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每事報*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每事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漢語+漢字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2008-10-27〈彙與匯的悲哀〉& 2008-10-28〈聚、集、組、合、連、聯、會、匯、彙、與文化大革命〉
2008/10/30 07:54 瀏覽9,293|回應15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albert8888
雇貓
tina2008
SCFtw2

.

https://city.udn.com/60567/3078056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123長短篇】城市/討論區/

彙與匯的悲哀
修改刪除2008/10/27 18:37 瀏覽240|回應19推薦3

SCFtw2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Chocola
台北春天blog
張爺2.0


彙是集聚。匯是水合流。形不同,古音不同(近代音同),義不同,古來從不混用,小朋友弄混了會挨板子。

搞“簡化字”的那兩個業餘人士程度不高,見獵而喜的那幾個強盜頭兒程度更低。

捆緊人民共和國報上每天登著匯報匯報匯報匯報匯報……見證著漢字的淪落,但是共和國的辭典裡沒有彙這個字,所以大陸人當然是匯報匯報匯報匯報匯報……

現在出現“彙率”了,就像北京故宮標牌上的“慈禧太後”。

不過臺灣的混世雅人也非常不少,這幾十年裡有沒有人的眼睛看到過〈牧神的午後〉這個有名的洋騷包詞?

我承認我落伍。我是萬惡的非常舊的舊社會留下的一粒渣滓~~~~~ ╯^﹏﹏^╰

『已忍伶俜十年事』,今一夕發之,暢甚暢甚。

-----------------------------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4575074.shtml
中國 將成世界出口冠軍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27日電】 2008.10.27 02:54 pm

{略}
由於金融危機,歐元明顯貶值,目前彙率已降至2年來最低,具體地說,從7月的1比1.6美元降到了現在的1比1.25。
{略}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貓克斯曰: 語言各不同兮,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2008/10/28 21:29 推薦2


Lohengri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SCFtw2
張爺2.0

閣下反對簡化的那幾個字, 說的理由, 見仁見智.  我中文是三腳貓, 可能沒資格討論具體細節.  我想說的是個原則:   中文打字,選字,一選一大片,一大半從來沒見過. 這是事實,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白話文運動是個革命性巨變, 正負面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而相對這個巨變, 方塊字簡體化, 只能算是個小小的配套措施.  這是個務實東西, 很大一部份是貓克斯的judgment call.  當然如果走到極端, 像越南那樣拉丁化, 可能就有點不妙.

還有, 那是[汇报], 不是[匯報], 呵呵.


本文於 2008/10/28 21:36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轉寄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567&aid=3079402
聚、集、組、合、連、聯、會、匯、彙、與文化大革命
修改刪除 2008/10/28 19:05 推薦1


SCFtw2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張爺2.0


聚、集:individuals getting together to cause a much reduced collective distribution area
組、合:assembling individuals together as a collective body
連:connecting individuals into a string
聯:combining individuals head by head
會:individuals meeting at a point
匯:flowing together (confluence) of water courses
彙:{a Chinese word} collecting by accumulating individuals, as in the name of some professional journals (彙刊), also manifest in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vocabulary (so translated as 辭彙)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沒查資料,其實是我腦子裡的常識,所以可能不完善。

那些英語詞都廢掉合併掉衹剩一個,如何?

類似的情況在文化夠高的語言裡都有,叫他們都學捆緊人民共和國,都革命罷! ^_^

—– 但是哪裡革得掉!西德教育部要革一個拼音書寫符號Umlaut,就是把在a和u上面加兩點表示變音改成ae和ue,幾十年革不掉,因為大報主編大出版社董事長帶頭宣告要保留傳統,就是要那兩點。 —– 啊!德國人真是腐爛啊!窮酸落後,時代會淘汰這個出產過康德貝多芬歌德愛因斯坦的偉大的民族!捆緊人民共和國萬歲! ╯^﹏﹏^╰

