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退新制 瓦解勞工團結利器
范國棟/醫師(高雄市)
七月一日勞退新制實施。目前已有許多論述教導勞工如何選擇新舊制,也有許多企管顧問公司在協助雇主減少財務衝擊,甚至藉機重整公司的營運體質。但,這個制度對國內勞動者的工作關係會產生什麼樣的衝擊?
勞工的工作關係包括了他們與雇主管理階層間的從屬關係,也包括了勞動者彼此間的合作與競爭關係。在台灣,勞工的從屬關係是最常被討論的工作關係,至於勞動者間的合競關係,大概只有工會運動者或是學院派的勞工研究單位會注意了。
勞退新制實施前,勞工從屬關係的優劣會影響到他們的勞動條件、薪資福利,以及退休金等勞動果實的取得與否,其中退休金更是資深員工們念茲在茲的焦點。當勞工面對勞動果實的取得危機時,通常會透過工會團體向雇主施壓。因此,工會經常是勞動者間合競關係、人性互動的最大公約數,勞工必須撇開私心,才可能讓工會有效運作,確保自己的勞動果實。
然而,勞退新制卻是由國家直接要求雇主提撥退休金,並由國家統籌管理,其客觀效果是,個別勞工不用再透過工會團結權來爭取退休金。這對已有工會的企業雇主是佳音,但對工會經營者而言,則是加高日後凝聚勞動意識的門檻。在國內長期不利工會組織發展的環境下,勞退新制對工會的催生其實是雪上加霜,透過工會運動爭取勞動果實,將會成為台灣未來最不可能的任務。
其實,勞退新制除了暫時性地對雇主產生資金調度壓力外,長期而言,是一項有利國內企業瓦解勞工團結權的利器,從而強化從屬關係對勞工的更深度控制。但另一個問題卻又從中產生,當勞動者不再求助工會時,勞工彼此之間的合競關係,就變得不再重要,勞工變得更為疏離。這個結果將加重企業的管理成本,因為不激起勞動者的合競關係,企業的存續便會出現危機。
勞退新制對勞動者未來工作關係所可能造成的裂解,以及企業管理成本的加高,可能短時間看不到。但我們是否已意識到這個危機?
【2005/07/01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