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是圓的,遊戲得進行九十分鐘,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全部」。三段式的生命歷程反覆,很難不將之與奇士勞斯基的《機遇之歌》(Blind Chance)相比較,但相同形式,就帶出兩個導演不同的關切。
機遇之歌的主軸是「不可抗拒的命運」,人看似可以選擇自己所在的環境和方向,其實不然,男主角在趕上與趕不上火車的機緣差別之後,被牽引出不同的人生遭遇,最終又會被牽引向同樣的場景,出現在飛機場中,坐上那架飛機,不同的只是誰會成為情人,誰又會是陌生人。個人生命面對大環境的無從預期與不可抗拒,因此顯得沈重巨大。(註)
《蘿拉快跑》(run lola run)則將時間空間的焦點濃縮放回個人,除了以電玩現實交雜和緊湊節奏帶來了刺激、遊戲之感,還隱含了一種對命運可主控的自信。
在限時二十分鐘必須籌到十萬元到達男朋友曼尼所在之處的遊戲規則裡,蘿拉一共跑了三次,「快跑」的路線是一樣的,路上會遇到的特定人物也相同,但她在每個關鍵時刻的反應都對他人以及她自己的結局產生影響(包含她選擇尖叫的時間)。
第一次她僅只是跑,衝進銀行發現了老爸外遇,沒借到錢,跟男朋友一起搶超市,最後被一個烏龍警察的擦槍走火擊中,倒地結束;第二次她拿了警衛的槍,挾持自己老爸的銀行,及時帶著錢跑到曼尼等她的地方,但這次是曼尼在轉身要走向她時,被烏龍的救護車撞上,再一次結束;最後一次,蘿拉沒走進銀行,沒遇到老爸,她跑去賭場用一百塊快速贏了十萬元,同時間曼尼看到那個在地鐵把他錢拿走的流浪漢,把錢拿了回來。.....
如果僅只是重複三次,這就真的跟打game一樣,因為結束所以再開始,重來不重來,無關緊要。關鍵神來之筆在兩次要準備重跑前的過門片段。
第一次蘿拉中槍倒在地上,和第二次曼尼躺在地上之時,導演將畫面分別轉到了曼尼跟蘿拉躺在床上的對話,頭一次是蘿拉枕著曼尼的手臂問他怎麼知道她就是他愛的那個人,曼尼答不出來,覺得蘿拉在胡鬧,問她是不是想分手,蘿拉說:「我想我得作個決定」;第二次角色位置對調,換成曼尼枕著蘿拉手臂問她如果他快死了,蘿拉會怎麼辦?蘿拉先是很有自信的跟曼尼說:「我不會讓你死的」,曼尼依舊憂心,蘿拉最後忍不住跟他說:「但是曼尼,你並沒有死」,於是下一次的重跑開始。
兩次的互相詢問,一方面暗示了一方對前一次結束可能帶來的情感終結的不安,同時帶出下一次的重跑。儘管過程中的機緣巧合始終不可測到甚為荒謬,但要重來的動力卻是掌握在蘿拉手中。
選擇可以帶來改變的機會,於是有了第三次看來最完滿的結束,但導演又刻意的遺留下不少弦外之音,暗示結束也是開始:曼尼在時間內從流浪漢身上拿回錢,繳回給角頭老大獲得稱讚,但他把槍留給了流浪漢;蘿拉拎著手上靠運氣贏來的十萬元到達,卻看到曼尼一臉輕鬆愜意的走向她,完全不問她在這二十分鐘中發生了什麼事的跟她說:「一切都沒事了,我們走吧。」拉著她轉身離開。
狀況解決,但蘿拉所跑的這二十分鐘也頓時跟整個狀況失去了直接關連,她看著曼尼,彷彿那是一個她未曾好好認識的陌生人。
所以真的結束了嗎?蘿拉被曼尼拉著離開,始終沒有表現出興奮之情,也沒有說話,曼尼牽著她,不經意的瞄見她手上的袋子,隨口問道:「袋子裡是什麼東西?」一直面無表情的蘿拉,忽然露出了一抹神秘的微笑.....。
「遊戲結束即是遊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