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往事曾經如此
市長:blackjack  副市長: juntruth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往事曾經如此】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外省人-外省貴族與外省賤民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推薦:一個台灣女生的「外省」經驗 by Sunny大小姐
 瀏覽15,384|回應16推薦4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亞魯司基
早早安(顏俊家)
孫立人的粉絲
B

很榮幸獲得Sunny大小姐的同意轉載,在取得她的授權時,她的回信令我獲得啟發,她的文章十分中性,也真情流露,希望大家在看這篇文章前先靜下心,想想這篇文章作者的心境,還有在台灣生活的我們。

推薦這篇好文章!一個台灣女生的「外省」經驗 by  Sunny

原載於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bravesunny/3/1239095142/20040603173109/ 


2004228天空美極了,媽媽動員全家手拉手結人鏈沒去,黃昏向晚總統府前晃啊晃。台上各路數搖滾人嘶吼「Say Yes To Taiwan
Say no to China」,微微晚風中身子被太陽餘溫混合春日甜蜜氣息弄得幾許迷醉。身旁儘是青春正熾小朋友們,趕集交換春天吶喊消息,稍稍荒腔走板的表演熟悉可親了 起來。是否感召起對台灣的痛惜與認同?很抱歉!完全沒有。

相較牽手228澎湃歡快的朋友,我的冷靜清明到了冷血無情女的地步。但是這樣的我又是多麼易被巨大理想(泡沫)呼喚的女孩阿!自國中夜讀許曹德傳、台灣四 百年史、黨外雜誌等前衛出版社或爸爸不知哪而弄來的怪書,立志做俠女,獻身建國革命(秋瑾姿態多風采華麗!);高中和媽媽一同走街頭反核;大學入女研社搞 婦運;回國後從媒體跳到社運界做小工我的青春戀夢跟社會改革緊緊扣合,簡直就像永劫回歸沒完沒了。怎地今朝已成皮乾肉枯老兵,再也榨不出多汁熱血、肥美 怒吼,剩下一雙眼睛不肯閉上。

生不出228歷史認同感,起身到228紀念館一探究竟。冷冽午后雨絲嘩啦啦,感受不到半點春光無線。剛從泰國執行醫療援助回台的YD一臉紅撲撲,印記著南 國陽光與土壤,她說台北溼冷棉透入骨,還是泰國鄉下舒服些。告別YD走進228紀念館,接待處一對中年婦人先誤以為我是七年級生,讚嘆女學生居然有興趣了 解「我們台灣人的歷史」,馬上又帶著淡淡戒心的說「妳國語那麼標準,外省人喔!?」,待解釋完兩項誤會,她倆啾著我說「妳需不需要導覽阿,我們可以幫你介 紹」,期盼滿溢的眼睛,誰也不忍抗拒。

紀念館的文物跟讀過的資料沒有太多出入,也就是多了些受難者的照片。一張張黑白照片中是各各不同的人生,有年少俊秀看了讓人心疼的年輕學生、有意氣風發的 台籍精英、有的臉龐溫潤如玉、有的頭面老實木訥、有張唇長得可口美味,靈透豐腴,引我一陣饞,眼口發燙悲憤當然有,更多的是睜眼記歷史的認真自制。

詢問當年受難者人數,健談導覽婦人說的急,前一句疊著後一句,語調反倒模糊,「有專家說是兩萬八啦,但是我讀過的資料說不只啦,一定有好幾倍,他們是拿機 關槍殺我們台灣人耶!死的人一定更多啦!有人全家都被殺就沒有算進去也有」「當時局勢亂,好像也有外省人被殺」我又問,「那時候是有台灣人很氣,拿亂棒 打外省人啦!人數應該不多啦!亂棒也不容易打死人阿,應該是受傷而已」

一行三人在小小的展區緩步繞行,不知覺竟錯過閉館時間。黑暗中延梯下樓,半明暗間,婦人突然轉頭說,「他們那個當選台灣就完了,那個不知道檢討自己做錯的 」神志荒惚間我喃喃說了些「應該不會啦,台灣民主不會走回頭路」之類的話敷衍婦人,回家沖完熱水澡,恍然明白「他們」意指「外省人」與和唏泥的整套族 群想像。


D約師大夜市見,慣常在政大書城抓了本書一《風和日暖》,看介紹是年輕的法國學者研究台灣的「外省人國族認同」,月初買書、逛超市一直是我晴天儲糧的習慣。

《風和日暖》作者高格伏是那種真正喜愛台灣的外國人,相異於那些膀子上掛個長髮瘦女子、撈錢跑的外國人。他老老實實在台灣做了好幾年研究、住進眷村和研究 對象做朋友。他以一個外國人的文化隔離度觀看台灣的族群與「外省人」在眷戀原鄉(第一代)、嚮往中國、認同台灣的幾個面向中徘徊。

高格伏研究他們,也同情那些活在台灣卻不認同台灣的外省族群。他的研究指出「外省人」其實在生活中越來越認同台灣,但因為社會的泛政治化,選舉時特定的政 治操作,被簡化了。他的分析:「第一、二代外省人對目前台灣的走向懷著不安,對將來沒有信心;他們認為本土化的趨勢就是去中國化,意味著他們在台灣會沒有 位置。高格孚結語:「我希望他們不要怕自己的認同,能自由地發現、承認和接受,最終能感受到這塊土地的風和日暖。」