我酸得很,但是我拿出來的理與據誇張嗎?一點都不誇張。 ^_^

有舊義須析離或有新義須表稱才會相應產生新詞,這是對語言發展的第一認識。阿拉伯語關於馬的詞以百計,因為有必要析稱。漢語裡上百個關於馬的單詞早就廢用幾盡,一因其義不再需要,一因複詞大興。definite與definitive這兩個形容詞同源,意義相近但不同,都常用,不可混誤。different與differential的意思不同。常用詞decided與decisive都源自動詞decide,但意義完全不同。characteristic可以當名詞用,但在生物學上其義與character有明確的不同,絕不可混誤。英語裡例子太多。漢字在秦篆秦隸已經廢了一大堆古字,但其後仍有大量分化字和形聲字出現,分化字主要是老字加部首以表達分化義,形聲字是為了省簡筆劃而另起爐灶。“揹”是以背負之,加手成新字,這是分化,也算形聲(所謂形聲字乃是義符和聲符合而為字,因形即以表義)。“麵”字是歷史久遠的形聲字(義聲字),萬無以“面”字表之之理。“同形”之義難以表達為方塊字,古時以同音的“象”字來暫代,後來把“象”字加了人字旁成為新字“像”,這才是“同形”之義的本字,本字既出,“子像其母”遂不宜書為“子象其母”,在現代白話文國民教育中此“不宜”進為“不可”。遠稱代詞與疑問詞不應以同一書面形出之,所以“那”與“哪”分開了。乾、幹、干混為一個干,乾坤卻不寫成干坤,洋人不好當面嘲笑。復、複、覆都衹剩下聲符,但罕用字蕧字仍然存在,這是給文化穿小鞋。生活簡單思維簡單文化簡單,語言中詞不會多,因為需要區辨的義少。文化複雜了,詞就多了,後進國家英國的牛津大辭典所收的英語詞多過中華古國的康熙字典所收的漢字,古詞廢詞不必多說,高級文明生活中已有的那些分化義區辨詞在英語法語德語俄語火星語水星語金星語中絕不會被合併掉。

要拿長句子和比較嚴格的語法說事,那麼俄語可以整段文字好幾句不加一個標點符號,文義無礙,英語語法最簡單,法律條文可以一句一百八十個詞,最後一個句點,我偶然讀過。 —– 叫這些洋人改啊!革命啊!革命啊!革命啊!革命啊!革命啊!~~~~~~~~~~

革命的理由嘛~~~捆緊人民共和國早就給了光照宇宙長夜的理由~~~大家都看到啦~~~

文化大革命從1950年的土改開始,1966那一次不過是最有名的一次,但是捆緊人民共和國的十三億國民看不出這個歷史真實,鄧好貓路線取代毛好貓路線三十年之後更看不出。一個思考者要脫開束縛完全解放自己必須像哪吒那樣剔骨削肉重生,這太難了。一個知識人如果能做到不當自己是中國人,而以歐美人的心靈從歐美知識人的角度來省視這一段中國文化史,那麼他應該會看清楚那二十七年歷史裡瀰漫著一種極端急功近利、文化靠邊、為了經濟生產多快好省為了政治的理想宏圖什麼都可以犧牲什麼都不在乎的文化精神,而那正是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的延伸,而且,要這位暫時的外國人不認為漢字在那段時空裡淪落了恐怕很難。

歪理盛行的時候一定是常識不見了,再不然就是自身的利害涉入太深,或者自己被裹脅了。

李自成張獻忠裹脅了一代農夫,中國共產黨裹脅了三代人的歷史和文化和大腦和心靈。當它是水而你是魚,你逃不掉。你必須長翅膀,還得學著靠肺呼吸。在思考者,那是另一次文化大革命的結果。

-----------------------------------
附答:

“匯報”是最常見的中共政治術語之一,早已成為捆緊人民共和國的日常用詞。

《世界日報》此誤之源可能在翻譯軟體,但責任在記者和編輯,這反映的是記者和編輯的程度低。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轉寄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567&aid=3079245
我看也就差不多.
2008/10/27 20:59 推薦0


Lohengri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漢字太多, 每次用電腦打字,選字, 一選就一大堆, 常常有一大半從來就沒見過, 當然也不可能用過.  可能是因為古文太簡練,所以要這許多意思差不多的字來區別. 白話文用長句子和比較嚴格的語法表達語意, 完全沒有必要有那麼多差不多意思的字. 

 很多用了一輩子繁體字的朋友覺得合併這許多意思差不多的字, 文章讀起來, 像是小學生寫得, 別字連篇, 看得頭皮發麻. 這我能理解. 我在台灣, 聽見別人把[C]唸成[西], [G]唸成[居], [J]唸成[賊], [L]唸成[唉羅], [N]唸成[嗯]等等, 也一樣頭皮發嘛.


