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no=51155&aid=1336203
udn/網路城邦/城市/不分類/不分類/【對聯網不爽的 請進來】城市/討論區/
SCFtw2 2005/08/09 08:56
將近九百字。前面四分之三言不及“義”,與主旨“幾乎”無關,與後面四分之一也“幾乎”無關,可有可無。
後面四分之一有四段,如下:
『今天,看聯網上有自稱「專家」者,帶以人身攻擊的字眼批評別人,而且具有濃厚的政治教條意識;這,哪裡還是什麼專家?這,跟「歷史學者」杜正勝不過一路而已。』
『今天,網路論政,無非是自己開一家藥舖,自當掌櫃,自己配方。弄得好,歡喜一場;弄不好,無傷大雅,無非就是一場「網路電玩」而已,搞什麼人身攻擊呢?』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好好的人才,非逼得讓人說成「選項」不可,其實都是自找的。所謂「辱喪斯文」,正是如此。』
『最後,謹向所有默默奉獻畢生所學的學者專家致上最崇高的敬意與最鄭重的歉意。』
第一段和第三段才是主題文字,合佔總字數八分之一。第二段差不多是空話,歸入前面四分之三無妨,刪之亦可。第四段是我所讀過的最莫名其妙的文章收尾之一。
第一段是這篇文字最重要的實質內容,指說的是在【兩岸香港 時事論壇】城市的前身之一【香港館】寫過很多的Alex。Alex的學者氣息很明顯,他說自己曾經在經濟或財金學術界待過,後來轉入金融實務界,他筆下述及財經之事頗能令人信服。Alex明著罵YST,人身攻擊YST -- 沒錯! -- Alex說(2005-8-2):『……讀到「美元發行過量」這一類的小學生作文,我左讀右讀,找不到什麼知識性的內容,倒覺得大概又是作者另一篇以義和團自戀心態在聯網向中共宣示効忠表丑功的文章。』
-- 人人知道Alex罵YST -- 經常同時罵madkao和Xuser -- 遠遠不止於此。
在2005-6-5,Alex罵道:『……看到「沒有殺人的人被殺了,錯的卻是這些被殺的人」這一類沒有腦筋的荒唐之言,一點基本的人性都沒有。』
在2005-6-5, 20:29,Alex罵道:『沒有人性,何以談政治?泛藍陣營不需要你們這些寫者,你們是泛藍之恥。』
在2005-6-5, 23:57,Alex罵道:『至於那種認為「政府有權鎮壓推翻政府的暴動的權力與權利」的論點,那已經不是愚蠢兩個字可以形容。』
在2005-6-7,Alex罵道:『對六四事件的看法,可以視為是對聯網寫作者寫作品格的終極檢驗。我覺得這樣也好,藉著這一次論爭,將這些支持屠夫作為的兩、三位聯網寫作者的虛偽面具徹底扒下。反正這些人過去在聯網本來就喜歡以中國民族主義為擋箭牌或隱或現支持共產黨的專制統治,……』
在2005-7-9,Alex罵道:『喜歡抨擊民主政治者……即使是屬於泛藍陣營,這些人的觀念與綠營一樣,以民主當做民粹,甚至還會出現像YST之流,學習綠營常用的下賤二分法手段,以「我們外省人」製造對立與仇恨,與綠營的「我們台灣人」的惡劣手法並無二致。即使不談過去的歷史,我們在聯網其實也可以看得很清楚,一些人的人性低賤如此,並不因為是否屬於藍綠而有差異。』
-- 夠了!我不再繼續徵引。這些是“舊恨” -- “新仇”呢?
很簡單! -- YST的“民粹經濟學”“侮辱到”Alex的專業!
不管怎麼樣,Alex個性溫和,他還是講了很多經濟金融方面的道理,除了標題是〈義和團心態不能代替知識 -- 論「美元發行過量」的謬誤〉而且狠狠地損了YST幾句(見上引)之外,他最後說:『就我在聯網所讀到的有關人民幣升值的意見,大致上也是與「美元發行過量」這一類的貼文一樣,都是親共網友有意或明示或暗示「偉大的祖國」的產物,極度缺乏知識,顯現的是以狹隘的民族義和團心態去泛政治化經濟金融事務或議題,與綠營一向擅長宣揚的自戀式台灣民族主義,基本心態,如出一轍。』
好罷!現在來看看Xuser怎麼說! -- Xuser說:『今天,看聯網上有自稱「專家」者,以帶人身攻擊的字眼批評別人,而且具有濃厚的政治教條意識;這,哪裡還是什麼專家?這,跟「歷史學者」杜正勝不過一路而已。』
-- 多麼幼稚!多麼庸懦!多麼酸腐!多麼沒見識!多麼沒肩膀!多麼不能面對!多麼小家子氣!多麼欠缺思考!
Alex拿出了很多“有模有樣的”道理,你可以開口駁倒Alex然後痛罵他,但是你最好不要酸不溜丟地說:『今天,看聯網上有自稱「專家」者,……』。Alex罵你和YST那麼多次了那麼久了,你們是他眼裡的“泛藍之恥”,而他先前罵YST比現在難聽十倍,有點記性的人大概都會奇怪你為什麼直到今天才“替YST出頭”指責Alex“這次”“以帶人身攻擊的字眼批評別人”。Alex在兩個足月之前已經明說『這些人過去在聯網本來就喜歡以中國民族主義為擋箭牌或隱或現支持共產黨的專制統治』,你直到今天才指責Alex“這次”對YST的罵詞“具有濃厚的政治教條意識”,你的反應怎麼遲鈍得像恐龍呢? -- YST的“政治教條意識”煌煌如旭日,你怎麼不說呢?你笨到看不出來嗎? -- 不要裝呆!