想著謝阿姨、薛媽媽、林媽媽和我那一群小鄰居朋友們。童年公寓住著群玩伴,上下樓小孩年齡相近的鄰太太們時相往來,謝、林兩家是傳統純粹的外省家庭,薛 家則是客家媽媽配上海爸爸的組合。有一陣子各家媽媽們時興學麵點,大家擠在林媽媽家今天蒸饅頭、後天包餃子玩得不亦樂乎;一下子又是流行勾毛衣,圍在薛 媽媽家由女主人指點新花樣,媽媽個性急弄不來細女紅,我那件火紅綴小花毛外套從年初撥弄到年尾,小孩長得快,還是薛媽媽接手才不至於新衣穿不下的窘境。小 孩眼光望出,媽媽沒表現過對外省人的不信賴與疏離。

童年靜悠安穩幾近無聊。在「本省人」「外省人」等同「清明節掃墓」「清明節沒墓可掃」的無差別感中長大。學校沒人會在意什麼本省外省的,只記得真真爺爺來 自江蘇,死黨阿娟一說起台語她就發嬌嗔,用又軟又甜的調子,要我們別說她聽不懂得話。這一點也不重要,當時我們關心的永恆主題是四班男生。

彷彿高中左右吧(大約是李登輝主政後數年)!媽媽深深壓抑的台灣人意識如噴泉湧現,我也初初意識到本省人與外省人的不同比清明節掃墓這件事複雜多了。爸媽 世代的台灣人/閩南人,深深經歷李登輝宣示的「台灣人的悲哀」,學校時期禁說台語、文化歧視台灣風物、被外省人貶低、白色恐怖盤繞政治情勢一鬆綁,深埋 記憶現身,再加上連串選舉激化,媽媽逐漸建構對「外省人」的「異感/他者感」,和票投「本土」的政治信仰。

這轉變緩慢深刻,同學來去家中玩耍,過去省籍從來不在媽媽問題單中,她通常問小客人「妳們家有幾個小孩啦!」「住哪裡?爸爸在做什麼?」「喜不喜歡陳媽媽 煮的綠豆湯」「XXX(就是我啦)在學校乖不乖阿」之類的婆婆媽媽,隨著台灣人意識破土而出,她會問來訪同學「你們家是台灣人嗎?」那變成某種探詢身分 的動作,重要性跟小客人功課好不好差不多,隱隱的「we/the other」劃分。

張望小歷史,媽媽是有對「外來專制政權」憤憤的理由。每當我不諳福佬話而鬧了莫名笑話(弟弟們在私立國中習得一口垮垮的海口腔台語,與父輩台中腔、母系的 大度腔略略不同),她總暗藏不住自責,怪自己當年被教育「台語比較沒水準」「怕你們在學校被罰」而沒教台語,懊悔女兒語彙如斷線風箏,天際亂舞

媽媽刻意講國語不教台語的策略,確實在女兒身上遺留了荒唐後遺症。一來我的台語零零落落,加之怪腔怪調,時時被懷疑為外省仔子或ABC、再者我的國語有台 灣化的嫌疑(媽媽都這樣說嘛!),捲舌音和不捲舌音楜成一團,在電視台當記者時吃盡苦頭。政治操縱語言的暴亂與謬誤,我是活體實驗白老鼠一隻。


有一回台北小孩玲玲大談台北城多麼令她魂魄相隨、誓死不離云云(打死不會去中南部就學…),一時間,十年前初初北上就學,「他者」經驗如木乃伊復活,令我 對台北二字無端做噁。憶起台北同學總統稱非台北市同學為「你們中南部來的」,暗暗不喜「中南部人」的衣物、口音與走路的方式沒特別惡意,就是帶點天子腳 下的文化優越感。曾質疑台北友人「台中在台灣的中部耶!請不要說中南部好不好,你們該不會以為基隆也算中南部吧!」回望的眼神無辜、無解且無所謂。想來是 台北城外儘皆蠻荒之地,中蠻與南蠻又有何不同?

初入台北城異鄉人或許忘不了,此城曾以無比自大口氣貶抑他們的「中南部故鄉」「中南部台客氣質」,暗暗編織「說台語沒水準」荒唐神話,馴服異鄉人認同台北文化,拋甩「台語文文化」。

我想像媽媽再也不願意背負異鄉人身分,她要做主人,反擊那些鄙視她的政黨與人們。而「外省人」三個字,直接承載了狂妄自大的國語文化與威權白色恐怖政權遺產,一份令我的「外省朋友」厭棄又不得不接受的遺產。

媽媽反應或許激動些,台北外省朋友或許自大些。只有老天知道,我們同樣嗜喝甘美咖啡,打死不退熱愛怪電影,愛中渾然不知本省外省,一個台灣女生的「外省」經驗終將成為歷史,一段孩子們搖頭不解的歷史

台長  Sunny大小姐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497484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黃彰健:多採口述歷史 推論會偏頗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研院院士黃彰健說,研究二二八須充分了解史學精神,否則將淪為「迎合當代」產物。
記者楊湘鈞/攝影 

