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反共反獨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反共反獨】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中共醜史罪史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資料] 關於“平型關大捷”的史實
 瀏覽9,439|回應19推薦5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宇宙
庄腳人
tina2008
likolalo
SCFtw2


“平型關戰鬥”的歷史真相早已大白於世,許多大陸的民辦網站上也已經出現了可靠的資料登載,在《聯合報》的論壇裡卻仍有“中共走狗”(時事焦點 熱話新聞 麻辣評論】城市的副市長yahao945)和“為匪宣傳”之人(共產黨論壇】城市的主持人安津[anjin0630])轉載中共關於“平型關大捷”的標準文宣甚或大聲宣揚中共的 -- 小聲宣揚國民政府的 -- 對日抗戰勳績,《中國時報》甚至有資深記者在關於抗戰史真相的長篇文字裡說:『中共對抗戰到底有沒有貢獻?當然是有的。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甫編為第八路軍的紅軍林彪部隊會同晉軍、陝軍重創四千日軍於晉北平型關,……』,我難過極了。

靠天大的謊話取得民心,靠天大的謊話假造自己的“民族英雄”威水史,靠天大的謊話支撐本政權的正當性,這是天大的無恥。炎黃恥有這等子孫。

自己說謊毫不臉紅,日帝餘孽說謊為什麼要臉紅?岩里正男說謊為什麼要臉紅?陳水扁說謊為什麼要臉紅?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5081000086,00.html>
2005.08.10  中國時報
國共鬥爭 模糊抗戰真相
林博文

中共對抗戰到底有沒有貢獻?當然是有的。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甫編為第八路軍的紅軍林彪部隊會同晉軍、陝軍重創四千日軍於晉北平型關,這是中國在北戰場的首次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德國軍事記者稱譽平型關之役為「運動戰之典範」。又如一九四○年秋冬的華北百團大戰,彭懷德領導的共軍雖因本身裝備差、補給不足而犧牲不小,但予日軍沉重打擊,殲滅日軍二萬多人,偽軍五千餘人,嚴重破壞日軍的華北主要交通線,此為共軍在整個抗日戰爭所取得的最大勝利。


.


SCF的倉庫:【反共反獨】【獨腳強盜聯網史料庫】【*每事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1337453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說說平型關〉
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SCFtw2
宇宙
庄腳人
likolalo


〈說說平型關〉
SCFtw2, 2005-8-17.


在山西省的東北角有兩道平行的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 -- 恆山山脈和五臺山脈,恆山山脈在北,最高峰恆山拔海2,017公尺,五臺山脈在南,最高峰五臺山拔海3,058公尺。這兩條山脈都是斷塊山脈,山勢陡峻,其間是一條狹窄的地塹式低地,堆積著黃土層。在這條低地上,在比較寬的地方有城鎮,比如靈邱和繁峙的縣城,在最窄的地方衹是一條路寬度的黃土沖蝕溝,就是路,而路側為幾十公尺高的黃土陡坡所夾峙,比如八路軍在那裡伏擊日軍的“喬溝”的若干路段。這條帶狀低地其實有“被切斷”的地方,恆山山脈和五臺山脈在那裡相連,那處山地叫“平型嶺”。

“平型嶺”原來叫“瓶形嶺”,古書上說因為地形如瓶 -- 怎麼個“如瓶”法?我不知道。“瓶形”改成同音的“平型”是明朝中葉的事。[這種無聊的改名中國人常幹,比方把“後里”改成毫無意義的“后里”。]

儘管有這個阻礙交通的平型嶺,崇山夾峙的這條帶狀低地連通北京和太原,古來一直是河北平原北部與山西省的富庶繁盛地區之間直接的交通孔道。

游牧民族自北而來,從軍事防禦守備的角度來看,隆起於這條交通要道上的瓶形嶺自然是形勢險要的必守之處。

在嶺口山坳的西側較低處,北宋時已經設置營寨,常時駐兵戍守,稱為“瓶形寨”,金朝時稱為“瓶形鎮”(兵鎮兵營之意)。到了明朝,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開始大修內長城,橫貫恆山山脈和五臺山脈的內長城縱貫瓶形嶺,在嶺口處有個門洞(在“關”這個等級這就是“關門”,俗稱“關口”),這處邊關叫做“瓶形嶺關”。正德六年(1511)在門洞後方(也就是西側)兩三公里山路路程的較低處依例修築堡城(在“關”這個等級這就是“關城”),城牆週長一公里多,常年駐軍三千。關名後來改為“平型嶺關”,嶺名改為“平型嶺”。關名最後在清代被改成“平型關”。

平型關城再往西走兩公里半有個“平型關村”。關城往北不遠有個極殘破的古蹟“六郎城”,相傳是楊六郎楊延昭駐守之處,大概就是宋代“瓶形寨”的所在了。

說說北京通太原的官道在這一帶的情況。前面提到的那條“喬溝”長約五公里,從北京方向來,出了喬溝之後走大約兩公里半,官道經過一個叫“關溝”的村子,再往西爬大約兩公里半的路就是內長城的平型關口,官道通過關口,再往西是下坡路,大約兩公里半到達平型關城,官道穿城而過,再走大約兩公里半的下坡路,就到了平型關村。

後來修築京原鐵路連接北京與太原,路線基本上就沿著這條官道,然而平型關口和平型關城今天都已經是廢墟了。

再說說行政疆域方面的情況。在平型嶺這一帶,山西省靈邱縣與繁峙縣的交界線就是平型嶺上的內長城。關溝村屬於靈邱縣。平型關城屬於繁峙縣。

最後“就關說關”。平型關東連紫荊關,西接雁門關,是中國九大名關之一。所謂的九大名關是:山海關(河北)、居庸關(河北)、紫荊關(河北)、娘子關(山西)、平型關(山西)、雁門關(山西)、嘉峪關(甘肅)、武勝關(河南)、鎮南關[友誼關](廣西)。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1346583
“平型關戰役”地圖(一)
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SCFtw2
庄腳人
likolalo
宇宙


山西省東北角。注意以下地名:廣靈、靈邱(“簡化字”革掉了“邱”這個字的命)、繁峙、渾源。

地形與交通線。先注意東北-西南向的恆山山脈和五臺山脈。注意恆山山脈以北的蔚縣、廣靈、渾源、應縣。注意恆山山脈與五臺山脈之間的淶源、靈邱、大營鎮、繁峙、代縣、原平。

內長城。注意以下關口名:平型關、團城口、茹越口、雁門關、陽方口。

-------------------------------------------------------------

修改。地形與交通線之圖抽換為處理過之較明銳版本。增一圖。皆感謝GAIL。

《不朽的光榮 -- 第二次中日戰爭史》附圖
Copyright 1999 Cheng, Lang-Ping   鄭浪平
太原會戰圖

SCF截取此圖上半,全圖見
<http://www.npla.org/glory/taiyuan.gif>


.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1343927
[ZT] 秋實2002-1-13〈關於《平型關戰役史事日誌》〉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SCFtw2
宇宙
vereinigung


<http://216.128.67.133:4040/Showtopic.asp?ID=25215>
《海納百川》網站

關於《平型關戰役史事日誌》
秋實
2002-1-13, 08:44


我在《平型關的迷霧和髒水》中,說了這麼一段話:

「大陸許多官修抗戰史,提到平型關戰役,似乎就只有林彪的一天伏擊戰,至於那場苦戰8天,投入近16萬國軍,官兵傷亡近4萬人的真正的平型關戰役,往往一筆帶過,甚至一句不提,全盤抹煞。」

這段話很多人不信,認為它充其量只能反映文革前的情況。現在大陸出版的抗戰史讀物,從紀實、報告文學、回憶錄之類的民間野史,一直到權威機構出版的官修正史,都對國民政府正面戰場的諸多戰役,如忻口戰役、台兒莊會戰等,有相當多的正面描述,怎麼可能對平型關戰役有所不同呢?

可惜,平型關戰役確實是個例外。也許因為它在中共歷史上佔的地位太重要,以致承受了太多的黨派政治重負。

我在《平型關戰役史事日誌》引用了大陸九十年代出版的兩本權威的抗戰史著作。一本是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著的三卷本《中國抗日戰爭史》,由解放軍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

此書之中卷,「平型關戰役」一節從第38頁到第41頁,篇幅約三頁半,其中近兩頁的篇幅描寫八路軍的伏擊戰,半頁多的篇幅描寫八路軍之勝利對全國人民的巨大鼓舞,僅僅只在第一個自然段介紹戰前形勢時提到國軍的部署,在最後一個自然段談戰役結局時有兩句提到61軍赴援平型關,兩句提到繁峙陷落導致平型關被放棄。對於國軍在平型關苦戰八天的經過,基本未提。

這樣的描寫,顯然會給人這樣一個印象:平型關戰役就是林彪那一天伏擊戰,沒國軍什麼事。

而另一本稍後出版的權威著作,由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編著的《中國抗戰軍事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則更為惡劣。

我們知道,板垣第五師團主力不得不留在山西,不得不放棄迅速進入保定方面作戰的計劃,乃是山西國軍在平型關、忻口等戰役與之苦戰,付出了重大傷亡代價的結果。

然而,《中國抗戰軍事史》不僅一句不提到國軍在平型關苦戰8天的事實,反而貪天之功為己有,竟然稱日第21旅團4000餘人---這佔平型關陣前之敵的八成以上(!)---統統進了八路軍115師的伏擊圈,聲稱八路軍「給精銳的板垣師第21旅所部以殲滅性打擊」,進而還宣稱:

「這一勝利迫使日軍第5師不得不將主力留在山西,而放棄迅速進入保定方面作戰的計劃,從而給第1戰區平漢線作戰以有力配合。」

看這句話的架式,不僅要全盤抹煞國軍的平型關戰役,更連整個太原會戰的功績都要搶了。

可惜,此書後面關於太原會戰的描述,很快證明這種宣稱是誇大不實之辭。

我相信,謊言終究會讓位於事實。

所以,我在《平型關戰役史事日誌》中,只是簡單地將大陸權威正史的說法,與國軍方面以及日本方面的對平型關之戰的描述,逐日羅列,不加任何評論。

從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中共方面的宏偉敘述,也可以看到國軍戰史對平型關8天苦戰經過和慘重代價的平鋪直敘。還可以看到日軍戰史對這場戰役的簡要陳述,究竟跟國、共雙方的描寫有哪些共同點和差異點。

從各方說法的對比中,有心人不難逼近事實的真相。

窮究事實真相的樂趣,特別好玩 :-)

2002年1月13日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1343582
終於鑽出頭來
推薦2


GAIL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宇宙
SCFtw2

 
【二戰抗戰討論專輯】‧國共鬥爭 模糊抗戰真相
2005/08/14 23:19 推薦0


安津
anjin0630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國共鬥爭 模糊抗戰真相     【中時電子報 

                                  林博文

有些媒體不太清楚二十年來中國大陸對國共關係史和抗戰史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史觀的調整,以為大陸在紀念抗戰六十周年之際,「對國民黨抗日給予正面評價」,並突破過去中共主導抗日的說法。事實上,中共官方早在二十年前(抗戰勝利四十周年)即已開始肯定國民黨對抗戰的貢獻,特別是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的作戰,二十年來大陸已出了不少專書介紹,跟過去完全否定國民黨政府領導抗戰的教條說法,有所不同。

