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反共反獨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反共反獨】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老毛子、倭寇、納粹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由斯大林下令執行的【卡廷(森林)大屠殺】(1940年)
2006/03/04 10:30 瀏覽4,081|回應5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tina2008
SCFtw2


Katyn Forest Massacre
Katyn Massacre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q=Katyn&btnG=Google+%E6%90%9C%E5%B0%8B&meta>=
約有200,000項符合Katyn的查詢結果

*****************************************************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波軍大敗。9月17日蘇聯侵入波蘭,波蘭東部的波軍不敵,幾乎立刻向蘇軍投降。蘇軍俘虜了波蘭軍人、警察、官員、和社會中堅份子共約二十五萬人,其中以軍人佔絕大多數。這些俘虜裡所有的軍官 -- 大約一萬五千人 -- 被送到蘇聯境內的集中營。

1940年春天起,幾乎所有這些波蘭軍官的家庭都不再收到被俘親人寫來的信。

1941年7月,蘇聯的斯摩稜斯克地區落入德軍手中。1943年4月,納粹德國宣佈在斯摩稜斯克地區的卡廷森林中發現被蘇聯殺害的四千多個波蘭軍人的屍體。蘇聯立刻否認,同時指責納粹德國嫁禍於人。

1943年9月,蘇軍收復斯摩稜斯克地區,蘇聯立刻安排調查,於1944年1月公佈調查結果,宣稱下手屠殺者乃是納粹德國。

1946年7月,蘇聯在紐倫堡國際法庭上要求法庭認可蘇聯的調查結論,但未獲得法庭同意。

1990年4月13日,塔斯社在波蘭總統雅魯澤爾斯基訪蘇時承認卡廷事件是“斯大林主義的嚴重罪行”,但蘇聯仍未公開所有的真相。

1992年10月14日,俄羅斯把關於卡廷事件的前蘇聯絕密檔案的複印本交給波蘭。卡廷森林屠殺慘案的真相至此終於大白 -- 1940年春天,在蘇共政治局命令下,蘇軍在卡廷森林屠殺了21,857名被俘的波蘭軍官和波蘭的社會中堅份子。命令簽署於1940年3月5日,預定槍殺名單上的人數大約是25,700人,包括波蘭軍官約14,700人和波蘭菁英階層平民約11,000人。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1584963
 回應文章
【卡廷森林大屠殺】[ZT] 藍英年2004 Aug〈貝利亞的用處〉
2006/03/26 09:28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q=%22%E6%88%91%E6%AD%A3%E5%9C%A8%E8%98%87%E8%81%AF%E8%AC%9B%E5%AD%B8%22+%22%E6%B3%A2%E8%98%AD%E8%BB%8D%E5%AE%98%22&meta>=
約有33項符合"我正在蘇聯講學" "波蘭軍官"的查詢結果

*****************************************************
關於這篇文章的網路出處,我能查得到的最早的時間是2004-8-12, 23:30:05。原題為〈貝利亞的用處〉,據說原載於《百年潮》雜誌。

<http://www.gotoread.com/2002/magazine/index.asp?magid=588>
『《百年潮》雜誌是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管、中國中共黨史學會主辦的大型文史月刊。《百年潮》以“信史、實學、新知、美文”為宗旨,以中國近現代史和中共黨史學界的專家、學者以及親歷過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的原黨和國家領導人、老一輩革命家為主要作者隊伍,是反映20世紀中國政治、經濟、外交、文化等領域中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最具權威性的雜誌之一。』

*****************************************************


貝利亞的用處
藍英年


一九九八年《百年潮》雜誌第五期發表了《一萬五千波蘭軍官被殺的慘劇》一文,引起不少對蘇聯歷史感興趣的老同志的震驚,因為這幕多次在國際上掀起波瀾的慘劇他們在六十年後的今天才讀到。卡廷慘案我也是一九八九年才知道的。那年我正在蘇聯講學。初冬的一天晚上打開電視,看見波蘭總理馬佐維耶茨基在蘇聯官員陪同下率領死難者家屬在斯摩稜斯克卡廷森林中憑弔波蘭將士的亡靈。黑夜裡每人手持蠟燭在陰森森的森林中走動。只看到森林荒草,卻沒見到墓碑。憑弔者便把蠟燭插在白樺樹前的草地上。隨後又在報刊上讀到不少有關上千名波蘭軍官在蘇聯慘遭屠殺的材料。一九三九年八月蘇德外長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還附了一份蘇德瓜分波蘭的秘密議定書,由斯大林和里賓特洛甫簽字。同年九月一日德國入侵波蘭,九月十七日蘇聯以保護波蘭境內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為由向波蘭發動進攻。波軍腹背受敵,無力抵抗,向蘇軍投降。一萬五千名波蘭軍官作為戰俘被押解到蘇聯,關入勞改營。戰俘有通信權利,家人知道他們還活著,關押在蘇聯勞改營。但一九四○年以後便再沒有他們的消息了。波蘭流亡政府多次向蘇聯政府詢問,但均未得到答覆。德國人攻佔斯摩稜斯克後,在卡廷森林發現八個掩埋屍體的大坑,從屍體的軍服和遺留物上確認他們是被蘇聯處決的波蘭軍官。納粹第一個向全世界宣佈布爾什維克的暴行。蘇聯當即否定,並一口咬定是德國法西斯槍殺的。一萬五千名波蘭軍官被槍殺確認是事實,但他們是被誰殺害的卻成為爭論的焦點。二戰結束後紐倫堡國際法庭對德國戰犯進行審判,蘇方提出德軍在卡廷屠殺波蘭軍官的指控,但被法庭駁回。紐倫堡國際法庭並未做出誰是卡廷慘案兇手的判決。以後這個問題多次被提起,但始終未做出結論。蘇聯多次斷然否定是他們幹的,把罪責推給德國法西斯,但西方和波蘭對此一直持懷疑態度,理由是一九四○年斯摩稜斯克尚未被德國人佔領,德國人如何能在蘇聯控制區進行大規模屠殺?直至一九九○年波蘭領導人雅魯澤爾斯基正式訪問蘇聯時,蘇聯政府才被迫發表聲明:「蘇方深表遺憾,卡廷慘劇是斯大林主義的嚴重罪行之一。」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把有關卡廷事件的材料和死難者名單親手交給雅魯澤爾斯基時說:「近期新發現的材料,間接地,卻無可置疑地證明,半個世紀前在斯摩稜斯克森林中犧牲的數千名波蘭公民是貝利亞及其手下人幹的。波蘭軍官的墳墓--旁邊蘇聯人的墳墓出自同一隻凶殘的手。」戈爾巴喬夫把罪責推給十惡不赦的貝利亞是最便利的開脫,彷彿此事與蘇共和蘇聯政府無關,是新發現的貝利亞的罪行。這是蘇聯當局推卸責任時慣用的手法。斯大林大清洗時很多黨政軍要人受到「貝利亞一夥人的迫害」,同斯大林的專制獨裁統治所形成的社會體制無關,同其他領導人無關,而貝利亞已得到應有的懲治,沒有必要再深究了。但波蘭人對蘇共總書記的說法並不滿意,因為他們知道他並未說出全部真情。卡廷慘案並非貝利亞擅自幹的,是聯共(布)政治局的決定,貝利亞充其量是執行者。對卡廷事件瞭解得更多一些的波蘭人甚至知道不是貝利亞幹的。