【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院士黃彰健昨天抨擊,「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根本錯用史學研究方法,研究者「不知識別史料」,以致推論偏頗、考據錯誤。

黃彰健並指出,研究二二八必須以兩岸人民福祉為最優先考量,必須充分了解史學精神,否則將淪為「迎合當代」的產物。

黃彰健是研究明清史的知名學者,一九七一年起以「戊戌變法史研究」等著作,獲教育部文科學術著作獎等多項學術獎項,一九八二年獲選為中研院院士。

黃彰健說,史料分國史、野史、家史三層次,其中國史取向重年月,關於時間的考證應以國史為主;野史取向重是非,即以其中傳達的意理為主;家史取向重官職,因為家族多會忠實記載祖先曾擔任何官職,不會造假。若遇歷史難題,即應秉持此理,交叉比對、檢視相關史料,再做出最合理的推論。

黃彰健認為,許多關於二二八的研究報告並未遵照前述的原則篩檢史料,最常見的是刻意忽略政府檔案,而傾向採用類同野史的口述歷史。

黃彰健舉例,像是二二八後的高雄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二二八究竟死了多少人,若只採信口述歷史,不與檔案相互比對,就會出現「為暴民隱」的推論,更易誇大死傷。就以傷亡人數來說,官方檔案不僅詳列傷亡者姓名,就連傷在何處都有記載,較之當時報章報導或口述歷史的推論,顯然前者可信度更高。

「官方史料未提的,推論即可能有錯。」吳彰健表示,研究者必須時時有此警覺,絕不能驟下定論。像他即將出版的「二二八事件真相考證稿」,雖自認考證確實、充足、多元,卻仍不敢說是「考證」,又多加了「稿」字,即是希望其他研究者能加以指正、共同參研,或待後世發掘新事證後再補充。

2006/02/24 聯合報】   http://udn.com

「蔣渭川和陳儀交涉 遭誤解」


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

中研院院士黃彰健指出,在二二八事件中代表民間向長官公署交涉的蔣渭川,代表官方見解的「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中卻「頗多汙衊曲解」。因此他在「二二八事件真相考證稿」一書特闢專章,希望公平論斷蔣渭川。

黃彰健指出,當時蔣渭川是台北市商業協會會長,台北市的流氓都會買他的帳;且他曾代表民間團體上書長官公署修正平抑物價政策,深獲民心。陳儀當時即著眼於蔣渭川具備豐沛的群眾背景,才邀請蔣渭川出面平息暴亂。

黃彰健表示,二二八事件初始、事端尚未擴大,陳儀一方面派民意代表斡旋,一方面遊說蔣渭川出面協調;自從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宣傳組長王添灯提包括要求國軍繳械的卅二條要求後,情勢才大逆轉。但很多人並不了解、甚至誤解這一段影響事件轉折的關鍵始末。

黃彰健表示,「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即對於蔣渭川曾在二二八事件中投注心血努力的貢獻視若無睹,一概忽略抹殺,還編造蔣「可能亦藉此難得機會立功成名」的說辭。

黃彰健表示,經他考證的相關電文與史料,足已證明蔣渭川不願意二二八事件惡化擴大、傷及無辜,尤其是三月五日蔣渭川以政治建設協會名義,致電國民黨台灣省黨部李翼中轉國府蔣主席電文中「千祈勿派軍隊鎮壓,庶免驚動民心」一語,完全把他對群眾心理的清楚掌握與其擔憂心境表露無遺。

黃彰健表示,從三月二日三月六日,代表台灣人民向陳儀提出討論改革、為台灣人民爭取權益的,是蔣渭川與其所領導的處委會民間代表,不是王添灯等人。王添灯等人所提出的卅二條不但沒給台灣人帶來福利,反而壞了事,才使事件釀成不可收拾悲劇。

2006/02/24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572989
法律問題,法律解決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法律問題,法律解決,也希望所有研究的學者能好好討論,政客們也別再拿「二二八」做政治算計了!

追究228 北社將控告國民黨 求償50億


中央社台北二十三日電

台灣北社秘書長楊文嘉今天表示,北社決定針對二二八事件向中國國民黨提起民事訴訟,求償新台幣五十億元,用於成立國家級二二八紀念館。北社二十七日將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

楊文嘉下午接受記者訪問表示,台灣常從情、理、法等方面看待二二八事件,不過,法卻是擺在最後面;北社決定對國民黨當年濫用國家公權力的行為提告,希望透過法律程序,深化台灣法治。

他說,北社提民事訴訟,不代表放棄提刑事訴訟,因為蔣介石已經過世,如果要提刑事,必須要透過法律救濟或補強論述等程序,北社會繼續研究。

楊文嘉指出,北社希望五十億元賠償金用於成立國家級二二八紀念館,希望透過紀念館的成立,引導民眾與政府思考,遵守和平與人道精神,並讓政府記取教訓,勿讓二二八事件再度發生。

除向國民黨提告外,楊文嘉認為,國民黨應公開二二八事件相關檔案,捐給國史館等單位,並在媒體刊登廣告,公開向民眾道歉。

此外,楊文嘉表示,也有社員建議,既然蔣介石是當年二二八事件屠殺的決策者,現在所有歸給蔣介石的榮耀都應該收回,包括中正紀念堂、介壽堂等都要檢討改名。

【2006/02/23 中央社】 @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572310
228歸咎蔣中正?學者反駁
推薦1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badminton


