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反共反獨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反共反獨】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反共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北京奧運】2008-8-4〈80餘國領袖出席開幕 德義加不去〉
 瀏覽2,631|回應21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5+112008080400366,00.html
80餘國領袖出席開幕 德義加不去
2008-08-04 中國時報 【朱建陵/特稿】


奧運是體育盛事,但奧運歷史中,極權、威權、共產國家在獲得主辦權時,多是興奮非常,並都是傾全國之力來主辦,而這些國家的意圖就是透過國際肯定來強化國內認同。

根據大陸官方發布的訊息,目前確定將參加北京奧運開幕式的外國領導人已經超過八十人,其中包含美國總統布希、俄國總統梅德維捷夫、法國總統薩科奇、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等重要國家的領導人。

目前全世界的國家數不到二百個,一場北京奧運會就集合了八十幾個,而且還包含許多重要國家的領導人,北京奧運的「國際肯定」目標至此已經完成了大半。

但另一方面,公開抵制北京奧運的國家領袖也值得注意。其中,德國總理梅克爾是最主要的,雖然她表面的理由是「德國總理沒有出國參加奧運開幕式的傳統」。

梅克爾出身東德,對共產黨的行為模式熟悉不過。也因此拒絕參加北京奧運者,其他還包含捷克總統克勞斯、總理塔波蘭克尼、波蘭總理圖斯克,以及斯洛伐克、愛沙尼亞等國家的領導人。

與前東歐、蘇聯集團國家領導人的身體力行相比,西方國家領導人對北京奧運的反對聲音多是雷聲大、雨點小。出發北京前夕,美國總統布希以會見五名大陸異議人士的方式來逃避國內責難;英國首相布朗以將參加閉幕式、因此不克參加開幕式的理由躲過這個「兩難」選擇。

準備參加開幕式的法國總統薩科奇是其中最糟糕的,他一開始大言剌剌,為參加北京奧運列出一堆人權前提,但最終在北京毫不理會的情況下乖乖應允前往,徒然搞笑一場。

至於義大利總理貝魯斯科尼的拒絕參加理由則很「義大利」,他說:「北京天氣太熱。」西方國家最為堅持原則的領導人應該是加拿大總理哈珀,這位四十九歲的總理直言:「加拿大人不希望我們出賣加拿大的價值觀念」。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2975641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北京奧運】陳東旭2008-8-26報導〈京奧「無與倫比」? 中共自high〉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可以取用的慣用語:與眾不同、獨具一格。中文程度好的高中生都能想得到。

*****************************************************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4489646.shtml
京奧「無與倫比」? 中共自high
【2008/08/26 聯合報】【聯合報╱特派記者陳東旭/北京報導】 2008.08.26 03:23 am


國際奧會主席羅格前晚在北京奧運閉幕式上稱讚北京奧運是「truly exceptional games」,這句原文被大陸官方定位翻譯為「無與倫比」。透過媒體傳播後給足大陸官方面子。但昨天後續效應出現,有人認為,這個英文單字應翻成「獨具特色」才更符合字面意思。

前晚,羅格在奧運閉幕式致詞時用英文稱讚北京奧運是「these were truly exceptional games」,大陸官方翻譯成「這是一屆真正無與倫比的奧運會」,昨天北京各大報主要版面都以顯著的標題凸顯「無與倫比」四個大字,讓大陸老百姓充滿信心、與有榮焉。

但不少網民認為,細看羅格的原文,「exceptional」應該是指特殊的、格外的、很特別的、或優秀的意思,因此原文應該翻成「真正獨具特色的一屆奧運會」。翻成「無與倫比」(matchless),變成沒有對手的意思,應該不是羅格的本意,顯示中共官方企圖藉由西方的讚美以鞏固國內的威信與地位。

在近幾屆奧運會結束時都獲得國際奧會的正面評價,例如一九八八年漢城奧運會上薩瑪蘭奇稱「歷史上最好的覆蓋面最廣的奧運會」;一九九二年巴塞隆納奧運會被評價為「歷史上毋庸置疑最出色的奧運會」;一九九六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是「最有特色的奧運會」;二○○○年雪梨奧運會被薩瑪蘭奇盛讚為「最成功的一屆」;二○○四年雅典奧運會,新任國際奧會主席羅格稱「他們的工作確實非常出色。我對本屆奧運會非常、非常滿意。」

大陸官方在奧運開幕前向世界各國宣稱要「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羅格的讚美也在呼應北京的說法,但加了一句「truly」(真正的),強調他的看法。

