熙字典》引爆繁簡之爭
丁文玲/台北報導  (20080519)


問世三百年來,第二度傾官方之力、全面修訂的《康熙字典》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隆重推出。過去《康熙字典》均以紙本印行,收錄的也是繁體字,但這部對岸新修訂的《康熙字典》則附有光碟,強調下載字典程式之後,無論用繁體字或簡體字都可以查閱,引爆文人學者熱烈討論繁簡體字孰為正統?何者為優?

事實上,繁簡體字之爭早已延伸到字典以外。像是為了迎接陸客登台,台灣的產官雙方皆搶印大量的簡體字文宣。而某些強調實用的學校甚至在大學一年級國文課裡加入學習簡體字的課程。種種做法,再一次掀起輿論支持與反對的高分貝聲浪。

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周鳳五認為,現階段台灣應該堅持使用正體字,因為中共的漢字簡化方案一開始就是在特殊的歷史和政治背景下產生的,是伴隨著救亡圖存、急功近利的思想推行的,並非出於文字本身演化的規律。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蔡信發則採「盡速統整」,他說,姓氏表示根源,被簡化與合併成簡體字者必須還原。此外,被混同的字也該予以區別,例如簡體字的「云」、「須」、「后」不可代替「雲」、「鬚」、「後」。但蔡信發也說,如果簡體字採古代行書、草書的形體,由於變化不大,可以上溯下推,說解結構,就能考慮納入正式的漢字範疇。

輔仁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初慶雖採「並存」論,卻認為應該以正體字為學習中文的入門,再藉正體字去認識、使用簡體字,因為反之無跡可循、不易跨越。

整理台灣常用漢字和大陸規範用字的同異,統計數量,發現兩岸共通的常用字達三千四百一十四個之多,大陸獨特的簡體字只有八十六個,台灣獨有的漢字卻達一千三百八十個,除了數量多,造字規則大致遵循六書等,都是正體字的優勢。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所長許介麟則提出了有趣的「漢字文化圈」看法。他主張,中、日、台、韓這些同樣使用漢字的東亞地區應該組成並落實「漢字文化圈」的概念,促成漢字的文藝復興。在這前提下,該用繁體字或簡體字,日韓文保留的漢字也是判斷取捨的重要條件。

中國《漢字文化》雜誌副社長徐德江反映了大陸某些文化界人士的觀點,他認為,簡體字從古就有,無法廢除殆盡,將來也會再出現。

新加坡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王惠提出的「用簡識繁」,是近年來東南亞與海外華人地區盛行的方便之道,這些地方使用繁體字數百年,卻因受到中國大陸的簡體字衝擊不得不改變。

作家余光中認為,除了學生練習識字之外,其實大家手寫的都或多或少有所簡化,何況現在多數人都是用電腦打字的,不必在寫字方面過於苛求。

但關於認識字,文人們就都很堅持了,深諳漢字正體字之美的他們表示,台灣應該保持教與學正體漢字的傳統,這是珍貴而難得的優勢,不需要放棄。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3369062
 回應文章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2011-11-29中央社新聞速報〈羅傑斯:因正體字捨台就星〉
2011/12/02 16:48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tina2008
albert8888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3/132011112900751.html
羅傑斯:因正體字捨台就星
2011-11-29 11:12 新聞速報 【中央社】

     知名投資專家羅傑斯表示,他在4年前移居新加坡之後不久,曾拒絕遷居台灣的邀請,部分原因是台灣教育採用正體字。

     新加坡前內閣資政李光耀昨天發表新作「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書中包含多位學習或注重雙語的名人所寫的短文。

     原籍美國的羅傑斯(James Beeland Rogers, Jr.)發表題為「因喜悅和自豪掉淚」的文章。他在文中說,為讓女兒講一口漂亮華語,最終決定到新加坡定居。