以下轉載今天聯合晚報的新聞,「228歸咎蔣中正?學者反駁」,此外,蔣孝嚴也已對陳錦煌、陳儀深,和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提刑事告訴附帶民事賠償,求償新台幣50億元並要求登報道歉。

總而言之,蔣介石有無責任的討論可以不必再是「禁區」,民進黨與台獨也不必把這上綱到族群仇恨,國民黨的態度應該是回歸到歷史討論、法律討論才是。

228歸咎蔣中正?學者反駁

記者秦富珍/台北報導

二二八基金會委託研究的「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指蔣介石是二二八事件背後最大元凶,中研院次級團體「二二八研究增補小組」讀書會,將在本周六下午發表兩年研究成果,對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提出反駁,並要求公開辯論。

這個讀書會成員有院士、教授、研究員廿多人,周六由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院士黃彰建發表「二二八真相考正稿」,近代史研究員朱浤源發表「從歷史方法學談二二八」,史評家武之璋也要發表多年蒐集的二二八史料檔案,蔣家第三代蔣孝嚴也會到場致意。

高齡88歲的黃彰建說,陳儀深是博士,卻不懂中國史家怎麼處理史料,「二二八責任歸屬報告」把元凶歸咎給蔣介石,錯誤的一塌糊塗。

至於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把二二八定調為「官逼民反」,黃彰建說,「不要說太籠統的話」,要了解當時台灣人民反抗的理由,二二八是典型「政策殺人」。

他說,行政長官陳儀推動「官營專賣貿易政策」,讓國營事業與民營企業作不公平競爭,引發民怨,造成二二八事件,他是從最新曝光的長官公署、貿易公署檔案得知,陳儀欺上瞞下,才演變至此,蔣介石唯一的錯是35年7月18日台灣人向中央請願,就該把陳儀調走。

他說,陳儀深指民國37年3月5日,當時的蔣介石下命令派兵,蔣是當時的元首,當然由蔣下令派兵,派兵是因台中被台共黨員謝雪紅占據,還有守嘉義的國軍困守機場,蔣不派兵去解救,還有什麼辦法。這些史實,大溪檔案記得很清楚。

他又舉例說,當時台灣人有807人署名,141人代簽,寫信給美國駐台領事轉交給美國務卿馬歇爾將軍,連署信的重要結論是「改革台灣最快途徑是交給聯合國託管,切斷台灣與大陸的政經一切連繫,一直到台灣獨立」。

他說,寫這種信在當年當然會走漏消息,陳儀知道了,寫信給蔣介石,指這些人講台獨,要消滅,但行政院的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隱晦真相,美國政府檔案卻印出來。

他說,他曾揭發這事,因為有綠色學者將美國政府這份檔案裡的「INDEPENDENT」「獨立」翻成為「自立」,「這種翻譯方式,完全是偏坦,不忠於史實」。

他表示,陳儀深曾在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指蔣介石是二二八元凶,證據是36年3月23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開會,要求將陳儀撤職查辦,蔣介石當時是國民黨總裁,卻不接受決議,以此推論蔣介石是元凶。

他反駁,他在會場上就曾指正陳儀深,去找找大溪檔案、警總檔案,蔣不採納是因為國防部長來電報,指台灣人的話是風聞,不能採信,蔣才沒有採納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決定,以此推測蔣是元凶太牽強。

【2006/02/23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571904
蔣孝嚴要求道歉 二二八基金會:不可能/聯合筆記》歷史混淆司法的荒謬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蔣孝嚴要求道歉 二二八基金會:不可能
中央社

國民黨籍立委蔣孝嚴今天對「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報告」指故總統蔣介石是首要元凶,要求二二八基金會董事長陳錦煌與撰寫報告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員陳儀深道歉,否則將提告。二二事件紀念基金會執行長楊振隆今天表示,不可能道歉,但尊重蔣孝嚴提告的決定。

二二八基金會昨天公布「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報告」,指故總統蔣介石自始知情,是首要元凶。蔣家第三代、立委蔣孝嚴今天要求陳錦煌與陳儀深道歉,否則將提出告訴,並求償新台幣五十億元。

楊振隆晚上表示,對蔣孝嚴的說法無法接受,這項學術報告從民國九十二年開始收集比對相關資料,不是隨便寫寫,歷史真相的探討應該回歸學術面,不應流於政治操作,不可能做任何形式的道歉。對蔣孝嚴將提告的說法,他表示,理解、尊重。

同時也是二二八事件受難家屬的楊振隆說,中國國民黨若有誠意應該負起救贖的動作,透過學術探討釐清二二八事件的責任,外省人不需要背負二二八事件的責任,反而有助於族群融合,這才是比較健康的角度。

228責任歸屬報告出爐:政府犯罪 求償五十億

林庭瑤、林淑玲/台北報導

最新出爐的「二二八事件政治責任歸屬研究報告」,直指前總統蔣介石是最大元凶,陳儀、彭孟緝、柯遠芬等人也負有次要責任。參與撰述的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台灣北社副社長陳儀深指出,北社計畫向國民黨提出民事訴訟求償五十億元,作為二二八紀念館經費,並在二月二十七日前做決定。