羅格對北京奧運最中肯的一句話是,「北京奧運留下最重要的一筆無形遺產是讓大陸和世界彼此更能相互瞭解…奧運會將帶來一個長遠的積極影響」。

類似說法也出現於美總統布希接受訪問時稱北京奧運為世人提供到大陸並觀察大陸的機會,同時也使大陸民眾看到世界,有機會與世界各地的人們交流。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3007464
【北京奧運】邵宗海2008-8-26〈當中國展現了軟實力〉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8082600159,00.html
當中國展現了軟實力
2008-08-26 中國時報 【邵宗海】(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看完中時記者白德華廿五日「京奧文明洗禮,中國啟蒙運動」的報導,覺得很有啟示,但也很有感觸。對中國在奧運之後企以「軟實力」來影響世界或來改變世界對中國的看法,覺得有些想法想表達。

首先,我們只看歐洲各界對開幕式的說法,就知道中共如何成功的運用奧運的平台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軟實力」的滲透之道。Richard Pascoe是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主任,他看完開幕式曾說「通過北京奧運會,我們英國人和歐洲人學習到很多」。法國《費加羅報》社評則稱,本次奧運會的政治意義在於改變了西方人對中國的看法。作者的結論是,開幕式傳遞給世界的更深一層信息則是:中國企圖用「軟實力」來影響世界,從而建立一個和諧的國際秩序和經濟關係。

其次,中國取代了美國成為本屆奧運金牌榜的首位,象徵著國際體壇龍頭的易位。美國從上個世紀中葉開始,在夏季奧運會的金牌數上雖有升降,但從來沒有掉到第二位過(一九八○年杯葛莫斯科奧運沒有參加競賽是次例外)。即使一直面臨蘇聯與東德的抗衡,也只有受到威脅而已,也從來沒有想到會把金牌榜主位置拱手他人,而且居然就是中國。

這正驗證了中國網友所說,「奧運會的金牌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民族的興衰」。不只是北京奧運,二○一○年的廣州亞運、二○一○年的上海世博會、以及尚有許多尚沒在本文載列的國際性活動將會說明,中國尚要展示它的經濟力以及「軟實力」的影響力,為的就是要告訴國際社會:中國的和平崛起,是個機遇,而不是個威脅。

其實,中共內部實際己經有了對「軟實力」反省的聲音。如果大陸民眾在奧運主辦之後,尚懂得目前的軟實力仍然落後歐美各國,也了解自己的軟實力不是所謂的文化產業,那麼正表示在中國大陸還是有不少有識人士正在思考著重新檢討所謂的「軟實力」。

但是,已經展開的「軟實力」仍不容我們去低估中共對台潛在的壓力與威脅。謹舉兩個例子就可充分來說明中共「軟實力」的發揮淋致:

一、「孔子學院」將成為體現中國「軟實力」的最亮品牌。中國從二○○四年十一月在韓國首爾建立第一所孔子學院至今,中國國家漢語對外教學辦公室相繼在韓國、德國、瑞典、非洲和美國等六十四國家設立二百多所孔子學院,二○○七年更是以「三日一校」的速度迎來了開辦孔子學院的高潮。當初「在二○一○年之前建設一百所孔子學院」的目標也準備增至五百所,可在全世界吸收近二千萬名學生。這對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傳遞更是一大助力。

二、另一種「軟實力」 -- 和諧外交政策的形成。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訪問學者喬舒亞.柯蘭齊克撰寫的《魅力攻勢:中國的軟實力是如何改變世界的》,該書主要是論述中國在近十年中如何利用援助、貿易、投資等軟實力外交策略,來打消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經濟發展滋生的疑慮;並與這些發展中國家建立和鞏固彼此間的友好關係,尤其是同東南亞國家、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關係。中國的軟實力外交不但使其國際形象明顯改善,民意測驗和對中國的新聞報導都證明中國軟實力外交的成功。這對台灣來說,在水銀柱作用下,就會相對壓縮自己的「國際空間」。

中國軟實力走向,我們能不密切關注嗎?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3006657
【北京奧運】2008-8-25報導〈德媒:京奧組織完美 卻虛構了和諧〉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http://www.cna.com.tw/menu/NewsDetail.aspx?strSearchDate=20080825&strNewsID=200808250187&strType=SPT&strCatL=SPT
德媒:京奧組織完美 卻虛構了和諧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二十五日專電)
2008/08/25 18:31:11