中共官方對抗戰的基本看法是:「這場戰爭當時是在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民族統一戰線形式下進行的」。但是中共打贏了國共內戰,勝利者擁有編寫「或竄改或歪曲」有利於自己的歷史的權利,一九四九年以來中國大陸人民都在中共的黨化宣傳下相信(當然也有人不相信)抗戰勝利中共應居首功,蔣介石政府沒有認真抗日。郝柏村近年去大陸參觀過一些抗日陳列館,就發現中共太不尊重歷史。說到不尊重歷史,日本最惡劣,國共兩黨亦有此毛病,中共黨史鬥爭頻繁,老毛愛整人,因此中共竄改歷史(甚至包括照片)的劣跡多於國民黨。數月前中國大陸興起一陣熱烈的反日運動,其中包括譴責日本竄改歷史,但海外(包括西方史家)也有人指出中共亦擅長竄改歷史。

中共對抗戰到底有沒有貢獻?當然是有的。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甫編為第八路軍的紅軍林彪部隊會同晉軍、陝軍重創四千日軍於晉北平型關,這是中國在北戰場的首次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德國軍事記者稱譽平型關之役為「運動戰之典範」。又如一九四○年秋冬的華北百團大戰,彭懷德領導的共軍雖因本身裝備差、補給不足而犧牲不小,但予日軍沉重打擊,殲滅日軍二萬多人,偽軍五千餘人,嚴重破壞日軍的華北主要交通線,此為共軍在整個抗日戰爭所取得的最大勝利。

日軍為報復共軍的百團大戰勝利,自一九四一年至四三年,一再向共軍根據地進攻掃蕩,進行所謂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晉冀察邊區與河北中部受禍尤烈,而華北又逢災荒,國民黨軍對陝甘寧邊加緊封鎖,中共三面受敵。

國共過去兩度合作,皆未善終,原因在於雙方各懷鬼胎,爾虞我詐。蔣介石被迫抗日後,中共對抗戰的基本態度,最常被引用的是一九三七年秋朱德率八路軍從陝北出發時,毛澤東向部隊所發表的講話,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共的抗戰決策:「七分發展,二分應付(對國民政府),一分抗日。」毛說這項決策可分三個階段來實施:第一階段,與國民黨妥協,以求生存發展;第二階段,與國民黨取得力量平衡,而與之相持;第三階段,深入華中各地,建立華中根據地,向國民黨反攻。」老毛講話的文件是在一九三八年四月中共創黨元老之一張國燾叛逃中共時帶出來的,數十年一直被海外內史家認係代表中共在抗戰時代的最高戰略決策,而事實的發展,亦與這項決策相符。

前南伊利諾大學歷史教授吳天威(今年三月病逝舊金山)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英文論文中即認為對日抗戰期間國共關係充滿猜疑、詭計和虛偽。蔣介石從未停止他對中共的圍堵、限制和打壓政策,而毛澤東則堅持他的獨立、自主和全力擴展政策。吳氏說,對日抗戰的進展對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國共關係影響太大了。在敵後,在陝甘寧邊區,在寡不敵眾和極度困難下,中共不僅生存,而且日益壯大。共軍從抗戰開始的五萬餘人,擴增到抗戰結束時的一百二十餘萬。解放區遍布二十九個省區,人口約一億二千多萬。七七事變發生時,國府陸軍約一百七十多萬人,戰後正規軍二百萬,非正規軍一百多萬。前聖他芭芭拉加州大學歷史教授徐中約認為國民黨在一九四九年內戰受挫的主因之一是,日本侵華使蔣介石政府元氣大傷,中共趁機發展實力。

八年抗戰是由蔣介石所領導,這點已是歷史定論,但中國抗戰打得太慘烈了,雖獲最後勝利,卻是「苦勝」(Bitter Victory)。已故史家黃仁宇沉痛地說道:「原來中國是一個中世紀的國家,全靠上下蒙混對外掩飾才膽敢以苦肉計和空城計的姿態對日全面作戰。戰前蔣委員長所掌握的三十個德式裝備步兵師,不及一年即耗損殆盡。」黃氏又說:蔣介石如何支持這種局面?只有咬著牙關硬拚,他在軍事會議的指示與訓詞,大體都保存完整。內中說及官兵吃飯只要吃夠,不要吃飽……炮兵無騾馬時,只有官兵自己用肩力臂力抬炮……。」

六十年來有關歐戰、蘇德戰爭、太平洋戰爭的書籍浩如煙海,只有中國戰場最受忽視。海峽兩岸夠水準的抗戰史著作少之又少,反觀日本六十年來出版了數不清的戰史專書與刊物,退伍軍人甚至還組成各種「戰友會」(包括高雄、屏東等地戰友會)。南京大屠殺事件(罹難人數多於廣島、長崎原爆死難者),也要等要一九九七年美籍華裔作家張純如用英文寫了一本暢銷書,西方人才恍然大悟日本人竟然那樣殘忍。

古希臘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Aeschylus)嘗言:「戰爭時,第一個受害的是真相。」國共鬥爭模糊了抗戰的許多真相,而日本的竄改歷史和拒不認錯,則不僅扭曲真相,更添加了許多醜陋的面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1343148
[ZT] 秋實2002-1-13〈平型關戰役史事日誌〉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宇宙
SCFtw2


<http://216.128.67.133:4040/showtopic.asp?ID=25216&Parent=25215>
《海納百川》網站

平型關戰役史事日誌
秋實
2002-1-13, 8:45


這個平型關戰役日誌,係筆者根據有關資料整理,摘錄國軍、中共、日本三方史志,僅作文字上的梳理,未加任何評論。限於編者學識,這個日誌很可能會有錯漏之處,歡迎指出。

編者依據的主要資料羅列如下:

國軍方面:

蔣緯國將軍總編《抗日禦侮》,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79年4月第2版。

劉鳳翰著《抗日戰史論集 - 紀念抗戰50週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出版,1987年7月。

中共方面:

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編《中國抗戰軍事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著《中國抗日戰爭史(中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4年4月。

日本方面:

日本防衛廳戰史室《華北治安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第1版。

==========================================
平型關戰役日誌正文

9月14日

中共方面記載:

本日夜,八路軍第115師乘火車到達原平車站下車。為使該師迅速趕至平型關參戰,第2戰區特派1個汽車團連夜輸送,先頭部隊於當夜即抵大營鎮。(《中國抗戰軍事史》第172頁)

*****************************************************
9月15日

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以第六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為右地區總司令,轄第三十三孫楚軍----七十三師劉奉濱,獨立第三旅章拯宇,獨立第八旅孟憲吉;第十七軍高桂滋----八十四師高桂滋(兼),二十一師李仙洲;第十五軍劉茂恩----六十四師武庭麟,六十五師劉茂恩(兼),擔任右翼北樓口以東至平型關的防禦。

以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為左地區總司令,轄第六十一軍陳長捷----第一○一師李俊功,獨立第七旅馬延守;第三十五軍傅作義(兼)----第二一一旅孫蘭奉,二一八旅董其武;第三十四軍楊澄源,轄七十一師郭宗汾,新二師金憲章,第一九六旅姜玉貞,第二○三旅梁鑒堂,擔任左翼北樓口以西至神池沿線的防禦。

第十九軍王靖國----第七十師王靖國(兼)與第七十二師段樹華為預備隊。

(以上見《抗日戰史論集》第301頁,《抗日戰史 - 太原會戰》等,《中國抗戰軍事史》和《中國抗日戰爭史(中卷)》對此部署亦有簡略描述。)

*****************************************************
9月22日

拂曉,國軍各部隊配備尚未完成之際,日軍步兵第二十一旅團以三個大隊為基幹之步炮聯合部隊四、五千人,由靈邱方面向平型關前進,薄暮,向國軍第七十三師平型關陣地攻擊,被國軍第七十三師之第一九七旅擊退。(《抗日禦侮》第152頁)

日本方面記載:

步兵第二十一旅團長於22日以三個步兵大隊為基幹部隊向大營鎮前進,在平型關與敵人遭遇,立即予以攻擊,但戰況並不如意。(《華北治安戰》第45頁)

*****************************************************
9月23日

拂曉,日軍第二十一旅團向平型關口、團城口迄師福溝一帶陣地攻擊;其戰車數十輛沿靈邱至平型關道前進,第八十四師之第五○二團立予迎擊,戰鬥激烈,該團團長艾捷三上校重傷。同時日軍20000餘人攻佔東跑池西北高地,國軍獨立第八旅兩個連全部犧牲。孫楚副總司令即令第七十三師以一部向北攻擊,第八十四師之第四九九團。第五○一團向南攻擊;獨立第八旅之第六二四團向東攻擊。激戰至晚,雙方均無進展。(《抗日禦侮》第152頁)

閻錫山令左地區總司令傅作義上將率領預備軍加入右地區,並與右地區總司令楊愛源上將聯合指揮該地區之作戰,將左地區之任務交由第十九軍軍長王靖國中將代行。並令第十八集團軍以第一一五師,由國軍右翼向北攻擊平型關附近敵之側背;新編第二師赴西河口地區待命;第七十一師於當晚向大營東北地區前進;第七十二師即向沙河集結待命。(《抗日禦侮》第153頁)

13時,傅作義將軍接獲命令,即電令第二一八旅車運經代縣、繁峙、沙河,至金山鋪東側地區待命;第二一一旅至金山鋪西側地區待命。19時,平型關方面戰況轉烈,傅作義將軍遂將該兩旅之運輸,令副軍長陳炳謙中將指揮,親率一部幕僚乘車向平型關前進。(《抗日禦侮》第153頁)

中共方面記載:

本日,第2戰區計劃以總預備隊第71師及新編第2師等部共8個團,向東西跑池、小寨間側擊日軍,並致電八路軍總指揮朱德稱:「我決殲滅平型關之敵,增加八團兵力明拂曉可到,希電林師夾擊敵之側背。」第115師根據八路軍總部的指示,進行戰鬥動員,令獨立團、騎兵營向靈丘、淶源方向活動,師部率主力進至平型關以東之冉莊、東長城地區。(《中國抗戰軍事史》第172頁)

*****************************************************
9月24日

自拂曉起,日軍第二十一旅團復向國軍平型關、團城口及講堂村一帶陣地攻擊,並以戰車部隊向東跑池以南衝擊,激戰至晚,未得逞。

拂曉,傅作義到達東山底第六集團軍總司令部,瞭解敵情後,與楊愛源將軍商定調整第六十五師及第六十四師部署,抽調第一九四旅主力撤集東西葫蘆頭附近,第一九五旅撤離油房溝一帶。(《抗日禦侮》第153頁)

9時,傅、楊兩將軍與一一五師聯絡參謀會商,訂於次日(25日)攻擊,並由第6集團軍發佈攻擊指導計劃如次:(見附圖一)

一、正面以第七十一師附新編第二師為主攻部隊,第八十四師仍固守原陣地。

二、第七十一師四個步兵團,按次記要領部署攻擊。

(一) 以一個團由團城口至2141.96高地間,沿山麓向東攻擊,再向南旋回,以蔡家峪,小寨為攻擊目標。

(二) 以兩個團由2141.96高地至西河口之間向東攻擊,並掩護團城口正面攻擊部隊之側背,截斷向渾源撤退之道路,以王家堡為攻擊目標。

(三) 以一個團為預備隊,由團城口附近前進。

三、獨立第八旅以一部協同第七十一師之攻擊,以辛莊(在東跑池東北東約2公里)為攻擊目標。

四、第一一五師擔任敵後攻擊,以東河南、蔡家峪為攻擊目標。(《抗日禦侮》第154頁)