另位撰述人台大法律系教授陳志龍指出,二二八事件這類「政府犯罪」不同於個人犯罪,追償責任不應有時效消滅問題。

對於政府是否有後續向國民黨求償的動作,行政院發言人鄭文燦昨晚低調表示,這是一份重要的研究報告,有其參考價值﹔但政院還沒有討論,「政府不可能只根據一份研究報告做事情!」

引用大溪檔案資料

「二二八事件政治責任歸屬研究報告」昨開新書發表會,由二二八紀念基金會委託國史館館長張炎憲等人所做的研究報告,比起一九九二年行政院出版的「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最大差別在於拉高到法律層次,並追究事件當事人「責任歸屬」。張炎憲表示,這份報告取材自「大溪檔案」等資料,指出蔣介石是事件背後最大元凶,未來將向國民黨求償是重要方向。

這份研究報告,首度分層次釐清法律與政治責任。在南京決策第一層的部份首推掌握黨政軍特的蔣介石;第二層的台灣軍政層次則是陳儀、彭孟緝、柯遠芬等人,應付責任;在事件相關人員部份,包括省參議會議長黃朝琴、副議長李萬居、秘書長連震東等「半山」。

陳儀深指出,檢視「大溪檔案」相關的九十九件電報、公文、手令就可發現,蔣介石在三月五日派兵,手令也有簽「中正」二字;陳儀深強調,從責任歸屬來看,蔣介石無疑就是主角,人雖然不是蔣直接殺的,但兵是蔣派的,許多人因此喪命。

台大法律系教授陳志龍指出,二二八事件屬於政府犯罪,按照德國刑法慣例,殺人犯罪是沒有時效限制的,法理上是可追訴當事人的責任,立法院應重視生命權修改刑法,或是由立委提二二八事件的審判條例,讓法學、歷史學者共同討論這個問題。他說,司法院不只要「拍蒼蠅,也要打老虎」,也應該邀法官、檢察官舉辦二二八事件研討會。

提及「半山」政治角色

對於這份研究報告還提到「半山」的角色,點名連戰的父親連震東,引發連戰強烈不滿與抨擊,也遭到外界質疑具有濃厚政治色彩。世新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李筱峰反諷說,「連震東還曾向蔣介石報告台灣人有洗澡的良好習慣,這有說他壞到底嗎?」

陳儀深表示,像他在報告中就有提到當時參謀總長陳誠,就比國防部長白崇禧更具有人權觀念,因為白崇禧在二二八事發後都是在附和、袒護陳儀,陳誠卻主張很多案子並不需要根據戒嚴法進行軍事審判,台灣有法院的地方,就應該交給法院處理。

報告還點名當時國民黨的中央社台北分社及負責人葉明勳,向南京政府發出內容偏頗的「密電」,促使蔣介石做成派兵的決定。現年九十三歲,從事媒體、教育工作近七十年的葉明勳對此深表遺憾。

228基金會促列教科書

財團法人二二八基金會董事長陳錦煌昨日表示,將協調教育部將「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列入教科書,讓真相得以進一步釐清。他也透露,部分受難者家屬大力主張,將政府規畫中的二二八紀念館設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樓。

行政院主導的二二八基金會成立於民國八十四年國民黨執政時代,根據相關法令給予受難者及家屬補償,補償作業已於九十三年十月七日截止受理申請,尚有零星案件在審理中。十年來,有九千多人取得補償,政府發出七十多億元補償金。

對於北社擬提控訴,要求國民黨賠償五十億元,陳錦煌受訪時表示尊重。不過他表示,基金會不會援引該調查報告提出訴訟。

聯合筆記》歷史混淆司法的荒謬


楊湘鈞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出爐,引發兩極爭議。許多人提出報告未引的史料批判報告偏頗,但更深層的問題是部分人士企圖混淆歷史研究與司法裁判的心態,從此也凸顯該報告更像是改朝換代後的「精心傑作」。

這份報告,報載首度委請學者討論二二八事件的刑事及民事責任問題,參與學者認定是「政府犯罪」,且仍可追究相關人士的刑事責任;台灣北社則評估是否由具受害家屬身分的社員,對當時「以黨領政」的國民黨,提起五十億元民事訴訟。

但最大的矛盾也因此而來,既然認定是「政府犯罪」,為何不將求償矛頭對準中華民國政府或當今執政者?否則,豈不是認為當今日本政府不必為二次世界大戰的任何罪行負責?

或謂,「二二八事件處理暨補償條例」已讓「中華民國」負責了,但眾所皆知,該條例是政治處理的結果;且若「政府犯罪」事證確鑿,豈能僅憑區區「補償」即讓「中華民國」及後繼的執政者輕鬆過關?

因此,唯一可說得通的邏輯就是,中華民國自「阿扁元年」起已經消失,但國民黨還在,所以「罪責」就全歸於國民黨。說穿了,部分人士欲結合歷史研究與司法裁判,根本是企圖讓歷史、司法為此政治思維服務。

歷史研究並非不能與司法結合,卻必須了解,受史觀的影響與史料的侷限,雖可以得出結論,卻絕難達到司法裁判的「百分百確信」。單以最基本的訴訟公平論,又有誰足以代表「被告」,與挾著當權者意志並以龐大公權力為後盾的「歷史研究者」抗衡?