北京奧運期間德國各大媒體除了大幅報導運動賽事,也試圖呈現光鮮亮麗的運動場背後中國社會的真實情景。隨著奧運落幕,評論一致指出這次京奧或許組織完美,中國卻向世人虛構了不存在的和諧,很難贏得世人發自內心的敬意。

「法蘭克福廣訊報」今天評論說,對亞洲人來說,或許可以接受不同的真實同時存在,對西方的眼睛而言,卻很難從北京奧運得到一個清楚的圖像。

法蘭克福廣訊報指出,中國向世人證明了能將西方最具傳統的一項文化盛事辦得比歐美任何一個發展運動的國家都還更燦爛和成功。

「德國公視一台」(ARD)資深的駐中國特派員尼曼則評論說,北京的獨裁者或許組織了一次完美的比賽,不過卻不是世界各民族歡欣愉悅的慶典,主辦單位違反承諾、打壓示威和新聞自由的霸道,令人憤怒。

在他眼中,北京規模龐大的體育場像是空洞的舞台布景,在它們的陰影下,想法不同的人被無情隔離,崛起中的世界強權視奧林匹克價值為無物。

「世界報」社論也指出,京奧雖然成功,在許多人身上卻留下一絲空虛和失望的感覺,北京向世人虛構了在自己社會不存在的和諧。

世界報認為,四年後倫敦奧運呈現的是公平競賽和多元文化、信仰、種族的理想,呈現的不僅是運動或民族的偉大,而是團結的世界,或許更能符合自由社會的期待。

「法蘭克福廣訊報」、「南德日報」、「日日新聞報」等德國大報奧運期間每天都發行至少十頁的專刊,除了運動賽事外,也大幅報導中國體育學校違反人性的教育環境,深入報導藏人和異議份子的人權遭到踐踏、新聞自由受到打壓、以及北京和內地民眾對奧運的反應。970825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3006629
【北京奧運】焦元溥2008-8-25〈京奧落幕 閃閃金光下的虛偽〉
推薦0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ag.udn.com/mag/beijing2008/storypage.jsp?f_ART_ID=145188
京奧落幕 閃閃金光下的虛偽
【2008/08/25 聯合晚報】【聯合晚報╱焦元溥】
2008/08/25


北京奧運終於落幕了。

這是不是一次成功的奧運?各方看法必定不同,參賽者與非參賽者也會有不同的答案。但任何人都能輕易看出的,是中國在京奧所展現出的旺盛企圖心。這不單化為鳥巢和水立方兩座驚人建築,更表現在「五十金」的奪冠目標和幾無上限的開幕式。

然而重金砸出的開幕,成果只能讓人感到「哀矜勿喜」;「五十金」雖到手,其中卻混著難以平息的爭議。此次贏得奧運體操金牌的「高低槓公主」何可欣是否不滿奧運參賽年齡,已成此次賽事最大懸案。網路資料與國家資料兩者不合已讓人起疑,但有疑的網路資料在事發之後卻被中國全面移除,既讓人又一次見證中國的言論控制,也加深世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質疑。

事實上,某些國家的官方資料,造假根本是平常之事。相較於體操比賽「報老」以求勝,在音樂比賽中,這些國家的演奏者在辦理護照時,甚至往往被主動建議少報年齡以求利多 -- 十八歲和二十歲在身高體重上或許相距不遠,就技巧訓練成果而言卻有極大不同。這已經是國際音樂比賽中公開的秘密,甚至參賽者本人私下也坦承不諱;反正一切以官方年齡為準,我護照就是比實際年齡小兩歲,主辦單位又能奈我何?遺憾的是,這樣的例子以前常出現在前蘇聯,現在則以中國為大宗。在比賽得名的「國家利益」下,一切都可以更改。

何可欣是否清白?只能由時間來回答。在我所訪問過的鋼琴家中,也有人當年低報歲數,到今年才承認真實年齡。但可以想像,就算何可欣年齡果然造假,對一個十四歲的孩子而言,她也得不到實際好處,選手不過是國家機器下的一枚棋子,「被支配、被指使」。相較於在跌撞傷痕中成長的何可欣,不用上班就可在瑞士擁有巨款,還在開曼群島設有帳戶,對金錢來源交代不清,卻笑容滿面承認自己是人頭 -- 學鋼琴可以學到這種地步,這不是無恥無到「太超過」,就是要她簽字的婆婆可比中共還要心狠手辣。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3000276
【北京奧運】2008-8-25報導〈中共官媒:奧運增強中國民族自信心〉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http://www.cna.com.tw/menu/NewsDetail.aspx?strCatL=CN&strSearchDate=20080824&strNewsID=200808250040&strType=LM
中共官媒:奧運增強中國民族自信心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二十五日電)
2008/08/25 08:56:49