本文於 2008/10/27 21:22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轉寄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567&aid=3078201
是翻譯軟體造成的麼?
2008/10/27 19:38 推薦0


張爺2.0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彙率一辭確實不通。

不過文匯報之匯字,應作如此解釋:百家合流,一言堂謂之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3080940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2014-12-9 中央社╱台北9日電〈山西古詩詞文化牆 驚現33錯字〉
2014/12/09 17:17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tina2008
albert8888
SCFtw2

.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4/9119461.shtml?instant
山西古詩詞文化牆 驚現33錯字
【2014/12/09 中央社】【中央社╱台北9日電】 2014.12.09 05:00 pm

陸媒今天報導,中國大陸山西省太原市有一處「文化牆」,上面刻有繁體字近百首唐詩宋詞。但市民近日發現,「文化牆」竟有33個錯字。

澎湃新聞網報導,「文化牆」底色為紅,以綠色繁體字將古詩詞刻在上面。

但牆上的李白「秋浦歌」中的「白髮三千丈」,竟成「白『發』三千丈」;王維「春中田園作」中的「舊人看新『曆』」成了「舊人看新『歷』」。

報導引述太原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這面牆設立的時間和單位都還不清楚,相關部門將及時調查並聯繫。

這名工作人員也說,設立單位的初衷是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但在古詩詞的簡繁轉化上,出現紕漏。

網友認為,「文化牆」是公示性宣傳,是供公眾交流和學習的地方,「文化牆」的設置單位應多了解傳統文化,以免誤導市民。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251741
2013-9-2 李國政/加籍陸僑專欄作家〈大陸人的正體字困惑〉
2013/09/02 17:15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tina2008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6/112013090200322.html
大陸人在台灣 - 大陸人的正體字困惑
2013-09-02 01:43 旺報 【(李國政/加籍陸僑專欄作家)】

     作為大陸人,從小接觸的就是簡化字,對正體字概念模糊。1990年代初接觸到台灣媒體,便開始學習和盡量使用正體字,自認已非常熟悉了,卻不料20多年過去,還有很多誤解,至今仍會時不時搞錯。對正體字的不解,是兩岸文化差異之一。

     正、簡字混淆鬧誤會最有名例子是「面」「麵」不分。在正體字裡,「面」與「麵」是不同的字,「面」有多重含義,其中之一是「臉部」,但沒有一個含義是用小麥製作的食品「麵」。故大陸把「麵」簡化成「面」,把「吃麵」寫成「吃面」,台灣人看了會大吃一驚﹕吃「臉」?

     另一個有名例子是「發」「髮」不分,體現出大陸人不擅使用正體字。大陸把「發」和「髮」都簡化成「发」,「頭髮」變成「头发」,如果要回復成正體字,「头」還好,正體後只有一個「頭」,但「发」的正體有「發」和「髮」兩字相混,於是就出現「頭發」、「洗發」、「披肩長發」,台灣人看了一頭霧水。

     「面」「麵」不分和「發」「髮」不分代表了「正體字困惑」的一個類型﹕「兩字合一」乃至「多字合一」﹕拿一個筆畫簡單的字作簡化「原型」,把另一個同音但筆畫繁複的字簡化成這個字,而不管此兩字原本的含義有何不同,如「面」「麵」;「松」「鬆」;「征」「徵」;「里」「裏」;「后」「後」;「斗」「鬥」;「划」「畫」;「奸」「姦」……,或另行製造一個全新的簡化字去替代原先的正體字,如「发」替換「發」和「髮」、「苏」替換「蘇」和「甦」……。

     如此簡化的後果,一是在「簡化字」的層面鬧誤會,如「吃面」;二是在試圖回復成正體字時搞笑話,除了「頭發」,還有如「松壽樓」,「松壽」的本意是「松樹般長久的壽命」。但「鬆」的簡化字也是「松」,故在處理簡化字的「松寿楼」時,既然「寿楼」要正體成「壽樓」,則「松」不也該是「鬆」?於是變成「鬆壽樓」──豈不是「鬆動」壽命的意思嗎?含義全反了。