《一萬五千波蘭軍官被殺的慘劇》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為審議內務部的這個報告,聯共(布)中央政治局於一九四○年三月五日舉行了第十三次會議,決定同意該部的建議。在報告上簽署『同意』的有政治局全體成員:斯大林、伏羅希洛夫、莫洛托夫、米高揚、加里寧、日丹諾夫和卡岡諾維奇。令人費解的是這份報告上並無貝利亞的簽名。」有朋友問我,為什麼沒有貝利亞的簽名?簡單的解釋是一九四○年貝利亞還不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十七大才當選為中央委員,按組織原則,自然不應同政治局委員一起簽署「同意」。但斯大林從不按組織原則辦事,只在自己身邊小圈子裡決定國家大事。他的小圈子經常變化,有時三四人,有時四五人,決定於他在某個時期對某幾個人的信任程度。如晚年他只准許政治局委員貝利亞、馬林科夫、赫魯曉夫和布爾加寧參加他的家宴,而不准許同是政治局委員的莫洛托夫、伏羅希洛夫和卡岡諾維奇等人參加。國家大事也同樣是在他飯桌上決定的。第十三次政治局會議就沒讓政治局委員安德烈耶夫參加。但內務部向政治局提交的報告上也沒有貝利亞的簽名。他作為內務部首腦,向政治局呈遞報告,卻不在報告上簽名,確實難以理解。這說明報告不是他寫的,而是斯大林讓別人寫的。斯大林知道貝利亞不同意報告中建議對波蘭軍官「以特殊方式審理,處以極刑--槍決」的提法。貝利亞反對處決波蘭軍官並非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而是從情報中獲悉希特勒的「巴巴羅薩」計劃,即德國進攻蘇聯的秘密代號,戰爭已迫在眉睫。如果以波蘭軍官為骨幹組成一支軍隊,將成為紅軍抵抗德軍的友軍。誠然如莫洛托夫在《莫洛托夫訪談錄》中再三提到的那樣,貝利亞絕對服從斯大林,沒有斯大林的指示他什麼也不敢做,斯大林叫他幹什麼,什麼傷天害理的事他都敢幹。他敢反對處決波蘭軍官,是因為看出斯大林對如何處置波蘭軍官尚未拿定主意。

上文中還有一段話:「一九四一年八月四日,在波軍中素孚眾望的安德爾斯將軍獲釋,奉命在蘇聯境內組建波軍,並在蘇聯各地設立徵兵站,招募流散的波蘭軍官。」一九四○年四月至五月間,根據政治局三月會議,波蘭軍官通通被處決,怎麼一九四一年又釋放了「在波軍中素孚眾望的安德爾斯將軍」呢?並還讓他組建波蘭軍隊?「在波軍素孚眾望」對斯大林並非釋放理由。這裡顯然漏掉了某些環節。

在政治局三月會議前,貝利亞把安德爾斯將軍從勞改營接到自己家中。貝利亞兒子在回憶錄中說他在家中多次見到過安德爾斯,這不會是他的編造。貝利亞的副手梅爾庫羅夫經常找安德爾斯談話,有時還把他帶到別的地方去。安德爾斯在貝利亞家中斯大林不可能不知道,但並無表示,說明斯大林尚未做出殺或不殺的決定。貝利亞在試探斯大林的心思,斯大林稍有表示,他會立即把安德爾斯送回勞改營。據波蘭武裝力量總司令的副官葉扎‧克利姆科夫斯基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七年在耶路撒冷和羅馬寫的回憶錄,蘇聯一九四一年八月以後重新組建波蘭軍隊:「安德爾斯知道,內務人民委員部還在簽訂七月條約幾個月前便建議普舍茲傑斯基組建波蘭軍團……一九四一年八月十二日電台廣播了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為執行波蘇條約,宣佈對蘇聯境內的全體波蘭公民實行大赦……據統計,在蘇聯境內有三萬適合服軍役的波蘭人,組成兩個師實在太少了。但傳說這只是未來軍隊的第一部份……」這說明斯大林先舉棋不定,後贊成處決波蘭軍官,四一年後又決定組建波蘭軍隊,因為蘇聯急需抗拒德軍的武裝力量。斯大林決定處決波蘭軍官可能受到伏羅希洛夫和日丹諾夫的影響。他的理由是:如果以這批波蘭軍官為骨幹組成一支軍隊,一旦打敗法西斯他們可能奪取政權,那將不是蘇聯所需要的政權,因為他們不是共產黨人,而是民族主義者。那時斯大林已預見波蘭將是社會主義國家。說穿了,斯大林擔心戰後民族主義者在波蘭掌權,不聽他的話,波蘭不一定成為蘇聯的附庸。貝利亞看出斯大林的猶豫才敢不在內務部的報告上簽字,並把執行政治局決議的任務推給伏羅希洛夫,由蘇聯紅軍執行。現已查到內務部把波蘭戰俘移交給軍事人民委員部的文件上有貝利亞的簽名。如果公佈擊敗德國法西斯、解放波蘭的蘇聯紅軍是槍殺波蘭軍官的劊子手,實在太不光彩,所以戈爾巴喬夫對雅魯澤爾斯基說是貝利亞幹的,這對不明真相的波蘭人既可接受,又維護了蘇聯紅軍的名譽,貝利亞的用處便表現出來了。而實際上戈爾巴喬夫不僅看過政治局會議的記錄,還仔細研究過由斯大林和里賓特洛甫簽名的那張瓜分波蘭的地圖。戈爾巴喬夫只講出一半真情。

