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每事報*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每事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漢語+漢字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2006-5-4 ~]【SCF vs. Alex on 每況愈下/每下愈況】
 瀏覽6,538|回應9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albert8888
tina2008
雇貓
SCFtw2


Alex固定在【政治肥皂箱】寫東西有半年多了(始於2005年八月初),而SCFtw2在2005年六月初之後就在別的地方為六四打仗,幾乎不再到【政治肥皂箱】去貼,到了十月,SCFtw2被ASUS摒於【政治肥皂箱】之外,但是……到了2006-5-4,SCF偶然讀到了Alex的幾句PS,於是……

*****************************************************

城市討論區:將客氣當福氣
Alex  政治社會∕政治時事  政治肥皂箱  2006/05/04 04:55:09

陳水扁過境美國的待遇,每下愈況
2006/05/03 15:17 瀏覽306|回應11推薦7

x-------------------------------------------------------------x

將客氣當福氣
2006/05/04 04:55 推薦5


Alex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大老鷹姐姐
和蕃
FAYUAN28
華碩
大中華台灣共同體主席早早安(顏俊家)

過去綠營政府在外交上將戰術當戰略玩,將小聰明當智慧,用以做為操作國內政治的籌碼,外交如此,經濟也是如此,嚐到點甜頭,以為一直可以如此玩弄對方或對手於股掌之上,這下踢到一塊大鐵板。

陳水扁大概一直認為如此做沒有什麼關係,有點像是「我只是操作國內政治而已,一張嘴巴兩套說詞,一套對國內,一套對國外,美國人不要那麼緊張」,於是先是一邊一國,再搞了公投,然後去玩終統,現在又想在憲法上動歪腦筋,沒完沒了。走了一個李登輝,來了一個陳水扁,手法如出一轍,佛都會有火。

這些人不太清楚一般美國人很在意對方的信用,一件事情可以有個解釋的機會,然後事情過去了,再來一次他們就不相信了。這一連串事件弄下來,美國人算是很客氣了,偏偏阿扁一直將別人的客氣當做是我的福氣,那註定要倒霉,誰會那麼有耐性,一再看他胡言亂語闖禍,事後還要捏著鼻子幫他擦屁股?

P.S. 現在一般電視媒體與新聞報紙喜歡寫成「每況愈下」,恐怕不是單純的筆誤,應該是「每下愈況」,這裏「況」的意思是「變壞」、「轉壞」,而不是「情況」。
.

本文於 2006/05/04 04:57 修改第 2 次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1670764
 回應文章
SCFtw2 2006-5-6, 17:18〈從詞性、詞義、與句法的角度論成語『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tina2008
SCFtw2

.

城市討論區:[2006-5-6]〈從詞性、詞義、與句法的角度論成語『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
SCFtw2  政治社會∕政治時事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2006/05/06 17:18:12

.

【每況愈下/每下愈況】SCF 2006-5-4, 21:53在Alex的訪客簿 & Alex的5-4, 23:39回覆
修改刪除2006/05/06 16:16 瀏覽92|回應5推薦3

x--------------------------------------------------------------x

〈從詞性、詞義、與句法的角度論成語『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
SCFtw2, 2006-5-6.


『每下愈況』這詞出自《莊子•知北遊》:『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歷來各注釋家對《莊子》裡頭的這個『每下愈況』的解說都差不多,至今也沒什麼大爭議。[見SCFtw2〈【每況愈下/每下愈況】SCF 2006-5-4, 21:53在Alex的訪客簿 & Alex的5-4, 23:39回覆〉]

南宋人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成書於1167年,裡頭有這麼一段話:『子瞻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間有不入腔處,非盡如此。後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況愈下?蓋其謬耳。』這是『每況愈下』這個詞在古書中的第一次出現。這位“後山”是陳師道,陳師道在他所寫的《後山詩話》裡說:『退之以文為詩,子瞻以詩為詞,如教坊雷大使之舞,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南宋人洪邁在他所寫的《容齋續筆•蓍龜卜筮》裡頭說:『今之揲蓍者,……,伎術標榜,所在如織,……,人人自以為君平,家家自以為季主,每況愈下,由是藉手於達官要人,舟車交錯於道路,毀譽紛紜,而術益隱矣。』《容齋續筆》成書於1193年。這是『每況愈下』在古書中的第二次出現。

現在來看“況”字在『每下愈況』裡與『每況愈下』裡的意思。

『每下愈況』中的“況”字至今沒有確解。歷代注釋家都衹是解說全句的意思,而句中“況”字何義?不知道。作more解的“愈”字後面接形容詞或副詞,這沒有疑問,但是古書裡從來沒有把“況”字用為形容詞或副詞的例子。或許有人會想到“何況/況且”這個“況”字的用法,但是《莊子》文本中的這個情況顯然不合。秦前古書中常有很難逐字得確解的短句,這是一例。