     「征」「徵」亦然。本來,「征」是「討伐」、「徵」是「招募」,兩字含義不同很分明。但大陸「徵」的簡化字就是「征」,故沒有「徵兵」,只有「征兵」。結果,某古裝電視劇的戰爭場面,明明亮出的該是「征」旗,但為了體現古代使用的是正體字,便刻意把「征」改成「徵」,讓人啼笑皆非:不是要「討伐」敵人嗎?怎麼變成在陣前向敵人「招募」了?還有如「苏」「蘇」「甦」不分,「苏联」成「甦聯」、「苏貞昌」成「甦貞昌」;「里」「裏」不分,慣用的外國地名「素里」成「素裏」、「里昂」成「裏昂」;「划」「畫」不分,「划船」成「畫船」……

     以上問題,有些是電腦轉化的結果。現在的中文電腦軟體都有「簡正」互相轉換功能,反之亦然。依我觀察,台灣版軟體的「簡正轉化」比較正確,不會有「甦聯」、「裏昂」出現,但大陸的軟體功能缺陷嚴重,經常出現本文列舉的錯誤,這反映出大陸軟體編寫人員正體字知識不足。

     另外一個類型是本來兩個正體字的意思就比較接近或重疊,兩字既有混用的時候,也有清晰區別,但一簡化,區別也就搞混了,如「盪」「蕩」兩字,全簡化成「荡」,原來的「盪」和「蕩」有什麼區別,只學簡化字的無從知曉,自然也用不準。類似情況,也出現在前文列出的「奸」「姦」;「后」「後」……之中。正體字是中國文化的「根」,但學好它要比想像的不易,需格外下功夫。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004980
新聞
2009/06/22 11:27 推薦0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呀,一時錯覺,讀文是由下而上。沒有點差了。

新聞在這裡:

識正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20/78/1lloe.html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3495390
這回應文的位應在SCFtw2文之下
2009/06/20 21:44 推薦0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是啊,回應說是啊,當列在SCFtw2之下面,怎跑到上面呢?是不是剛點錯位置了?再試一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3493518
2009/06/20 21:29 推薦1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也一并置這]

漢字的創制發展,原本的理路邏輯很清楚,可謂很合理,所以我們閱讀有時真可一目十行之感,尤其在翻看已曾過目的資料。換 成簡化字肯定不能,因為裡頭太多奇異的造字。

今天電子新聞再報導"識正"之意,很清楚是對大陸呼籲現階段宜"識正書簡"。

看是等同植樹大陸民間的心理準備,預測將來定會再改革的。之前就有大陸政協方面有論十年內廢除簡化字,回復正體。無疑會有一番大變,難以一時即蹴,現階段順勢呼籲"識正",不正合時?

我們已向聯合國申請將正體字列為世界遺產,對大陸呼籲"識正"也正其時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3493504
[2009-6-17] 一白遮不了百醜 —– 最後再說說“繁/簡字”
2009/06/18 19:56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joycelinlin愷悅
SCFtw2

.

http://blog.udn.com/GolfNut/3029635?raid=2554791#rep2554791
回應文章:GolfNut 的部落格》文章創作》漢字「識正書簡」─馬英九概念與在野「質疑」
發表時間:2009/06/17 22:20

一白遮不了百醜 --- 最後再說說"繁/簡字"
2009/06/17 22:20

.
自從寫了"從話外攻破堡壘"那篇之後我的腦子裡關於"繁/簡字"精粹可寫的大致都寫過了。我不是專家,業餘者可以自己研究的我看我也不見得比別人強,就"繁/簡字"這件事我也不想真正下工夫去混充專家,不過還有兩件事是可以花時間寫的。一件關於"簡體字"與"中共政權官版簡化字"這兩個不同的概念的普遍混誤,另一件關於繁體漢字在視覺辨識速度上相對於簡體漢字的明顯優勢。

楷體漢字一千多年來幾乎沒有變化,但異體字和簡體字滋多,異體字是少規範的結果,簡體字是書寫圖快的結果,都在非正式的書寫和刻印閒雜書的時候自由出現,但正式書寫和刻印嚴肅的學問書嚴禁異體字和簡體字,而且這種隨人愛用不用的"自由簡體字"在一整頁裡出現的比率通常相當低。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整理過異體字,也公布過一小批"准許使用"的簡體字,但不久就"收回了"這批簡體字。中共政權後來弄出一大批"強制使用"的簡體字,特稱為"簡化字",卻至今拖著"整理異體字"當作重要理由之一(主要理由是掃盲),非常不光明正大。這一大批視"基本漢字的形音義系統"如無物而且未經民間公論和民意同意就強制使用的簡化字與從前民間自由使用的少量的簡體字顯然分屬兩個非常不同的概念,在談論的時候必須視為兩種不同的東西,但中共御用的那些漢字專家至今蓄意混淆這兩個概念,矇騙世人,真不知那些人的學術良知何在。但這裡有個真正的重點:客觀看來,全面看來,那些非常欠缺學術良知的失格敗類乃是一直在給中共官版簡化字擦屁股,而這讓大家看清楚中共政權這個強暴文化功勳卓著的重大政令的屁股始終不乾淨。 ^_^

