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法會》釋名:
水陸法會是佛教寺廟中所舉行的大型佛事活動,
它的全稱是「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盛會」。
有的叫水陸道場、水陸齋,
因為這種佛事是以供飲食為主,
為超度水陸一切亡魂而設。
水陸法會所要達到的目的有三點:
一是對先亡者祖先幽靈所作的追善菩提,
二是將此功德回施主自身及其眷屬,
得以延壽增福,三是救濟六道眾生普超三界。
◎《水陸法會》緣起:
據《釋門正統》中記載:
相傳南北朝南梁武帝﹝464年—549年﹞
夢見一位神僧告訴他,六道四生受苦無量,
為何不作水陸齋普濟他們?
這是所有功德中最大的功德。但該如何普濟法,
梁武帝問了許多僧人,他們都說不知道。
醒來後,梁武帝又問寶誌禪師,
禪師建議他廣尋佛教經論,將會有個結果。
於是,梁武帝把許多貝葉經搬到法雲殿,
早晚披覽,經過三年時間,撰成水陸儀文。
隨即在金山寺依儀修設。親臨法會,
並詔僧祐律師宣讀儀文。這是水陸法會的肇始。
◎《水陸畫》種類:
「水陸畫」可分為三類:
一是佛教系統的諸佛菩薩、諸天、明王、羅漢、護法神等。
二是道教和中國民間神祇,如三清、十二真君、五岳、二十八宿、列曜、六丁六甲、八仙等。
三是佛道和民間信仰並已漢化的龍王、閻王、六道中的畜生、餓鬼和其它鬼魂等。
在法會上懸掛「水陸畫」中的某些畫幅,
就是代表要召請的某些「尊神」。
再經下面所述的某種儀式,被邀請到法會光臨。
◎明代《水陸畫》考古:
『明史』載:『慈聖好佛....』
明代萬曆皇帝的母親慈聖皇太后,篤信佛教。
力倡水陸法會,請畫師製作佛教水陸畫作。
◎《水陸畫》考古:
在水陸法會中所陳設的水陸畫,
自唐以來不斷發展,到明代已達巔峰。
南、北水陸畫多寡不一,沒有定制,
多者近二百幅,少者幾十幅。
從現存情況看,以一百二十幅左右者為多。
在內容上有分有合,既無統一,亦難與儀規一一對應。
雖到法裕彙刊儀規時,對水陸畫訂出明確張數和每幅畫面的具體內容,但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一堂按此儀規所繪之全堂水陸畫。
歷代所繪都已殘缺不全,無法使用,且多數藏於博物館。
二百餘年來,一直沒有一堂能符合儀規的高水準水陸畫。
有鑒於此,依據現今寺院水陸法會通用的彙本儀規為規範,
以現存最完整、出自明代內府、繪畫水平最高的水陸畫為粉本,
參照清康熙二十六年內府畫師所繪水陸畫及甘肅、山西、河北等處的水陸壁畫。
◎文殊菩薩/2014.09.
飛鴻 faahung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