     他說,搬到新加坡之後不久,馬英九總統曾邀請他和家人遷居台灣,但他婉拒,部分原因是台灣的教育政策。

     羅傑斯未多評論台灣整體教育政策,只說台灣仍然使用「已經越來越不普遍」的繁體字,而新加坡和中國大陸是使用簡體字。

     他並說,新加坡數十年來已建立雙語政策和教育制度,而通曉英文及華文在21世紀非常重要。

     羅傑斯69歲,與另一位靠投資致富聞名於世的索羅斯(George Soros)共同創辦「量子基金」(Quantum Fund)。羅傑斯看好亞洲經濟前景,賣掉在紐約的豪宅,於2007年底搬到新加坡定居。

     2008年6月,他到台灣訪問並拜會馬總統。據報導,羅傑斯當時就曾向馬總統表達對於台灣使用繁體字的意見。

     他告訴馬總統說,他曾認真考慮移民台灣,但唯一的考量在於台灣使用繁體中文,而大陸使用簡體中文,雖然他也知道繁體中文較優美、古典,但從使用人口考量,他認為讓女兒學習簡體中文會比較有利。1001129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754175
2011-7-16新聞報導〈新華字典 增加1500多個繁體字〉
2011/07/17 00:29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albert8888
SCFtw2

.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6466403.shtml
大陸「新華字典」增加繁體字
【2011/07/16 聯合報】【聯合報╱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2011.07.16 03:58 am

大陸第十一版「新華字典」經過近八年修改已經正式面世,其中增加了一千五百多個繁體字。大陸中國社科院語言所研究員、「新華字典」修訂版主持人之一程榮教授表示,增加繁體字主要是為了適應當代讀者的需求。

新浪網報導,新增的一千五百多個繁體字大部分是與偏旁類推簡化字相對應的繁體字,以進一步方便使用者查找引用。比如「鰱、鏈、鸚、闖」等字,如果不附列,不熟悉繁體字的大陸讀者難免會以為這些字沒有相應的繁體字,或是在簡繁轉寫時只把其中的一個偏旁寫成繁體。程榮表示,隨著大陸與港澳台及海外交流密切,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關注度的不斷升溫,對繁體字使用的需求愈來愈多,才要求「新華字典」在繁簡字形處理上必須不斷改進。

她認為這一改進是為了適應當代讀者的需求,也可理解為字典在繁簡字形處理上的一種客觀積極態度。

「新華字典」是中共建政後第一部以白話釋義、用白話舉例的字典,現已印行四億餘冊,是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工具書。基於其巨大的影響力,每一版的修訂皆被視為對時代的折射。

--------------------------------------------------------------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6466641.shtml
新華字典 增加1500多個繁體字
【2011/07/16 世界日報】【世界日報╱北京16日電】2011.07.16 03:31 pm

中國第11版「新華字典」經過近八年修改已經正式面世,其中增加了1500多個繁體字。中國社科院語言所研究員、「新華字典」修訂版主持人之一程榮教授表示,增加繁體字主要是為了適應當代讀者的需求。

新浪網報導,新增的1500多個繁體字大部分是與偏旁類推簡化字相對應的繁體字,以進一步方便使用者查找引用。比如「鰱、鏈、鸚、闖」等字,如果不附列,不熟悉繁體字的中國讀者難免會以為這些字沒有相應的繁體字,或是在簡繁轉寫時只把其中的一個偏旁寫成繁體。

程榮表示,隨著中國與港澳台及海外交流的進一步密切,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關注度的不斷升溫,對繁體字使用的需求愈來愈多,才要求「新華字典」在繁簡字形處理上必須不斷改進。

報導指出,程榮認為這一改進是為了適應當代讀者的需求,也可理解為字典在繁簡字形處理上的一種客觀積極態度。

「新華字典」是中共建政後第一部以白話釋義、用白話舉例的字典,現已印行4億餘冊,是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工具書。基於其巨大的影響力,每一版的修訂皆被視為對時代的折射。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672970
2011-7-3旺報報導〈兩岸學者看正簡體字教學〉〈正體、簡體 拼尊位〉
2011/07/03 20:34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albert8888
tina2008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6/112011070300233.html
兩岸學者看正簡體字教學
2011-07-03 旺報 【蘇新春/廈門大學中文系語言學教授 記者李怡芸/整理】

