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反共反獨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反共反獨】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老毛子、倭寇、納粹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2013-1-28 聯合報編譯綜合報導〈納粹罪行 梅克爾:德永遠負責〉
 瀏覽2,647|回應4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tina2008
雇貓
albert8888
SCFtw2

.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665740.shtml
納粹罪行 梅克爾:德永遠負責
【2013/01/28 聯合報】【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 2013.01.28 04:07 pm

1月27日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大屠殺紀念日,德國人也在這天舉行多項儀式,紀念納粹屠殺的受害人。德國總理梅克爾26日說,德國應為納粹所犯的罪行背負「永恆責任」。

梅克爾在她網站的播客中說:「當然,德國對國家社會主義的罪行,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受害者,尤其是納粹大屠殺的受害者,應負起永恆的責任。」

梅克爾說:「我們必須清楚表明,一代接一代,重覆說明:只要有勇氣、公民的勇氣,人人都能協助確保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永無立足機會。」

她說:「我們勇於面對歷史,凡事不隱瞞,凡事不抑制。我們必須正視此事,以確保我們能在未來成為一個良好與值得信賴的夥伴,一如今天的我們。謝天謝地。」

1945年1月27日,蘇聯部隊解放占領區波蘭境內的奧許維茨集中營,這天後來成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今年1月30日則是希特勒獲得德國總統興登堡任命為總理80周年的日子。

德國數個組織27日於全德舉行多項活動,紀念納粹獨裁主義下的受害人。希特勒於1933年到1945年統治德國時,逾600萬人死於納粹集中營,多數是猶太人。

--------------------------------------------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4/132013012800942.html
貝老讚獨裁者 引發爭議
2013-01-28 16:04 新聞速報 【中央社】

     義大利米蘭昨天舉行1場紀念會,追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屠殺和不公平對待的猶太人。義大利前總理貝魯斯柯尼卻讚揚與納粹結盟的前獨裁者墨索里尼,引發爭議。

     義大利媒體報導,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在會場表示,「種族歧視是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最糟糕的政策,但是他也做了不少好事。」

     他解釋,在當時的情境下,墨索里尼身為義大利領導人,不得不選擇和勢力強大的德國納粹結盟。

     他還說,義大利只是默許種族屠殺政策,不需要擔起和德國一樣的責任。

     雖然貝魯斯柯尼事後試圖澄清,他也認為墨索里尼是個獨裁者,但他的言論已經引發爭議。

     義大利猶太人組織的主席賈特格納(Renzo Gattegna)表示,貝魯斯柯尼的發言不僅膚淺、不恰當,而且「試圖正當化義大利為了與強權妥協而屠殺猶太人的決定,這是不道德的。」

     賈特格納還說,根據史實,義大利在二戰前就開始反猶的政策,應該和德國納粹擔起一樣的責任。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則說,德國對於二戰負有深遠的責任,尤其是對那些遭到屠殺的人。1020128

--------------------------------------------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3/132013012800469.html
貝魯斯柯尼稱讚墨索里尼是個好領導人
2013-01-28 09:28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夏明珠】

    經常口沒遮攔的義大利前總理(貝魯斯柯尼)再度禍從口出,他在納粹大屠殺紀念日活動上稱讚二戰期間的義大利獨夫(墨索里尼)是個好領導人。

    (貝魯斯柯尼)在米蘭一項悼念納粹屠殺受害人的活動上說,除了迫害猶太人之外,(墨索里尼)在其他方面的執政表現都很好。

    貝魯斯柯尼年前11月,在金融危機升高之際,讓出總理寶座。他不排除回鍋總理,前提是,他領導的自由人民黨必須打贏下個月的國會大選。目前民調,中間偏左的民主黨支持率領先,它們痛批(貝魯斯柯尼)發言很不得體。不過,(貝魯斯柯尼)亂說話從來就不是新聞,他的冷笑話中,比較經典的包括說美國總統歐巴馬的黑皮膚是曬出來的。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4919226
 回應文章
郭慧 2016年02月22日 10:50〈「世界不該忘記特雷布林卡」 納粹集中營最後一名生還者辭世〉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http://www.storm.mg/article/82711
「世界不該忘記特雷布林卡」 納粹集中營最後一名生還者辭世 
郭慧 2016年02月22日 10:50