貝利亞對蘇聯其他領導人同樣有用。一九五五年由赫魯曉夫、米高揚和布爾加寧組成的蘇聯黨政代表團赴南斯拉夫負荊請罪,修復兩黨和兩國的關係。赫魯曉夫對鐵托說,蘇南關係的破裂完全是貝利亞挑唆的,現在這個惡棍已被處決,蘇聯已改正錯誤,兩黨不應再爭吵,還是重新和好吧。鐵托聽了冷笑一聲說:「您想對貴國貴黨怎麼說就怎麼說好了,這是你們的事。但我清楚,事實並非如此……」鐵托認為他們和好的誠意不足,對蘇聯代表團態度冷淡,談判進行得很艱鉅。眾所週知,是斯大林一九四八年六月把南斯拉夫開除出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的,因為鐵托根據本國實情沒照搬蘇聯的那一套,斯大林便認為鐵托不聽話,對他百般羞辱,最後竟把他稱為「美帝國主義走狗」,鐵托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才同斯大林翻臉。貝利亞對鐵托的態度完全不同。他認為只要南斯拉夫站在蘇聯一邊,向蘇聯提供港口和機場,不倒向美國,就足夠了。至於南斯拉夫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那是他們自己的事,不必照搬蘇聯模式。如南斯拉夫山多,農戶住得分散,成立不了集體農莊。斯大林聽了很不高興,罵貝利亞是鐵托份子。貝利亞同鐵托私交很好。一九四四年鐵托司令部被德國人包圍,貝利亞冒生命危險乘飛機救出鐵托的司令部,其中還有英國派駐鐵托司令部的邱吉爾的兒子。斯大林同鐵托吵翻後責罵貝利亞,當初何必救他,不如讓德國人把他們通通消滅,現在也少了塊心病。蘇聯以至社會主義陣營的普通老百姓當然不知道真情,便跟著斯大林罵鐵托。但鐵托明白破裂的責任在誰,所以對赫魯曉夫的話報以冷嘲。

如果把貝利亞比作斯大林豢養的凶狗,斯大林叫他咬誰他就咬誰,大致不錯。但他又同斯大林先前豢養的凶狗亞戈達和葉若夫不同,比兩位前任有頭腦得多,眼光也遠大得多。他看出戰後斯大林仍一再發動清洗,國家機器將無法運轉。在斯大林晚年,他聯合馬林科夫、赫魯曉夫和布爾加寧同斯大林較量,準備除掉斯大林。貝利亞指使克里姆林宮的女醫生季馬舒克檢舉斯大林的保健醫生維諾格拉多夫院士用錯誤的治療方法謀害了高爾基、日丹諾夫等人,維諾格拉多夫立即被捕入獄。貝利亞此舉是除掉斯大林的保健醫生,使年邁的斯大林一旦患病得不到及時治療,促他早死。但沒想到斯大林下令逮捕克里姆林宮醫院所有醫生,說他們通通是外國間諜,製造了「醫生事件」反對貝利亞。如果醫生都是間諜,主管安全部門的貝利亞的警惕性到哪去了?該當何罪?幸虧幾天後斯大林去世,貝利亞等人才保住腦袋。

貝利亞做過很多壞事,手上沾著無辜者的鮮血,在蘇聯人民眼中成為凶殘的化身,這是不容反駁的歷史事實。但並非所有壞事都是他一個人幹的,其他領導人也都曾參與過,而他也只是執行者,不是元兇。貝利亞被處決後,蘇聯歷屆領導人往往把斯大林和自己的罪責通通推到貝利亞身上,替斯大林推卸責任,把自己洗刷得乾乾淨淨。貝利亞成為他們手中的擋箭牌。這便是狗屎堆貝利亞的用處。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1615402
[ZT] 劉彥順2005-11-9〈前蘇聯曾將兩萬波軍殺害 把罪名安給德國納粹〉
2006/03/17 21:41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q=%22%E5%8D%A1%E5%BB%B7%E4%BA%8B%E4%BB%B6%22+%22%E4%B8%AD%E5%A4%AE%E7%B8%BD%E5%8B%99%E9%83%A8%E7%AC%AC%E5%85%AD%E8%99%95%22&btnG=%E6%90%9C%E5%B0%8B&meta>=
約有206項符合"卡廷事件" "中央總務部第六處"的查詢結果

*****************************************************
原刊於2005年11月9日之《世界新聞報》


前蘇聯曾將兩萬波軍殺害 把罪名安給德國納粹
劉彥順(中國前駐波蘭大使)
《世界新聞報》特約撰稿人
2005-11-9


俄羅斯總統密檔第一卷塵封半個世紀之後,終於在1992年10月14日揭開了一層層面紗。於是,關於1940年春蘇聯內務部在波蘭卡廷森林殺害波蘭被俘軍人、並將罪名按到納粹德國頭上的全部真相被披露出來,引起波蘭上下的極大震動。


蘇聯本打算永不解密檔案  戈氏葉利欽看後頭髮豎立

俄羅斯總統密檔第一卷是關於卡廷事件的專卷。它開始存放在蘇共中央總務部第六處,爾後轉歸為蘇共中央政治局檔案,1990年夏轉歸蘇聯總統檔案館,存放在克里姆林宮。1991年12月24日由俄羅斯總統接管。

當時,關於密封的檔案袋內究竟裝了什麼文件,除了前蘇聯領導層中幾位核心人物外,誰都不知道。俄羅斯總統檔案館工作人員非經特別批准也無權拆閱。在大部分檔案袋上甚至標有「永不開啟」的禁令。

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承認,他在1991年12月23日閱讀過密檔第一卷,是在移交總統權力時同葉利欽一道閱讀的。

戈爾巴喬夫講述了這前前後後的情景:總統檔案館工作人員在得知戈爾巴喬夫即將向葉利欽交權後,對密檔第一卷的命運感到擔憂。他們認為戈爾巴喬夫事先應當瞭解密檔的內容,因此,總統辦公室主任向戈爾巴喬夫報告了情況,並將密檔第一卷擺在總統辦公桌上。數小時後,戈爾巴喬夫會見了葉利欽。當時,協助戈爾巴喬夫的「蘇聯改革設計師」雅科夫列夫也在場。