北京奧運昨天落幕,在七年的準備、十六天的賽事之後,奧運留給中國什麼?中共官方媒體認為,奧運增強了中國的民族自信心、提升文明程度,也讓環保、體育理念深入人心。

中共「人民日報海外版」今天在一篇文章中引述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胡翼青說,「奧運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拿金牌,還讓我們考慮怎樣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扮演大國的角色,讓我們的心理更加成熟。」

他認為這種心理成熟的主要表現為國民日漸大度、寬容和開放的心態以及觀點的多元化。

例如北京奧運會舉辦前後,西方媒體針對中國的負面消息、批評報導、抵制北京奧運的言論此起彼伏,但「面對各種懷疑、責難和不友好,中國無論從國家領導層還是普通民眾都沒有責怪和抱怨,而是始終以理解、寬容、平和的心態面對。」

與此同時,文章表示,中國人也不斷地在進行「國民性格」的自我檢視和反省。在賽場上,對於杜麗錯失奧運首金、郎平帶領美國女排打敗中國隊、飛人劉翔突然退賽……大多數中國人都表現出包容理解。

此外,文章說,奧運提升了中國的文明程度。北京大街小巷如今隨處可見這樣的標語「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 -- 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

文章認為,從申辦成功到迎接奧運,北京市民以實際行動實踐著這句口號。

而不僅北京,這場「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在中國其他城市和地區也廣泛開展,很多城鎮、學校、機關、企業都印發了文明禮儀手冊,宣傳普及各種禮儀規範,知禮、學禮、行禮已成為中國國民的時尚。

「綠色奧運」是2008北京奧運會的三大主題之一。文章說,奧運會用嚴格的環境標準促進了城市環境改善和環境建設,更讓環保理念融入到每個中國國民的心中。

另一方面,北京奧運會也讓中國民眾進一步認識體育的重要性,日前一項調查就顯示,奧運會激發了中國人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逾五成受訪網民指「如果條件允許,會在奧運會後更多參與體育鍛練。」970825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3000257
【北京奧運】白德華2008-8-25報導〈京奧文明洗禮 中國啟蒙運動〉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8082500058,00.html
京奧文明洗禮 中國啟蒙運動
2008-08-25 中國時報 【白德華/北京報導】


為期十六天的北京奧運會昨天閉幕,無疑地,中國是最大贏家。不僅以五十一金、百面獎牌締造了崇高榮譽,藉著這一場盛會讓世界各國進一步能了解中國,並且也開啟了一道西方窗,讓中國的民眾接受一場文明洗禮。

開閉幕典禮時,百多國政要抵達中國,已先擴大了中國的視野。為全世界作東,對官員及民眾自是一大考驗。結果證明,用心準備確具成效,中國標榜的「人文、科技、綠色、安全」奧運不能說百分之百獲得美譽,但也令人驚艷。

為中國開啟了解西方之窗

上萬運動員不少首次來到中國,不了解中國的大有人在。甚至還提出「中國人梳辮子嗎?」、「中國有電梯嗎?」的疑問。但他們不僅被鳥巢、水立方震撼,更驚訝北京在交通、賽事、安全、服務的用心和細緻。更重要的是,十六天下來,也為中國開啟一道瞭解西方之窗,讓民眾接受一場文明洗禮,更確切說,更像是一場啟蒙運動。

中國體育軍團雖參與無數國際賽事,但不管運動員視野、民眾面對賽事心態,還是官方國際經驗,都嫌狹隘。但在自家門口辦奧運,加乘效果已明顯放大。

比如說,「為他國效力就是漢奸」觀念已少見,最明顯事例即「和平大戰」。中國前女排教頭郎平效力美國女排,打敗其助理教練陳忠和帶領的中國女排,過去肯定被指責「漢奸叛徒」,但現在幾成絕響。顯示郎平說的「世界村」已漸被接受。

中國「海外軍團」走出去,不僅擴大影響面,更反過來移風易俗。目前除郎平外,已有十數位中國人為它國效力,包括新加坡女乒乓隊教練劉國棟、韓國女羽毛球教練李矛、美國體操女國家隊教練喬良、加拿大女花劍教練欒劍菊等。

「奪金」固然充滿國家意志,但也因此讓中國積極引進國際教練。本屆奧運,十七個項目就有廿八位外籍教練身影,且成績斐然,包括奪金的男單擊劍法籍教練鮑埃爾、五百米雙人划艇澳洲籍教練馬克、奪銀的女曲棍球韓籍教練金昶柏。