胡仔筆下的『是何每況愈下?』句中的“況”字的意思清楚明白,就是“況”字作動詞用的意思:比擬。“況”這個字有三個用法,作名詞就是“情況/狀況”的意思,作動詞就是“比擬”的意思,第三個用法就是“何況/況且”,是個句首承轉連接詞。這三個用法在古書古文裡都常見極了。陳師道批評韓愈的詩法和蘇軾的詞法不合於詩和詞作為文體的歷代相傳約定俗成的本來特色,他舉著名舞者教坊的雷大使的舞來比擬來作例子,他用了“如”字。胡仔為蘇軾講話,不滿意陳師道的批評,斥說陳師道『乃比[子瞻詞於]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況愈下?』胡仔用了“比”字,意思跟陳師道用的“如”字一樣,胡仔緊接著又用了“況”字,意思還是一樣 --『陳師道竟然拿蘇子瞻的詞去跟雷大使的舞相比,為什麼愈比愈差愈比愈糟糕呢?真是胡說八道!』

洪邁慨歎當世的卜卦之術趨於沒落,花樣百出,但是有真本領的很少,他說那些混世的專家自吹自擂,『人人自以為君平,家家自以為季主,每況愈下』,然後這些人就攀附權貴,搞到個個毀譽交加,卜卦之術就更加沒落了。司馬季主和嚴君平都是漢代的卜卦名家,司馬遷正式記述了司馬季主,博學多才的嚴君平在後世愈來愈被神化。細察前後脈絡,洪邁筆下的『每況愈下』可以理解成“(花樣百出人人自誇的)情況愈來愈糟”,也可以理解成“愈比擬(於嚴君平和司馬季主這等大師這些傢伙就)愈糟”。

胡仔筆下的『每況愈下』與《莊子》書裡的『每下愈況』意思完全不同,在全句義解上也完全沒有可以互相比擬攀附引申之處,但是在“每”這個字的意思上卻相同 -- 就是愈/越/更/more,洪邁筆下的『每況愈下』句中的“每”字也是這個意思。那麼,『每況愈下』與『每下愈況』的句法可以被視為完全相同 -- 就是『愈……愈……』。在『愈……愈……』句法裡,第一個待填入的詞可以是動詞(如『你怎麼愈活愈回去了?!』),也可以是形容詞或副詞(如『愈高愈好!』『你跑得愈快愈好。』),但不能是名詞。 -- 所以,『每況愈下』這個句子裡的“況”字的地位不是名詞,也就是說不是“情況/狀況”的“況”。

根據上一段的語法分析和結論,洪邁筆下的『每況愈下』以理解成“愈比擬愈差愈糟愈壞”為好。接著可以得到的一個結論是:成書年份相差四分之一個世紀的《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和《容齋續筆》這兩本書中的『每況愈下』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愈比擬愈差愈糟愈壞”。

『每下愈況』和『每況愈下』有沒有“關係”?從外形來看當然有,不必多說,太像。宋朝的人從一千多年前的古書得到形體方面的構詞靈感,這不能否認,但是句意完全不同,而且毫不相干。『每下愈況』是愈往低下處(事況)愈清楚愈容易,『每況愈下』是愈比擬愈差愈糟愈壞,風馬牛不相及。

至於『每況愈下』這個詞是誰創用的?不知道。沒有人敢說是胡仔或洪邁。為什麼沒有人敢?因為有可能『每況愈下』這個詞當時業已頗為流行 -- 誰知道呢?! ^_^

略略深入思考或感覺一下,前後相隔二十多年(當然這衹是指成書時間,而這類筆記事實上都是陸陸續續寫的,最後累積成書付梓),胡仔與洪邁所用的『每況愈下』其實已經相當不同。胡仔認為那位雷大使的跳舞功力在藝術造就上哪裡比得上超級文學天才蘇子瞻的填詞功力,所以表達時措辭直截,最後還罵陳師道胡說八道,所以胡仔筆下的『每況愈下』意思清澄直截,用現代白話來直譯就是“愈比愈糟”,四個字打發。對比之下,洪邁筆下的『每況愈下』是相當“渾濁”的,四個字都是日常用字,白話卻要寫出一大串字來整個意思才完全清楚(“愈比擬[於嚴君平和司馬季主這等大師這些傢伙就]愈糟”),換句話說,我們現代白話人在古代文章裡讀到如此這般的『每況愈下』的時候很傷神很費事,這就是“渾濁”,整句話的意思不清爽不俐落。而且,儘管詞性錯誤,句法也變了,洪邁筆下的『每況愈下』已經有“情況愈來愈糟”的意思,也就是說洪邁筆下的『每況愈下』有歧解。話說回來,衹從“愈比愈糟”這個意思來看,洪邁筆下的『每況愈下』的渾濁程度跟《莊子》裡的『每下愈況』差不多。洪邁是當時享名全國的文化人,博學多才,興趣廣泛,文筆極好,敘事論理文采斐然,筆記類著作極多,都流傳至今,都是名作,因此我傾向於認為洪邁筆下的『每況愈下』在語義和用法上的渾濁和歧義乃是反映了這個四字詞語當時在流傳擴散過程中的流動變化狀態。至於『每況愈下』這個成語的語義和用法什麼時候開始趨於穩定?這需要語文專家的進一步研究。