證諸過往,有太多「今朝寫前朝」、「易代修史」的事例讓人感慨,更讓後代歷史研究者戒慎恐懼。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就算自認不帶政治色彩,但當國史館長參與其中,具政治權力意象的陳水扁總統更出席新書發表會,恐怕跳到黃河也洗不清吧?

自唐代開始由「國家」設館置局纂修前朝歷史,歷朝奉行,除為保存史料,更為彰顯正統與權力宣示,這已是學界的共識。這次二二八研究報告,非以「國史館」名義進行,令人慶幸政黨輪替後的台灣,國史館尚未「公然」成為當權者打手,但卻也讓人憂心學術研究與政治掛勾更趨隱晦。除了執筆三嘆,又能奈何?

2006/02/22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570705
228紀念活動》綠營藉追思 推動廢統主張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份直指前總統蔣中正是二二八事件元凶的報告引起爭議;但二二八公園仍然寧靜祥和。
記者張天雄/攝影 

228紀念活動》綠營藉追思 推動廢統主張


記者蔡惠萍/台北報導

陳水扁總統拋出廢統及制訂新憲等議題後,今年綠營在策畫二二八紀念活動時,也以「追思二二八、展望新國家」為主軸,並以此推動廢統等主張。今年的二二八,在綠營來說,有不同的意義。

此外,三二六反反分裂大遊行將屆一周年,昨天府院黨例行會議中,民進黨部代表提出有意提早規畫反反分裂法周年相關活動,初步計畫重返凱達格蘭大道。黨團幹事長陳景峻表示,只要黨中央確定舉辦方式,黨團全力配合。

由手護台灣大聯盟規畫的二二八系列紀念活動,以前天發表「二二八事件政治責任歸屬研究報告」揭開序幕,今天將前往美國在台協會,表達支持陳水扁總統「廢除國統綱領」,並抗議美國政府反對台灣自決。

手護台灣大聯盟還將舉辦紀念音樂會、攝影展等,重點活動是二月廿七日前總統李登輝的「台灣國家願景」專題演講會,二二八當天也舉行萬人巡禮遊行活動。

另一方面,綠委江昭儀提議,既然「二二八事件政治責任歸屬研究報告」直指蔣介石是二二八事件背後最大元凶,台灣的國際機場名稱就不應再紀念蔣中正。他將要求交通部提報行政院,修改中正國際機場名稱。

江昭儀表示,國外很多文獻都記載蔣中正是獨裁者,很多外國友人也會感到奇怪,為何民主化的台灣還要紀念獨裁者,若將中正機場正名,也可達到國際宣傳效果。

他說,他問過交通部,國際機場的名稱當初是行政院核定通過,沒有法律位階,只要修改行政命令即可。新名稱則可公開徵求。

除了對「中正」國際機場有意見,江昭儀也說,他將一併提案修正涉及國家戲劇院與國家音樂廳營運及管理的「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設置條例」,至於俗稱的「中正紀念堂」究竟該如何改名,也可聽聽民眾意見。

2006/02/21 聯合報】   http://udn.com 

馬英九:228紀錄片 國民黨必須做


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電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問題再引發社會關注,中國國民黨將推出二二八歷史紀錄片,對此,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今天強調,面對歷史的悲劇,必須透過不斷追念與道歉,才能安寧家屬心靈,這是國民黨必須做的事。

馬英九下午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二二八事件是由於當時政府處置不當造成民眾抗爭,最後演變成流血衝突,儘管過去十多年來,政府已道歉、建館、建碑及訂定國定紀念日,也成立二二八基金會補償,迄今已補償二千多人,但許多問題不是靠補償可以解決。

他說,很多二二八罹難者家屬或親人迄今仍很痛苦,必須要透過不斷追念、道歉,才能讓他們獲得心靈上的安寧。因此,包括紀錄片的製作,馬英九表示「這些都是國民黨認為必須要作的事」。

至於有部分立委認為前總統蔣介石涉及二二八事件責任,包括中正機場等處所名稱都應「去中正化」,對此,馬英九說,「這是少數人的意見,聽聽就好。」。

2006/02/21 中央社】   http://udn.com  

直言集》政治當頭 追思都已變了調

【本報記者李祖舜】

二二八,一個經立法明定全國放假一天的和平紀念日,一旦碰上島內藍綠政治力量拉扯,就變得一點都不和平,更談不上紀念了。

民國八十三年行政院公布二二八事件調查報告以來,這個被視為牽動現代台灣史觀路線改變的重大事件,更成為朝野爭取本土認同的重要指標。

每逢二二八,朝野都舉行追思活動,顯示對這個歷史悲劇的重視,還得不斷挖空心思,規畫更能賺人熱淚、博取受難者家屬認同的紀念方式。當年倖存的受害者與受難者家屬,在政治的色彩下,都幾乎被迫成了朝野每年定時配合演出關懷歷史陳案的配角。

最近兩次總統大選,因為投票日在二二八後不久,使得二二八事件意外變質成了藍綠候選人爭逐總統大位的助選工具。特別是民進黨,屢屢以二二八受難者代言人的角色,批判過去執政的國民黨政權,讓國民黨處於挨打狀態,只能一再選擇以謙卑、道歉與反省來換取選民的諒解,但仍舊難以抹去這個因為歷史原罪所烙下的罪惡紋身。