19時,傅作義將軍率幕僚進駐大營指揮。

子夜,第七十二師奉命到達大營東之齊城村附近,歸第七十一師郭宗汾師長指揮,準備支援第七十一師。第七十一師郭宗汾師長以正面兵力薄弱,改以新編第二師攻擊王莊堡,第七十一師則全力改擊團城口正面之敵。時天雨行動困難,攻擊前進延遲2小時(《抗日禦侮》第154頁,《抗日戰史論集》第303頁)

中共方面記載:

本日,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組織旅、團、營指揮員現地勘察,確定具體部署:以第343旅第686團佔領小寨村至老爺廟以東高地,分割、殲滅沿公路開進之敵,爾後向東跑池發展進攻;以第343旅第685團佔領老爺廟西南至關溝以北高地,截擊、圍殲當面之敵,並阻擊東跑池向老爺廟回援之敵,爾後協同防守平型關的友軍夾擊東跑池之敵;以第344旅第687團佔領西溝襯、蔡家峪以南高地,切斷敵之退路、予以圍殲,並阻擊出靈丘、渾源方向來援之敵;以第344旅第688團為師預備隊,於東長城村、黑山村地域待機。為隱蔽企圖,該師於24日午夜24時,開始向伏擊陣地運動,部隊冒著大雨在拂曉前進入陣地,完成各項戰鬥準備。(《中國抗戰軍事史》第172-173頁)

*****************************************************
9月25日

拂曉,第七十一師各部隊攻擊前進之際,第八十四師團城口附近陣地正遭敵突破,守軍被迫後撤。第七十一師郭師長遂令所部佔領迷迴村、黃迄底瓠(迷迴村西北北2公里)一帶阻敵前進,激戰至12時,始將戰局穩定。並令新編第二師迅即改變進路,由2141.96高地,協同第七十一師攻擊佔領團城口之敵。但新編第二師未接到改變進路命令,仍向原方向前進中。

12時左右,第一一五師向蔡家峪、小寨村攻擊之部隊,在小寨村將敵兵站守備部隊約一個大隊兵力,全部殲滅,並毀敵汽車80餘輛,將蔡家峪、小寨村攻取,因之,平型關至靈邱間日軍交通,遂被國軍截斷。

13時,第七十一師奉傅總司令電話命令:繼續向敵攻擊。空軍亦臨空支援地面戰鬥。

18時,克復鷂子澗、團城口各附近高地。此時第七十一師之兩個團抵達南溝村(團城口東北約一公里半)以西高地。新編第二師亦已遵令改向南進,陸續到達小牛還(1980.49高地西南約一公里)。(以上見《抗日禦侮》第154-155頁,可參考附圖2)

日軍方面記載:

9月25日,中國軍在平型關陣前進行反攻,同時共軍的一部,伏擊第五師團非戰鬥部隊的補給部隊,使該部隊受到極大損失。

步兵第二十一旅團經過激戰後,於25日佔領了該地附近的長城線正面約2公里的地方,然而當日即有優勢之敵截斷我後方聯絡線,並逐漸增加兵力,因此,旅團陷入被包圍的困境。(以上見《華北治安戰》第44-45頁)

中共方面記載:

25日拂曉,日軍第5師第21旅4000餘人,乘汽車l00餘輛,附輜重大車200餘輛,沿靈丘至平型關公路西進,7時許,毫無察覺地全部進入伏擊區域。由於山谷道路狹窄,雨後泥濘,日軍車輛、人馬擁擠,行動非常緩慢。第115師抓住有利戰機,全線突然開火,各種火力由道路兩側高地向日軍密集縱隊傾瀉。日軍汽車起火,人馬相撞,頓時亂作一團。瞬間,衝殺聲響徹山谷,伏擊部隊勇猛衝向公路,向日軍展開白刃格鬥。第685團由關溝以北高池迎頭將敵截住,封閉了敵南竄道路。第687團搶佔韓家灣以北高地,切斷了日軍退路。第686團第2營突過公路搶佔了老爺廟及其以北高地。至此.日軍巳陷入四面包圍,傷亡慘重。被圍日軍聚集一起,向老爺廟高地連續反撲,企圖奪取制高點,向北突圍。堅守該地的部隊與日軍進行決死的戰鬥,連續打退敵人的反撲。

素以精銳之師自詡的日軍第5師遭到伏擊,師長板垣征四郎急令在蔚縣的第21旅第42團主力,火速前往救援,並令進至淶源以西的第9旅的1個團,速抵平型關.以解第21旅之圍。但是當日軍第9旅援兵進至靈邱以東驛馬嶺、腰站附近時,遭到第115師獨立團的迎頭痛擊,被殲300餘人,不能前進。由蔚縣經廣靈增援的日軍亦被阻於靈邱以北的三山村附近。淶源的日軍亦因第115師騎兵營的鉗制.不能傾巢出援平型關。

平型關地區被圍日軍見援軍遲遲不到,為免遭全殲的厄運,再次進行垂死掙扎。13時許.蔡家峪以東日軍一部,與小寨村以南被圍日軍匯集後,在飛機6架的掩護下,以密集隊形再次向老爺廟高地猛攻,企圖衝出一條活路。但在短兵相接的搏鬥中,日軍飛機難以發揮作用。第686團趁機衝下公路,在第685團的有力協同下,一舉將該敵全殲。15時許,靈邱來援的日軍步兵和坦克一部,向小寨村北隘口連續進攻,亦遭到打擊,未能得逞。隨後,第343旅主力即向東跑池發展進攻,按計劃配合友軍消滅該地之敵。當日黃昏,攻佔東跑池東北高地.將日軍壓縮於東跑池一帶盆地。但由於友軍未按計劃出擊,並由團城口撤退,該敵未能被殲。

八路軍第115師在平型關戰役中,給日軍第5師第21旅所部以殲滅性的打擊,斃敵1000餘人,毀敵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步槍1000餘支,機槍20餘挺,火炮1門,以及其他大批軍用物資。在這次決戰中,八路軍第115師也付出了重大傷亡的代價,在參戰的4個團中,僅擔任主攻的第686團即傷亡副團長以下指戰員286人。

八路軍沒有辜負全國人民的期望,日夜趕赴前線,旗開得勝,首戰告捷。平型關大捷是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主動尋機殲敵而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八路軍第115師正確地選擇戰場,適當地部署和使用兵力,採取伏擊和近戰手段,以有我無敵的英雄氣概,給精銳的板垣師第21旅所部以殲滅性打擊,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勇氣,激發了友軍廣大愛國官兵的抗日熱情,部分地改變了國際視聽。這一勝利迫使日軍第5師不得不將主力留在山西,而放棄迅速進入保定方面作戰的計劃,從而給第1戰區平漢線作戰以有力配合。同時,也為第2戰區組織縱深防禦創造了有利條件。平型關是英雄關,她記載著中國人民的勝利和日本侵略軍的失敗,平型關是難忘的關,她鼓舞著中華民族以壓倒一切敵人的氣概去奪取新的勝利。(以上見《中國抗戰軍事史》第172-173頁,《中國抗日戰爭史(中卷)》第38-40頁敘述與此大同小異,但未提「4000餘人」、「給板垣師第21旅所部以殲滅性打擊」等語)

*****************************************************
9月26日

2時,第七十一師師長令新編第二師轉移至上下孤莊(澗頭村西北約3公里)為預備隊,準備對敵攻擊。

2時,日軍第五師團長板垣以集結於蔚縣附近之步兵第四十二聯隊主力,向平型關增援。拂曉,擊退蔡家峪、小寨村之國軍第一一五師,參加在團城口、鷂子澗、六郎城一帶戰鬥;並集中兵力向迷迴村方面猛攻。激戰至晚,國軍將包圍圈漸行縮小。

17時30分,我空軍之北正面支隊,奉閻司令長官電令,以飛機三架抵平型關、蔡家峪上空,發現敵重兵器及戰車、汽車多輛,當即予以攻擊。日軍地面部隊經攻擊後,甚為紛亂。

21時,總司令傅作義將軍親赴第七十一師陣地視察戰況,決定於明(27)日續攻當面之敵,下達命令要旨如次:

一、軍於明(二十七)日五時,繼續攻擊當面之敵。

二、第七十一師由1655高地(迷迴村西北一公里),黃迄底瓠、蓋房溝(六郎城西北約一公里)、團城口附近,向南攻擊,殲滅鷂子澗、六郎城之敵。

三、第七十二師主力,由迷迴村附近向東攻擊,須次第奪回沿公路兩側高地。

四、新編第二師仍歸第七十一師郭宗汾師長指揮,攻擊當面之敵。

五、獨立第八旅以一部向西跑池附近之敵攻擊。

閻司令長官於是日對各總司令下達命令要旨如次:

一、平型關正面之敵,連日與我激戰,被我擊退。本日(26)日敵由靈邱、渾源增援甚多,其一部約2000餘,炮20餘門,向茹越口一帶進攻,似有侵入雁門關內之企圖。

二、第六集團軍應聯合第十八集團軍及預備軍,迅速擊破平型關之敵。

三、第三十四軍應竭力抵抗茹越口一帶之敵。

四、其餘各軍固守陣地,以待我軍主力轉移,反攻該敵。(以上見《抗日禦侮》第156-157頁)

日本方面的記載:

第五師團長在25日得知平型關附近的狀況,命正集結於蔚縣的部隊(步兵第四十二聯隊主力)前往救援。該部隊於26日後到達戰場參加平型關附近的戰鬥,然而戰鬥進展不能如意。(《華北治安戰》第45頁)

*****************************************************
9月27日

拂曉,日軍步兵在其空、戰、炮支援下,向國軍迷迴村、黃迄底瓠、蓋房溝等陣地攻擊,經第七十一師之主力及第七十二師奮勇抵抗;同時空軍向日軍轟炸,激戰約三小時,乃將日軍擊退。

十三時,日增援部隊到達,步炮聯合攻擊,國軍陣地幾被夷平。以第七十二師二○九旅預備隊(四三三團張樹楨)加入進擊,日軍後撤。國軍七十二師二○九旅四三四團程繼賢攻擊團城口,新二師攻擊六郎城,均未奏功。

是日,國軍第二十一師(李仙洲)在西河口陣地與增援日軍戰鬥終日,日軍未得逞。第六十五師陣地平靜無事,國軍第十九軍二○五旅田樹梅,二○三旅梁鑒堂,在茹越口與應縣南下之日軍獨立混成第十五旅團激戰。

是日,空軍第十六隊楊鴻鼎隊長率機十架炸射平型關以東之日軍目標----戰車,炮兵及卡車。

晚二十一時,傅作義總司令以團城口附近之敵,大量增加,似將續向平型關方面攻擊,乃決心調整部署,集中兵力續攻該敵。當日下達命令如次:

一、獨立第八旅佔領平型關至西跑池南側之線。

二、第七十二師佔領西跑池西側高地至鷂子澗東南公路南側附近高地之線。

三、第七十一師佔領團城口沿長城至2141.96高地之線。

四、獨立第三旅新編第十一團,佔領2141.96高地(含)至1980.49高地之線。

五、新編第二師仍歸第七十一師郭師長指揮,在西河口附近掩護軍之側背。

六、各部隊限於明(二十八)日四時前,各在指定區域候令攻擊。(以上見《抗日禦侮》第157-158頁,《抗日戰史論集》第304頁)