根據美聯社報導,納粹死亡集中營「特雷布林卡」(Treblinka)的最後一名生還者威倫柏格(Samuel Willenberg)19日於以色列過世,留下女兒和1名孫子,享壽93歲。

一入營就面對死亡

「特雷布林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位於德國戰區波蘭境內的死亡營。根據資料顯示,共有87萬5千人在此遭到集體屠殺,人數僅次於「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

雖然在其他集中營,猶太人遭殺害前會被迫作苦力,然而,特雷布林卡的猶太人幾乎是一入營便被帶進毒氣室,只有少數年輕體壯的男子才會被要求勞動。而當時年僅20歲的威倫柏格便是其中之一。

爬過成堆屍體逃命

而到了1943年8月2日,一群猶太人偷出武器,並在「特雷布林卡」裡頭放火,嘗試逃離該處。然而,在逃出的上百人中,多數都被鄰近礦場的納粹軍隊槍殺,或被波蘭村民捕獲並遣返。

威倫柏格回憶到,當時自己必須爬過鐵絲網上成堆的屍體才得以逃出,而在此過程中,他的腿也受到槍傷。然而,他必須不停地跑,忽略途中死亡的朋友,才得以保住一線生機。而他的藍眼睛以及不像猶太人的長相也有助於逃亡。

然而,雖然自己逃過一劫,他的2名姊妹卻都死於「特雷布林卡」。對於自己能夠倖免於難,威倫柏格說道:「運氣,這完全是運氣。」

痛苦景象永生難忘

在二戰結束後,威倫柏格則搬到以色列,成為住房部(Housing Ministry)的調查員。雖說已經離開了納粹的威脅,然而,那段痛苦的回憶卻持續跟著他。

「我同時過著2種人生。一種在此時此地,另一種則停留在當時。」威倫柏格說道,「它徘徊在我的腦海裡,未曾離去,更會永遠跟著我。」

「世界不該忘記特雷布林卡。」威倫柏格在2010年接受美聯社採訪時這麼說道。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5441977
2013-9-5 中央社巴黎4日專電〈歷史和解 法德總統訪屠殺遺址〉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143729.shtml
歷史和解 法德總統訪屠殺遺址
【2013/09/05 中央社】【中央社╱巴黎4日專電】 2013.09.05 10:38 am

法國總統歐蘭德今天下午和德國總統高克(Joachim Gauck)手牽手,到二戰納粹屠殺遺址的奧拉杜村(Oradour)進行歷史性訪問。

這是1944年奧拉杜村大屠殺後首位德國總統到訪。兩位領導人在88歲的倖存者賀柏拉斯(Robert Hebras)講解下參觀了村子和教堂,在死難者墓碑前獻花,並在廢墟旁的紀念館發表講話,還與倖存者的家人會面。

歐蘭德表示,這項訪問是個象徵,也是捍衛人權的承諾。他向高克接受訪問奧拉杜村表示敬意,認為他是「今天德國的尊嚴,能夠面對昨天納粹的野蠻」。

高克則以感激和謙卑的心情感謝法國願意和解,他理解倖存者對納粹兇手還沒有被追究責任的苦楚,也會將訊息帶回德國,且不會保持沉默。他強調,今天德國想要建設歐洲但不想要稱霸。

講話完畢,兩位領導人相互擁抱,象徵法德兩國記憶歷史、仇恨和解,致力永久和平。

1944年6月10日,前往諾曼第前線的納粹德國士兵在這座村子屠殺642人,其中205名兒童。屠殺當天,村民們被德軍以檢查身份證的名義集合起來,然後將婦女和兒童關入教堂用火焚燒,成年男子則被關入穀倉和車庫,用機關槍或毒氣進行屠殺。

