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每事報*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每事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思維+語言+文字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2006-1-10] 這位“肥貓”的問題
 瀏覽892|回應0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城市討論區:這位“肥貓”的問題
SCFtw2  政治社會∕政治時事  天與地之間的塵埃  2006/01/10 23:48:44

.

第一、『一般來說,西方的學者以語言的嚴密性和思辯性見長,……。而中國古代哲人長於形像思維和直接領悟,……,認為說不出話來才是思想的最高境界。』這段比較沒有太大的意義。不能拿牛頭對馬嘴。

第二、『邏輯思維不等價於語言思維,其實形象思維也可以有邏輯,』這兩句陳述不對。邏輯思維“差不多就是”語言思維。什麼叫“形象思維”?魯迅那個例子是“聯想”。聯想的心理過程類別複雜,但是都很簡單,是下意識在活動。魯迅那個例子是一種習慣性反應(制式反應),與一般定義的“邏輯”或“形式邏輯”無關。醫生拿個小木槌敲一下你的膝關節,你的小腿就會彈起來,就像這樣。腦子確實在動,有表層意識的結果,然而過程卻是下意識,這就是魯迅那個例子。

第三、『形式邏輯中的演譯推理只能保證推理形式的正確性,而對推理內容的正確性是無能為力的,』這話當然對,但是【有翅膀都能飛,貓有翅膀,所以貓能飛】這個例子根本就是無聊,因為前提不對。形式邏輯保證正確的前提必然會導出正確的結論,不保證別的。

第四、『科學技術,尤其是技術,離不開形象思維,不能完全借助於語言思維,這是常識。』這裡的“形象思維”本質上是“經過訓練的直覺”。這個情況在心理活動的過程上與魯迅的那個例子有相通之處。

第五、寫一篇〈漢字的存亡〉一千三百字,前頭用了將近五百字寫這些,根本不對頭,接不起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作者: 肥貓

漢字的存亡

2004-12-2 05:08

上次胡聊了幾句說文解字,說到中國的象形文字和西方的既不表形、也不表意的拼音文字大不相同。這種不同,也造成中西思維方式的不同特點。一般來說,西方的學者以語言的嚴密性和思辯性見長,下筆千言,口若懸河,就怕哪句話沒說明白。而中國古代哲人長於形像思維和直接領悟,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云云,認為說不出話來才是思想的最高境界。學生問老師,太陽和月亮為什麼不會掉下來?老先生指天三下,指地三下,你自己領悟去吧。

但是否可以因此推論說中國人的思維缺乏邏輯,並進而認為文字是中國科技落後於西方的根源呢?本人對這種說法持懷疑態度。第一,邏輯思維不等價於語言思維,其實形象思維也可以有邏輯,魯迅的「一見短袖,立即想到白胳膊,立即想到全裸體,立即想到……」就是很合乎邏輯的形象思維嘛。第二,形式邏輯中的演譯推理只能保證推理形式的正確性,而對推理內容的正確性是無能為力的,例如「有翅膀都能飛,貓有翅膀,所以貓能飛」的推理,邏輯上並不錯,但是,有翅膀是否真的都能飛?貓是否真的有翅膀?那不是靠邏輯而是要靠實際觀察才能確知的。第三,科學技術,尤其是技術,離不開形象思維,不能完全借助於語言思維,這是常識。

中西文字優劣的比較,在中國知識界引發了提倡漢字拼音化和反對漢字拼音化的多次激烈爭論。漢語裡同音字特別多,這個的特點使漢字很難拼音化,有人就曾以趙元任的「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來證明拼音化根本行不通。可不是麼?把這些字用拼音寫出來是「Shi shi shi shi……」,失去了字形的區別,誰能看懂 ?還是我太太有學問,她說:「這是在給孩子把尿。」

說起來,咱們網友中間,正在為漢字拼音化作貢獻的還真不少。比方說,把「酷」寫成「褲」,把「刺激」寫成「刺雞」,其短期的現實意義是逗人一笑,其長遠的歷史意義則是培養大家說話聽聲、看字聽音、不管字形的習慣。一旦習慣成自然,漢字拼音化水到渠成矣。當然,若是有人積習難改,看到「褲」字「雞」字非要進行一番魯迅式的形像思維不可──「立即想到……」──那就不可救藥了。

我是反對消滅漢字的,但我不得不實事求是地說,漢字拼音化也曾取得過小範圍內短時的成功。 我指的不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推廣的漢語拼音,漢語拼音雖然家喻戶曉,但從來就沒有取代過漢字。我說的也不是五四運動錢玄同、魯迅一幫人提出的「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口號,這口號喊了近一個世紀了,漢字還在書報上,中國也還在世界版圖上。我說的事情發生得更早,那是在十九世紀後半期,當時西方傳教士到中國傳播福音,為了使不識漢字的中國老百姓也能夠讀《聖經》,他們用羅馬字拼音翻譯各地方言的《聖經》。這一來,不僅《聖經》本身得以傳楊,許多不識方塊字的老百姓學會了用羅馬字來進行書面交流。廈門同安盧雪樵(1854-1828)於1892年出版的《一目瞭然初階》,便是第一本由中國人自己編寫的漢語拼音化的著作。先外祖父不乏國學修養,卻也是熱心推行拼音文字的人。先外祖父早逝,我無緣得見,但到了60年代,我還見過我外婆用羅馬拼音文字和朋友通信。那信是可以直接用閩南話讀出來的,有些土話沒有相應的漢字,用羅馬拼音來寫卻毫無困難。

好奇的網友可能想知道這種文字什麼樣子,讓我用一個例子來結束本文吧:

「Ai si heng-ku jim-nai, koh u un-chu。」

這句話用閩南話讀出來就是: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http://www.haichuan.net/BBS_Data/1/500/90/1000/300/480207.asp?od=3&AuthorID=7679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162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