在開啟封印看了文件之後,戈爾巴喬夫說,「我們的頭髮都豎起來了」、「我們無權向波蘭隱瞞事實,我們三個人當即認為,不論後果如何,也應向波蘭方面通報」、「我對葉利欽說:『鮑里斯,現在該由你做這件事了』」。

其實,在1990年4月波蘭總統雅魯澤爾斯基訪蘇時,在澄清卡廷事件真相問題上,戈爾巴喬夫已經向前邁了一步。他承認卡廷慘案是「斯大林主義的罪行」,並向雅魯澤爾斯基轉交了一部分有關卡廷事件的檔案材料,但密檔第一卷卻緊鎖在總統密檔鐵櫃中。


三份絕密文件再現慘案  克格勃頭目竟然是元兇

一年半後,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向葉利欽交權,特地移交了這卷密檔。又過了十個月,葉利欽決定將這卷密檔的副本轉交波方。葉利欽的特使、國家檔案館館長魯道爾夫·皮霍亞前往華沙,完成了這一使命。在1992年10月14日舉行的轉交儀式上,波蘭總統瓦文薩手接密檔,語音嘶啞地說,他「感到全身顫抖」。

至此,前蘇聯當權者堅持半個世紀的彌天大謊被戳穿。原來,槍殺成千上萬名波軍戰俘的人,不是蘇聯一口咬定的德國法西斯,而是蘇聯自己。

密檔第一卷內共有三份文件。第一份是斯大林等人簽署的1940年3月5日聯共(布)中央的決定;第二份是1940年3月5日貝利亞給斯大林的報告。

貝利亞的報告詳細說明了自1939年9月17日蘇聯出兵波蘭後,被蘇聯關押在三個大戰俘營以及其他營地和監獄中的波軍被俘軍官及其他人員的人數、軍階、職業和政治態度。報告說他們是蘇維埃「不共戴天的敵人」,因此建議按「特別程序」審理,處以極刑--槍決。據此,聯共(布)政治局當日通過決定,授權內務人民委員會對報告中所列25,700人執行槍決。

第三份文件是1959年3月3日克格勃頭目謝列平給蘇共總書記赫魯曉夫的報告。報告核實卡廷慘案中被槍殺的總人數為21,857人。報告強調檔案館繼續保留這些人的人事檔案對蘇聯和對「波蘭朋友」已無必要和價值,而且「一旦洩密,必將危害國家」,因此建議全部銷毀。這份文件無可爭辯地表明,蘇聯領導人堅持將錯就錯,繼續歪曲和隱瞞真相。


波媒體將葉利欽比作勃蘭特  也有人指責葉氏玩政治遊戲

密檔第一卷解密後,波蘭總統瓦文薩致信葉利欽,稱讚他的「勇氣」,並說波俄兩國人民之間的關係已掀開「面向未來,以相互諒解、合作和理解為基礎的新的一頁」。

波蘭報刊也稱讚葉利欽做出的「悔罪的姿態」,「其偉大可同1970年12月德國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起義英雄紀念碑前的跪拜請罪相提並論」。

但令波蘭人不解的是,為什麼1992年4月瓦文薩訪俄時,葉利欽沒有轉交密檔第一卷,而要選擇當年10月俄憲法法庭準備彈劾他時才轉交呢?

有人據此指責葉利欽也在有意地拖延和隱瞞,並利用密檔玩政治遊戲。葉利欽則反唇相譏,說「這個問題不應該問我,蘇聯應對罪行負責」。他還說戈爾巴喬夫很早以前就看過密檔,是他長期「保持沉默」。
(作者為中國前駐波蘭大使)


卡廷慘案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9月17日蘇聯出兵波蘭。駐守波蘭東部地區的波蘭軍警及官員約25萬人被俘。

1943年4月13日,納粹德國宣佈在卡廷森林發現被蘇聯殺害的萬具波蘭軍人屍體。蘇聯對此矢口否認,指責德國嫁禍於人,並同要求查明真相的波蘭在倫敦的流亡政府斷交。

1943年9月,蘇軍收復斯摩稜斯克地區,組織反調查,一口咬定屠殺係德國侵略者所為。

二戰結束後,在紐倫堡審判時,蘇聯要求法庭認可蘇聯的調查結論,但未獲得同意。於是,卡廷事件成為歷史上難解之謎,成為波蘇關係中的「歷史空白點」。

1990年4月13日波蘭總統雅魯澤爾斯基訪蘇時,塔斯社承認卡廷事件是「斯大林主義的嚴重罪行」。不過,蘇方當時仍未公開全部真相。到了1992年10月14日,蘇方才把卡廷事件的絕密檔案複印件轉交波方。至此,卡廷慘案真相大白。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1604011
[ZT] 2005 Feb〈蘇聯當局槍殺波蘭軍官揭秘〉
2006/03/09 21:36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q=%22%E7%B4%90%E5%80%AB%E5%A0%A1%E6%B3%95%E5%BA%AD%E4%B9%9F%E6%B2%92%E6%9C%89%E8%A7%A3%E9%96%8B%22+%22%E5%8D%A1%E5%BB%B7%E6%82%B2%E5%8A%87%22&hl=zh-TW&lr=&filter=0>
關於"紐倫堡法庭也沒有解開" "卡廷悲劇"有5項搜尋結果

*****************************************************
www.hnnews.com.cn/news/20052/18.2806.asp <http://www.hnnews.com.cn/news/20052/18.2806.asp>
《河南商報》網路版2005-2-6, 19:41:53

<http://www.cpmembers.org.cn/shls5/ReadNews.asp?NewsID=355>
(摘自《縱橫》)2005年2月19日

蘇聯當局槍殺波蘭軍官揭秘
2005 Feb


大批被俘波蘭軍官失蹤

話要從1939年說起。這一年,納粹德國提出「但澤走廊」問題,秘密制定了入侵波蘭的「白色計劃」,將矛頭指向波蘭。波蘭輕信英法的承諾,意欲在納粹德國和紅色蘇俄之間奉行等距離外交,夾縫中求生存。英法兩國口是心非,無意同蘇聯攜手,企圖禍水東引。蘇聯開始貫徹新的外交方針,迅速地從力爭建立集體安全體系轉為中立自保。當英法蘇三國政治和軍事談判先後失敗之後,蘇聯立即同德國於8月23日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劃分蘇德兩國的勢力範圍,秘密瓜分波蘭。條約排除了德國最為擔心的東西兩線作戰的危險。9月1日,德國對波蘭發動侵略戰爭。9月17日,蘇聯以波蘭國家業已崩潰、蘇聯有權保護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人民的生命財產為由,出兵波蘭。就這樣,德國由西向東,蘇聯由東向西,迅速佔領波蘭全境。9月28日,原本並無共同邊界的蘇德兩國,竟然簽訂了「友好和邊界條約」,劃定了各自利益的邊界線。