納粹士兵屠殺的原因至今不明,而全村只有5名男子和1名婦女倖免於難。

法國在1946年保留了大火燒毀後的村莊廢墟為歷史遺蹟,於1999年建立紀念館。

歐蘭德和高克今天攜手做歷史性訪問,讓法國民眾聯想到1984年法國總統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與德國總理柯爾(Helmut Kohl)攜手訪問凡爾登(Verdun)附近一次世界大戰德法士兵交戰死亡慘重的杜奧蒙(Douaumont)村。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5006121
2013-8-14 黃瑞明〈回憶滔天罪行的起源〉『全日本的博物館為數七千多,卻無一座探討皇軍暴行。』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albert8888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3081400477.html
觀念平台 - 回憶滔天罪行的起源
2013-08-14 01:40 中國時報 【黃瑞明】(作者為靜宜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今年是希特勒上台掌權的80周年。1933年1月30日,興登堡總統突然任命希特勒為總理,德國從此走向極權之路,導致猶太人的大浩劫與全歐洲瀕臨毀滅。今天的德國人仍然沒有忘記這一事件。

     從5月開始,柏林市內的十幾處地點就同步展開一場主題為《被摧毀的多樣性》的大型展覽。多樣性指的是原來德國社會中對於不同族群與意見所存在的包容性,納粹得勢之後,這一切都完了。展覽的主軸在以歷史照片附加文字說明呈現1933年的意義以及其後發展的真相。除了室內展示場之外,幾處公園與車站裡也樹立著眾多圓柱形看板,上面貼上個別受害人的生平簡介與不幸下場,這讓訪客可以體會到納粹的罪惡不只是抽象模糊的統計數字而已。

     德國歷史博物館是展覽活動的重點之一。它成立於1987年,主要催生者是當時的柯爾總理。柯爾是歷史本科出身,年幼時經歷過轟炸,所以在反省過去方面具備相當的意識。多少也是因為這樣,德博的經常性展區所呈現的不是炫耀性宣傳而是理性冷靜乃至批判分析,這特別表現在納粹統治時期的展區之中。這次為了配合《被摧毀的多樣性》,德博開闢了《柏林1933─1938》的特展。參觀者可以從中了解到何以原本看似已經過氣的希特勒卻能在1933年蒙受興登堡的青睞,他又怎樣在掌權之後就立即肆無忌憚地持續迫害猶太人與政治異己。1938年11月是隨後演變的第一次高峰,納粹一連兩天(所謂的「帝國水晶夜」)在全國火燒猶太教堂、砸毀商店並進行大肆捕殺。

     同樣值得參觀的是「恐怖地形圖」,這是在黨衛軍與蓋世太保總部的廢墟之上建立的露天博物館。除了也展示1933年以後發生的罪行之外,新建的室內館則有探討當年媒體如何全面淪為納粹喉舌的議題特展。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不管在這裡或其他地點,全部的展覽都是免費入場,目的當然在廣納訪客。再者,各處的展示資料都附上德英對照說明,所以即使外國人也可以領悟到其中所欲傳達的訊息:不錯,德國人過去確實曾經幹下令人髮指的滔天罪行,但是他們直至今天還是牢牢記住歷史的教訓!

     在面對二戰歷史的態度上,日本人和德國人絕對是判若兩極。兩者的根本差異出在對過去的角色認知迥然有異。德國人毫無保留地承認自己就是加害者,日本人則依舊掙脫不出被害人的幻想情結。正因為如此,所以廣島與長崎每年8月都會舉行原爆周年紀念,全日本的博物館為數七千多,卻無一座探討皇軍暴行。國民不知歷史真相,政客自然可以在慰安婦議題上混淆是非。安倍晉三參不參拜靖國神社其實事小,真正的問題是日本將永遠得不到世人的信賴與敬重。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4998683
【倭寇】2013-2-25 旺報社評〈澄清史實 深切自省〉
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雇貓
tina2008
albert8888
SCFtw2

