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水晶簾動微風起~
市長:  副市長: linfeng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水晶簾動微風起~】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 悠悠我思 -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路的延伸帶給人喜悅,彷彿在下一個轉彎將有什麼要發生
 瀏覽668|回應0推薦6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陶愛ೀ希望每天幸福快樂ೀ
雪梨情
Rebec
linfeng
小彙
Julia小喵


      文/ 蔡逸君 (電郵轉貼)
      音樂/ 海洋之心

      前年我開始「學」走路,起因是我突然興起一個念頭,
      想由台北走路回彰化老家。
      原本以為天生兩腳就是用來走的,
      可真的走,才知不是想像中的簡單。

      那時沒人告訴我該如何準備長時的步行,
      而走路又是為了什麼?就是穿上鞋,背包裏帶著水,
      眼看前方,有路就走。這一走,
      真的走到彰化,雖然疲累不堪,
      心中卻盈盈滋長著什麼,
      我發現那是道路在召喚,於是決定休息後再走。
      就這樣,一年期間,我出門五趟,
      從台北走到屏東,從花蓮北埔走到台東大武,
      從淡水走到南方澳,走了接近一千公里的路。

      因為長途長時的步行,我喜愛上道路,
      不管大路或小徑,不管風景美醜,路的延伸帶給人喜悅,
      彷彿在下一個轉彎將有什麼要發生,鼓舞著人繼續向前。
      每踏出一步,以緩慢的速度與道路接合,
      體會的世界跟車行的速度所見自然不同。
      每一粒飛揚的塵土,每一絲氣味,每一片灑在樹葉上的陽光,
      皆迎面而來,與身體遭遇,沒有阻隔。在路上走久,
      知覺感官再一次開放,世界豐富了起來。

      現實裏人們早已習慣以快速的方式前進,
      沒有飛機就搭火車,要不自己開車,開車最好走高速公路,
      盡可能快速抵達要去的地方,而路通常不被當成目的地。
      路被當成手段,讓出給所有速度快的交通工具,
      而不再給想走路的人了。

      那樣匆匆忙忙地運載,路看似熱鬧,
      卻經常孤單地靜止在某處,連一個足跡也無。
      每每我走在省道上,
      看見柏油路面上最常標示的一個字「慢」,
      心中不免唏噓,都怕落後別人了,誰還願意慢下來呢?

      速度跟文明的進展幾乎畫上等號,
      快代表效率,慢則落伍,走路人一邊涼快去吧,
      別礙著別人前進。我們的社群對慢的人並不友善。

      以西部省道而言,每一條跨越溪流的大橋,
      均少有人行步道,路旁標線與護欄的距離不超過五十公分,
      行路人被來來往往的車輛擠壓,連邊緣都快沒地方站了。
      反倒在東部,花蓮大橋,往台東市區的中華大橋,
      體貼地規畫自行車道與人行步道,熱切歡迎人們邁開大步來走。

      到底哪一邊比較落後,哪一邊比較進步?
      人們又要以什麼速度朝前而去呢?
      有時坐在道路旁休息,感覺自己放慢的腳步,
      非常寂寞,心想「同路人」究竟在哪裏?
      為什麼走在路上的人如此稀少?

      第一趟走路回來,朋友轉來黃武雄教授關於千里步道的構想,
      激動地看著他所敘述的夢:「幾年之後,
      台灣會出現一條眾志成城、名聞遐邇的千里步道,環島一周。」
      這真是一個比蓋高鐵還大的夢呀,特別是走路的人已經少得可憐,
      人們都隨著時代高速運轉的今天,
      竟有人提出要打造一條路只讓給慢速行進的人,
      這種「反其道」而行的夢,怎不令人心頭熱血。

      有了熱血,夢想就不會只是夢想。經過一年多的時間,
      二○○六年千里步道被一群有心人付諸實行,我
      所知道的幾個作家如徐仁修、小野等,
      都加入修築這條步道的行列。

      不管未來千里步道是何種規格,先想像一下,
      把現有的道路公布在網站上(不管它好不好走),
      就像玩接龍遊戲,邀請人們加入,
      你走台一線五十到七十公里,
      他走台十一線八十到一百公里,
      每個人都用走的來完成一段路程,
      相加相連,千里步道的粗胚不就成了嗎?
      當人們開始走,去找路,去記述,腳步踏實了,
      路自然就延伸而出,環繞連結。

      並且當路被走過踏查過,
      當人以緩慢速度遭遇路旁的萬事萬物,
      甚至對一棵樹都會產生新的美感,
      心靈會自動留下深刻的記錄。
      譬如我記得台一線楊梅到湖口,
      二○○四年十月走過時路旁是綿延數里的橡膠樹,
      每棵都有成人手臂環抱那麼粗,
      然而當二○○五年我再次經過那裏,
      幾百棵那樣會呼吸的大樹卻已經全部連根拔除。
      是會心痛的,因為這種連結已經不只是現實道路上的接合,
      那道路那樹因為走過,跟人建立堅實的情感,
      人們會開始關心它,開始愛護它的周遭。
      這也正是我以為的千里步道內在的價值。

      島上的道路何止千里萬里,千里步道這樣一個夢想,
      是用來讓每個人踏出自己的腳步,
      共同去構築我們所生所長這塊土地的樣貌。
      合眾人之力所打造的已不僅是有形的步道,
      真的完成,那其實是在重建島上人們的無形心路,
      聯繫那許久未曾溝通交流的心靈。
      是一條連接人跟人的步道。
      是當我們放慢速度漫步其中,
      能看清楚迎面而來對方的容顏,
      可以彼此打招呼,
      而不再只是快速前進擦肩而過什麼都不留的一條道路。

      留一條千里步道給下一代,比留一條高鐵還必須,
      當我們快速地朝前奔去,高鐵縮短的是城鎮跟城鎮的距離,
      而千里步道縮短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上路吧,文明公路、蠻荒小徑,
      只要人們肯踏出第一步,
      就會在路上結成夥伴。
      上路吧,尋找那條存在我們心中的千里步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83&aid=199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