     我認為「識正書簡」是比較務實而客觀的作法,兩岸在語言文字上其實相去不大,尤其在專業領域、藝術領域上,正體字依其必要性仍是很彈性地被使用,例如中文、歷史系所多半還是研習正體,在書法藝術上亦不拘於只使用簡體字,因此就學術、藝術而言,大陸目前所推行的簡體字並不會造成阻礙。

     在字理上,正體字所保留的完整度確實比簡體字高,但總體而言,簡體字仍保有漢字方塊字、偏旁表意、表聲的原則,加上簡體字在大陸已使用60年,歷經2、3代人約10億人口,要再改回正體字則社會成本太高僅要針對當年簡化時一字多義,造成詬病的90多個字進行調整即可。

亓婷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副教授

     個人建議是應「識正書正」,文字並不存在難易問題,尤其漢字是非常科學的文字系統,日常生活所需僅300字,略具文學涵養所需識字也僅3000字左右,與英文動輒需要認識10多萬字相較,漢字是極簡便易學的文字系統,曾有學者成功實驗在3小時內教會外國人認識100多個中文字,因此簡化文字並不構成易學的條件,相反的卻因為「簡訛字」而使得文學古籍的解讀產生許多謬誤。

     因為文字被簡化,世說新語中呂安在門上留「鳳」字譏嵇善為「凡鳥」的妙意將因「鳳」改寫為「 」而不得解,「乾隆皇帝」若改為「干隆」將無人能識,蘇東坡的《念奴嬌》:「雄姿英 (發)」、「早生華 (髮)」難以區分辨義,簡體字有必要盡快改正。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6/112011070300232.html
正體、簡體 拼尊位
2011-07-03 旺報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正、簡體字的使用,該「識正書簡」或「識正書正」、「識簡書簡」?一直以來眾說紛云,兩岸作家與學者,就文字的變革與在教學上的價值各有表述。

     隨著首波自由行陸客來台,國內再次掀起正體及簡體字就文化價值、實用價值、美感價值、學術研究上熟輕熟重的爭議,兩岸所謂同文同種的脈絡,是否因為正體字與簡體字而出現漸行漸遠的分歧?筆耕的文化人多一笑置之:「沒那麼嚴重!」

駱以軍:正體維繫文化

     駱以軍認為既然正、簡體文字對於寫作表意而言沒有差別,也就不必對只是承載訊息的文字形態爭議。尤其在如今光速、e化時代,文字基本上可用電影《功夫》中火雲邪神的話「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詮釋,講求的是溝通的快速、便捷,文字已和文學長串的基因和承載的厚度無關!但這並不表示簡體字足以取得天下,駱以軍認為南方體系在歷史中保存正統紀事的傳統,在文字上亦得到驗證,使用正體字的台灣社會,相對於使用簡體字的大陸,「從文化中汲取並感受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像是用筆電對上用iPad駱以軍如是形容。

唐諾:文字隨其變化

     曾以《文字的故事》引動漢字解意熱潮的作家唐諾,認為變化是文字使用上極其自然且亙古不變的法則,因此正、簡體中文不存在優勝劣敗,但唐諾強調文字的真正變化應在使用上發生,雖然不見往適當或美好而走,但政治力介入或在匆促下而為就顯得粗糙而效用不濟了。唐諾表示:「對文字最大的傷害不在於如何變化或簡化,而在於太多政治化的主張。

     簡體字的一字多代,在唐諾看來只是一場集體犯錯,但事實上這樣的錯誤現代人每天打電腦都在犯,「對文字來說最好的狀況是盡量被看、被用,文字只要還在使用就有意義。」自然法則會將文字的演變帶到它該去的位置,唐諾說:「就讓它自由、勇敢一點吧!」

-----------------------------------------------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663752
2011-6-15聯合晚報報導〈馬總統:官方文宣要用正體字〉
2011/06/15 17:25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tina2008
SCFtw2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6400139.shtml
馬總統:官方文宣要用正體字
【2011/06/15 聯合晚報】【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台北報導】 2011.06.15 02:54 pm

