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5478779
中共宣傳 淡化日本侵華讓共軍起死回生
2021-05-23 14:00 世界日報 / 社論
中共慶祝建黨百年宣傳鋪天蓋地,影響力最大的電視劇就推20多部。據新聞報導,大陸超過半數影藝人員都參加演出,隨著「七一」愈來愈近,螢幕和網路全面一片「赤化」,播出的全是紅色「建黨劇」,14億人民除非不看,難有其他選擇。
建黨劇理所當然的主旋律是歌功頌德,宣傳毛澤東等領導人豐功偉績,卻看不到建黨過程的關鍵真相。例如,中共軍隊1930年代初被國民黨軍隊「圍剿」,幾近滅亡的事實被淡化。毛曾多次說,1934年「長征」前,共軍總數達30萬人,但1936年抵延安時,只剩2.5萬人(主力紅軍只有7000人)。
換言之,共軍被圍剿瀕臨滅亡,抵陝北後仍繼續被圍剿,朝不保夕。但為什麼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時,共軍卻已大幅擴張,發展成能與國民黨軍隊爭天下的力量?這是中共建黨初期和發展的重要關鍵,有必要認識歷史真相。
關鍵在日本1930年代傾全力侵略中國,國民黨政府不得不與中共合作抗日,於是讓原已被包圍在陝北一個角落的中共,能在八年抗日戰爭期間得到喘息和發展機會,並利用戰爭環境迅速向全國擴散。
日本明治維新後全面現代化,國力迅速增強,但國內資源缺乏,所以向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發展,1931年九一八事變侵占東北後,接著全力向中國南方進軍。國民黨政府在1936年「西安事變」和1937年「盧溝橋事變」的壓力下,不得不接受國共合作,一起抗日。
1934年中共長征前,黨員有4萬人,1945年增至120萬;共軍1936年抵延安時2.5萬,1945年時已增至91萬;1945年共軍根據地控制的人口數已達1億。黨員、軍隊和控制人口反映中共在抗戰中迅速發展,應了歷史家和國民黨說的「七分發展,二分應付國民黨,一分抗日」的策略,但中共現在卻以「領導抗日、戰勝日本」自居。
中共抗戰期間每占據一個地方,必改變地方政府組織,就算國軍反攻,共軍被逼撤退,但會捲土重來奪回。據哈佛大學歷史學家費正清(John K. Fairbank)研究,中共抗戰期間對廣大農村進行改造,是2000多年來中國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改變也為中共準備好1945年抗戰結束後與國民黨爭奪天下。
國共合作抗日期間,大部分正面戰鬥都由國軍面對,共軍基本只是配合,偶爾進行游擊戰,共軍其實沒打過多少仗,從抗戰時國軍犧牲200多位將領,而共軍只有區區兩位,可見一斑。中共宣傳最熱烈的一是1937年9月「平型關戰役」,二是1940年8月的「百團大戰」。
其中平型關戰役就是游擊戰。盧溝橋七七事變後兩個月,國軍隊死守山西平型關,共軍參加右翼防守,但後來出動4000共軍,在附近一處山谷埋伏,待日軍補給部隊經過時突襲;日軍部隊700人,戰鬥兵只占100人,共軍仍用十多小時才全殲日軍。這場勝利被中共大肆宣傳,對當時社會造成極大影響,不少青年相信共軍有擊敗日軍的能力,投奔延安。
中共建黨百年宣傳,形容中共領導英明神武,高瞻遠矚,以少勝多,擊退日軍。歷史卻顯示,如果不是日本侵略中國,中共得到絕處逢生機會,並在戰爭環境下發展,就不可能有紅色政權。
除了抗戰,共軍抗戰後期占據東北,也決定了中國命運。1945年抗戰結束,中共得蘇聯幫助,占據東北,進一步鞏固打天下的力量。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後,日本投降,蘇聯迅速派兵占據東北,阻止國民黨軍隊進入,卻暗中讓共軍進軍東北,占據根據地。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才出關,但共軍已捷足先登。「得東北者得天下」,內戰爆發,林彪從東北率軍南下,迅即攻陷北平,內戰形勢急轉直下。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中國,對當年日本侵略中國表達歉意;當時毛澤東毫不遲疑回應說:「我們多謝日本軍隊,幫助我們早日完成中國的革命。」周恩來也多次感謝日本,史蹟斑斑可考;如果不是日本侵華,中共能否得天下,真是未知數。
中共宣傳將毛捧為建黨第一人,自有其政治需要。例如陳獨秀和李大釗兩名創黨人,陳於1927年被開除黨籍,李也在1927年去世,兩人地位難與毛相提並論。另外,毛自1935年遵義會議奪得領導權後,到1976年去世一直是最高領導人。但毛當年力主共軍「長征」,逃至陝北,幾陷共軍於滅亡,如果不是日本侵略中國,毛一生功過勢必完全要改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