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感而寫。欲知脈絡,請至原處。原帖即此題。
*****************************************************
中時電子報 中時部落格 來賓所有格總覽 潘震澤
老鼠屎與醬缸
http://blog.chinatimes.com/jenntser/archive/2007/12/12/225316.html#225833
即景說柏楊
2007-12-12, 01:52 | SCFtw2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mar/7/life/art-4.htm
《自由時報》2003年3月7日
《我們要活得有尊嚴》《新城對》柏楊年訪問錄、文章集結出版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今天是作家柏楊的生日,……遠流發行人王榮文昨天為柏楊舉辦壽宴,……
柏楊昨天發表了《我們要活得有尊嚴》及《新城對》兩本新書。……海峽兩岸三地的《我們要活得有尊嚴》三種版本先後問世,這對長期批判中國是「醬缸文化」的柏楊而言,尤其具有重大意義。
柏楊說,他並不知道魯迅提出染缸文化,「在我們那個年代,沒有機會接觸大陸的書。」不過柏楊說他寫得比魯迅更好,「因為我是站在前一輩的人身上繼續寫作,進化論不就是一代要比一代更好,我們就要有這種觀念。」
-----------------------------------------
一、柏楊不老實。柏楊原名郭興邦,後改名為郭衣洞,鄧克保為另一筆名。1920年3月7日生於河南開封。1945年東北大學政治系畢業,任遼寧法商學院教師,並創立《大東日報》。文藝青年柏楊1949年來臺灣時已近三十歲,學歷經歷如此。魯迅的生卒年是1881-1936,魯迅在1920年代1930年代的中國文壇何等威名,八十三歲的柏楊敢在臺灣面對記者說:『在我們那個年代,沒有機會接觸大陸的書。』稍有社會歷練就知道此地無銀哪!
二、柏楊臉皮夠厚。柏楊在記者面前自認為寫得比魯迅好,明指的是雜文(照對話情境看來不包括小說),尤其應該指文化社會評論方面的雜文(政治評論雜文當時在臺灣不能放開來寫,所以不比),但是柏楊雜文的水準哪裡比得上魯迅雜文呢?還是柏楊認為自己寫醬缸比魯迅寫染缸寫得好?魯迅的天賦才慧、文字功力、知識根柢、思想深度、以及對傳統文化社會事象迷霧的洞察力穿透力都比柏楊高太多。魯迅與胡適的風格完全不同,今天這兩個人被漢語世界許多頭腦清楚的人視為並立為當年中國文化界知識界的雙璧。魯迅的小說藝術成就至今被列為中國新文學有史以來前三名(另外兩名出自老舍、沈從文、張愛玲三人),其當年獨到處至今舉國無人能至。魯迅的雜文是林語堂梁實秋那些人比不上的,那是肆意揮灑奇詭俐落不虞窮竭的才氣。魯迅思感力如劍,筆力如刀,那是光芒萬丈,柏楊是沒法比的,差得很遠。
三、『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這是巨人魯迅的才情和氣魄。柏楊對綠色政權感恩低頭,接受封賞,甘為門面,在精神氣質上實在衹是個尋常人物,而且愈老愈好名好利。由此看來,他當年寫那些雜文應該基本上是夤緣際會,而不是有什麼受觸於時代或社會不得不發的很大的內在驅動。李敖比柏楊高大得多,魯迅又比李敖高大得多。
四、柏楊該有的榮耀我不打折扣。報導性質的小說《異域》感動過年青的我,非常感動,這本小說影響過我塑造過我,那個時空那些人一直在我心底,There had been ……。《中國人史綱》有獨到眼光,值得每一個中國知識人讀。柏楊賴以成名的那些諷刺性雜文內容犀利語言俗劣,夤緣際會寫出來了,發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對社會文化很有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