陸客來台,我官民是否應提供簡體字服務引發討論,馬英九總統今天定調,為了維護中華文化領航者的角色,所有官方文件、網站都應以正體字版本為主,讓全世界都可以認識漢字之美,交通部觀光局所提供的簡化字網站也應該移除,如有業務需要,僅提供正體字與簡化字對照表即可。

總統府發言人范姜泰基呼籲民間單位,不需要因為開放大陸客自由行,另行提供簡化字菜單與說明。因為台灣是使用正體字人數最多的華人社會,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已經超過三年,並未發生看不懂正體字的問題,大陸旅客對入境隨俗也有相當體認,我方商家實無必要另行提供簡化字版本,剝奪大陸民眾認識正體字的機會。

行政單位方面,范姜泰基表示,馬總統指示,所有官方文件或網站都應以正體字為主,交通部觀光局官方網站上,與英文、日文等其他六種語文版本並列的簡体版,應該立即予以移除簡體字版,如有觀光業務需要,提供正體字、簡化字對照表即可,以維護中華民國為中華文化領航者的地位。

馬總統上任後積極推動正體字,在各種場合正名說不應稱作繁體字,以免看到繁體字都煩了,他公開提倡大陸人應識正書簡,即雖然維持書寫簡體字,但應該學會認識正體字。

他多次表示,擔任台北市長任內時,反對為陸客特別印製簡體字文宣,因為陸客正好可以利用遊台機會學習識正體字。這樣的政策也獲郝市府延續,現在台北市政府也只提供正體字簡體字對照表,不另行印製簡體字文宣或摺頁。

-------------------------------------
http://udn.com/NEWS/NATIONAL/BREAKINGNEWS1/6400094.shtml
招牌勿用簡體字 綠籲管制
【2011/06/15 中央社】【中央社╱台北15日電】 2011.06.15 02:55 pm

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今天表示,陸客來台自由行即將開放,政府應管制各景點與商家的門牌、招牌或看板,勿用簡體字。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則表示,政府只能勸說不能強制。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表示,簡體字的看板比菜單更嚴重,如果菜單是簡繁字體對照還可以,各種景點或店家的門牌、招牌或看板,應以台灣的國家語言為主,政府應管制這塊。

管碧玲指出,政府若要管制應管制招牌、看板,不是菜單,以顯示政府是否有決心,也應呼籲企業,賺錢要兼顧國家的主權與尊嚴,要有遠見。

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謝國樑表示,台灣不使用簡體字,所以業者不應該使用,但自由政府無法強制規定業者,不得使用簡體字招攬生意,只能道德勸說。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6400141.shtml
冷眼集/軟實力展現 不要政治味
【2011/06/15 聯合晚報】【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特稿】 2011.06.15 02:54 pm

馬英九總統力推正體字,呼籲商家不要印簡體字文宣,民進黨沒有為此稱讚馬政府,藍營內部倒是反應兩極。如就消費市場的服務需求面思考,有人認為政府管太多、多此一舉,簡體版只是服務業的需要,與政治、文化的競爭何干。但若就台灣希望呈現給陸客何種面貌、要在中華文化中扮演何種角色來論,馬總統堅持的正體字,確實也是台灣的軟實力展現。

各國搶陸客商機,簡體字文宣早就滿天飛,即使封閉如日本,國際機場、藥妝店、電器大賣場都聘用能說中文的銷售員,就為從陸客口袋裡掏出更多人民幣。

台灣情況特殊,兩岸文字正簡不同,卻很容易辨識,加上大選在即,國民黨神經敏感。民進黨為削弱陸客自由行對台灣經濟的正面效應,過去已經質疑過觀光局網頁的簡體版內容,未來更可能對開放前後各式細節大作文章,一旦簡體字大量出現商家內,必然成為綠營砲轟標的,行政院愛用正體字的呼籲,口說沒有政治考量,其實是馬總統信賴的決策官員,與總統府議定後,決定對外發布新聞稿,把使用正體字定為是深化中華文化,但因為沒有強制,商家可能馬耳東風,最後落得只有官方文宣堅守馬總統的正體字防線。