『每況愈下』這個詞在後來的漢語文化史裡經常被用來傳達“情況愈來愈糟”的意思,乃至於這個意思今天被當作『每況愈下』這個詞的“通解”。這個演變例之於別的成語不能算是特殊,因為比例相當可觀的成語的後世用法(不止是現代用法)與那些成語在最早的出現脈絡中的意思不完全相同。當然,現代用法相較於原始用法是不是差誤到離譜是另外一回事。在『每況愈下』這件案子,差誤主要在詞性不同以及連帶產生的完全不同的詞義和相當不同的句義。

語言約定俗成,老詞會被賦予新義,多義詞就是這樣產生的。成語的用法變了,大家都照著新用法用這個成語,這就是約定俗成,很正常。我對『每況愈下』這個產生於宋朝的成語在宋朝以後至今的用法改變的態度就這樣,但是至今有很多人“引經據典”(包括現代官定辭典和成語典)硬說『每況愈下』這個成語“應該”寫成『每下愈況』“才對”,我覺得很遺憾。


*****************************************************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q=%22%E8%8B%95%E6%BA%AA%E6%BC%81%E9%9A%B1%E5%8F%A2%E8%A9%B1%22+%22%E6%AF%8F%E6%B3%81%E6%84%88%E4%B8%8B%22+%22%E6%AF%8F%E4%B8%8B%E6%84%88%E6%B3%81%22&meta=
約有39項符合"苕溪漁隱叢話" "每況愈下" "每下愈況"的查詢結果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q=%22%E5%AE%B9%E9%BD%8B%E7%BA%8C%E7%AD%86%22+%22%E6%AF%8F%E6%B3%81%E6%84%88%E4%B8%8B%22+%22%E6%AF%8F%E4%B8%8B%E6%84%88%E6%B3%81%22&meta>=
約有69項符合"容齋續筆" "每況愈下" "每下愈況"的查詢結果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1674705
【每況愈下/每下愈況】[ZT] 黑雨2006-5-6, 03:23〈看法兼轉貼〉& Alex 5-6, 04:18〈死去的原始意義沒有意義〉
推薦0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死去的原始意義沒有意義
2006/05/06 04:18 推薦0


Alex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原始意義是個參考,而不是去拿死去的原始意義去規定,那是很不合理的拘泥作法,硬坳而已。

中國的字詞常見多義的現象,而且我也一再提到,「每下愈況」轉為「愈往下愈明顯」再轉為「事情愈變愈糟糕」後,應該是後來人們在口語時誤講成「每況愈下」,然後才會出現在宋朝的書籍中,不太可能到了宋朝才去造個「每況愈下」去用,這是非常合理的推論。在此之前也舉了其他旁證例子,都說明了轉字與轉義的現象。

有合理的推論,也有旁證當例子,而不只是在「定義」上打轉,討論起來才有意義,辭海、辭源等十分正統的字典是以「每下愈況」為正用,不是沒有道理。
.
.

本文於 2006/05/06 04:20 修改第 2 次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trackback.jsp?no=3028&aid=1670907
看法兼轉貼
2006/05/06 03:23 推薦0


黑雨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也只是認為,如果每下愈況才是正用的話,那麼就更該追究其原始意義,那麼用了每下愈況,反倒不是作文者所以表達的那個意思了.要追究,這樣追究才有意思.

古之成語演變至今,有的是意義變了,有的是字詞變了...各式各樣的情形隨處可見.我們若要討論這些事情,究其本源無妨,但什麼才是正用,每一句成語都有著不同的演變情形,以本源來確立誰為正用,其實是很難說得清楚的.像每況愈下或每下愈況,為何我們能容許每下愈況意義上的改變卻不能容忍每下愈況變成每況愈下呢?

根本很難說清的.能說清的,恐怕只剩其本源而已.

我認為,兩者都可以用,寫哪一個都用不著改.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1674676
【每況愈下/每下愈況】[ZT] 黑雨2006-5-6, 00:51〈一點看法〉& Alex 5-6, 02:14〈一點說明〉
推薦0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一點說明
2006/05/06 02:14 推薦0


Alex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也沒說過那個可用,那個不可用,當初看到報紙訂了這個標題,覺得很多人都在用「每況愈下」,於是就順手在一篇回應中寫了個p.s.,就好像我比較喜歡寫成「愈來愈多」,而不是「越來越多」一樣。後來看到有人有意見,而且還認為「每況愈下」才是正用,反而排除了應為正用的「每下愈況」,我又喜歡追根究底,於是另外開欄表示意見。

這一個探討不只是所謂的「定義」問題,這樣才有意思,有很多事情也是這樣,以歷史為例,往往不會有充足的史料,若沒有充足的資料,就以合理的推論或其它旁證去填補缺口,這是經常有的作法。

最後,我覺得「每下愈況」在「莊子」的原始意義,已經死去(而且恐怕很早就死去),後人不應該去「規定」這一個成語用在一個已經沒人使用的原始意義,這是不合理的作法。
.
.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trackback.jsp?no=3028&aid=1670864
一點看法
2006/05/06 00:51 推薦0


黑雨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如果要究其本源,那我們或許可以說”每況愈下”是”每下愈況”之誤.