政黨輪替後,儘管執政者口口聲聲高喊和解、放下,卻始終沒有放下追打舊日族群仇恨的棍棒,每逢二二八,就動念藉著回顧史實的理由,延續聲討國民黨政權罪行的戲碼,而且年年提高追究層級,直到今年,透過委託的學術報告將蔣介石定位為禍首元凶。因此,打蔣與護蔣,竟然荒謬地取代二二八追思的本意,成了今年紀念二二八事件的主要話題。

更離譜的是,為了追究或撇清追懲元凶的責任,藍綠要角還各自擺出捍衛二二八代理人的高姿態,喊出高額價碼的補償金相互叫陣,讓這個歷史悲劇無辜地沾染了銅臭味。

當政治凌駕史實時,所有追思與紀念其實都已變質走調,不管藍綠再搬出什麼冠冕堂皇的紀念理由與操作手法,都會讓人為歷史悲劇的受害者感到悲哀。

一種二二八,卻出現兩種紀念的顏色,能讓台灣島內民眾深切感受到的,恐怕只有錯亂的歷史認同與醜陋的政客嘴臉而已。

2006/02/21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569214
228研究報告「蔣介石是首要元凶」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28研究報告「蔣介石是首要元凶」 


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二二八基金會委託國史館館長張炎憲等人所做的「二二八事件政治責任歸屬研究報告」,今天將正式發表,陳水扁總統也受邀發表重要談話。這分研究報告取材自大溪檔案等資料,直指蔣介石是二二八事件背後最大元凶。

國民黨黨史會人員昨天聽到此一指控後,表示完全不能認同。

張炎憲說,他和七、八個學者,包括陳儀深、李筱峰、薛化元、黃秀政及民刑法專家黃茂榮與陳志龍等,於二○○三年底開始做此研究,今天將公布研究結果,整個研究內容近六百頁。這也是近七十年來二二八事件最重要文獻之一,將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意義做出總檢討。

這分研究報告還分層次釐清與二二八事件有關人士的政治與法律責任,報告認為,二二八事件真正該負責任的,首推掌握黨政軍特的蔣介石,第二層應是彭孟緝、陳儀、柯遠芬等人。

陳儀深表示,根據大溪檔案,他們認定,蔣介石就是二二八事件最大元凶。與當時黨政軍特有關的電報函件共有九分,蔣介石在三月十日一項總理紀念周的公開談話,並沒有直接講到他指揮二二八,但三月五日南京政府發出的派兵電報,根據字跡,應是蔣介石的手令,三月九日登陸後就展開屠殺,另外,蔣介石也知道柯遠芬與二二八有關,但並未處分柯,連白崇禧都認為應檢討柯,但蔣還是沒有動作。

報告中指第二層應負責任的人士是彭孟緝,他在三月六日揮兵南下高雄,在國民黨黨部的部分,時任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李翼中,則是三月六日到南京,將一些有關派兵的函件,直接交給蔣介石。

不過,陳儀深表示,並不是整個南京政府都很胡塗,當時監委楊亮功、邱念台到台灣調查,要求懲處陳儀,國民黨中央黨部執行委員會也曾要求檢討此事件。

看過這分研究報告的相關人士也指出,從大溪檔案的文件發文內容,陳儀與南京政府公文的來返等發現,鎮壓二二八精英公文都送到南京政府,因此可推論蔣介石對於二二八事件是知情的。

二二八家屬近年來最期待的,就是要求查出二二八事件的元凶,及釐清政治與法律的責任。因此,部分民間社團人士自側面得知此一研究報告結論後,醞釀要告國民黨,至於如何控告,將進一步研究。

2006/02/19 聯合報】   http://udn.com  

總統:還原228歷史 建立國家認同 


中央社台北十九日電

總統陳水扁今天表示,二二八事件是台灣人民心中永遠的痛,還原歷史真相,可以建立社會正義、互信互賴的基礎;唯有還原歷史,從中學習教訓,才能進而建立土地與國家的認同。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下午發表「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新書,陳總統致詞表示,在國家民主化轉型過程中,還原過去歷史事件原貌,是邁向更成熟民主的必須道路。

他說,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問題,過去政府不敢提、不敢說,透過這本研究著作,終於可真相大白。

總統指出,過去台灣在威權體制統治下,歷史真相往往被執政當局刻意蒙蔽;有許多似是而非論調,例如有人解釋二二八事件,是改朝換代總會有的屠殺事件,應被諒解;有人認為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兵荒馬亂,發生事件不只台灣一地,可以被原諒。

不過,陳總統認為,這些說法都是從統治者立場出發,無論如何,不應模糊二二八事件的真相與焦點。

這本書認為當時最高權力者「蔣介石是事件元兇,應負最大責任」,「陳儀、柯遠芬、彭孟緝等軍政人員應負次要責任」。此書也從刑法、民法觀點,重新檢視二二八事件法律責任,提供責任歸屬研究的新方向。