也就是在9月17日蘇軍進入波蘭之後,駐守波蘭東部地區的波蘭軍人、警察及其他人員被蘇軍俘虜或逮捕,共約25萬之眾。據當時瞭解的情況,波蘭被俘軍人的命運極其不同,有的被編入蘇軍隊伍,有的被釋放,有的被送到勞動營強制勞動,餘下的約15,000名軍官和軍士及其他人員被關押在蘇聯西部三個大戰俘營裡(其中450多人後又轉移他處)。1940年春,三大戰俘營中的波蘭軍人同他們家屬中斷通訊聯繫,下落不明。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為了擴大反法西斯同盟,1941年7月30日蘇聯同波蘭流亡政府簽訂「蘇波互助協定」,蘇聯承認1939年蘇德關於變更波蘭領土的條約失效,蘇波恢復外交關係。蘇聯同意波蘭流亡政府在蘇組建波蘭軍隊,同意釋放所有波蘭戰俘和在押的波蘭公民。為了組建軍隊,波蘭流亡政府向蘇方索要失蹤的波蘭軍官。斯大林環顧左右而言他,不願多談波蘭軍官的事,還說「有些人已逃到中國滿洲去了」。波蘭人不相信蘇方自相矛盾的解釋,纏著蘇方不放,不斷交涉要人。

1943年4月13日,德國宣佈在斯摩稜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發現了波蘭軍官的集體墳墓,並斷定殺害波蘭軍官的兇手是蘇聯。德國精心策劃的這則新聞引起蘇波雙方的強烈反響。蘇聯表現得怒不可遏,矢口否認。波蘭流亡政府半信半疑,要求弄清真相,請求國際紅十字會派人實地調查。蘇聯進而遷怒波蘭,並以此為藉口,憤然於4月25日同波蘭流亡政府斷絕剛剛恢復不到兩年的外交關係。

在蘇軍收復斯摩稜斯克地區後,蘇聯為了確定屠殺係德國所為,於1944年1月特地組織一個委員會進行現場反調查。據該委員會說法,集體墳墓中共有屍體11,000具,是1941年9月至12月被槍斃的。也就是說,是德軍在發動侵蘇戰爭並佔領蘇聯西部地區後屠殺了這些波蘭軍官。

波蘭人不相信蘇聯人的調查結果。紐倫堡法庭也沒有解開卡廷之謎。此後卡廷事件被塵封起來。自斯大林後,蘇聯歷屆領導人都將錯就錯,對卡廷事件不同程度地參與了歪曲和隱瞞。蘇聯當權者越是遮遮掩掩,強詞奪理,越像一根針刺深深地扎在波蘭人民的心頭。

波蘭官方不敢面對事實,在加強同蘇聯「友好和同盟」的政策下,懾於蘇聯的權威,長期沿襲蘇聯的說法,甚至自己不說也不准別人說。到了70年代,要求澄清真相的呼聲日漸高漲,這個悲劇事件引起的反蘇情緒開始不斷地顯現出來。波蘭的官方宣傳和社會認知之間形成水火不容之勢。


歷時五十載蘇聯始認罪

隨著時間的推移,波蘭領導人逐漸認識到,諸如卡廷事件這樣涉及波蘇關係的歷史問題,如不抓緊澄清,不僅嚴重影響波蘇關係,而且勢必損害領導者的形象和威望,削弱波蘭統一工人黨的執政地位。但他們處於被動的兩難境地。波共第一書記蓋萊克的尷尬遭遇就是實例。據他回憶,在70年代,他曾經三次向蘇聯提過卡廷事件。前兩次都是蘇方口頭允諾調查,但說完了事。第三次是向蘇聯新任駐波大使皮洛托維奇談的,皮氏允諾回莫斯科轉達波蘭的立場,結果反遭上司怪罪,不久便被免去大使職務。

同蓋萊克比較,繼任者雅魯澤爾斯基具有兩個日漸成熟的前提條件。從主觀方面看,雅魯澤爾斯基對於卡廷事件在波蘇關係問題上、在領導和群眾關係問題上所起破壞性作用的認識,比蓋萊克更深刻一些,要求澄清的願望也更迫切些。從客觀方面看,80年代中期,蘇聯結束了老人政治,戈爾巴喬夫推行「新思維」,使澄清真相具備了客觀可能性。1987年4月21日,雅魯澤爾斯基對蘇聯進行了一次富有成果的訪問,雙方決定成立波蘇兩國歷史學家聯合委員會。然而在委員會的會議上,蘇方代表既拿不出新的材料,也未獲得就波方提出的重要證據進行討論的授權。

如何應對來自波方的種種要求和壓力,蘇聯領導層在尋找出路和辦法。但蘇聯領導層對卡廷事件態度變化的速度顯然不如蘇聯和東歐政局變化的速度來得更快。1989年6月,波蘭在東歐各國中首先發生劇變,波蘭統一工人黨喪失政權。雅魯澤爾斯基雖然根據圓桌會議的精神仍當選為波蘭總統,但地位虛弱,岌岌可危。而此時的蘇聯正內外交困,走向解體,戈爾巴喬夫逐漸失去駕馭形勢的能力。如何解決卡廷問題,對於雅魯澤爾斯基和戈爾巴喬夫來說,正面臨著最後的時刻。

1990年4月11~14日,雅魯澤爾斯基以波蘭共和國總統身份訪蘇。其重要任務之一顯然是解決卡廷問題。雙方在會談中一致強調,查清二戰期間關押在蘇聯集中營裡的波蘭軍官的死亡情況具有「特殊的道德意義」。除會談外,雅魯澤爾斯基還專程前往卡廷,作為波蘭總統第一次在卡廷向死難的波蘭軍官致哀。這次訪問的重大的實際成果凝結在塔斯社4月13日聲明的一句話中:「卡廷悲劇是斯大林主義的嚴重罪行。」這是蘇聯選擇雅魯澤爾斯基訪蘇期間,在波蘭面前,在全世界面前,就卡廷事件第一次公開正式承認負有罪責。