但至少在宋代,很顯然的,每下愈況已有了新的意義,而且從此變化出一個新的成語,每況愈下.

兩者的意義和詞語都不同,在當年或許是誤用,但又何嘗不能將其視為新的變種?個人認為,我們不是宋代人,不能明白知道”每況愈下”是衍生出的新詞或者只是誤用,我們也不能肯定的說每下愈況和每況愈下看起來只是四字排列的不同,所以較古者為正確.

就算是較古者為本源,可宋代就已經確定了”每況愈下”的意義了,”每下愈況”的原意也愈來愈沒有人在用,兩詞反而成了混用.我以為在這時,只有在討論本源時可以窮究其演變,卻用不著在使用上來論個對錯.

況且,”每況愈下”的確也較符合其所要表達的意思,和”每下愈況”相比起來而言,”每況愈下”真的只是誤用嗎?有沒有可能根本就是新造的詞?

都很難說.

但今人沿用宋代之”誤”,最少也誠實繼承了成語的演變過程,非要說這個才對,那個不能用,個人認為,應該不須如此.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trackback.jsp?no=3028&aid=1670790
「老羞成怒」與「惱羞成怒」等
2006/05/05 06:28 推薦2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1674668
【每況愈下/每下愈況】2006-5-5晚SCF回駁Alex的〈5-4, 23:39回覆〉[5-6下午貼到Alex的訪客簿]
推薦0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城市討論區:【每況愈下/每下愈況】2006-5-5晚SCF回駁Alex的〈5-4, 23:39回覆〉[5-6下午貼到Alex的訪客簿]
SCFtw2  政治社會∕政治時事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2006/05/06 16:58:27

.

【每況愈下/每下愈況】SCF 2006-5-4, 21:53在Alex的訪客簿 & Alex的5-4, 23:39回覆
修改刪除2006/05/06 16:16 瀏覽63|回應4推薦2

x---------------------------------------------------------------x

【每況愈下/每下愈況】2006-5-5晚SCF回駁Alex的〈5-4, 23:39回覆〉[5-6下午貼到Alex的訪客簿]
修改刪除 2006/05/06 16:58 推薦3


SCFtw2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pencil
痞瘋《憤世嫉俗笨蛋》
Gail

.

Alex在他的訪客簿回覆了我的留言(在2006-5-4, 23:39)之後隨即(兩個小時之後,在5-5, 02:01)在【政治肥皂箱】開欄貼出一篇〈談談「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2006-5-5當天白天我不知道他開了這個欄這件事,我衹是讀到了他給我的那則回覆。2006-5-5晚上我寫好了一篇回駁Alex那則〈5-4, 23:39回覆〉的短文,在還沒到Alex的訪客簿去貼給他之前我看到了他在【政治肥皂箱】開的《談談「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那個欄。

我覺得Alex不是仍然不懂就是不願意認錯。我決定再寫。

至於我在2006-5-5晚上寫好的那一篇回駁短文,我決定還是一字不改地把它貼到Alex的訪客簿上去,但是不再用“悄悄話”的方式。

*****************************************************

2006/05/06 16:28


Alex (2006-5-4, 23:39):『雖然「每下愈況」該成語與原來的典故有差異(因此我才沒引用),但以「每下愈況」用以形容事情愈來愈糟糕,才是正用,而不是「每況愈下」。例如以下教育部國語辭典與成語辭典,都是以「每下愈況」做為事情愈來愈糟糕的正用:……』

*****************************************************
事有正理,昭於天下,“教育部”又如何?! ^+++++^

你不是仍然不懂,就是不願意認錯。

『每況愈下』首見於《苕溪漁隱叢話》,是在講一件前代文化軼事的場合裡出現的,在那個故事裡『每況愈下』的意思就是情況愈來愈糟。那部書後來有名,那個故事有趣,『每況愈下』這個四字句於是為一般讀書人所熟知,隨而經常被眾人在述說“情況愈來愈糟”的事例的時候拿來用,『每況愈下』因此成為“成語”,而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情況愈來愈糟”。

從“名實”的角度來看,【每況愈下】是“名”,用以指稱【情況愈來愈糟】這個“實” -- 也就是說『每況愈下』是個“指稱詞(term)”,【每況愈下】與【情況愈來愈糟】的內容與義涵是相同的,二者之間是等號關係。

你徵引的是某辭典對【每下愈況】(而不是對【每況愈下】)的解說;在述說了典籍正解之後,辭典撰寫人說:『【每下愈況】或混同每況愈下,比喻情況愈來愈壞。』,緊接著舉了一個如此“混同”的例句;你卻竟然藉著抄出這部辭典對【每下愈況】的完整解說來支撐你『詞典都是以「每下愈況」做為事情愈來愈糟糕的正用』這句話 -- 你所徵引的那部“教育部國語辭典與成語辭典”何嘗『以「每下愈況」做為事情愈來愈糟糕的正用』?!