-------------------------------------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651351
2011-6-14中央社台北14日電〈政院:沒必要用簡化字菜單〉
2011/06/14 15:22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albert8888
雇貓
SCFtw2

.

http://udn.com/NEWS/NATIONAL/BREAKINGNEWS1/6397751.shtml
政院:沒必要用簡化字菜單
【2011/06/14 中央社】【中央社╱台北14日電】 2011.06.14 02:49 pm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30502/132011061401581.html
政院:沒必要用簡化字菜單
2011-06-14 新聞速報 【中央社】

中國大陸觀光客自由行將上路,行政院今天表示,正體字是台灣推廣中華文化中極重要的項目,商家使用簡化字說明產品及菜單無必要性。

行政院上午發布新聞稿表示,中國大陸觀光客來台人數日增,自由行也將開放,據聞近來部分商家開始使用簡化字說明產品及菜單,但中國大陸觀光客來台觀光、交流,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體驗兩岸不同文化、人情與風俗,而正體字美感及實用性,更具豐富深遠意義與價值,也有簡化字無可取代的優勢。

行政院說,推廣使用正體字,不但能促使更多中國大陸人民認識、使用正體字,還可深化兩岸人民認同中華文化。

行政院說,增進兩岸相互了解,對培養文化創造力及推動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拓展中國大陸市場,都有實質幫助,這都是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事。

-------------------------------------------------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6397814.shtml
政院道德勸說 拉陸客店家請用正體字
【2011/06/14 聯合晚報】【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 2011.06.14 02:49 pm

行政院發布正體字深化文化影響力為標題的新聞稿,希望商家在陸客來台人數日增,開放陸客自由行情況下,能在其產品說明或菜單使用正體字。新聞稿未說禁止使用簡體字,但表示使用簡體字說明產品或菜單無其必要性。

陸客自由行將啟動,很多商家都躍躍欲試,包括用簡體字印製菜單或商品的標識與說明,以爭取陸客青睞,行政院中午道德勸說,希望商家不要使用簡體字。

新聞稿說,大陸觀光客來台人數日增,加上自由行開放,部分商家開始使用簡體字說明產品及菜單,陸客來台觀光、交流,其中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體驗兩岸間不同的文化、人情、風俗,正體字之美感及實用性,更具有豐富深遠的意義與價值及簡體字無可取代的優勢。

新聞稿說,正體字也正是台灣推廣中華文化中極為重要的項目,商家使用簡體字說明產品及菜單無其必要性。

新聞稿表示,推廣正體字之使用,不但能夠促使更多的大陸人民認識,使用正體字,還可以深化兩岸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增進兩岸間相互的瞭解,對於培養文化創造力以及推動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拓展大陸市場,均有實質的幫助,這都是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事。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650522
2011-2-15旺報報導〈江蘇15政委:中大學推繁體字〉
2011/02/15 15:04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tina2008
albert8888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352/112011021500455.html
江蘇15政委:中大學推繁體字
2011-02-15 旺報 【記者楊慈郁/綜合報導】

     大陸民眾使用簡體字近60載,對於繁體字已知之甚少。江蘇省15位省政協委員日前提交一份提案,建議在中學、大學進行繁體字「掃盲」,尤其是大學一年級新生,不論文理科,都要學1年的繁體字和異體字。

考試出現繁體字試題

     《現代快報》報導,大陸近期有多項考試都出現繁體字試題,被稱為「千分大考」的復旦水準測試,即2011年復旦大學自主招生選拔試驗,語文第一題就是「辨別繁體字書寫錯誤」;去年12月武漢大學國學班招生考試,試卷同樣滿紙繁體字。這讓不少考生大嘆:「見都沒見過,怎麼可能知道用得對不對?」