再者,民眾透過奧運更了解了奧林匹克精神。歡笑、喜悅、激清、淚水不斷在奧運場館上演,「中國特色」加油聲喊徹雲霄,但民眾更大感受是,國際文化落差讓中國民眾開啟了眼界。

日輸球列隊致敬 觀眾震撼

受到民族主義影響,十三日瀋陽五里河體育館進行的日本對荷蘭足賽,但見全場數萬東北球迷為荷蘭加油,甚至多次給日本噓聲。但當日本輸球後,教練官員走上球場,和球員整齊列隊,繞場向未給掌聲的民眾鞠躬行禮,這幕震撼了不少民眾。

對中國來說,從未見一戰敗隊向觀眾巡禮致敬,也少見戰敗選手向勝者握手道賀。如果說日本人是對運動尊重,那麼蘇麗文執著奧林匹克精神更讓中國人發現,原來奪金並非運動的一切。

在西方,運動是生活一部分。北京人赫然發現不少西方選手竟是「業餘運動員」,如獲賽艇女單雙槳金牌的德國人史托波羅斯基,職業是時裝設計師;女子花劍銀牌的義大利人特里尼是森林保育員;柔道女七八公斤級金牌、日本人阿武教子,則是現任警官。相較中國清一色「國家隊」,北京人無不感到震驚。

奧運閉幕了。儘管維安被批侵犯人權、示威場所是擺門面,奧運成功能帶來多少正面影響還很難說,但北京的用心已被看到,主辦奧運更讓中國至少加速十年與國際接軌。總體而言,北京奧運「瑕不掩瑜」,百面獎牌也讓中國達成百年夢想,讓這場盛會最終燦爛收場。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2998782
【北京奧運】聯合報2008-8-21社論〈北京奧運與希特勒納粹奧運〉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寫得很好!

*****************************************************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4482405.shtml
北京奧運與希特勒納粹奧運
【2008/08/21 聯合報】【聯合報╱社論】 2008.08.21 03:03 am


全世界都在談北京奧運,台灣也是。話題包括:開幕表演的高下如何?此次奧運將是中國經濟的資產或負債?北京奧運是否淪為納粹奧運的翻版?見仁見智,不一而足。

這類議論的共同觀點是:此次京奧不只是一場運動盛會,且是中國精心設計的形象工程,也可能是中國未來走向的指標。

張藝謀的開幕式引發見仁見智的評論,可為佐證。讚譽者說,真是「大手筆」;批評者則稱,若為整個節目取個名字,就叫做「一堆人」。最可玩味的是,西方輿論對於張藝謀敘述的「中國故事」似乎有一種「皇帝新衣」的鑑賞觀點,就怕被說成「不懂東方」;但不少中國網民卻對張藝謀不斷強調「中國人多得像螞蟻」的手法感到羞辱惱怒;「多」與「螞蟻化」用電腦動畫表現即可,如今卻是動輒幾千真人演出分毫不差的制式化動作,這也許是中國的專長,卻也正是有些中國人覺得無以驕人之處。

不說別的,只對一個張藝謀就會有這類言人人殊的評價;這些迥然而異的議論其實顯示出對中國不同的理解或期待。

不過,對中國大相逕庭的評價並非自今日京奧始。二十年來,有人說,中國如睡獅初醒,如巨人崛起;有人則倡「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如今,胡錦濤在北京主辦奧運,不少人又將之與希特勒在柏林主辦奧運相比;這兩場奧運相距已七十二年,這類評論應當視為客觀的歷史預言,或者只是一廂情願的政治詛咒?

歷史有如張藝謀演示的大卷軸,我們很難料定尚未展開的未知部分。但是,胡錦濤等人與希特勒等人不一樣,二十一世紀的世界與上世紀三○、四○年代的世界不一樣,中國人與德國人也不一樣;所以,北京奧運恐也未必會如希特勒的納粹奧運一樣。

主要的原因是:德國人在還來不及自我反省及反對希特勒之前,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已經覆亡;但是,今日的中國,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知道了獨夫的瘋狂與群眾的癡昧),看見了「蘇東波」(體認了國家分裂的危機),也走過了六四(至今已有十九年的回味),中國還會不會出現希特勒(毛澤東也已三七開)?中國人還會不會變成紅衛兵(溺死在紅海洋)?答案是未必。因為希特勒與德國人來不及後悔,但中國仍有反省的機會。