陳總統表示,在國家民主化轉型過程中,還原過去歷史事件原貌,釐清責任歸屬,是邁向更成熟民主必經道路。一個真正成熟民主國家的人民,須培養誠實面對歷史勇氣,不能被扭曲歷史觀點自我欺騙、自我安慰。

他說,參與黨外運動時期,當時只能稱為「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之後,政府逐漸公開史料、建立紀念碑、紀念館、訂二二八為國定假日。

不過,陳總統表示,在解除禁忌過程中,台灣社會對歷史反省不夠深刻,有些人甚至包容不求甚解、不問是非。社會大眾也普遍認為受難者家屬已得到金屬補償,反而忽略更深層二二八歷史真相責任。

他認為,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核心問題,在這些外在形式下被忽略、逐漸淡忘。

陳總統強調,過去威權統治,國民黨政府逮捕反對人士,造成無數冤案,當時人民忍氣吞聲,是完全可以理解。

總統表示,在自由民主的今日,若二二八真相、責任歸屬問題仍被忽略,這是正義無法伸張的表徵,大家絕不容許這樣的事繼續發生。

因此,他強調,要落實民主憲政,保障人權核心價值,並且要避免在寬容、族群和諧假象下,刻意忽視二二八責任歸屬問題。

陳總統說,二二八事件是台灣人民心中永遠的痛。還原歷史真相,可以建立社會正義、互信互賴的基礎。唯有還原歷史,才能從中學習教訓,進而建立土地與國家的認同。

他表示,唯有從歷史學習教訓,才能超越過去,發展真正自我;唯有還原歷史真相,才能平撫社會傷痛,發展公義祥和社會。

陳總統也說,大家一輩子都在學習原諒、寬恕的功課,唯有真正寬恕,才能帶來真正和諧、平安,但這不代表要忘記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公義與寬恕不相違背,公義是社會基石,法律是維護此基石的工具。這本新書代表台灣民主社會又邁出另一個公義腳步。

2006/02/19 中央社】   http://udn.com 

陳儀深:蔣介石派兵鎮壓 主導228 


記者楊昇儒/台北報導

今天下午發表的「228事件政治責任歸屬研究報告」,直指蔣介石是首要元凶,在這項報告負責「南京決策階層」部分的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陳儀深上午強調,「大溪檔案」有99件電報、手令、公文可以證明蔣介石不但派兵,也在整個血腥鎮壓過程掌握狀況下達指示,事後還包庇陳儀、彭孟緝、柯遠芬等明顯應負責任的人。

陳儀深指出,檢視「大溪檔案」相關的99件電報、公文、手令就可發現,蔣介石在35派兵,手令也有簽「中正」二字;在鎮壓過程中,蔣介石還交代陳儀必須「優先恢復交通」以及「基隆、高雄很重要」等,顯示蔣介石了解整個過程,還下指示。

陳儀深強調,從責任歸屬來看,蔣介石無疑就是主角,人雖然不是蔣直接殺的,但兵是蔣派的;蔣介石雖然沒在手令指示殺人,但多少人就因此喪命。監委楊亮功、邱念台事後到台灣調查,並提出調查報告,經國民黨中執會通過,要求查辦陳儀等人,但當時擔任國民黨總裁的蔣介石,卻以黨章賦予的特權,裁示不予採納,包庇陳儀這幾個明顯要負責的人。

對於這份研究報告還提到連戰的父親連震東,不但引發連戰強烈不滿與抨擊,也遭到外界質疑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陳儀深強調,在整份報告出現的人,不都是罪人,他們是希望以史實來釐清不同的角色。

陳儀深表示,像他在報告中就有提到當時擔任參謀總長的陳誠,就比當時的國防部長白崇禧更具有人權觀念,因為白崇禧在228事發後都是在附和、袒護陳儀,陳誠卻主張很多案子並不需要根據戒嚴法進行軍事審判,台灣有法院的地方,就應該交給法院處理。

對於媒體報導,國史館長張炎憲表示,這份報告出爐後,向國民黨求償將是未來的重要方向,陳儀深表示,228事件應負責的人,都已不在人世,像是蔣介石,總不能向其後代蔣孝嚴求償。但228事件爆發的1947年,仍處於「訓政時期」,是以黨領政,國民黨當然要負責;現在國民黨仍然是很有影響力的政黨,又有龐大黨產,就應該做些事以示負責,給受難家屬交代。

陳儀深建議,國民黨應該全面公布檔案,並捐錢給228基金會蓋一座國家級的紀念館,這都對促進社會和解有直接的效益。

2006/02/19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228報告究責蔣介石 蔣孝嚴:動機可議 


中央社台北十九日電

媒體報導「二二八事件政治責任歸屬」研究報告,直指故總統蔣介石是元凶。身為蔣家第三代的中國國民黨籍立委蔣孝嚴今天說,在這個時間點公布報告,動機有爭議。

蔣孝嚴(台北市)在接受媒體記者訪問時說,二二八基金會委託國史館所做的報告,他還沒有看到整份報告,不了解研究報告是如何推論蔣介石是首要元兇,無法進一步評論。

他認為,過去國民黨執政時,不斷努力弭平傷口,部分民進黨人士也在做努力;但二二八基金會卻選擇在二二八前夕公佈這份報告,動機可議,應該要被譴責。

2006/02/19 中央社】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565935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