在實務上你願意“以積非為是”,那是你的抉擇,畢竟有些積非我們現在已經接受了,但是在道理上你“以是為非”,你好意思嗎?

你自信夠的話不妨再說一次『以「每下愈況」用以形容事情愈來愈糟糕才是正用』這句話給我聽聽! ^_^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事有正理,昭於天下,“教育部”又如何?!』之留言已殉職
修改刪除 2006/05/07 11:55 推薦2


SCFtw2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痞瘋《憤世嫉俗笨蛋》
Gail

.

.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1672848
【每況愈下/每下愈況】[ZT] Alex 2006-5-5, 05:21〈中國成語歷史已久〉& Alex 5-5, 06:28〈「老羞成怒」與「惱羞成怒」等〉
推薦0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談談「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
2006/05/05 02:01 瀏覽328|回應12推薦8

x---------------------------------------------------------------x

「老羞成怒」與「惱羞成怒」等
2006/05/05 06:28 推薦2


Alex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wintermoon
華碩

一般而言,語言先於文字,原先「每下愈況」轉為「愈往下愈明顯」再轉為「事情愈變愈糟糕」後,應該是後來人們在口語時誤講成「每況愈下」,然後才會出現在宋朝的古籍中,因此一般我們認為十分正統的字典、詞典或成語辭點,還是以「每下愈況」為正用。再回到「常用成語八語辭典」,對「況」字之解義為「況:甚,對比之下越明顯,情況愈來愈不好。」,也說明了這個字經過轉義,從「明顯」到「不好」。

之前我也提過,現在我們用的中國成語,大部份都是在很早的古代即已出現,「每況愈下」是「每下愈況」的誤用,是很合理的推論,否則我們很難想像類似於「事情愈變愈糟糕」這個常用的表達句會經過兩千年之後才出現成語與之對應,這個說法並不合理。這也不是說宋朝及以後就沒有成語出現,例如,「名落孫山」是出自於宋朝,之前沒有典故。

另外一個例子,是「老羞成怒」?還是「惱羞成怒」呢?不少人很習慣用「惱羞成怒」,但其實「惱羞成怒」是出自「老羞成怒」,原典故為「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且是用在老年人身上,而至少我無法找到「惱羞成怒」的源頭。這也是很明顯地是因口語而產生轉字或轉義的現象,或許在幾百年後,大家可能會以為「老羞成怒」是錯的。

「無聊」這個字詞在「史記」中的意義是「莫可奈何」,但在更早的「楚辭」中的用法就與今人的用法「無趣」比較貼近。這雖然是一個不太一樣的例子,因為後人並沒有因「史記」而使用更晚的意義,但它說明的是我們現在用到的中國很多字詞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出現了,到了後來發生轉義或轉字。
.
.

本文於 2006/05/05 06:29 修改第 1 次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trackback.jsp?no=3028&aid=1669499
中國成語歷史已久
2006/05/05 05:21 推薦2


Alex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wintermoon
華碩

「事情愈來愈糟糕」算是經常使用的表達句,不論在古代或現代,日常生活都經常可以碰到,不太可能要等到宋朝年間才有成語「每況愈下」出現與之相對應,也就是說,從宋朝往上推,那兩千年都看不到與「事情愈來愈糟糕」相對應的成語,它的可能性很低。「每況愈下」源出或誤出自「每下愈況」是非常合理的推論,即使典故原始意義有異,不宜將之分別當做是兩個不同的意思。

再從成語的歷史來看,現在我們經常用到的成語,其實大部分很早就出現在中國古代了,而不是出在一千年前的宋朝或以後。我年輕時曾對成語的來源很著迷,喜歡蒐集它們的故事,發覺有很多是源出於春秋、戰國時代,這個興趣可能是因為年紀更小的時候,父母親曾買了「中國成語故事」上、下兩冊給我閱讀,記得那套書是白話文寫成,每則成語故事還附插圖,很有趣,記憶相當深刻。有些成語一直沿用至今,有些則不太常用,例如「倒繃孩兒」這個成語,現代人很少使用了。
.
.