     提案委員之一黃征認為,大陸自從1956年宣布《漢字簡化方案》之後,中小學教學便不再涉及繁體字,他著急,大陸年輕人連常見繁體字都不認識,將來如何閱讀古籍呢?於是他與另外14名委員聯名提出建議:在中學開設書法課,藉此識讀繁體字、異體字約3000字;從大學本科起所有文理科專業全部開設一學年的繁體字、異體字識讀課,要求識讀常見繁體字約7000字(《國家標準字元集》第一、第二級)。

     對於繁體字重拾與否,江蘇省政協委員劉鋒認為可考慮「繁簡並存」,因為重學繁體字並不現實。他贊成讓學生適當瞭解、學習一些基礎繁體字,特別是一些漢學科系學生。

識繁復繁之議群起

     南師大文學院教授吳錦也認為,「識繁寫簡」要求對文理科生都適用,只是要求不同。「文科生一般應達到7000字左右,這是最基本的。」至於理科生,認識1000多字差不多。不過,也有人認為繁體字不實用,學生開設此類課程勢必增加學業負擔。

     事實上,大陸2008年全國兩會時,宋祖英、關牧村等21名文藝界政協委員就曾聯名遞交《小學增設繁體字教育的提案》,建議將繁體字學習設為小學必修課,或講授簡體字的同時也教繁體字。全國政協委員潘慶林等人在2009年兩會期間,也再提議「廢簡復繁」。

     對此,大陸教育部語言文字資訊管理司司長李宇明於2009年8月宣布,將「規範漢字表內有繁體字和簡體字對照表」,藉此普及傳承繁體字。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509895
2011-1-8中央社台北8日電〈習近平變刁近平 央視窘很大〉
2011/01/10 19:35 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tina2008
albert8888
雇貓
SCFtw2

.

http://udn.com/NEWS/MAINLAND/BREAKINGNEWS4/6082622.shtml
習近平變刁近平 央視窘很大
【2011/01/08 中央社】【中央社╱台北8日電】 2011.01.08 02:40 pm

中國官方媒體最近連續出糗,中央電視台網路版中國網路電視台去年底在報導時,將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誤植為「刁近平」,這個錯誤經網民發現後廣為傳播,引起議論紛紛。

央視網路版不是唯一出糗的官方媒體,稍早前,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才在報導中將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寫成「溫家室」,造成輿論轟動。

多個大陸的海外華人網站報導,中國網路電視台(CNTV)「新聞三十分」節目去年11月20日關於「習近平開始對安哥拉進行正式訪問」的報導中,把習近平寫成「刁近平」,這個錯誤最近被網民發現並傳播開來。

中央電視台(CCTV)與人民日報,一是官方電視台,一是中共代表性媒體,在文字審核方面非常嚴格,雖然這次「出包」的是央視網路版,但錯誤實在罕見,有網民猜測,有人可能因此要丟飯碗了。

在先前被曝光的「溫家室」事件中,大陸網路流傳,人民日報包括值班主任、印刷廠副廠長、排版、設計等17人都遭到了處分。

此外,由於大陸去年以來物價高漲,心情不好的網民藉著「溫家室」事件好好發洩了情緒。

有網民調侃,「溫家室,原來溫家寶在溫室內,不知道現在已經是冬季了。人民日報今日提醒溫家寶現在已是數九寒冬,胡錦濤(中國國家主席)昨天也說現在是數九寒冬,溫家寶只顧自個溫室暖和吧。」

中國大陸使用的簡體中文,「習」字寫為只有單邊的「羽」,與「刁」字字形近似。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402349
2010-12-13中廣新聞〈教部正名「臺」灣 學生寫「台」不扣分〉
2010/12/24 19:00 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雇貓
tina2008
albert8888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0,5244,11050201x132010121300674,00.html
教部正名「臺」灣 學生寫「台」不扣分
2010-12-13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陳映竹】

    教育部通函各級學校以及國立編譯館,未來臺灣的「臺」必須使用筆劃較多的「臺」,而不能寫筆劃比較少的「台」。教育部強調,教育立場是鼓勵使用正體字,學生考試寫筆劃較少的異體字「台」,並不會扣分。