.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4/112013022500433.html
社評 - 澄清史實 深切自省
2013-02-25 01:14 旺報 【本報訊】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美期間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聲稱中國為操弄民意支持而挑起了與日本及亞洲鄰國的領土爭端;中國的教育制度不斷灌輸學生愛國主義,鼓動反日情緒,因而造成了今日釣魚台爭端惡化。

     安倍蓄意歪曲事實,暴露了日本軍國主義右翼政客的本質。中日釣島爭端至今,安倍先是誤判北京捍衛領土主權的意志與決心,繼而對中國人的反日情節冷嘲熱諷,如今再把釣島問題歸咎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及領土野心,刻意迴避日本侵華的歷史錯誤,再次觸痛中國人的戰爭創傷和民族屈辱。

     近百餘年來,中國與印度、俄羅斯、越南等國曾先後爆發領土衝突,但從未像面對日本一樣,激發出中國人高漲的民族意識。二戰結束至今已近70年,中日歷史恩怨始終難以化解,每逢七七抗戰、九一八事變或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中國人痛苦的記憶總會被勾起。

     兩年前,「世界抗日戰爭史實維護聯合會」選在九一八事變80周年之日,在美國舊金山首次放映日本女教師松岡環編導的紀錄片《南京:尋找封存的紀錄》。這部片子根據南京大屠殺生還者與侵華日軍的口述,詳實記錄日本對中國慘無人道的殺戮行為。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1995年為二戰日軍殖民占領與侵華罪行發表道歉言論,鳩山由紀夫在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題字「友愛和平」,代表老一代日本人對軍國主義的唾棄。當下日本年輕一代因當權者篡改或掩蓋歷史,對1895年甲午戰爭迄今的中日關係卻茫然不知,因而難以理解日本內閣成員為何不宜參拜靖國神社,中國人回應日本購島又為何如此激烈。

     歷史會因政治需要而被扭曲或篡改,但歷史真相難以被抹滅,更永遠不會被人遺忘。日本媒體解讀中國對釣魚台立場強硬,是在意圖搶奪日本領土,西方媒體對中日領土爭端的報導也經常失真,關鍵都在於對史實的偏頗認知。例如,美國學者研究二戰歷史,偏重太平洋跳島攻勢,英國學者看重英軍在緬甸和印度戰場的表現,日本則根本無意公開二戰文獻。至於海峽兩岸,也因為政治對立而各自解讀日本侵華歷史。

     聯合國把1月27日訂定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這一天德國照例舉辦多項活動,今年總理梅克爾女士重申,德國對二戰期間納粹的罪行與眾多受害者將永遠負責。反觀日本安倍政府,則毫無反省之心,不斷散播「無需為戰爭道歉」、「首相應與天皇共同參拜靖國神社」或「否認日本二戰期間強徵慰安婦」的謬論。

     日本若規避歷史教訓,年輕一代有可能再度發動戰爭重蹈二戰覆轍,日本媒體若無法認清右翼軍國主義思維的潛在威脅,持續鼓動中日仇視,歷史悲劇必將重演。安倍訪美期間的挑釁言論,既失了國家領導人的風度,對北京也形同挑戰。若根據中國軍方高層的說法,國家核心利益一點不能損,國家主權一分不能丟,國家領土一寸不能少,中日終將一戰。

     中日如果再啟戰端,中國領導人因背負著民族的奇恥大辱,承受輸不起的龐大壓力,不計代價下的戰爭其慘烈會至何種程度,應可想而知。人類必須面對歷史,不能依據政治需要架構歷史觀。化解中日情仇的根本途徑,在於兩國必須建構共同的二戰歷史觀,澄清史實並深刻反省,才可能維繫東亞和平與安定。同樣地,兩岸中國人也應建立共同史觀,才能奠定政治對話與永續和平的基礎。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4929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