本文於 2006/05/05 05:22 修改第 1 次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trackback.jsp?no=3028&aid=1669482
轉貼
2006/05/05 05:10 推薦2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1672265
【每況愈下/每下愈況】[ZT] 黑雨2006-5-5, 02:50〈兩者不通用〉& Alex 5-5, 03:11〈常用成語八解辭典〉
推薦0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談談「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
2006/05/05 02:01 瀏覽328|回應12推薦8

x--------------------------------------------------------------x

常用成語八解辭典
2006/05/05 03:11 推薦2


Alex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wintermoon
華碩

不只是「辭海」、「辭源」、「中文大辭典」與「國語日報辭典」等等以「每下愈況」為正用,若引用「常用成語八解辭典」,也是以「每下愈況」為「正形」,同時在其解釋「每況愈下」的時候,是以「莊子‧知北遊」為「語源」之首,將「每下愈況」做為「每況愈下」的來源。

所謂的「成語八語辭典」指的是「釋義」、「語源」、「舉例」、「近義」、「反義」、「正形」、「正音」與「應用」等八方面去解釋成語。

該「常用成語八解辭典」是由主編劉鑑平(川大成都培英中學校長)與黃啟方(台大文學院院長)與曾永義(台大中文系教授,國家文學博士)審訂,以及編輯委員王其玖先生等十一名完成。
.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trackback.jsp?no=3028&aid=1669430
兩者不通用
2006/05/05 02:50 推薦2


黑雨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wintermoon
華碩

子瞻(蘇軾)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間有不入腔處,非盡如此,後山(陳師道)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況愈下!蓋其謬耳。

人人自以為君平,家家自以為季主,每況愈下.

光從這兩句來看,就知道宋代時的”每況愈下”也有可能是新造的成語.或者說經誤用演變而來,已經成了完全不同意義的成語了.

但這中間,非學者不容易搞清楚其演變的過程到底是誤用還是新創.

也因此,若要堅持”每況愈下”乃是錯誤的,則我們更應該追究”每下愈況”的原意,並將”每下愈況”付予正確的意義.則今日有人若想形容事情愈變愈糟,必不能使用”每下愈況”這個成語了.


長廷歪,苦到扁,皇朝弊連天...

本文於 2006/05/05 03:09 修改第 1 次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1672256
【每況愈下/每下愈況】[ZT] Alex 2006-5-5, 02:42〈各辭典的用法〉
推薦0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談談「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
2006/05/05 02:01 瀏覽327|回應12推薦8

x------------------------------------------------------------x

各辭典的用法
2006/05/05 02:42 推薦2


Alex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wintermoon
華碩

歐麗娟與網路上等是以「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的出處來區分意義,也就是與我前述不少人因此認為兩個成語意義不同的原因,但「每況愈下」不是為了「事情愈變愈糟糕」而在宋代特別新造的成語,之前「每下愈況」已經有這個意義了。

目前據我所知,「辭海」、「辭源」、「中文大辭典」與「國語日報辭典」等等,都認為「每況愈下」為誤用或者是後來的習慣用法。

.

又一貼
2006/05/05 02:19 推薦2


黑雨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wintermoon
華碩

[2005/09/29][中國時報/浮世繪/E6版]

《浮世回音》到底是「每下愈況」還是「每況愈下」?(2-1)

【歐麗娟(台大中文系副教授)╱】

  拜讀貴版鹿憶鹿教授的專欄,總讓中文教育工作者會心一笑,對文中所述語言亂象感到心有戚戚。

  唯九月十五日刊出的〈中文界最嘔的三大名句〉一篇中,鹿教授認為「每況愈下」之語序,是有悖於原典故的錯誤用法。由於本人於課堂上使用的亦是「每況愈下」,但卻是基於眾多考量而刻意所致,並非鹿教授所以為的人云亦云;因曾遭一知半解之進修推廣部學生指責「台大教授竟然如此無知」,無奈之餘,只得費力於每年每班事先申說其故。今逢本專欄涉及此一成語,乃藉此機會將愚見披露於報章一端,以就教大方。

  成語的形成不外乎歷史傳承,傳承久遠則往往會因特殊狀況而有所改變。一旦脫離原典用法、甚至意義完全相反之後,是否還要堅持原句原式,不惜與原意扞格,這就不無商榷之處。如魏晉時代中人物品評常用的「風流」,乃藉清風流動之字面意義,作為對清逸脫俗之秀出人物的極高讚美;如今卻已成為性好漁色之同義詞,因此嚴格說來,魏晉時代的「風流」一詞早已絕響,現代人若還堅持原意使用此詞,恐怕食古不化而形成溝通障礙,被讚美者將忡然變色矣。

  另一種成語變遷的典型例子是「枕石漱流」。在《世說新語•排調篇》中,因孫子荊的一時口誤,顛倒語序作「枕流漱石」,當時雖遭同儕質疑,然口誤者的強辯卻也賦予它「自我砥礪」之另類新意,而鑄造出新的成語,至今沿用不歇。這也是成語推陳出新的方式之一。