    臺灣的「臺」,幾乎所有民眾、機關團體都習慣使用筆劃比較少的「台」,不過教育部考據字源之後,通函各級學校、國立編譯館、教科書商,規定必須使用正體字「臺」。

    不過有民眾批評,文字是約定俗成,教育部是多此一舉、管太多,對此國語會執行秘書陳雪玉表示,站在教育的立場是鼓勵教育部所屬機關學校使用正體字,發函要求教育部所屬機關學校公文的用字、住址等能配合修正,但並沒有強制性。

    至於教學現場,也鼓勵教師教導正體字,但如果學生考試寫異體字「台」,也不會被扣分。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360014
2010-12-9聯合報報導〈余光中:以小領大 不是不可能〉
2010/12/09 20:16 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tina2008
albert8888
雇貓
SCFtw2

.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6023346.shtml
余光中:以小領大 不是不可能
【2010/12/09 聯合報】【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 2010.12.09 03:29 am

詩人余光中昨天參加兩岸MPA教育論壇,談「中華文化在兩岸」,面對在場大陸學者批評台灣國際視野狹窄,他回應「書有橫直、字有繁簡,各有各的方便」;「以小領大、以邊緣領中原,也不是不可能」。

兩岸MPA教育論壇與大陸公共管理院長論壇在中山大學舉行,邀請余光中專題演講。許多在大陸都是院長級的學者看到教科書作者余光中,爭相上台合影、握手,先上演粉絲見面會。

大陸學者提及兩岸統合,文化是重要角色,也直指台灣有國際視野狹窄的問題。余光中說,台灣是島國,地理上有其限制,若再加上心理,便是雙重限制;但英國也是島國,仍以文學影響全世界,所以以小領大、以邊緣領中原,也不是不可能,端視氣魄、視野而定。

「我在島寫的文章,一定能傳回大陸!」余光中說,文化交流也有門當戶對,你有廈門、我有金門,文學藝術的成就不能與科學類比,這場「友誼賽」還未結束。

台灣與會者也不甘示弱地挑起繁體、簡體字之論,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皆由繁體字詳細記載,對中國文化傳承有助益,大陸簡體字是否會造成文化傳承的斷層?

余光中稱自己還處於「手工業時代」,稿子都用手寫;繁體字保護傳承,簡體字為了普及,「這是兩難之境」。

余光中表示,兩岸三地在相同「載體(中文)」下,中華文化得以交融;文言已轉變身分,以成語姿態出現在生活中,也只有中文有時會犧牲邏輯,成全美學。

他以張三李四為例,為何不是張四李三呢?原因在平仄聲調,念起來好聽順耳;像千方百計、爭先恐後、紅男綠女、千山萬水,都是平平仄仄。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321637
[ZT] 2010-5-21〈《未央歌》大陸也出繁體書〉
2010/11/28 00:38 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雇貓
tina2008
albert8888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0,5251,5130522x112010052100363,00.html
文化研究所 -《未央歌》大陸也出繁體書
2010-05-21 旺報 【毛永波/香港商務印書館】

     《未央歌》2007年底由民間出版公司首次在大陸用黃山書社的名義出版,甫一面世即衝上暢銷書榜。這是一本老書了,在台灣一直由台灣商務印書館印行,常銷不斷。西南聯大星斗滿天,久已是亂世中的神話。為何幾十年都沒有大陸版?台灣書籍沒有引進大陸一般有兩種原因:一是意識形態不相容,一是作者出版社不肯出讓版權。這本書說起來也奇,同這兩點完全不相干,只是因為作者對文字的堅持,作者一直堅持只能繁體排版。但文字的簡繁卻是一大障礙。

     1986年大陸頒布語言文字法,禁止繁體字不正當使用。1992年大陸新聞出版署頒布《出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定》,規定出版物必須使用規範漢字,除了古籍整理、書法作品和古代文化學術著作及工具書之外,都必須使用簡體字。顯然,《未央歌》不在此列,不能用繁體出版。現在《未央歌》用繁體橫排出版,最牽強的理由或是黃山書社曾出過古籍書吧。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4296387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