日本方面記載:

關東軍司令官決定以蒙疆兵團主力(混成第二、第十五旅團)從下社村、茹越口方面以一部(步兵第一聯隊主力及大泉支隊為基幹的十川支隊)從平型關北側地區,攻擊當面之敵,支援第五師團。27日開始攻擊。(《華北治安戰》第45頁)

*****************************************************
9月28日

4時,各隊到達指定位置。拂曉攻擊,第七十一師二一四旅趙晉率四二八團,四三四團攻六郎城、鷂子澗,經三小時激戰,佔鷂子澗,其四三四團團長程繼賢及全團官兵大多殉國,僅剩士兵數十人。四○三團(魏賡慶)損失亦重。日軍陸空聯合反擊。全天各部隊皆在激戰中。16時,雙方呈對峙狀態。(《抗日戰史論集》第304-305頁。詳細描述可見《抗日禦侮》第158-159頁)

本日,茹越口失守,獨立第二○三旅旅長梁鑒堂少將指揮所部,退守繁峙以北之鐵角嶺陣地;第一○一師亦以傷亡慘重,撤守鐵角嶺以東地區。(《抗日禦侮》第159頁)

*****************************************************
9月29日

拂曉,團城口附近之日軍步兵第二十一旅團與其十川支隊協力,以重炮二十餘門、飛機三至九架支援,繼續向國軍第七十一師2141.96高地陣地攻擊,其後續部隊亦源源增加,國軍陣地被毀,守軍傷亡過半,退守高地西北之各高地。

18時,七十一師派隊逆襲,第二一四旅旅長趙晉少將親率部隊反擊,2141.96高地失而復得,乃挽回頹勢。

是日,李仙洲第二十一師,在西河口以北與敵對戰,陣地無變化。

是日,日軍增加兵力向鐵角嶺陣地攻擊,旅長梁鑒堂少將壯烈成仁,鐵角嶺陣地遂告失守,敵向繁峙急進。(以上見(《抗日禦侮》第159頁)

日本方面記載:

平型關方面,第五師團29日一齊開始攻擊,但戰鬥難以進展。

茹越口方面,關東軍蒙疆兵團主力29日突破敵陣轉為迫擊。(《華北治安戰》第45頁)

*****************************************************
9月30日

本日敵陷繁峙。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命平型關作戰各部分向五台山之神堂堡、車廠、山羊會、葫蘆嘴、峨口、代縣、雁門關轉移並佔領陣地,平型關戰事結束。接著展開忻口之戰。(以上見(《抗日禦侮》第159-160頁)

日本方面記載:

至30日拂曉.第五師團乘敵退卻,各部隊始進入大營鎮平原。(《華北治安戰》第45頁)

(完)

----------------------------------------------------------

修改。刪秋實原文中重要衍字一。另提出一個重點:皇軍第五師團步兵第二十一旅團實在是一支“神兵”!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1342416
平型關之戰的來往密電文檔摘抄(秋實, 2002-1-10, 10:18)
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tina2008
宇宙
SCFtw2
likolalo


<http://www.hjclub.com/showtopic.asp?ID=24130&Parent=24129>
《海納百川》網站

平型關之戰的來往密電文檔摘抄
秋實
2002-1-10, 10:18


以下摘自《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8)
第461-476頁

*****************************************************
李仙洲鋅致蔣介石密電(1937年9月25日)

京委員長蔣:珊密。一、本午八四師傷亡較重,全部潰退,致團城口(平型關北五里)陣地被敵突破。查此地為晉北主陣地之要點,一被突破,則雁門關感受威脅,關係重大。傅總司令已率生力軍十餘團到達平型關附近,準備反攻,現正在部署中。<P462>

*****************************************************
(1) 閻錫山致蔣介石密電(9月25日)

南京蔣委員長鈞鑒:謹密。漾戊行一電訪呈。進攻平型關之敵自漾日經我痛擊後,復增兵以圖再逞,遂決調重兵出擊,連絡八路軍林師包抄該敵。有日拂曉,我出擊部隊正前進之際,敵主力向我團城口河北高軍陣地猛攻,經我郭師迎頭痛擊,激戰至午,將敵右翼擊潰。林師及七十三師一部向敵左側背挺進,佔領蔡家峪,將平型關通靈邱之汽車路截斷,敵機械部隊及重兵器均不能退走,已獲敵汽車五十餘輛,均滿載軍用品。現已將平型關正面之敵約千餘人解決,團城口之敵包圍在一深溝中,已令迅速解決,以免逃逸。查敵係鈴木兵團,配合蒙古軍。閻錫山。有戊。<p461>行一。[嶺口]

*****************************************************
閻錫山致蔣介石密電(1937年9月26日)

限即刻到。南京大本營:○密。本晚傳達各集團軍命令如下:(一) 虞[庾]娘關正面之敵,連日與我激戰,已被我擊潰。官日,敵由渾源、靈邱增援甚眾,煌招部約兩千餘,炮二十餘門,向我越門一帶進攻,敵似有進入關內之企圖。(二) 我決集中兵力,迅速抗拒各個正來犯之敵。(三) 六集團軍應聯合十八集團軍及總預備軍,迅速擊破進攻平型關之敵,七集團之楊愛源軍,應竭力抗拒在越口一帶之敵,其餘各軍固守陣地以待我主力轉移反攻該敵。(四) 各集團軍應本以上要旨,妥籌部署,即行開始動作。通電報聞。閻錫山。寢亥。行一。印。[嶺口]

*****************************************************
閻錫山致蔣介石密電(1937年9月27日)

南京蔣委員長鈞鑒:○密。本日戰況:(一) 平型關方面被我包圍之敵,一部分突圍,又增加二、三千名,向我左翼繞攻,該方戰事,全線激烈,敵人頑強,被圍之敵,堅不檄[繳]槍,只有硬打之一法。西河口二一師右翼亦有敵千餘,分路進攻,激戰亦烈。大小石口、茹越口、朔縣均有敵人進攻,朔縣之敵約二千餘名,茹越口敵人攻擊甚烈,炮卅餘門,炮擊一晝夜,我守兵兩營損失殆盡,已令楊軍長抽兵今晚出擊,殲滅該敵。(二) 由敵陣亡少佐身上搜得命令,係板垣指揮,其目的在突破雁門後路。謹聞。閻錫山。沁戌。行一。印。[嶺口]

*****************************************************
高桂滋致蔣介石密電(1937年9月27日)

京大元帥蔣:煙密。職軍馬巳奉令向靈邱西南王成莊附近轉進。養申接替(1886.4)高地,經團城口、霸河口、上寺講堂村至(1981.4)高地防務,曾於漾辰參一執呈。自養戌起,敵板垣第五師團第九旅團長所屬(11)、(41)、(21)三聯隊,野炮兵第四中隊及偽蒙軍部隊共約六、七千人,我晉軍獨一旅由蔡家川後撤,[敵]跟蹤由路迫近(184.4)防線,猛攻(1886.4)高地,另以一部向團城口猛撲。我各部為鞏固(1886.4)崗地陣線,率隊增援,因奮勇受傷,營長李榮光陣亡。漾日拂曉,敵攻我陣線未逞,乃以全力攻東跑池以南獨八旅陣地,旋被佔領。為維持全局,復經呂團選拔奮勇官兵再次奪回,斃敵甚多,我亦傷亡甚眾,傷亡排長(20)餘員,士兵百餘名。敬日敵仍陸續增援,激戰竟日,官兵雖無預築工事,以資掩護,仍奮不顧身,拼死肉搏。職一面嚴令與陣地共存亡,不得稍退,一面連電閻司令長官並孫副總司令,陳明傷亡過重,不能維持本日戰局,請增援固防。雖電准派遣,迄未加入,同時彈藥消耗已盡,待彈不至,士兵赤手肉搏,悲慘萬分。直至有日及午,該師全線被敵攻破,各守據點。斯時下級幹部傷亡十之六、七,無人指揮,代理艾團長之杜團附亦受重傷。職催送彈藥將到,已被敵人遮斷,此時仍盼援軍加入,或可挽回,力竭聲嘶,終未到達,致各據點均被包圍,大部官兵壯烈殉國,各部尚奮勇衝出,退回後防,逐漸收容。旋奉閻司令長官有戊行一電,我軍大部已於今晨開始攻擊,將當面之敵擊潰。計漾、敬、有三日,傷團長一員、團附二員、營長二員、營附連排長六員、士兵(985)名,陣亡營長一<P467>員、營附連排長卅員、士兵(820)名。查八四師自經沙城、火燒嶺戰後,所屆(950)旅官兵傷亡過半,此次激戰,傷亡尤重。現集結上台莊、茸家莊附近之戰鬥兵,不過兩千餘,繼續抗戰。至應如何整理補充之處,敬乞示遵。職高桂滋叩。沁。屯參一。印。[陽曲]<P468>

*****************************************************
閻錫山致大本營密電(1937年9月28日)

即刻到。南京大本營;○密。(一) 在平型關方面被我包圍之敵.頑強抵抗。餚日敵板垣師團計十一、四十一、四十二三聯隊,由渾源、靈邱方面增援,與我激戰終日,敵我傷亡均重。沁日敵二千餘向我左翼繞攻,全線戰鬥激烈。大小石口、茹越口、朔縣均有敵人進攻,朔縣及茹越口之敵各約二千餘,並野山炮二、三十門,炮擊甚烈,我守兵傷亡慘重。(二) 由敵陣亡少佐身上搜得板垣命令一件,企圖突破平型關,威脅雁門後路。謹聞。閻錫山。儉午。行一。印。[嶺口]<P469>

*****************************************************
閻錫山致大本營密電(1937年9月28日)

限即刻到。南京大本營第一部:謹密。據軍長孫楚、高桂滋等感電稱:此次在平型關作戰,擄獲敵人日記、命令等,得悉由淶源西進之敵,為板垣第五師團,到淶源後,以國崎少將指揮第<P469>九旅團,轉向東南,威脅保定,以三伺少將率第四二旅團,轄(11)、(41)、(21)三聯隊,(21)聯隊長為(粟飯原),另附蒙古軍一部,野山炮各一團,戰車若干,向平型關進攻。又:劉茂恩軍俘日兵內島善松一名,據供為山炮第三聯隊彈藥兵,八月十日在門司上船,十五日到天津,該聯隊配屬第五師團,聯隊轄三大隊,大隊轄三中隊,中隊有山炮四門,彈藥口口,一中隊每隊到有馬十匹,馱彈十二發,每中隊共有士兵約二百人。各等情。特聞。閻錫山。儉戊。行參諜。印。[嶺口]<P470>