不說別的,只看中國網民評論張藝謀的開幕式,即知他們未必喜歡張藝謀所表現的「原子化」、「螞蟻化」的中國與中國人;因此,有人若認為胡錦濤的奧運只是希特勒奧運的翻版,或許未必能影響中國內部的未來演化,卻有可能被自己一廂情願的認知所誤導。

例如,李登輝對內倡導「中國崩潰論」,對外主張「中國威脅論」;這是他「戒急用忍」及轉向台獨的主要論述基礎;但多年來中國的變化卻未以李登輝的意志為移轉。由此可知,台灣必須注意中國的變化,但若一味將中國比擬成希特勒的德國,並向牛角尖裡鑽去,則恐有自我誤導的風險。

回頭再說張藝謀。整場開幕式只是要說出一個「和」字。三十年前,文革批孔揚秦;如今三十年後的京奧卻以儒生擊缶開場,更以三千羽冠儒袍的孔家弟子來象徵中國的正統;北京要藉這場奧運對外說「和平崛起(發展)」,對內說「和諧社會」。當然,世界和中國都未必會照張藝謀的劇本演出;但是,至少在北京奧運的「和」與希特勒奧運的軍國思維之間,畢竟不宜牽強附會。因為,希特勒的納粹是軍國主義主導,如今中國的改革開放,相對而言,則是人性與民力的釋放。

其實,中國「和平發展」的主要變數是台灣,亦即所謂的「不承諾不使用武力」。然而,在「和字當頭」的大趨勢下,近年兩岸走向「維持現狀/共創雙贏」的道路,北京也可說是漸漸改變了對台海的思維。因為,北京若對台動武,必將對內及對外自毀了這個「和」字,後果不堪設想、不可收拾。

看來,北京奧運與希特勒奧運未必能夠相比,世人恐亦無人會希望京奧竟變成希特勒納粹奧運;更重要的是,台灣的政治人物,也不宜將兩岸關係建立在京奧有如希特勒納粹奧運的想像之上。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2996571
【北京奧運】白德華2008-8-22報導〈大陸魔鬼訓練 打造血淚金牌路〉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5+112008082200085,00.html
大陸魔鬼訓練 打造血淚金牌路
2008-08-22 中國時報 【白德華/北京報導】


北京奧運點石成金,中國總算一洗廿年前漢城奧運僅奪「五金」之恥,在今年奧運競技場上朝五十金邁進。這個成就,除了傾全國之力支持外,「魔鬼訓練」居功厥偉。誰能在「魔鬼訓練」下生存,誰就能在賽場上奪金。

奧運開賽前兩月,對關注賽事的北京民眾來說,除了「(劉)翔旋風」外,另一焦點是「邢(慧娜)旋風」,奇怪的是,四年前雅典奧運奪女子萬米長跑金牌得主、山東妹子邢慧娜缺席了。很多人納悶,既然報名了為何最後缺席。

女子曲棍球十年搶金 堪稱典範

原來,年初前往美國拜「2007美國最佳田徑教練」、華裔中長跑教練李犁為師後,「她的身體不行了」。李犁說,「我不知她在國內怎麼練的,一開始還不錯,但舊傷慢慢復發。可能原來練得太『魔鬼』,太狠了,現在身體不行了。」就這樣,邢慧娜消失在本屆奧運眾人面前。

在中國,訓練奧運選手絕非教練個人的事,而是一套完整的系統。邢慧娜先是脫離中國系統團隊,接著面對文化衝擊,身心無法承受不難理解。堅持下來的如今挺進奧運,堅持不下就成為邢慧娜第二。

中國女曲棍球隊的崛起無疑是最經典的「魔鬼訓練」範例。兩千年雪梨奧運取得門票的中國女曲棍隊讓世界驚訝。曲棍球在中國很邊緣,十年前中國甚至找不到正宗曲棍球員。

「中國女曲棍崛起最大祕密,就在韓籍教練金昶伯的魔鬼訓練,將中國隊變成頂級強隊」,西方如此評價。魔鬼訓練讓中國女隊員以兩年時間一舉贏得世界盃總決賽的冠軍,創造奇蹟。雅典奧運雖獲第四,今年卻已挺進金牌大戰。

說穿了,就是高強度訓練。金昶伯出任中國女曲棍總教練後,訓練時間由原來三小時增到六小時,晚間再加練一個半小時,天天如此,隊員稍有懈怠就大罵,或用木棒、腳踢來懲罰,不少隊員邊練邊哭。

