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辦斯卡羅展?吳密察:須與台博館與台史博跨館合作
2021-09-30 12:58 聯合報 / 記者陳宛茜/台北即時報導
故宮文獻大展「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此刻正展出「牡丹社事件」相關史料。圖上的原民照片中,有一位是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之子朱雷。記者陳宛茜/攝影
故宮文獻大展「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此刻正展出「牡丹社事件」相關史料。圖上的原民照片中,有一位是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之子朱雷。記者陳宛茜/攝影
公視夯劇「斯卡羅」捧紅歷史上真有其人的男主角李仙得,而故宮院長吳密察是台灣最早研究李仙得的學者之一,故宮也典藏不少與斯卡羅相關的清史史料。今天吳密察赴立院報告故宮業務,多位立委鼓勵故宮趁著熱潮策「斯卡羅」展,讓故宮更貼近大眾。吳密察表示,故宮典藏與斯卡羅(羅妹號事件)有關的原始資料不超過三件,若要做此展,必須與國立台灣博物館和台灣歷史博物館合作,兩館擁有更多相關史料。
「斯卡羅」引發是否美化李仙得的爭議。張廖萬堅、鄭正鈐等多位立委問及吳密察對李仙得的歷史評價。吳密察表示,李仙得在處理羅妹號事件的「斯卡羅」時是「鴿派」,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羅妹號紛爭,希望清朝政府介入解決事件。但他依據處理羅妹號事件的「斯卡羅」經驗,形成完整的帝國主義論述。在幾年後的牡丹社事件中李仙得變成「鷹派」,用「番地無主論」概念說服日本出兵台灣,李仙得成為「征台論」的主要人物。
立委張廖萬堅指出,外界有聲音質疑「斯卡羅」扭曲歷史,成為「綠營史官的傳聲者」。鄭正鈐表示,故宮應該展出相關史料,不要讓執政者認為掌握資源便可以重新詮釋歷史。
吳密察則說,故宮的展覽只能「呈現歷史,不做解讀。」他透露,故宮典藏跟斯卡羅相關的原始史料不超過三件,非原始史料不超過五件,但牡丹社事件相關史料則更多。故宮若要做此展,可將故宮自己有的史料找出來,並與台博館和台灣歷史博物館合作。
陳秀寶等立委則建議故宮可以參與製作清代歷史劇,讓典藏的史料更貼近大眾。吳密察表示,故宮可以提供專業諮詢,也正跟文策院討論,如何透過文策院媒合跟民間合作。
故宮文獻大展「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此刻正展出「牡丹社事件」相關史料。圖上的原民照片中,有一位是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之子朱雷。記者陳宛茜/攝影
談管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