*****************************************************
閻錫山致大本營密電(1937年9月28日)

特急。京大本營:○密。甲、戰況:平型關方面,我陳師於感夜由黃訖底凹向六郎城出擊,迄儉丑將六郎城完全佔領,其餘各部無進佔。二、茹越口方面,我楊軍趙團沁晚出擊,未見成果,當夜以來受敵步、炮連合約三千餘眾之猛烈攻擊,野山炮三、四十門不斷轟擊,楊軍長及梁旅長親臨前線指揮,官兵均抱犧牲決心,努力抵抗,得保全陣地,我梁旅長鑒堂儉午以身殉國,所部向團傷亡三分之二,趙溫先團亦傷亡半數以上。三、陽方口方面,約有以騎兵為主體連合兵種之敵二千餘名,感日將我何軍騎兵壓迫於朔西山地一帶,自儉寅以來猛烈圍攻朔縣,我守兵沉著應戰,敵未得逞。四、儉辰大小石口方面,敵約三、四千人攻我李師陣地,戰事激烈,傷亡頗重,至黃昏仍在對戰中。乙、敵情判斷:敵以一部在陽方口、茹越口方面牽制,以主力攻擊平型關。謹聞。閻錫山。勘亥。行一戰。印。[嶺口]<P470>

*****************************************************
閻錫山致蔣介石密電(1937年9月29日)

(1)
即到。京蔣委員長鈞鑒:謹密。艷行電計呈。本日平型關、團城口、鐵踞梁等處戰事均異常激烈。平型關方面,敵以兩個縱隊突犯我陣地,數瀕危殆,幸賴我官兵奮勇犧牲,卒挽回頹勢。鐵角嶺方面,梁旅長丁[鑒]堂陣亡,敵我損失奇重,現正在肉搏中。據俘敵軍官供稱,平型關新增之敵係板垣全師,鐵角嶺之敵為關東軍。謹聞。閻錫山。艷戊。印。[沙河]

(2)
限即到。南京蔣委員長鈞鑒:謹密。欲解決平型關戰事,由於昨晚來前方督師,到後,知我骸晃部隊四團,連奪山頭、村莊數個,殲滅敵人計千餘,但我陳師陳團,因突入太深,被敵包圍,僅餘下級官士兵數十人,其餘團長以下均殉國。日來,淶源方<P471>面敵增加四千餘人,平綏方面敵增加六、七千人,欲包圍殲滅,殊不易達到目的,暫作固守,另謀擊敵。再:茹越口得而復失者三、四次,敵我損傷均甚奇重,現在繁峙以北三、四十里之鐵角嶺佈防。謹聞。山。艷。行。[陽曲]

*****************************************************
閻錫山致大本營密電(1937年9月29日)

南京大本營鑒:○密。甲、戰況:(一) 平型關方面東正面,儉辰以來敵由上下鋪西之小道,陸續向東西跑池增加,愈聚愈眾。我陳、郭兩師各以一部出擊,擬先擊破鷂子澗之敵,然後再轉向東西跑池方面,期一舉將敵殲滅。激戰終日,敵我傷亡甚重。我陳師程團長及兩營長陣亡,一營長受傷,全團官兵,壯烈殉國。我郭師四二八團閻、李兩營長受傷,官兵約傷亡半數。雖未能達到殲敵目的,今尚能堅守迷回村至二一四一點九六高地,待機反攻。北正面,感辰以來,有步、炮連合約兩千之敵,分三路向我高軍李師西河口二二零口高地及水垛之陣地攻擊。因我守兵沉著抵抗,敵末得逞。(二) 茹越口方面,因我楊軍傷亡甚重,儉晚敵已進至鐵角嶺一帶。小石口附近,儉辰以來有敵步炮約五、六千之眾,正向我李師陣地攻擊中。(三) 陽方口方面,儉巳朔縣失守,刻敵已近迫陽方口至利民堡正面,我賀師準備由利民堡向並坪鎮方向出動,攻敵側背。乙、敵情判斷:敵已有後續部隊到達,於最近有攻破我陣地之企圖。閻錫山。艷酉。行一戰。印。[嶺口]<P472>

*****************************************************
閻錫山致蔣介石密電(1937年9月30日)

限即刻到。南京蔣委員長鈞鑒:○密。山到平型關督戰,該地戰況顯稍佳,敵由平綏路用汽車轉運大部兵力,專攻鐵角嶺,楊軍長澄源以全部兵力與敵血戰兩晝夜,山並將總預備隊三團加入作戰。卒因眾寡不敵,致敵衝到繁峙。山得訊後,擬抽平型關部隊回兵堵擊,而此時平型關方面,敵復猛攻,陣地左翼高地,失而復得者數次。黃昏,我軍復犧牲一團以上之兵力,將該高地奪回,該高地為平型關鎖鑰,正擬由平型關抽兵兩旅,雁門關抽兵兩旅,劉茂恩軍前方,敵人尚不甚多,並擬將該軍撤下,由山親自督戰,夾擊敵人,命令已下,而晚九時,該高地復被敵人奪去,平型關方面成危局。高軍長桂滋亦以劉軍一撤,該軍左翼暴露,絕難維持,遂不得已於今早一時,決定由五台山經繁峙、代州間達雁門關,佔領斜角陣地。山於今早八時到台懷鎮指揮布置,至損失及佔領之陣地另行電報。山指揮無方,喪失關隘,遺誤國事,非特自疚,實為國法所不容,懇鈞座呈請政府嚴於懲處。山。川申。印。[台懷]<P473>

*****************************************************
蔣介石致閻錫山密電(1937年10月2日)

台懷閻司令長官百川兄:卅酉電敬悉。○密。吾兄躬親督帥,為國宣勞,殊深繫佩。平型小挫,請毋介懷,仍盼策勵各軍,繼續殺敵,以爭最後勝利。弟中正。冬申。一作元。

*****************************************************
陸軍第七十一師平型關戰役之經驗教訓(1938年2月1日)

一、我軍官兵吃苦耐勞及犧牲精神均遠過敵人,惟士兵作戰技能太差,指揮官指揮能力太古板,不知利用時機,尋敵弱點,兼以通信連絡太欠靈活,致處處被敵牽制未能互助。

二、我軍士兵欠沉著,仍有早放槍早投手榴彈之弊,與敵作戰間只知死拼,而不知巧用方法,尤其每遇長官傷亡,即失其團體性與作戰能力。又官兵受傷後,常有多數士兵隨護而下,因之戰鬥力大減。

三、我軍派出偵探極少,敵情不易明瞭。蓋固一般居民早已逃避一空,不能利用本地居民報告敵情也。

四、敵軍自動火器固勝於我,而其戰鬥技能及指揮靈活亦為我軍所不及,且其通信調動,均甚迅速。故與敵作戰,應力避小部隊向遠處繞攻,免陷於不利,反長敵人之士氣也。

五、我軍戰略,素主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然守陣地者,多不能按預期時日守住,出擊部隊未見機會即須參戰,常陷於主力之中,絕不能尋敵弱點,致多不能奏功。

六、步炮協同太差,其原因平日無演習,臨時少連繫,戰場機會稍縱即逝,致步兵無論攻防,甚少得炮兵之協助。炮兵對炮<P475>兵,亦頗為劣勢。

七、軍隊素質不同,臨時歸其指揮者,多不能達到預期之效能,結果雖有軍隊亦不能如意使用。

*****************************************************
陸軍第七十三師平型關戰投之總結(1943年2月)

(一) 敵軍步、炮協同密確;兵力轉運迅速.增援適機,我各級指揮官均可取法。

(二) 部隊出擊應力求祕密,出敵不意,使敵無所措手,慌於應付,乘機痛擊,最易成功。

(三) 山地防禦,自動火器應配置於山峰兩側,既可避免敵炮之射擊,又可出敵不意,發揮火器側斜射之效能。

(四) 山地防禦,預備隊應分置數處,可獲應援適機之效。

(五) 對於附有炮兵之敵夜間向我攻擊時,宜預指定襲擊敵炮兵之部隊,以便伺機襲擊。

(六) 一地區之作戰部隊應互派連絡員,確保聯繫。例如廣靈、靈邱之役,本師與左翼高師數日未能取得連繫,致陷於孤立。

*****************************************************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1341720
[ZT] 秋實2002-1-10〈謊言與苛求 — 小評奕豹《平型關頭有迷霧嗎》〉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宇宙
tina2008
SCFtw2


SCF註:奕豹〈平型關頭有迷霧嗎〉一文在網路上查不到。

*****************************************************
http://216.128.67.133:4040/Showtopic.asp?ID=24129
《海納百川》網站

謊言與苛求 - 小評奕豹《平型關頭有迷霧嗎》
秋實
2002-1-10, 10:16


一、奕豹先生的矛與盾

如果說,奕豹先生在《回眸平型關》賣矛又賣盾的演出,還能令我感到「大奇」,他這回的《平型關頭有迷霧嗎》,則讓我感覺不過爾爾,置之一笑而已。

韓非子寓言中那位賣矛又賣盾的江湖把式,面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詰,瞠目結舌,無以為對,因為他還懂得一點邏輯,知道一點羞恥。

而這位奕豹先生,卻可以神態自若、視若無事,仍舊高唱他的老調:我的矛無堅不摧,我的盾無銳不擋。

對於同一支軍隊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的同一場戰事,奕豹先生既說它「戰鬥異常激烈」,又說它「並無激戰」、「形勢安靜」。我告訴他,這兩者不能同時成立。他卻不加理睬,反而撩下一句話:

「這難道不是史實嗎?」

-- 看來,連這樣明顯得不能再明顯的基本事實矛盾,奕豹先生都可以安之若泰,一概奉之為史實,怎麼還能感覺得到這裡面的迷霧重重呢?

習慣於謊言的人,邏輯感大抵都會退化。我對此已不覺得奇怪。見到了,笑笑,由他去吧。

二、直言先生的苛求

奕豹先生的高論,據說因直言先生一篇關於平型關的文章而來。這篇文章我沒有讀到。

奕豹先生兩次引用了直言先生文中的一段話,並表示憤怒:

「一一五師全師一萬五千五百人,九月二十五日拂曉總共僅傷亡六百餘人,卻在二個大隊敵人面前不戰而退,與友軍的頑強抵抗形成了鮮明對比。」

我理解奕豹先生的憤怒。我也認為這段評論過於苛刻。

可惜,當奕豹先生用115師在那場伏擊戰的頑強和勝利來反駁這個他所稱的「光屁股謊言」的時候,卻不知道自己瞄錯了靶子。

看得出來,直言先生說的不是這場伏擊戰,而是這場伏擊戰以後的事。

當115師伏擊敵輜重隊的時候,平型關主戰場的國軍正展開反攻。最後,將平型關陣前的第二十一旅團包圍。

這時115師正處在一個關鍵位置:它恰好釘在日軍增援的交通線上。如果115師能夠在伏擊戰後堅持下來阻擊敵增援部隊,無疑會大大增加殲滅平型關被圍日軍的勝算。

但是115師撤退了。敵增援部隊沿此線源源而來。為壓制敵人,國軍不斷向平型關增兵,頑強攻擊五個晝夜,在付出了巨大代價之後,雖然始終掌握著戰場主動權,然而卻無法吃掉敵人。

直言先生抨擊的,正是115師在敵增援部隊到來的關鍵時刻後撤。然而他卻忽視了當時的客觀條件。第一,林彪主動撤離戰場時,看來並不瞭解平型關國軍戰況;第二,也是更重要的,當時八路軍裝備較差,已言明主要從事敵後游擊戰,不承擔正面阻敵任務。