高強度訓練 選手帶傷邊練邊哭

金昶伯的嚴訓雖招反感,但雅典奧運第四名,他又給前衛周婉峰送上百朵玫瑰,祝賀在國際進入百場賽事。今年,他帶領中國女曲棍搶金,再多的淚水似乎都值得了。

四年準備,就為了上場一分鐘。已奪得兩屆奧運跆拳女子六七公斤級金牌的陳中,憶起八年前參加雪梨奧運說,每次出賽都是哭著上場。重壓及傷痛,讓這位當年十八歲的天津女孩喘不過氣。雖然最終披著國旗繞場放聲大哭,但四年臥薪嘗膽終於有了代價。

「用四、五年時間,贏過數十年經驗的西方國家,那不叫拚搏,叫拚命!」陳中的教練陳立人就用拚命方式,天天拿著鞭子站在選手後面,找來男陪練逼著使盡全力踢女選手。男運動員腿力重,陳中和隊員天天全身瘀青。站到獎台上為國爭光是目的,但也造成陳中今年帶傷上陣。

「中國乒乓球、排球成功的經驗,就在堅持『三從一大』的訓練。」前中國足協副主席年維泗說的「三從一大」,即「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堅持大運動量的科學訓練」。緣於日本原女排教練大松博文一九六五年創設的打法,被稱為魔鬼訓練,大松博文也贏得「魔鬼大松」封號。

三從一大有成 京奧瞄準五十金

以中國女排為例,每天單是「防守訓練」就達三小時,中國女排的「刁鑽」是出了名的,但這都是每天重球挨打上千次訓練出的結果。體能訓練要求更嚴,深蹲動作都要達到規定九十度。

廿日打敗楊淑君的本屆四九公斤級女跆拳道冠軍吳靜鈺說,「中國跆拳道隊在備戰期間要求的不是以強對手一倍實力,而是要訓練強於對手十倍的實力,才得到今天的勝利。」

中國跆拳道特色是「陰盛陽衰」,中國隊因此全副精力放女選手身上。強力培訓後,中國隊美籍總教練李大成說,「體能培養後,就是『心能』培養。只有純淨堅強的心,才能在賽場所向披靡。」從另一角度看,心能培養也是魔鬼訓練的一環。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2995813
【北京奧運】彭志平2008-8-21報導〈運動健將外流 網民由罵變尊重〉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5+112008082100093,00.html
運動健將外流 網民由罵變尊重
2008-08-21 中國時報 【彭志平/北京報導】


此次中國體育團隊在京奧中表現亮眼的背後,有許多外籍教練奉獻心力。相對的,前中國隊國手郎平率領的美國女排隊擊敗中國隊時,也見證了中國體壇健將「楚材晉用」之後展現的強大實力。

幾年前,出身自大陸的日本桌球國手何智麗被大陸網民斥之為「漢奸」,但此次對郎平則表達出敬意與尊重,顯示大陸民眾對體育的心態出現轉變。

大陸「憤青」對下嫁日本人冠夫姓改名的「小山智麗」始終不改嚴厲抨擊,去年初當大陸媒體再度討論何智麗時仍然不假辭色的狂罵何為「叛徒」、「賣國賊」、「漢奸」等等。甚至還編造謠言,指何智麗於一九九四年取得亞運會女單金牌時,用日語稱「我為擁有日本這樣的祖國而感到自豪!」「我終於戰勝支那人了!」「我的最大的心願就是打敗中國人!」又在網路上引發一陣批何熱潮。

事實上,跟著何智麗出走的越來越多。二○○五年世界盃桌球賽中,卅二強中竟有十二位是大陸出走的高手;男單卅二強中也有四位大陸出走高手。這還不包括奧地利教練劉燕軍、西班牙教練張東平等。

這幾年來,不但大陸教練、選手外流,大陸也引進了許多外籍教練,包括棒球、射箭等等。這些都顯示大陸體壇逐漸與世界融合,大陸民眾的心態也逐漸走向開放、接受。

郎平率領的美國隊擊敗中國隊之後,網路上「不能免俗」的又討論起郎平是不是「漢奸」。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大陸網民們對郎平展現出極大的尊重,「這種東西,沒什麼好討論的,那中國這麼多的外國教練難道都是漢奸?說白了,能去其他國家當教練,說明她有實力,祖國培養的好。」