歷時五十載,蘇聯始認罪。只可惜,它來得太不徹底了,克里姆林宮的主人仍然只在原則上認罪,不做徹底的澄清。直至1992年10月14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的特使在華沙向波蘭總統瓦文薩轉交俄羅斯總統密檔第一卷副本時,卡廷事件的真相才進一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槍殺的決定,是1940年3月5日由聯共(布)政治局根據貝利亞的報告作出的,由斯大林簽署;決定同意槍殺人數為25,700人,其中關押在三大戰俘營中的為14,700人,關押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西部各州監獄中的為11,000人。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1592754
[ZT] 2000 June〈慘絕人寰的屠殺——蘇聯在卡廷森林屠殺波蘭戰俘案〉
2006/03/04 11:12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q=%22%E4%BB%96%E5%B0%87%E8%A6%AA%E8%87%AA%E7%9B%A3%E7%9D%A3%E6%9C%80%E5%BE%8C%E6%9F%A5%E6%98%8E%E5%8D%A1%E5%BB%B7%22&hl=zh-TW&lr=&filter=0>
約有36項符合"他將親自監督最後查明卡廷"的查詢結果

*****************************************************
這篇文章最早的兩筆網路記錄如下:
2000 Jun 6, 22:47:26
2002-05-16, 20:06
(摘自《世紀檔案》)

慘絕人寰的屠殺--蘇聯在卡廷森林屠殺波蘭戰俘案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軍大舉入侵波蘭,蘇聯紅軍隨即揮師進佔波蘭東部,波蘭軍隊奮起抗擊,但不敵東西強敵的夾擊,在付出了陣亡6.6萬餘人、傷13.3萬人,被德軍俘虜69.4萬人,被蘇軍俘虜25萬人的慘重代價後,終於國破城陷。不久蘇德戰爭爆發,蘇聯與波蘭流亡政府簽署了恢復兩國外交關係的協議,並就波蘭戰俘問題作出安排。但是戰俘中有2萬多人下落不明……

五十年後的1992年10月14日,葉利欽總統的特使、俄羅斯國家檔案委員會主席皮霍瓦到達華沙,向波蘭總統瓦文薩移交了有關卡廷事件的兩包「絕密檔案」(複印件),總共20個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聯共(布)中央政治局1940年3月5日關於槍決14,700名波蘭軍官和在獄中關押的11,000名波蘭公民的決定。


卡廷森林發現萬人塚

一九四三年四月十三日,德國納粹宣傳部長宣佈,德軍在蘇聯斯摩稜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發現一座萬人塚,裡面葬有四千具波蘭軍官的屍體。德國軍事當局提出的調查報告宣稱,這些波蘭軍官在一九四○年德軍佔領斯摩稜斯克之前被蘇軍殺掉後埋在該地。納粹的報告還說,蘇軍用繳獲的德軍武器槍殺了這些軍官,企圖以此掩蓋罪行並嫁禍於柏林。

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對納粹德國公佈的這一消息異常關注,認為埋在卡廷森林的四千軍官即是一九三九~一九四○年「在蘇聯失蹤」的波蘭軍官之一部分。蘇軍一九三九年九月曾佔領波蘭東部地區,俘虜二十五萬波蘭人。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與波蘭流亡政府首腦西科爾斯基將軍簽署了恢復兩國外交關係的協議,並就波蘭戰俘問題作出安排。但是戰俘中有兩萬多人下落不明,波蘭方面十分關注。一九四一年八月,奉命招募波蘭軍官的波蘭將軍恰普斯基列出一份「在蘇聯失蹤」的四千名波蘭軍官名單,交給了蘇聯當局。同年九月六日,波蘭大使科特向蘇聯當局提交了失蹤的波蘭軍官名單。十二月三日,波蘭軍司令部安德爾斯將軍寫信給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要求尋找八千名波蘭戰俘。蘇方對所有追尋這些失蹤波蘭軍官的請求均未予以回答。當十二月三日西科爾斯基和安德爾斯在克里姆林宮受到斯大林接見時,他們當面問斯大林一萬多名被俘波蘭軍官的下落,斯大林回答道:「他們被釋放了,跑掉了,可能到了滿洲里。」一九四二年三月十八日,安德爾斯和奧庫里茨基再次向斯大林提出波蘭戰俘問題,斯大林說:「他們可能在德國佔領區。」


蘇聯當局的解釋

一九四三年四月十五日,即德國宣佈發現卡廷森林萬人塚消息後兩天,莫斯科電臺說,德國的消息是「骯髒的臆想,無恥的捏造」。蘇聯新聞局發表一份公報稱,波蘭戰俘曾在斯摩稜斯克以西地區服勞役,一九四一年夏天,蘇聯部隊撤退後,他們落入德國人之手,被「德國法西斯兇手殺害」。

也在四月十五日這一天,波蘭西科爾斯基政府請求國際紅十字會調查卡廷案。次日,波蘭紅十字會秘書長斯卡仁斯基向波蘭紅十字理事會提供的一份關於卡廷之行的報告說:「從屍骨上找到的紙片判斷,屠殺發生在一九四○年三~四月。」同一天,德國邀請國際紅十字會派人前往卡廷調查。國際紅十字會考慮到蘇方的意見,拒絕了德波兩國的請求。四月二十日,倫敦波蘭流亡政府又向蘇聯提出上述要求。四月二十一日,蘇聯政府指責波蘭與希特勒合作。四月二十六日,蘇聯由於波蘭與德國「一起要求紅十字會調查」卡廷事件,宣佈同波蘭斷交。

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八日,德國糾集其盟國和被佔領國的專家組成的國際調查組到達卡廷。

波蘭也派出了一個專家組到卡廷調查。兩個調查組根據挖掘的結果都認為,這場屠殺發生在一九四○年春天。

德軍從蘇聯境內撤走後,以布爾堅科院士為首的蘇聯調查組趕到卡廷森林調查。

一九四四年一月二十四日,蘇聯報紙發表了一份由名叫「確定與調查法西斯侵略者在卡廷森林槍殺波蘭被俘軍官情況的特別委員會」提出的報告。報告說,以前波蘭各次照會所提到的那批波蘭被俘軍官,早在一九四○年春天就由蘇聯人把他們從科澤利斯克、舊別利斯克和奧斯塔什科夫撤出,送到斯摩稜斯克地區的三個「特別營地」。一九四○至一九四一年期間,他們在那裡從事施工和築路工作。德國入侵時,這批戰俘未能及時撤退,因此,在一九四一年七月落入德國人手中。