一句話,評論歷史和人物,不能單憑一己之好惡,脫離當時當地的客觀條件,而過於苛求。

無論後來怎樣,那場漂亮的伏擊戰,已足以使得林彪和115師不朽。我敬仰他們,因為他們在那場神聖的民族戰爭中流了血,盡了力。

三、貼金與偽證

平型關戰役中,擔任正面抵抗和攻堅,任務遠比林彪115師艱巨的,卻是16萬國軍官兵。他們苦戰8天,官兵傷亡近4萬人,是戰役的主力。而林彪的115師僅參加了25日的一天伏擊戰,26日已經撤出了戰場,只起了一點配合作用。

但是,在陳長捷等人的回憶錄中,事情似乎顛倒了過來:八路軍倒成了戰役的主導,那十數萬國軍反倒成了配合八路軍。例如在陳長捷的筆下,事實竟然被扭曲成:27日及以後,他的61軍還在配合八路軍攻奪要點,直到30日最後撤離。

在互相抹黑時,陳長捷和高建白等人還將八路軍作戰的日期提前到24日。陳長捷誇張地說八路軍24日已經殲敵一個聯隊(!),日軍因而停止了向高桂滋部隊的進攻,以此證明高是不戰而退!高建白則大讚八路軍24日已經取得輝煌勝利,以此指責晉軍當天不出擊。他說:「平型關戰役,晉軍若能和八路軍協同動作,與各友軍密切援應,本可轉守為攻,將敵全部消滅。」

最後這句話,奕豹先生也引用來讚揚八路軍的偉大作用。

可惜,這些已經被證明是赤裸裸的謊言。其中對八路軍的無恥頌揚,是貼金;其中對國軍友鄰部隊的無理抹黑,是偽證。

對這些貼金和抹黑,我在《平型關的迷霧與髒水》中已經指證歷歷。奕豹先生假裝沒看見這些謊言和偽證,故意裝作不懂我的意思,問道:

「高桂滋說71軍『見死不救』就是為共產黨臉上貼金?陳長捷說71軍『擅自撤退』就是向國軍友鄰部隊抹黑?」

看來他得請位語文老師講講,什麼叫「貼金」,什麼叫作「抹黑」了。

必須一提的是,高桂滋與晉軍互有心病,相互指責,由來已久,並非共產黨當政以後才有。然而將貼金與抹黑揉在一起作偽證,卻是共朝新發明。

四、所謂「不戰而退」

奕豹先生問:

「我不知道秋實先生是否讀過國軍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的有關文獻,閻說:『高桂滋放棄團城口,敗壞大局,比劉汝明的放棄張家口,更為可殺!』?我倒要問問秋實先生,是否他也認為閻錫山是在貶低抹黑潑高桂滋的髒水?是否也由此感到『心中無限悲涼』或『實在令人感到齒冷』?」

有關閻錫山的文獻我好歹讀過一些。據我所知,奕豹先生所引閻錫山的那句話,不見於閻檔文獻,乃是出自陳長捷那篇曾就高桂滋不戰而退作偽證的回憶錄。這段文字如下:

「閻錫山作為戰區司令長官,在當時的緊急狀態下,苦在心頭,對雜牌客軍的故態復萌無可奈何。以後閻在呂梁山集訓中,偶爾同晉軍將領回憶起平型關之敗,猶憤慨地說:『高桂滋放棄團城口,比劉汝明放棄張家口,更為可殺!』」(《晉綏抗戰》第36頁)

這種私人回憶中的私下談話,豈可冒充檔案文獻?

而且,就在這篇回憶錄裡,陳長捷作了一系列偽證:他說他27日以後還在配合八路軍作戰;他說八路軍於24日已經殲敵一聯隊,迫使日軍停止了進攻;他說24、25兩天,形勢比前兩天還安靜;他說高桂滋就是在這樣「並無激戰」的情況下不戰而退,放棄了團城口。

「不戰而退」!這就是陳長捷對高桂滋的指控。

「不戰而退」!這也是奕豹先生在《回眸平型關》中加以支持的說法。

然而,無論是日本方面還是國軍方面的檔案資料都證明,高桂滋的84師絕不是「不戰而退」。他們是在連續抵抗四天三夜,彈藥消耗將盡,士兵赤手肉搏,傷亡過半,下級幹部傷亡十之六、七,無人指揮,團長艾捷三犧牲,代理團長之杜團附亦受重傷的情況下,全線被敵攻破,被迫後退。

這就是基本的事實。

你可以把這叫作擅自撤離,你可以板著面孔指責他們為什麼不死守到底,你可以冷著心腸責備活著回來的人為什麼不統統都死在陣地上,然而你卻不可以昧著良心說他們「不戰而退」。

我在《平型關的迷霧與髒水》已經說明,從22日到25日,84師頑強抵抗四天三夜,為主力部隊的集結贏得了極為寶貴時間。他們苦戰不支被敵突破之時,正好主力部隊已經開始出擊,當天仍然實現了對日軍的包圍。

而且,以後我軍在平型關戰場基本上掌握著主動權。最後我軍被迫於30日撤退,內長城防線戰線崩潰,乃是由於百里之外的茹越口和繁峙縣城於28、29日被日本關東軍攻破,而非25日84師的團城口陣地被敵突破。

所以,當奕豹先生斷定:「難道團城口的失陷不是平型關我軍戰線崩潰的關鍵之一嗎?」,

所以,當那位冷夢斷定:「日軍由高桂滋第84師的防禦陣地上突了出去,並推進到內長城一線,再進逼至太原以北的沂口和娘子關。板垣師團得以逃出包圍圈,並在此後長達八年的侵華戰爭期間參加了多次重大戰役,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更多不可饒恕的罪惡!」,

他們顯然是在用違背事實的任意誇大,大潑髒水。其惡劣程度,比直言先生之苛求林彪還要超過百倍不止。

      *     *     *

這些都是奕豹先生文中明顯的硬傷,就算我對《平型關的迷霧與髒水》的一個補充說明吧。至於所謂「見死不救」,我那裡也已經有說明,鑒於奕豹先生未提出任何新證據,此處就不再重複了。

本文後面附錄了閻錫山等人一些有關平型關之戰的來往密電文檔,願意瞭解真相的人不妨參考,就此打住。

2002年1月10日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1341492
[ZT] 秋實2002-1-8〈平型關的迷霧與髒水 — 兼評奕豹《回眸平型關》〉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tina2008
宇宙
SCFtw2


《我們雜誌》月刊 總第5期  2001年7月15日
http://www.zanmen.com/pub/HTML/2001/we0107a.html#【??】
奕豹2001-7-15〈回眸平型關〉

SCF註:此文“極”長,請到原發處去讀。

*****************************************************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q=%22%E5%B9%B3%E5%9E%8B%E9%97%9C%E7%9A%84%E8%BF%B7%E9%9C%A7%E8%88%87%E9%AB%92%E6%B0%B4%22&hl=zh-TW&lr=&filter=0>

<http://216.128.67.133:4040/Showtopic.asp?ID=23543>
《海納百川》網站

平型關的迷霧與髒水 -- 兼評奕豹《回眸平型關》
秋實
2002-1-8, 17:51


讀奕豹先生的《回眸平型關》,大奇。奇的是作者在引證資料描述歷史事實的時候,翻雲覆雨,手法之異,大非尋常。同一篇文章中,對同一支軍隊,在同一個時間和同一個地點的戰鬥經過,竟然出現了完全相反的兩種描述,並且都獲得了作者的支持!

當奕豹先生需要指控國民黨軍隊見死不救時,這支軍隊可以被形容為「奮戰兩天」,「雙方進入肉搏,戰線極其危急」,「戰鬥異常激烈」!

然而到了奕豹先生需要證明國民黨軍隊不戰而退的時候,這同一支軍隊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的同一場戰鬥,又被指責為在「前方並無激戰」,「形勢比前兩天還安靜」的情況下,「擅自撤退」,使得「事態一發不可收拾」。

這真是,說你黑你就黑不黑也黑,說你白你就白不白也白。

奕豹先生筆下的這支軍隊,即被晉軍陳長捷稱為「準中央軍」的高桂滋第17軍,時間是1937年9月22日至25日,地點就在平型關口北面靠西的團城口地區。

下面且讓我們來看看,奕豹先生在作黨派攻擊時,是如何對同一事件,作出完全相反描述的。

先來看所謂的「見死不救」:

『……22日夜12點,粟飯聯隊向駐守平型關前的高桂滋的第84師第251旅等部發起猛烈進攻,平型關大戰從此開始。

綏軍第251旅的官兵與粟飯聯隊奮戰兩天,到了9月24日,雙方進入肉搏,戰線極其危急。而晉軍主力就近在眼前,第251旅旅長高建白親自到迷回村晉軍第71師求援。回答說,他們是奉命在晚6時出擊,配合八路軍的行動。到了晚6時,71師沒有任何動靜。高建白趕快聯繫,回答說是改晚上8時出動。

這時第251旅當面之敵又發起進攻,戰鬥異常激烈。高建白再次親自向71師202旅長陳光斗求援。陳答:「我們16個團奉命出擊是配合八路軍的,不能考慮你們的事。」高懇求,能否派哪怕一個營來支援一下。回答是,「閻長官的命令中沒有這項任務」。……到了夜8時,71師仍沒出動,說是改到25日零點出動。到了午夜,71師改出動時間為清晨4時。到了4點,71師仍不出動,直到上午10時才派了兩個連到第251旅……。

……高建白的上司、17軍軍長兼84師師長高桂滋在電話中苦苦哀求平型關前敵總司令楊愛源:楊總司令,再無援軍,本部只有冒犯軍令撤退一途。最後哀鳴,伏維矜鑒!

結果是楊不發一兵,高擅自撤退,事態一發不可收拾。』

請注意,按這段描述,直到24日晚,高桂滋部仍然在奮力抗擊,「戰鬥異常激烈」!直到25日上午10時,高桂滋部仍在堅守待援,尚未撤退。

然而,當奕豹先生開始反駁他所稱的「光屁股出場的謊言」,需要證明國軍不戰而退時,事實就突然變了,由白轉黑,一變而成了「高部在24日夜撤退」、「前方並無激戰」,「二十四、五兩天,……形勢比前兩天還安靜」:

『在115師的戰鬥打響的前夜,高桂滋的綏軍第17軍因為郭宗汾的晉軍第71軍援助不力,竟不顧大局在24日夜不通知晉軍擅自撤離團城口要地。而當夜71軍在通過團城口時卻遭受日軍突然打擊,損失慘重。至此平型關防線被日軍區區不到三千之眾撕開。

兩天後,第61軍軍長陳長捷在增援團城口的路上,遇到17軍一個編制完整的炮兵營後撤。陳喝斷:何以擅自撤退?對方出示高的手令。陳問:如實報告前方敵情。答:團城口前方並無激戰。二十四、五兩天,敵人炮擊尚稀,形勢比前兩天還安靜。

陳長捷長歎,原來第17軍陣地並非像高桂滋所說的是被敵突破,而完全是自動放棄。』

讀到這裡,我也禁不住長歎,原來歷史竟可以這樣子被隨意強姦,翻雲覆雨,連張遮羞布都不要蓋。奕豹先生賣矛又賣盾。他得意洋洋提出的兩件所謂史實,必定有一段是他自己所稱的「光屁股謊言」。

      *        *        *

讀完奕豹先生文章,牽動好奇心,忍不住去查證了一下,上述種種自相矛盾的描述,究竟是奕豹先生編造的呢,還是都有所本,若是,原始出處安在?卻原來,這些描述全都可在同一本書中找到。這就是中國文史出版社1994年2月出版的《晉綏抗戰》,全國政協《晉綏抗戰》編寫組編,屬於《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叢書的一種。那段關於見死不救的描述,見於書中高建白回憶錄《在團城口抗戰的第十七軍》和盧賓朗回憶錄《第六集團軍總部見聞》。而那段指控高桂茲不戰而退之說,則出自陳長捷回憶錄《平型關戰役經過》。雖然書是出版於九十年代,但這些回憶錄,大多作為政協的文史資料,寫於五六十年代。

讀罷這些回憶錄,心中無限悲涼。我看到這些原國民黨將領們,在做了共產黨階下囚或是座上客之後,為了配合當年共產黨宣傳,一方面不顧事實地誇大八路軍在整個戰役中的作用,為共產黨臉上貼金,另一方面卻不惜向國軍友鄰部隊頭上大潑髒水,互相貶低,互相抹黑,有時甚至到了鮮廉寡恥的地步,實在令人感到齒冷。

且讓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陳長捷回憶錄《平型關戰役經過》開宗明義:「當平型關會戰進入高潮時,我從晉北代縣率第六十一軍投入平型關北翼團城口戰場,正在配合八路軍,攻奪鷂子澗、東西泡池要點中,戰地後方的雁門山線支戰場,被雁北之敵突破茹越口,繁峙縣城失守,平型關後方主要交通線阻斷,形勢陡變。」(第25頁)

此段中「配合八路軍」,不是事實。按第六十一軍奉命投入平型關是在9月27日,而八路軍早已於26日撤出平型關戰場,根本就未參加以後的戰鬥,何來配合之說?