「『漢奸』?這頂帽子扣得太大了吧,人家要賺錢吃飯啊,你不讓她在中國混飯吃,還不准人家自己出去找飯吃?」

從何智麗到郎平,顯示出大陸民眾對楚材晉用的心態上調整;但是,能調整到什麼程度,仍然有待觀察。

一篇以「如果中國隊出現非洲裔運動員」的文章廿日在網路上流傳,內容描述許多國家的運動員是來自於其他國家的移民。「那麼,什麼時候中國代表團會出現移民運動員?如果一名黑人運動員身穿著帶有國徽的運動服代表中國參賽,中國民眾能接受嗎?」

在網民的討論中,看法就出現了分歧。不接受者還夾雜著民族情緒,「奧運會看的不就是炎黃子孫們打趴下外國人然後揚眉吐氣感覺自己又一次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頂端,再一次『唐朝』嗎?」

但是,也有網民抱持開放的心態,「我是不反對其他人種來中國,這很正常,加入我們國籍,就是我們中國人,中國人不一定全是黃皮膚,不過一定要是中國人!」另一位網民討論到了問題的核心,「我能接受,但是國家不一定接受。」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2995804
【北京奧運】朱建陵2008-8-17〈大陸運動員 叫國家太沉重〉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Content/0,4518,9708170191+0+0+155339+0,00.html
大陸運動員 叫國家太沉重
2008-08-17【朱建陵/特稿】


奧運會以國家(或地區)為單位報名及計算獎牌數的方式已經落伍了。對許多運動員來說,「國家」只是一張殼,「自己」才是血肉所在。對於已經邁入國際化的大陸體壇來說也是如此。

當大陸籍的美國職籃NBA球星姚明代表中國大陸隊,在北京球場上與美國夢八隊對峙時,是一種傳統與現代的過渡。「傳統」的是姚明仍為他的祖國效力,「現代」的是姚明已經國際化,他更多時候的身分是美國NBA球員。

但本屆北京奧運並不都是這樣的過渡,許多例子已經擺脫「傳統」、跨越到了「現代」,出身中國大陸的美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就是其一。郎平是一個中國大陸培養出來的優秀女排球員,她二○○五年出任美國女排的主教練,先後率領美國女排與中國大陸女排交手七次,本屆北京奧運會將是第八次。

不過,即使到今天,這樣的跨越仍未見平順。球賽還沒開鑼,郎平就被有「棋聖」之稱的聶衛平斥責說:「希望她別忘了自己是中國人!」對於這樣的責難,郎平大方地回應說:「我覺得其實排球是一個大家庭,現在體育已經沒有國界了。」

幸運的是,大陸媒體對郎平率領美國女排挑戰大陸女排一事,已經都能以平常心看待,批評聶衛平者遠多於批評郎平者。

如果與何智麗的遭遇相比,郎平更顯幸運。何智麗是大陸優秀的女乒乓運動員,一九八七年前一帆風順,但一九八七年的「讓球事件」改變了何的命運。「讓球」是大陸體育界的一項「潛規則」,為集中力量打敗外敵,大陸經常會安排一些次要球員刻意讓球,以保證主力球員出線。

一九八七年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當遭遇韓國強敵梁英子時,何智麗就接到了教練團「讓球」的命令。但由於運動員的運動生命有限,加上對自己實力的自信,何智麗當時反叛了教練的命令,把自己送入了決賽。最終,雖然何順利取得了冠軍,但沒人為她鼓掌。

由於抗命,何在大陸乒乓界混不下去了,一九八九年嫁給了日本人,退出乒壇,改名小山智麗,但之後又在一九九二年復出。

許多大陸球迷都能記得一九九四年的廣島亞運。當年的小山智麗代表日本出賽,打敗了大陸排名世界第一的「大姐大」鄧亞萍,大陸球迷不得不面對著一個本國球員奪冠,卻升起日本國旗、唱著日本國歌的「國恥」。在國家與個人利益之間,何智麗走上一條最為坎坷的道路。

何智麗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她的出走,是帶著對中國的憤恨而去,而促使她再起的力量,更多的是一種「仇恨」。現今,雖然「讓球」潛規則仍在,但大陸體壇及民眾對於本土球員的琵琶別抱已經比較能安然處之。

以本屆北京奧運為例,一九九二年為中國大陸贏得桌球銀牌的高軍,自嫁給美國人後,二○○○年、二○○四年都代表美國出賽,今年將是她最後一次奧運奪金的機會。

然後,對運動員來說,「國家」的意義是什麼?或許正如郎平所說:現在體育已經沒有國界了;或許,觀眾在加油時,不應該再是對「某國」加油,而應該是對「某人」加油了。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2991601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