傳統繁體漢字雖難寫但易認,這應該沒有什麼疑問,但許多大陸人不認可"易認"這一點。我很多年前讀到過一位好像在師大教過書的拿過美國博士學位的語言學者引述一個日本研究。研究對象是日本人。研究方式是在高速行進於高速公路的汽車中辨認用全假名和全漢字書寫的路標。除了全假名路標和全漢字路標之外還有別的路標。結果是受測者普遍認為全漢字路標最容易認,一望即知,不出錯誤。漢字一個一個字形體方正(漢字不能用斜體,但現在的編輯好像普遍不知道這個禁忌),結構嚴整,筆劃勻稱,字形差異大,形音義系統儼然,這些都是漢字字串易認漢字頁面閱讀快的原因,而以基本漢字寫成的文章如果用中共官版簡化字印出來,頁面辨識閱讀的速度應該比不上用繁體漢字印出來的頁面,我相信實證研究的結果必然如此。橫行漢字頁面的辨識閱讀速度應該比不上豎行漢字頁面,這一點我非常有信心。 ^_^

中共官版簡化字除了"基本漢字"寫得快因此日常拿筆寫東西速度快(以及在國民教育上省一點時間)之外一無是處(我有把握辯贏所有的大陸人 --- 專家和一般人),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值不值得?"一白遮百醜"是一種看法,不過這種看法在審美上恐怕衹是偏見,因為公認的美的標準很多。

寫完了,神清氣爽。 ^_^

.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3490594
【附】[2008-11-2] 主覡的“覡體字”
2009/03/07 20:37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雇貓
SCFtw2
tina2008

.

https://city.udn.com/60567/3084263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123長短篇】城市/討論區/

主覡的“覡體字”
修改刪除2008/11/02 01:48 瀏覽499|回應20推薦2

SCFtw2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Gail
張爺


大陸人說『毛澤東以繁體字寫得一手好毛筆字』,這不奇怪,因為毛偉人放的屁不能不香。臺灣人說『毛澤東以繁體字寫得一手好毛筆字』,這就太奇怪了。主覡那一手張牙舞爪歪七扭八的“覡體字”根據從漢字以毛筆書寫以來至今的任何審美標準都衹是蒙童的鬼畫符,這個評價還有“翻案”的餘地嗎?!

附帶說一說。『20世紀前中國的文學從來沒有獨立於封建政治過!』這句話根本不值得駁,因為程度太低了,低到連中國的封建體制到西漢初七王之亂被平定後連僅存的尾巴都被斬除這個歷史基本架構都搞不清楚。大陸人這樣說,那反映他們是捆緊人民共和國體制的受害者,臺灣人這樣說,那麼~~~唉,我沒什麼好罵的。 ^_^



SCF的倉庫:【反共反獨】【獨腳強盜聯網史料庫】【*每事報*】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3318297
[2009-2-28] 鬥與門的故事
2009/03/07 20:09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tina2008
albert8888
SCFtw2

.

http://blog.udn.com/SCFtw2/2342267

[2008-10-30] 就中共官版簡化字回應老羅2008/10/29 12:35〈我的一個簡化標準.〉
2008/10/31 02:13:26 瀏覽443|回應9|推薦13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Lohengri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洋鬼子又日: 為啥太陽是[曰]?
回覆此篇 刪除 2009/02/28 20:15
聽完[鬥]和[門]的故事, 老羅扶掌大笑曰: [妙哉, 妙哉.  此故事應編入[字語新說]. 以利洋鬼子學中文].