德國人把他們一小批一小批地送到卡廷森林。在那裡由一個號稱「第五三七工程營」的特種部隊處決了他們,屍體當時就都埋掉了。一九四二年冬天,由於軍事形勢發生了變化,德國人威脅當時的目擊者偽造證詞,同時挖墳盜墓,取走寫有一九四一年春天以後日期的文件,並把一些新的材料放到屍骨上。一九四三年三月,德國人又從別處運來很多屍體,放入墳墓,以達到宣傳和挑撥的目的。報告還說:據法醫檢驗,槍決戰俘用的是典型的德國方式,發生在一九四一年秋天,墓中有一萬一千具屍骨。

這一報告的結論成為蘇聯當局的正式解釋,並為戰後波蘭政府所接受。

一九四六年七月一日至三日,在審判納粹戰犯的紐倫堡國際法庭上,蘇聯檢察長魯登科要求法庭認可調查德國法西斯侵略者在卡廷森林槍殺波蘭戰俘軍官情況的特別委員會的這一報告,但未得到法官們的同意。


西方對卡廷事件的調查

此後,西方就卡廷事件發表了大量材料。

一九五一年九月十八日,美國國會為進一步調查卡廷事件而成立了特別委員會,該委員會的報告說:「本委員會一致認為,各項證據確鑿無疑地證明,俄國斯摩稜斯克卡廷森林裡屠殺波蘭陸軍軍官一事,是由蘇聯的內務人民委員部幹的,屠殺日期不遲於一九四○年春天。」

戰後的波蘭官方宣傳中幾乎不提卡廷事件。一九八○年以後,《政治》週刊等報刊發表一些有關卡廷事件的文章或材料,幾乎一致認為卡廷事件罪責在蘇聯。

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一日,波蘭領導人雅魯澤爾斯基訪蘇,與戈爾巴喬夫簽署了《波蘇意識形態、科學和文化領域合作宣言》。根據這一文件精神,兩國歷史學家組成了聯合委員會,負責調查卡廷事件。

一九八八年七月戈氏訪波,戈答應加緊尋找有關卡廷事件的證據材料。同年,蘇首次同意波蘭人前往蘇聯,為卡廷慘案遇難者掃墓。

一九八九年二月,波蘭公佈關於蘇聯殺害波蘭軍官的證據。波蘭修改關於卡廷事件受害者紀念碑文。

同年三月二十二日,蘇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黨中央國際部長法林聯名給蘇共中央寫報告。報告稱,卡廷事件係「斯大林的內務人民委員部所為」。

報告指出:「正確地說明事件真相,具體責任在誰,這種行動的代價最終將小於因目前的無所作為所造成的損失。」當月,蘇共中央政治局關於卡廷問題作出了兩項決定:

一、責成蘇聯檢察院、國家安全委員會、蘇聯外交部、蘇共中央國際部和意識形態部在一個月內向政治局提出有關蘇聯在卡廷問題上的新建議。二、贊同波蘭方面將卡廷波蘭軍官墳地的象徵性骨灰帶回華沙的請求。

同年四月五日,波蘭一個代表團專程從卡廷取回浸透波蘭軍官鮮血的卡廷土。當月十八日,在華沙無名烈士墓舉行了安葬儀式。

一九八九年十月,波蘭總檢察長向蘇聯總檢察長提出,要求調查卡廷事件。同年十一月下旬,波蘭馬佐維耶茨基訪問莫斯科,再次要求蘇聯領導人盡快澄清卡廷事件真相。

訪問結束時發表的公報強調,要「弄清歷史上的複雜問題首先是卡廷問題」。馬佐維耶茨基還前去卡廷墓地憑弔波蘭死難者。


「斯大林主義的嚴重罪行之一」

一九九○年四月十三日,塔斯社在雅魯澤爾斯基訪蘇之際發表聲明,正式承認將近一萬五千名波蘭軍官被屠殺是「斯大林主義的嚴重罪行之一」;蘇聯方面對卡廷悲劇「深表遺憾」;「查找有關檔案材料的工作還在繼續進行」。戈爾巴喬夫四月十三日在會見雅魯澤爾斯基時親自移交了蘇聯方面找到的關於卡廷慘案的證明材料,並且向「波蘭人民及死難者的親友表示深切的慰問」。蘇方的這一行動,得到了波方的讚許。

一九九○年七月八日,在波蘭專家的參加下,對哈爾科夫和米德諾伊兩地的波蘭軍官墓地進行了挖掘調查,因為米德諾伊葬有來自舊別利斯克等集中營的波蘭軍官。這一年九月,蘇聯軍事檢察院開始偵查卡廷慘案問題。

一九九一年,波蘭出版了關於卡廷等地被害者的最完整的名單。同年十一月,又在卡廷挖墓調查。一九九二年九月,俄羅斯副總統魯茨科伊聲明說,他將親自監督最後查明卡廷的全部情況。

一九九二年十月十四日,葉利欽總統的特使、俄羅斯國家檔案委員會主席皮霍瓦到達華沙,向波蘭總統瓦文薩移交了有關卡廷事件的兩包「絕密檔案」〔複印件〕,總共二十個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聯共〔布〕中央政治局一九四○年三月五日關於槍決一萬四千七百名波蘭軍官和在獄中關押的一萬一千名波蘭公民的決定。波方立即將其中幾個重要文件予以公佈。

至此屠殺兩萬多名波蘭人的悲劇真相大白,歷時半個世紀的波蘇(波俄)關係史上最大懸案卡廷森林屠殺案真相終於水落石出。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1585024
[ZT] 1989-7-24〈撲朔迷離的卡廷慘案〉
2006/03/04 10:45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http://www.mybluesand.com/0803_al9805-0151.html>
<http://bbs.armystar.com/bbs/archiver/?tid-129639.html>
原刊於1989年7月24日之《上海譯報》