  至於「每況愈下」一詞的出現,則是綜合前述兩種狀況而有之。

  首先,考察《莊子•知北遊》中的「每下愈況」,乃莊子藉「履豨之術」以闡述道無所不在之理,因豬腿之愈下位處愈不易肥美,因此真正識豬者不為厚背豐臀所迷誤,懂得向下探察腳脛的肥美度,這就明顯呼應「道在螻蟻,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這「愈下」的道理。則「每下愈況」之原意是:越能在低下處看出價值,就越是切近道,「愈況」不只是「愈甚」這單純的程度副詞,實更偏重於愈好、愈關鍵的正面意味,因此「每下愈況」的原意恰恰與今日作為「越來越糟」的用法迥然不同。

  其次,為了順應表示越來越糟的使用需要(對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人生來說,也許這要比越來越好的使用需求來得高),早在宋代就已經出現了「每況愈下」的詞序,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 26載:「子瞻(蘇軾)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間有不入腔處,非盡如此,後山(陳師道)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況愈下!蓋其謬耳。」

  可見這是今日常用型態前有所承的嫡祖,並非今人的無知妄改。宋代距今約略一千年,已具備形成成語的時間條件,新舊成語各自表述,現代人取其切合者為用,有何不宜?

  上述所言,未知可否,盼與同好參詳。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trackback.jsp?no=3028&aid=1669407
轉貼
2006/05/05 02:14 推薦2


黑雨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wintermoon
華碩

過去國邊館版本的課文注釋曾經出現:「每況愈下:形容情況愈來愈壞;也作每下愈況。」

只要是讀過《莊子》的人,應該很容易看出這樣的注釋有欠妥當。

「每況愈下」本作(不是「也作」)「每下愈況」,出自《莊子‧知北遊》: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
莊子曰:「無所不在。」
東郭子曰:「期而後可。」
莊子曰:「在螻蟻。」
曰:「何其下邪?」
曰:「在 。」
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 。」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
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西 也,每下愈況」

以上是記述東郭子向莊子請教,「道」究竟在什麼地方?莊子說出道所在的地方,愈講愈低下,最後舉例要想知道豬的肥瘦,最簡單又正確的方法是採豬的腳脛,愈往下愈容易探知豬的肥瘦,因為豬的腳脛沒有肉,如國腳脛會有點肉,足以證明這條豬夠肥了。

莊子的本意試紙:浴室細微低下之處,道理也就愈明顯。

但是以後的人,不知為什麼把它說倒了,竟成「每況愈下」,意思也改變了,就是教科書所寫的「形容情況愈來愈壞。」

把莊子最初的「每下愈況」誤成「每況愈下」,並且同時改變了意思,最早大概起於宋代。見《苕溪漁隱叢話後集二十六》(宋‧胡仔):「子瞻(蘇軾)自言平生不擅唱曲,故閒有不入腔處。非盡如此,后山(陳師道)乃比之教坊使雷大使舞,是何每況愈下,蓋其謬耳。」

由上可知,本成語最初作「每下愈況」,大概到了宋代才誤為「每況愈下」,而且改變了原義。

以下是筆者建議教科書注釋的寫法:
1. 為減輕學生負擔,將注釋簡化為:「每況愈下:形容情況愈來愈壞。」
2. 每況愈下:本作「每下愈況」,出自《莊子》,原址愈往下愈能查知「道」是無所不在的,後誤為「每況愈下」,改變原義,形容情況愈來愈壞。

=========================================

原文為:「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

因此,成語「每下愈況」在《莊子》原文中,含有由比照而顯明的意思。

愈:更加
況:由對照而顯明


由上可知,「每下愈況」是用來比喻「從愈低微處推求,就愈能看出事物的真實情況。」

不過,一般人若是沒讀過《莊子》原文,實在很難瞭解這個成語真正的意義,而常會直接從字面去推測其義,甚至還更改字面為「每況愈下」,從一些古文可以發現在宋代就已出現「每況愈下」,用以表示「情況愈來愈壞」的意思,此用法雖屬訛用,但卻已成俗,變成了另一句不同的成語。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可以清楚理解「每下愈況」跟「每況愈下」是兩句意思完全不同的成語。所以今後可千萬別再將「每下愈況」當作「每況愈下」來使用囉!

================================================

“每下愈況”和“每況愈下”

  “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兩詞,常見有人提及和用到。“每況愈下”是“每下愈況”之誤;前者只是後者演變而來。所見有關成語詞典上,幾乎無一例外地持此說。我則認為:“每下愈況”和“每況愈下”是兩碼事。
 
  “每下愈況”源出《莊子•知北游》,原文是莊子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意思是說,管理市場的官員從經紀人那裏知道,用踩踏豬的辦法來判斷豬的肥瘦,越是向下踩踏,就越能正確判定。以此比喻越向下、越深入推求,就越能瞭解到真實情況。而有人把“每下愈況”用來指事情越向前發展,就越能看出眉目來。這雖和原意有些不同,但並不相悖。
 
  而“每況愈下”源出南宋文學家洪邁的《容齋續筆•蓍龜蔔筮》。原文是:“人人自以為君平,家家自以為季主,每況愈下。”意思是說,人人都自以為是,家家都自以為貴,情況越來越糟糕了。《容齋續筆》雖比《莊子》晚,兩個詞中用的字又都相同,但實在看不出兩詞是同一個意思。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1672248
【每況愈下/每下愈況】[ZT] Alex 2006-5-5, 02:01 & 02:05〈談談「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城市討論區:談談「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
Alex  政治社會∕政治時事  政治肥皂箱  2006/05/05 02:01:01

.