再來看陳長捷對郭宗汾第71師出動和高桂滋第17軍不戰而退的描述:「部隊於半夜出發,在靜謐行動中,絕不虞高部早已悄悄地放棄了陣地。時值八路軍於前一日抄擊敵後,於東河南以西地區,殲敵近一個聯隊。敵從前線抽部回顧後方,當夜對團城口、平型關停止進攻,遂形成對峙的沉寂狀況。孫楚尚能正確判斷,認為平型關敵後方受到八路軍的襲擊,便催著郭軍大膽出擊。郭軍兩縱隊經澗頭、迷回分進活動中,突然受到來自團城口、鷂子澗原來高軍防線上機關鎗和迫擊炮火的猛擊,引起一陣紊亂。」(第37頁)

據查,郭部出動時間是在24日午夜,第二天拂曉已經投入戰鬥。而八路軍115師伏擊日軍,是在25日天亮之後,怎麼頭天晚上就有了八路殲敵一個聯隊的消息?而且敵人也因此停止了進攻?值得注意的是,此時陳長捷尚未抵達平型關戰場,他的敘述,道聽途說的可能性極大。

高建白回憶錄也有類似問題。他說:「二十四……八路軍已在關外東泡池、蔡家峪一帶,阻擊敵應援部隊,給敵以巨大打擊,取得輝煌勝利,給我部以莫大鼓舞,官兵為之振奮。然而晉軍16個團一直沒有出擊。閻錫山說平型關是他的生命線,向外宣傳派16個團配合八路軍,實則出擊時間改變5次,結果沒出一兵一卒。我們全線官兵,義憤達於極點,眼看英勇殺敵的愛國兄弟們一批一批地死於炮火和肉搏之中,而16個團近在咫尺,旁若無事。大家都說,『是何道理!這是何道理!!』……平型關戰役,晉軍若能和八路軍協同動作,與各友軍密切援應,本可轉守為攻,將敵全部消滅。」

這段話中涉及八路軍的部分,明顯背離歷史事實,八路軍絕不可能在24日就有捷報傳來;而他關於晉綏軍的描述,恐怕也有不少誤解吧?

類似的錯誤,在這些人的回憶錄中還有不少。我寧願相信,這些人不是在故意說謊。很可能是在寫回憶錄時,因為年深月久,記憶轉淡,手頭資料又不充足,雖然對於自己親歷的戰鬥,可能還能說得比較真切,但對於其他部隊的作為,則很難說得準確。加之不能不照顧共產黨的宣傳口徑,不能不指控國軍消極抗戰,再加上幾分舊時派系爭鬥的餘恨,相互之間鬥氣攻擊抹黑,以致鬧出種種事實錯誤,可以說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如果說這些回憶錄對自己戰鬥經過的描述,尚有一定的採信價值,那麼,它們對於自己根本不瞭解的八路軍的無恥吹捧,相互之間對國軍友鄰部隊的攻擊抹黑,則絕對不能作為信史看待。像奕豹先生那樣,專門摘取這些回憶中互相攻擊抹黑的成分,則不免陷於自相矛盾而不能自拔。

      *        *        *

那麼,平型關戰役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大陸許多官修抗戰史,提到平型關戰役,似乎就只有林彪的一天伏擊戰,至於那場苦戰8天,投入近16萬國軍,官兵傷亡近4萬人的真正的平型關戰役,往往一筆帶過,甚至一句不提,全盤抹煞。更有甚者,為了凸顯中共的戰績,還不惜對那些頑強奮戰平型關的英雄部隊大潑髒水。這實在叫人不能不佩服其厚黑功夫之深,也令人不能不為那些用鮮血染紅平型關的抗日英雄們鳴不平。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平型關戰役,我會說,這是一次未得手的圍殲戰。在平型關主戰場,國軍以攻擊為防禦,自9月25日出擊開始,即將日軍團團圍住,雖然無法達成吃掉被圍日軍的目的,卻始終掌握著戰場主動權。可惜到了9月29日,遠離主戰場的茹越口防線被南下支援的關東軍突破,國軍腹背受敵,遂不得不撤離平型關。從本文所附地圖中,不難看出平型關主戰場上,標以藍色線條的國軍,將標以紅色線條的日軍團團包圍的作戰態勢。

<img src="http://171.64.232.134/pyxygr01.gif">

平型關戰役於1937年9月22日正式打響。當時國軍各部隊剛剛經歷了廣靈、靈丘抗戰,尚未完成配備集結,日軍便已經依托其機械化部隊快速機動的能力,開始向平型關地區進攻。首批來犯者乃步兵第21旅團以三個大隊為基幹的步炮聯合縱隊四、五千人,先是向國軍第73師陣地攻擊,未得手。

次日拂曉,日軍向高桂滋第84師團城口等陣地猛烈攻擊。在敵軍炮火密集傾瀉之下,第84師官兵寸土不讓,苦戰不止。502團團長艾捷三重傷,李營長犧牲。與此同時,日軍兩千餘人攻擊東跑池西北高地,國軍獨立第8旅兩個連全部犧牲。孫楚副總司令即令第73師、84師、獨8旅以攻擊為防禦,激戰至晚,使敵無法突破。他們的頑強抵抗,為平型關主力部隊的集結,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當時內長城防線分為左右兩個地區:右地區平型關一帶,左地區茹越口一帶。傅作義第35軍、郭宗汾第71師等,原本預備配置在左地區。鑒於平型關前的形勢,第2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命令左地區總司令傅作義將左地區指揮交第19軍軍長王靖國代理,自己率預備軍加入右地區,與右地區總司令楊愛源聯合指揮該地區作戰。同時,命郭宗汾第71師改向右地區大營方向前進,命林彪第115師向國軍右翼平型關附近敵之側背進擊,等等。

24日,傅作義開始指揮右地區作戰,決定次日拂曉出擊,包圍殲滅平型關陣前之敵。正面,由郭宗汾第71師附新2師擔任主攻。策略是先切斷敵之退路,以71師兩個團攻佔王家堡,一個團協同林彪115師攻擊蔡家峪、小寨方向,一個團攻擊團城口方向,獨8旅協同71師攻辛莊。84師仍固守原陣地。

這一天,平型關正面攻擊之敵得到增援,向團城口84師陣地猛攻,戰況愈轉激烈。郭宗汾瞭解情況後,決定由71師全力攻團城口正面之敵,王家堡改由新2師攻擊。當晚天降大雨,主攻部隊冒雨出動。次日凌晨,71師尚在前進途中,團城口84師陣地遭敵攻陷。郭宗汾當機立斷,命令部隊在迷徊村一帶阻敵前進,激戰至12時,將戰局穩定。同時,鑒於日軍已經深入,郭宗汾電令新2師改變行軍路線,回攻團城口方向。但由於聯絡失靈,新2師未接到命令,仍往原方向前進中。

當天下午,中國空軍支援。至晚6時,國軍克復團城口周圍高地,掌握了戰場主動。新2師亦改變方向,陸續南進至日軍後背,將其圍困。

弈豹文中說,高桂滋84師不戰而退,使得「事態一發不可收拾」,似乎高部撤退導致了平型關戰役的失敗。這顯然是不顧事實地亂潑髒水。對於25日戰況,日軍記載與國軍戰史同,也認為當天中國軍隊取得了優勢。如《北支治安戰》中說:

「步兵第二十一旅團長於22日以三個步兵大隊為基幹部隊向大營鎮前進,在平型關與敵人遭遇,立即予以攻擊,但戰況並不如意。經過激戰後,於25日佔領了該地附近的長城線正面約2公里的地方,然而當日即有優勢之敵截斷我後方聯絡線,並逐漸增加兵力,因此,旅團陷入被包圍的困境。」(日本防衛廳戰史室《華北治安戰(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第45頁)

敵人的記載,說明高桂滋84師顯然並非「不戰而退」,而是苦戰到了最後一刻,才被敵突破。但他們已經為主力部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中國軍隊最終能取得優勢,包圍敵人,84師功不可沒!另一方面,郭宗汾部匆匆抵達戰場,即冒雨出動,還為攻擊84師正面之敵而改變部署。作為後人,若是置這些事實於不顧,一味指責他見死不救,未免太失客觀公允。

日軍補給線被截斷,林彪的115師,同樣功不可沒。就在郭宗汾部與敵激戰的同時,115師依原定計劃出擊蔡家峪、小寨方向,在小寨附近伏擊成功,這就是大陸戰史上常說的「全國抗戰以來第一個殲滅戰的勝利」。

對於此戰,日本方面的記載是「共軍的一部,伏擊第五師團非戰鬥部隊的補給部隊,使該部隊受到極大損失。」台灣蔣緯國總編之《抗日禦侮》第三部第四卷謂,此役殲敵輜重隊一個大隊。按正常編制,日軍一個大隊相當於一個營,應為八百人左右。大陸最新戰史則說,115師殲敵輜重及後衛隊一個大隊約八百至一千餘人,除了多出「及後衛隊」四字外,與台灣方面的記載十分接近。其他也有百人、二百人、五百人、四五千人、近萬人之說者,然而均非兩岸官方之最新說法。

伏擊戰剛結束不久,八路軍參謀處就引人注目地採取了一項在當時中國軍隊中極為罕見的行動:除了向南京軍事委員會和軍政部通報戰況以外,還知會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財政部、交通部、鐵道部、司法部等中央院會,通電中央社、中央日報、大公報等新聞媒體和國民黨中央黨部、宣傳部等政黨機構,稱:「我八路軍在晉北平型關與敵萬餘激戰」、「敵官兵被擊斃者,屍橫遍野」、「獲汽車、坦克車、槍炮極其他軍用品甚多」等等。在當時因日寇節節進逼而日益沉重的氣氛中,這立刻引起了輿論的熱烈反響和高度讚揚,輕輕易易就為中共贏來了巨大的聲譽。此種嫻熟的宣傳手法,那些傻呼呼地在平型關埋頭奮戰、浴血攻擊、殲敵人數實際超過115師的國軍部隊,顯然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通電一節再修改, 2002-1-11, 05:35]