那洋鬼子聽故事, 聽了後面忘了前面, 著急起來, 結結巴巴, 又日又曰:  你每個故事都自成一體, 沒有邏輯連貫, 無"法"可管, 我沒法記.  比方說, 這個[曰]是嘴巴的像形, 還說得過去, 可太陽是中心對稱的, 為啥也是[曰]?  就算太陽非是[曰]不可, 那至少也要旋轉90度以示和嘴巴那個[曰]有所區別嘛.  既然本來就無"法"可管, 那還不如我直接死記硬背來得快.  不過能不能【凡常用字“非得少寫幾筆不可”】呀? 這樣我可以學得快點.

只聽天空中一聲雷鳴: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天下多少惡事由此而出!

嚇得那個洋鬼子馬上跪倒在地, 為自己的離經叛道求主原諒. 


SCFtw2(SCFtw2) 於 2009-02-28 22:06 回覆: 刪除

Lohengri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鬥]和[門]
回覆此篇 刪除 2009/02/27 17:36
洋鬼子和老花眼看不出差別.
SCFtw2(SCFtw2) 於 2009-02-28 15:49 回覆: 刪除

鬥和門長得有些像,鬥晚生,門說:"既生門,何生鬥?!" --- 不過死的是鬥。

鬥有個兒子,叫鬧。鬥死了,鬧就被門搶走了,改姓門,所以鬧現在的長相是門中一市。旁人奇怪鬧的新相貌為什麼不是左斗右市或者左市右斗 --- 不過誰也沒本事跟老天爺過不去。

.


Golf Nut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
回覆此篇 刪除 2009/02/14 17:41

『懂這個道理的人大概不多』

確實不懂。Why?

SCFtw2(SCFtw2) 於 2009-02-28 15:30 回覆: 刪除

老羅回到本欄跟話,我才注意到高小衲的留話我當時沒回。 ^_^

----------------------------------------------------------
阿Q在形式上打敗了,被人揪住黃辮子,在壁上碰了四五個響頭,閒人這才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裡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於是也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阿Q想在心裡的,後來每每說出口來,所以凡是和阿Q玩笑的人們,幾乎全知道他有這一種精神上的勝利法,此後每逢揪住他黃辮子的時候,人就先一著對他說:「阿Q,這不是兒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說:人打畜生!」阿Q兩隻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辮根,歪著頭,說道:「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 ── 還不放麼?」但雖然是蟲豸,閒人也並不放,仍舊在就近什麼地方給他碰了五六個響頭,這才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他以為阿Q這回可遭了瘟。然而不到十秒鐘,阿Q也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他覺得他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除了「自輕自賤」不算外,餘下的就是「第一個」。狀元 ── 不也是「第一個」麼?「你算是什麼東西」呢!?

----------------------------------------------------------

懂了沒有?! ╯∩﹏﹏∩╰

.


Golf Nut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惡心的簡體字
回覆此篇 刪除 2009/02/04 12:14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3318244
[2009-2-5] 從“話外”來攻破支持人民共和國官版簡化字或為它辯護的人的最後的堡壘
2009/03/07 19:52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tina2008
albert8888
SCFtw2

.

http://blog.udn.com/SCFtw2/2342267

[2008-10-30] 就中共官版簡化字回應老羅2008/10/29 12:35〈我的一個簡化標準.〉
2008/10/31 02:13:26 瀏覽443|回應9|推薦13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Golf Nut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惡心的簡體字
回覆此篇 刪除 2009/02/04 12:14

尤其是用簡體字寫毛筆書法或古詩詞,最是可惡至極,根本罪無可逭!