談談「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
2006/05/05 02:01 瀏覽322|回應12推薦8

Alex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8)

寧靜
小米格魯
wintermoon
華碩
黃一軒
久遠
Gail
Das Reich

「每下愈況」源出於「莊子‧知北遊」:「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原始意義是要知道豬的肥瘦,要從最下部不易長肉的小腿部分去試,此處肉愈多,豬就愈肥。比喻從低微之處去看道,道就越明顯。

但是這個意義逐漸成為「愈往下愈明顯」,後來再轉變成「事情愈來愈糟糕」。到了宋代,洪邁在其書「容齋續筆」寫出了:「人人自以為君平,家家自以為季主,每況愈下,由是藉手于達官要人,舟車交錯於道路。」,這是「每況愈下」第一次在古籍中出現。不過,後人認為這是洪邁誤將「每下愈況」的用法寫成「每況愈下」,這是因為當時「每下愈況」已經演變成「事情愈來愈糟糕」的意思。

我們在網路上看到有不少人引「莊子‧知北遊」與「容齋續筆」為例,而認為「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是不同意義的,要分開來用。其實不是這樣子的,因為「每下愈況」最原始的意義很早就不用了,並非自宋代起又另創一個新的成語來代表「事情愈來愈糟糕」。或許因為如此,目前教育部所編國語辭典等,收錄的都是「每下愈況」,做為正用,而國中國文教育也是以「每下愈況」為教學。
.

本文於 2006/05/05 02:05 修改第 1 次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1672178
【每況愈下/每下愈況】SCF 2006-5-4, 21:53在Alex的訪客簿 & Alex的5-4, 23:39回覆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2006/05/04 21:53


Alex〈將客氣當福氣〉
2006-5-4, 04:55, 04:57

P.S. 現在一般電視媒體與新聞報紙喜歡寫成「每況愈下」,恐怕不是單純的筆誤,應該是「每下愈況」,這裏「況」的意思是「變壞」、「轉壞」,而不是「情況」。


*****************************************************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q=%22%E6%AF%8F%E4%B8%8B%E6%84%88%E6%B3%81%22+%22%E6%AF%8F%E6%B3%81%E6%84%88%E4%B8%8B%22&meta>=
約有3,290項符合"每下愈況" "每況愈下"的查詢結果

*****************************************************
一、“況”字沒有“糟糕”或“變壞/轉壞”之義。

二、『每下愈況』出於《莊子》,意思並不是“情況愈來愈糟”,而是“愈往下愈能得出真實或準確的情況”。原文是莊子藉著市官踩捆倒的豬的小腿脛(履狶)從而估量這豬的肥瘦時踩得愈近豬腳踝處(每下)就愈能估量得準(愈況)這個比擬來解說“道”這個東西從愈低微卑下的東西裡(每下)愈容易推求出來(愈況)(或者說“道”這個東西在愈低微卑下的所在[每下]愈容易找到[愈況])。後世很少有使用『每下愈況』這個短語的。

三、『每況愈下』首見於宋代著作,所記錄的是北宋人的話,意思是情況愈來愈糟。後世常因這個意思而用這句話,所以這句話有“成語”的地位。

四、『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外形相似,然而二者的意義差別算是古典常識,所以在傳統讀書人裡本來沒出什麼大問題。到了清末民初,典籍漸廢,古典根基不足的新式“文化人”開始嚴重混用『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但藉以傳達的意思大概都是情況愈來愈糟。這樣使用『每下愈況』是錯誤的,這樣使用『每況愈下』是正確的,而且嚴格說來『每下愈況』至今不能算是“成語”,因為它在被頻繁使用的情況裡身份乃是“贗品”而且差不多所有的使用者藉著它所傳達的並不是它的正確意思。


Alex(Alex) 於 2006/05/04 23:39 回覆:
雖然「每下愈況」該成語與原來的典故有差異(因此我才沒引用),但以「每下愈況」用以形容事情愈來愈糟糕,才是正用,而不是「每況愈下」。例如以下教育部國語辭典與成語辭典,都是以「每下愈況」做為事情愈來愈糟糕的正用:

「估量豬隻肥瘦,由腳脛的肉愈多,知豬愈肥。語出莊子˙知北遊: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正獲、監市皆是官名,履狶是用腳踩著豬去試肥瘦。每下愈況本指要知道豬的肥瘦,要從最下部不易長肉的小腿部分去試,此處肉愈多,豬就愈肥。比喻從低微之處去看道,道就越明顯。此義後世罕用,或混同每況愈下,比喻情況愈來愈壞。如:自從他父親去世後,他家的經濟情形每下愈況。」
.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1670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