無論如何,林彪的伏擊戰,一時間完全切斷了平型關至靈丘間交通,給圍殲平型關陣前之敵創造了有利態勢。然而十分可惜的是,林彪部隊並沒有堅持下來阻擊增援之敵。本來已被切斷的交通線,很快又告恢復。蔣緯國總編之《抗日禦侮》說,林彪115師被日軍第5師團增援部隊擊潰。而根據中共戰史,林彪並非被擊潰,乃是主動撤退。當115師隨後進佔東跑池周圍高地時,不見友軍按計劃出擊,又與友軍聯絡不上,遂撤。考慮到新2師也因聯絡失靈未及時收到命令,這種情況是非常可能發生的。[有兩個段落作了點小修改, 2002-1-8, 23:58]

林彪撤退後,第二天日第5師團第42聯隊主力,就沿這條交通線增援,加入團城口一帶的戰鬥。國軍奮力攻擊,激戰至晚,將包圍圈縮小。

9月27日,陳長捷的第61軍抵達平型關投入戰鬥。日軍亦有增援部隊到達。雙方激戰一天,均無進展。當晚,傅作義重新部署,決定第二天發動強攻。28日,國軍展開攻擊,在敵軍優勢火力之下,傷亡慘重。72師434團攻六郎城、鷂子澗,激戰3小時,占鷂子澗,但也付出了慘重代價 -- 團長程繼賢及全團官兵幾乎全部殉國,只餘士兵數十人。

當平型關主戰場激戰之時,西線茹越口28日遭到敵南下增援之關東軍精銳攻擊,獨立第203旅旅長梁鑒堂率部奮勇抵抗。次日,防線被敵突破,繁峙縣城失守,梁旅長壯烈殉國。由於主要交通線被敵阻斷,平型關各圍攻部隊不得不撤退。二十多年後,陳長捷憶及此事,仍不勝感歎:「主戰場勝利在望,竟付流水。於今回首,猶懷餘痛!」

      *        *        *

平型關之戰,左右兩個戰場國軍共投入兵力158244人,總計官兵負傷25242人,陣亡14151人。其中,軍官陣亡941人,士兵陣亡13210人。他們的名字,大部分沒有記錄;他們的事跡,在大陸至今仍常被抹煞。

平型關呀平型關,籠罩在你城頭的迷霧,何時才能消退?用鮮血灑滿你腳下每一寸土地的抗戰英雄們,何日才能安寧?

2001年10月21日寫
2001年12月21日改

附錄:平型關附近兩個戰場全盤形勢圖
<img src="http://171.64.232.134/pyxygr02.gif">

*****************************************************
日軍對平型關之戰的記錄
秋實
2002-1-8, 18:03

摘自日本防衛廳戰史室《華北治安戰》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第1版)

(第44-45頁)
平型關戰鬥

閻錫山指揮十幾個師佔據了沿內長城線的陣地。9月下旬第五師團的一部開始向平型關進攻。閻錫山即將西方地區的兵力轉用於平型關方面,因此該方面中國軍頗佔優勢。

9月25日,中國軍在平型關陣前進行反攻,同時共軍的一部,伏擊第五師團非戰鬥部隊的補給部隊,使該部隊受到極大損失。

第五師團增強兵力繼續攻擊,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的主力予以策應,在茹越口正面突破長城線陣地,進入中國軍之背後。因此,9月末其長城線陣地即已崩潰。

中共方面盡量進行誇大宣傳,宣稱這次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動以後的首戰大捷。由於八路軍的奮戰,為中國抗戰開始以來贏得了最初勝利。中共伏擊成功確是事實,但從內長城線的攻防戰看來,此乃一時的局部戰爭。以下介紹日中兩國的資料。

關於第五師團的行動,在「中國事變陸戰概史」中有如下的記載:

第五師團平型關附近的戰鬥

(以上筆者略)第五師團長在蔚縣正準備轉進保定,但20日得到情報稱:山西軍以主力於內長城線一帶,以另一部於大營鎮、代縣間地區集結,似在構築陣地。於是,師團長決定攻擊該敵,突破長城線,徹底打擊山西軍並進佔大營鎮附近,以利於向保定方面轉移。21日命步兵第二十一旅團長率領在靈邱的部隊,沿靈邱-大營鎮的道路,向大營鎮追擊,命步兵第二十一聯隊<P44>從渾源經小道溝、西河村向澗峪村(大營鎮西北約8公里)附近追擊。

步兵第二十一旅團長於22日以三個步兵大隊為基幹部隊向大營鎮前進,在平型關與敵人遭遇,立即予以攻擊,但戰況並不如意。經過激戰後,於25日佔領了該地附近的長城線正面約2公里的地方,然而當日即有優勢之敵截斷我後方聯絡線,並逐漸增加兵力,因此,旅團陷入被包圍的困境。

步兵第二十二聯隊於21日從渾源出發。筆者註:以後聯隊轉入棚子溝,翌日正在攻擊該方面之敵,收到旅團陷於苦戰的情報,於26日轉進平型關,28日參加旅團戰鬥。

第五師團長在25日得知平型關附近的狀況,命正集結於蔚縣的部隊(步兵第四十二聯隊主力)前往救援。該部隊於26日後到達戰場參加平型關附近的戰鬥,然而戰鬥進展不能如意。筆者註:關東軍司令官決定以蒙疆兵團主力(混成第二、第十五旅團)從下社村、茹越口方面以一部(步兵第一聯隊主力及大泉支隊為基幹的十川支隊)從平型關北側地區,攻擊當面之敵,支援第五師團。27日開始攻擊,29日突破敵陣轉為迫擊。第五師團方面,29日一齊開始攻擊,但戰鬥難以進展。至30日拂曉.乘敵退卻,各部隊始進入大營鎮平原。<P45>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1341357
[ZT] 京中2005-7-1〈大歷史觀下的抗戰史〉(節)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宇宙
tina2008
SCFtw2


香港鳳凰衛視的網站上有一個《鳳凰週刊抗戰60年專輯》,裡面有一篇《鳳凰週刊》特約撰稿員京中(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抗戰史專家)寫的〈大歷史觀下的抗戰史〉,其文甚長,裡面有一節的標題是〈對平型關戰鬥的宣傳和敘述前後不一〉,錄出如下: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72628481141243904/20050701/577671_4.shtml>
大歷史觀下的抗戰史
文/京中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抗戰史專家
2005年07月01日 13:19

對平型關戰鬥的宣傳和敘述前後不一

在中國,無論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是在敘述抗日戰爭那段歷史時,凡抗日總是受到尊重、讚揚的。因此,國共雙方為了政治鬥爭的需要,無論是抗戰時期進行宣傳,還是在其後撰述抗戰史,都難免有誇大自身抗日戰績的情況。如果幾支軍隊共同抗日作戰,你只講獨有自己抗日,不惜貶損抹煞對立一方的抗戰功績,豈不背離事實?

對抗戰初期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參加平型關戰鬥情況的宣傳和敘述,就出現前後不一的說法。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林彪)在平型關外蔡家峪-小寨一帶伏擊日軍一支輜重部隊,打了一個勝仗,消滅了不少日軍,繳獲頗豐。但這場戰鬥只是平型關戰役中的一次戰鬥。而當時的宣傳和後來不少著作,幾乎以這場戰鬥替代了整個平型關戰役的敘述,使一般不瞭解情況者誤以為,平型關戰役就只有八路軍在那裡打仗。關於這次戰鬥的殲敵人數,把消滅敵軍數百人誇大為消滅敵軍數千人(原先說是殲滅日軍板垣師團三千多人,80年代後許多中共黨史軍史著作已改為殲敵一千多人,90年代有的著作復又改為500餘人、600人)。

事實上,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參加平型關戰役,只是9月25日在平型關外東北山地蔡家峪附近,從關溝到東河南村地段,主要在小寨村山溝的戰鬥,參加部隊是一個師,時間只有9月25日一天。而平型關戰役是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部署指揮的戰役,集結參加此役的有孫楚、楊澄源、傅作義、陳長捷、高桂滋、劉茂恩、朱德等七個軍十數個師的部隊。如從9月12日大同失守後廣靈、靈邱作戰算起,至9月底茹越口、鐵角嶺南失陷,中國軍隊從平型關地區撤退,則先後有20天左右。僅在最靠近平型關的地區作戰,也有10天左右。

國民政府軍大批部隊擔任平型關正面與日軍作戰,在許多要點與日軍反覆爭奪,給日軍重創。在林彪師於蔡家峪附近伏擊戰前後,第三十三軍第八旅(孟憲吉)在平型關前與日軍激戰兩晝夜;第一一五師蔡家峪附近伏擊戰的前一天(9月24日),第十七軍(高桂滋)在平型關前與日軍搏戰,傷亡即達一千多人;第七十一師(郭宗玢)反攻團城口曾與日軍激戰;第六十一軍(陳長捷)為解救第七十一師,攻佔鷂子澗,程繼賢團幾全部犧牲;孟憲吉旅與第六十一軍呂瑞英旅在東、西跑池與日軍也進行了拼戰。最後有第三十四軍(楊澄源)第二○三旅(梁鑒堂)的壯烈犧牲。

一些著作中,對第一一五師的團營作戰情況都細加敘述,而對其他一些軍、師、旅的作戰都置於不論。將第一一五師參加的一場平型關外的伏擊戰鬥與整個平型關戰役混淆,抹煞其他許多部隊的戰績,甚至給人印象,似乎只有八路軍積極抗日,其他的國民政府軍隊不是逃跑,就是潰退。這是有違歷史事實的。

過去將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後的山西甚至華北戰局,說成是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規戰爭已經結束,以共產黨為主體的游擊戰爭從此進入主要地位。實際上,太原失陷後一段時間內,八路軍的力量仍然有限。即就山西省而言,幾年中,晉軍閻錫山部,衛立煌指揮的中央軍以及其他各部軍隊還大量存在。直到1941年晉南中條山會戰後,恐怕才能說,中共領導的八路軍代替了國民黨政府軍在山西作為主要抗戰力量的地位。

過去有的著作對中共軍隊敵後作戰中,即使消滅敵軍數十人,也用顯微鏡放大看,稱之為著名戰鬥,而對正面戰場數萬數十萬人參加的一些重要會戰、戰役卻往往一筆帶過。

在1943年公佈的國共兩黨抗日戰績的比較文件中,將八路軍和新四軍所處廣大地區駐紮的日軍總數都算作八路軍、新四軍抗擊的日軍總數,於是得出共產黨軍隊抗擊了全部侵華日軍的58%,而國民黨政府軍僅抗擊了日軍的42%。這不符合戰爭的實際情況。

*****************************************************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q=%22%E5%A4%A7%E6%89%B9%E9%83%A8%E9%9A%8A%E6%93%94%E4%BB%BB%E5%B9%B3%E5%9E%8B%E9%97%9C%E6%AD%A3%E9%9D%A2%E8%88%87%E6%97%A5%E8%BB%8D%E4%BD%9C%E6%88%B0%22&hl=zh-TW&lr=&filter=0>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1337455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