我見過張大千的畫作上書簡體字,令人直作三日嘔。

好玩的是陸客們倒不怎麼 defend 他們的簡體字。部落格一架開打,你只要表示看不懂簡體字,他們立即化簡為繁來配合你。罵人,人家還看不懂,委實太憋了。

當初轟轟烈烈的簡體字運動而今在一切電腦化之後如何?事實證明沒有必要了是不是?中國正體字用幾千年了,沒亡國也沒絕種,簡什麼簡?自作聰明莫此為甚。

SCFtw2(SCFtw2) 於 2009-02-05 17:24 回覆: 刪除


支持人民共和國官版簡化字或為它辯護的人總有一個堡壘,那就是"當時為了掃除文盲也為了小學國文教育故有此必要而且確實達成目的"。這話的毛病不在話內,在話外。

聯合國偉人晏陽初當年在河北定縣農村辦的識字班所教的難道是某種簡體字?!紅朝建政,首當廣訓師資廣設小學,全力發展國民基礎教育,但到了文革結束之後國民識字率仍然低到可怕,文革前那些年裡韓戰三面紅旗兩彈一星成為施政重點,今天人民共和國政府富到令全球羨慕但人民共和國的國民基礎教育仍然需要民間和海外(包括臺灣)捐助"希望工程",所有這些是怎麼回事???臺灣當初一樣窮,臺灣拿的美援以人口比例言大概比不上大陸拿的蘇援,臺灣政府要維持戰時軍力以防"被捆緊",但教育建設不遺餘力,臺灣的成功說明了什麼?難道說明了傳統正體漢字是國家進步的阻礙???

還有一個從"話外"來攻破前面提到的那個堡壘的理由,這牽涉到對重大歷史決策的"對/錯"的判定。在同一套價值標準下,有些事當時就能判定是"做得對",有些決策產生了非所預期的後果,或者"歪打正著",但是"做錯了"還是"做錯了"。當年美軍參與韓戰的"正確性"不能由南韓今天的發達來後設決定判定。專業史家黃仁宇老想例說歷史變動和歷史進程的"合理性",他的"識見"比不上業餘史家辛灝年。

最後~~~臺灣人如果同意改用人民共和國官版簡化字,那一天就是兩岸終於統一的一天,不需要政治簽字。懂這個道理的人大概不多。 ^+++++^

.


joycelinlin~ 歌入雲霄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原體字永續,多討論成風
回覆此篇 刪除 2008/11/03 07:41

SCFtw2 早,呵,是,是最糟糕的: 目的使手段變為正確── 這是大非。

但願原體字永續!讓我們易接軌古代智慧,尤其"敬天"觀念。

SCFtw2(SCFtw2) 於 2008-11-03 11:10 回覆: 刪除
^_^

joycelinlin~ 歌入雲霄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續話
回覆此篇 刪除 2008/11/02 09:45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3318221
[2009-2-7] “鹹境南道”與“郎鹹平”
2009/02/07 15:30 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tina2008
albert8888
雇貓
SCFtw2

.

http://tb.chinatimes.com/forum1.asp?ArticleID=1226622
SCFtw5
2009/02/07 15:09


是海峽西岸的大通訊社還是東岸的大報社的記者或編輯竟然不知道韓國的傳統省份咸鏡北道咸鏡南道?

這是什麼文化程度呀?!

近來很有名的經濟學教授“郎咸平”不時以“郎鹹平”之名出現。北宋真宗皇帝用過一個年號“咸平”,在西元1000年前後,取意當然是天下咸平。清代年號“咸豐”的取意也不問可知。 -- 好罷!宋代有個鹹平皇帝,清代有個鹹豐皇帝,中國文化重視味覺而且中國人喜歡吃鹹的,這是傳統啦! ^_____^

*****************************************************
http://udn.com/NEWS/WORLD/WOR3/4723158.shtml
金正日視察鹹境南道
【2009/02/07 新華社】【新華社╱平壤2月7日電】 2009.02.07 12:17 pm

據朝鮮《勞動新聞》7日報道,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近日視察了鹹境南道。他號召這個道的幹部群眾高舉「革命新高潮」的火炬,在各個領域掀起新的生產熱潮,為實現「打開強盛大國之門」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金正日在視察中說,鹹境南道有許多重要工廠企業,在國家經濟發展和解決全國衣食住問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鹹境南道在實現「打開強盛大國之門」目標的過程中應該發揮先鋒隊作用。金正日在視察興南化肥聯合企業時說,興南化肥聯合企業在提高農業生產中佔據重要地位。

企業要建立依靠本國原料的化肥生產體系;要按照勞動黨關於「重視科學」的方針,大力進行技術改造,以此提高產量。金正日在視察鹹興市時強調,城市建設要有勞動黨時代的美感,要體現社會主義原則和人民性原則,各種設施要有自己的特色,尤其要關注城市地下管網和城市供暖工作。

《勞動新聞》當天還報道了金正日觀看鹹境南道藝術團的演出,以及視察人民軍324部隊和觀看部隊文藝宣傳隊演出的消息,並配發了5幅照片。報道沒有說視察的具體時間。在2012年「打開強盛大國之門」是朝鮮勞動黨中央在2007年11月提出的口號,也是當前朝鮮為之奮鬥的戰略目標。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3259600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