撲朔迷離的卡廷慘案
馬振騁(編譯)
1989-7-24


卡廷是蘇聯境內離斯摩稜斯克約20公里的一個小鎮,要不是1943年在附近森林發現了4,500具波蘭軍官屍體,誰都不會注意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通過後來的挖掘,一共找到1.1萬具屍體,其中1萬具身穿制服,雙手反剪,後腦有一個彈洞。

直到1975年,法國一部百科全書才提到卡廷,也只是說1935~1945年戰爭期間,有1.1萬名波蘭人在日期與背景不明情況下被秘密處死。如今,離發現時間已有四十多年,對此案也不見得有更深入的瞭解。事情還得從1939年說起。

那年9月1日,納粹德國襲擊波蘭;9月17日,蘇聯據說根據里賓特洛甫-莫洛托夫密約,從另一方向進入波蘭,俘虜了23萬名波蘭軍人。約有1.5萬名軍官被送往科傑爾斯克、奧斯塔切科夫、斯泰羅別爾斯克三處集中營。1940年春天,他們與家庭的一切聯繫突然中斷,無影無蹤了。當時斯大林深信波蘭已不復存在,並已與波蘭政府斷絕外交關係。

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蘇聯願意與西方國家聯盟,承認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雙方簽約:恢復外交關係。同年8月,斯大林宣佈對蘇聯境內的波蘭俘虜實行大赦,允許他們建立一支獨立的軍隊抗擊納粹德國。

波蘭將軍安德斯被任命為蘇聯境內波蘭軍總司令。他從監獄出來,用一切方法收編集中營倖免一死的軍人。但是他很快獲悉這些人從1940年起已杳無音訊,更談不上到招兵站報到。波蘭幾次向蘇聯當局提出疑問,如石沉大海。在波蘭總理兼波蘭軍隊總司令西科爾斯基將軍追問下,斯大林回答說:「您的軍官都跑了,在滿洲里那邊什麼地方。」

1942年6月,一名波蘭軍官斯坦尼斯拉夫·斯伐涅維茲被蘇聯釋放,向波蘭當局報到。他以前被關在科傑爾斯克,據他說該地的集中營早已疏散,他那時是隨同一群被押往斯摩稜斯克的戰俘離開集中營的。他本人要轉到莫斯科去受審。在格涅茲多沃車站等待時,他從車廂最後一次看到夥伴們被人趕往一座森林,那是1940年4月30日。斯伐涅維茲還不知道他是唯一的倖存者。過了一年,查明他看到的那座森林就是卡廷的森林。

1943年4月13日,德國電臺宣稱發現卡廷森林裡的萬人坑,說這是蘇聯人幹的。蘇聯反駁說這是德國人犯下的罪行,並說事情發生在1941年,後來又說人數達1.1萬人。波蘭流亡政府要求國際紅十字會進行調查,斯大林立即與波蘭流亡政府斷交。那時,蘇聯已經培養了忠於莫斯科的波蘭工人黨,建立了由蘇聯軍官指揮的波蘭軍隊。以後也由他們接管解放了的波蘭。

80年代初,國際局勢有了一定程度的緩和,蘇聯與東歐國家的關係也起了變化。1987年蘇聯倡議成立蘇波歷史研究會,消除兩國關係史上的「空白點」,波蘭方面由馬西茲烏斯基教授、蘇聯方面由馬列主義學院院長斯米爾諾夫負責工作。

1988年3月10日,波蘭一位天主教議員班德爾在議會中提出歷史遺留的待解決的問題:卡廷問題;里賓特洛甫-莫洛托夫秘密協定;1939年9月17日蘇軍入侵波蘭問題;佔領期間波蘭政府總代表瓊考夫斯基、國內軍司令沃古里基將軍、內閣部長賈修科維茲的墳墓問題--這三位波蘭領袖是在1945年被蘇聯人逮捕,在莫斯科受審,當時稱「十六人案件」,他們分別被判8年、10年、5年徒刑,但是沒有一個回到波蘭。

馬西茲烏斯基教授也是議員,在回答中列舉研究會正在研究的問題,計有:1917~1921年問題,包括獨立的波蘭與布爾什維克的戰爭;1938年波蘭共產黨的解散,該黨的許多領袖在蘇聯的「慘死」;1939年8月23日和9月28日德蘇協定;1939~1941年蘇聯境內波蘭人的「遷移」和命運;蘇聯境內「囚禁」的波蘭低級軍官和士兵的命運;1941年洛克和利沃夫慘劇;1944年~1945年波蘭國內軍的全部問題,至於卡廷事件,馬西茲烏斯基則說,「這是一個非常悲慘的問題,還需要進行詳細研究。」

公共輿論等待研究會報告和官方說明。1988年華沙一家期刊通過一份報告轉彎抹角指出:卡廷慘案發生在1940年春天。這個日期至關重要,因為德國入侵蘇聯的日期是1941年6月。

1988年5月,莫斯科電臺承認在卡廷使用的是蘇聯彈藥。但奇怪的是納粹德國並不否認卡廷屠殺中使用的是德國彈藥。那是戰前賣給蘇聯的。也在5月,蘇聯電視臺播送一則揭露斯大林的節目,提到他犯的「罪行」。事情彷彿略有端倪,大家等待著下文。

1988年7月,戈爾巴喬夫訪問波蘭前夕,西方記者紛紛猜測蘇共總書記將會提到卡廷事件真相,波蘭一家報紙刊登一則報導《卡廷採訪記》,提到在1940年被槍決的波蘭軍官。然而波蘭官方報刊則指出,卡廷事件已結案多年。訪問期間,戈爾巴喬夫在波蘭國會中建議成立一個蘇波研究所,研究兩國關係中的歷史真相。

1988年11月,提到1939年8月23日里賓特洛甫-莫洛托夫簽署的德蘇協定時,戈爾巴喬夫說:「至於與這份條約有關的『秘密』協議書,我應該說直到目前為止,搜集原本的工作還未得到結果,在西方流傳的、我們也有所耳聞的複製本,從許多方面看都是令人懷疑的。要求蘇聯領導承認複製本與原本內容一致,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不夠嚴肅的行動,將會開創一個極端危險的先例。」同一個月,《消息報》再度控訴納粹德國犯下卡廷罪行,把日期說成是1943年。

卡廷慘案究竟有沒有更隱秘的內情?若有的話,內情的暴露會引起什麼樣的連鎖反應?這在目前還頗費猜疑。

(本文刊登於1989年7月24日《上海譯報》)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1584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