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反共反獨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反共反獨】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反共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ZT] 朱建陵2008-9-13報導〈從批中到內省京奧後 西方媒體開始反思〉
 瀏覽856|回應1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5+112008091300049,00.html
從批中到內省京奧後 西方媒體開始反思
2008-09-13 中國時報 【朱建陵/台北報導】


八月廿三日,北京奧運閉幕的前一天,英國《泰晤士報》刊出評論員佛萊契(Martin Fletcher)的文章〈中國夢已取代美國夢〉。這篇文章並不企圖為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擦脂抹粉,主要是對西方媒體的中國報導進行反思。

作者同意,西方媒體的中國報導內容多數是正確的,包含中國人民是不自由的、異議聲音是遭到打壓的、幾億廉價勞動力是遭到剝削的、中國政府是獨裁的。但另一方面,作者也為中國提出辯護。

中國夢已取代美國夢 首開先例

據指出,西方媒體的中國報導沉浸在打擊異議者、互聯網檢查、汙染等問題中。這些批評都是對的,但沒有準確地把中國報導出來,沒有看到中國城市及偏遠農村在改革開放之後的積極改變。

依據西方媒體原先的假設,為大陸百姓民主權利發聲的報導理應得到大陸民主派的歡迎,但實際結果並不如預期。在北京奧運因西藏騷亂問題而鬧得紛紛擾擾之際,《德國之聲》爆出了「張丹紅事件」。

四十二歲的張丹紅出生於北京,留學德國,一九九○年進入《德國之聲》,二○○四年晉升為中文部副主任。事件的原委是張丹紅參加德國電視節目訪談,發表了許多被視為「親中」、不符合《德國之聲》價值觀的論點,遭《德國之聲》暫時停職。此事件的背後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其中之一是「誰把張丹紅推到西方的對立面?」

張丹紅在「六四」後不久進入《德國之聲》,十八年後得到晉升,工作績效得到肯定,而她的意識形態推測也與《德國之聲》接近。直到今天,網路上還能找到許多張丹紅與大陸海外民運人士一起參加活動的照片。

指稱未準確報導中國改革變化

但北京奧運期間,張丹紅卻在德國媒體上發表了許多被視為「親中」的言論,包括西藏語言文化遭到破壞「不是真的」;西方關於北京奧運與中國民主的討論「是由無知和偏見導致的,中國不應該因此受到懲罰」。

直到現在,德國媒體還沒對「張丹紅事件」作反應,一些大陸海外「持不同政見者」已經提出了看法,認為張丹紅「轉向」的原因就在西方媒體對中國新聞、尤其西藏問題的報導錯誤太多,而這些錯誤經常反映出西方媒體以價值代替查證的高傲心態。

在《德國之聲》之後,炮火轉向了《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一位一九九○年大學畢業、經歷過「六四」洗禮、對西方民主價值充滿崇敬的大陸留學生,月初給《BBC》寫了一封信,題目是〈西方媒體應當如何面對改革中的中國〉,信中對包含《BBC》在內西方媒體的中國報導提出了強烈批評。

該信作者「中國李先生」說:「西方媒體可能並沒有意識到,你們正在失去中國!你們正在失去中國年輕一代對西方的崇拜和信任,而將他們推向民族主義立場。」末了,「中國李先生」提出挑戰,看《BBC》敢不敢一字不刪發表。

中國李先生投書 引發激烈討論

《BBC》接受了挑戰,結果引來了一場爆炸似的討論,支持「中國李先生」的有之,反對的也有之。不過,這些支持與反對的聲音絕大多數來自中國大陸,《BBC》反倒像一個旁觀者,或許主事者還在思考。

但西方媒體的反思並不代表東風壓倒西風、「中國價值」戰勝「西方價值」,這只是西方媒體自身的檢討與修正。那些張開大旗支持張丹紅、批判「西方價值」的大陸媒體可能連反思的胸襟都還不具備。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3026893
 回應文章
[ZT] 朱建陵2008-9-13報導〈一個大陸留法學生的告白 西方媒體的排華浪潮令人震驚〉
推薦0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5+112008091300050,00.html
一個大陸留法學生的告白 西方媒體的排華浪潮令人震驚
2008-09-13 中國時報 【朱建陵/台北報導】


一個大陸自由派媒體記者(姑隱其名)辭職到法國留學,當三月拉薩事件爆發,「紅心愛中國」活動開始在大陸網民的MSN上風行起來時,他的MSN上掛滿了「紅心」。如今,半年過去,他還保留著一顆。

到法國一年半,他看到了很多事。他說,以前把西方新聞圈想得太神聖,把歐美同行的職業標準想得很高,但現在才發現原來法國記者也收紅包,少則幾百歐元、多則幾千歐元;才發現不少法國記者擅長把材料七拼八湊,不採訪就洋洋灑灑寫出長篇報導。

讓他最氣憤的是這些問題在涉及中國的報導上最嚴重,基本上沒有幾個法國記者精通漢語,但卻有數量驚人的法國記者自稱是中國問題專家。

對於法國記者的「專業」,他也頗有微詞。在北京奧運比賽中,與法國選手對陣的中國大陸選手在他們嘴裡就成了「一個中國人」,法國媒體沒試著去找出這個中國人的背景資料。他說,法國記者這種素質還比不上大陸的自由派媒體。

他不否認法國新聞體制和整體素質確實有不少可取之處,但他認為這只是歲月的積澱,中國大陸的新聞體制雖和西方仍有差距,但已經在縮小。

他相信民主自由和新聞自由肯定蘊含著某種普世價值,但他也認為這樣的普世價值不一定是西方或台灣定義的標準,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有獨特的形式,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強求一致。

在接觸到西方媒體排山倒海似的「排華浪潮」之後,他震驚了。他說,他出身河北農村,老家如今許多人家已經開上了汽車,互聯網已經普及,甚至網上都能找到村裡老師的博客(部落格)。他不解西方媒體為什麼反映不出這些事實?

即使如此,他並不反對西方媒體的負面報導,因為沒有這些媒體中國的進步要慢得多,但他強調必須要是「負責任的」負面報導。他越來越相信真正的英雄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人。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3026905
引用者清單(1)
2008/09/14 02:11 【反共反獨】 [2008-9-14]【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之為偉大光榮正確的民族主義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