-- 在這個節骨眼上我要特別說一句話 -- 不要蠢蠢地認為“專家”有“諄諄教誨”“民粹胡扯家”的義務!!! -- 網路上太多人有這種蠢蠢的“認定”。 -- 還有,“專家”照樣罵人 -- 理由不需要多說罷! -- “專家”有跟“小朋友”排排坐吃果果的義務嗎?!
扯什麼杜正勝?無聊透頂! -- 我把Xuser和秦檜送作堆如何?
滿紙色厲內荏。衹見一個老頭子緩緩舉起一隻抖抖顫顫的手,伸出斜向下方的食指,力不從心地『這……這……』,最後終於衝出一句〈辱喪斯文,什麼專家?〉 -- 這後半句倒是“YST語言” -- 最好在前面加個『呸!』。
終於評到第三段了。這一段例示了一種“Xuser邏輯”。
在基本上言不及“義”的前面四分之三,Xuser有很長的“伏筆”,他說:『學術,成為政治的「選項」,這是無可奈何的事。』『一個良好的政治環境,就是要有一個能夠「選擇」學術的政治領導,』『好的學術專家,就是貢獻所學,提供「選項」。』,這是極正面的申述,絕非諷刺,由上下文可知。在後面四分之一的第三段Xuser說:『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好好的人才,非逼得讓人說成「選項」不可,其實都是自找的。所謂「辱喪斯文」,正是如此。』
大家哈哈大笑罷! -- 當然,想表達同情也可以!
唉!這樣的文字還加個“重要”標示!
“自侮”的是誰呢?自取其辱的是誰呢?『辱喪斯文』的是誰呢?
我SCF在2005-8-7, 12:52貼出了一篇批判文字〈SCF批YST2000的2005-8-6〈從「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看經濟學〉〉,把牢牢站樁的江湖癟三YST錘到泥地裡去,YST快被活埋了,Xuser怎麼不開題罵我SCF呢?
YST已經是聯網最腐臭的蘋果之一,Xuser還閉著眼睛為YST搖旗吶喊撐場面做打手以至於充份自暴其醜,悲夫!
*****************************************************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328819&no=2976>
義和團心態不能代替知識 -- 論「美元發行過量」的謬誤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333980&no=51155>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334083&no=50971>
SCF批YST2000的2005-8-6〈從「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看經濟學〉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328819&no=2976&raid=1335902#rep1335902>
全球經濟規模擴大的速度遠超過全世界黃金增產的速度,紙幣發行量與黃金儲備勢必脫鉤。這是最根本的道理。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335235&no=2976>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no=51155&aid=1334861>
YST網友的「知識」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332027&no=3011&raid=1333068#rep1333068
YST揮棒角度錯誤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zbv2004&f_ART_ID=40461>
老美海外駐軍人數一考
*****************************************************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336041&no=50791>
udn/網路城邦/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政治第3波】城市/討論區/
辱喪斯文,什麼專家? |
2005/08/09 00:43 瀏覽150 |回應0 |推薦4 |
|
| 讀書人,一向受人敬重,古今中外皆然,帝王布衣共識;倘若說有什麼「普世價值」,這是貨真價實的普世價值,大家可以理解,無待贅言。 然而,專業學識一到政治領域,就不免只能成為「選項」而無法通行無阻、更無法定於一尊,尤其,以經世濟民的「經濟學」為然。 經濟學的基本精髓就是「動態平衡」,既然如此,今天主張「升值」的學者獲勝,改天必然要接受「回貶」的事實,差別只是短期、中期、長期的趨勢與時程而已。 學術,成為政治的「選項」,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我不是學者,無法以學術的字眼來表達我的觀點,我只能拿比喻來稍做說明。 政治家,有如一家藥舖的掌櫃;學術,則有如一家藥舖的各種藥材。藥材,無不醫病的;但是對於同一種病症,因各人體質冷熱,必須施予不同的藥材,有的要用洋參,有的要用巴參,而且還要參照其他藥材的互補作用,這不是簡單幾句話可以說得清楚的。 因此,一個良好的政治環境,就是要有一個能夠「選擇」學術的政治領導,同時,要有「知無不言」的各類學術精英,兩者缺一不可。倘若,領導人自己有一套學問;倘若學者專家只知「政治正確」,那都是很糟的事。 準此,好的政治領導人物不必是學者專家,而是一個有「領導氣質」的人物。領導氣質,包含很多,無非就是邏輯能力、決斷能力、責任感與同理心。 而,好的學術專家,就是貢獻所學,提供「選項」。早年知名的「蔣王大戰」,就是兩位學術權威精英各以不同的「自由經濟、管制經濟」主張,展開公開辯論,然後由總統擇一實行(當年,政府終於選擇「階段性的自由經濟」,讓利率、匯率逐步跟隨市場機制而自由化)。 今天,看聯網上有自稱「專家」者,帶以人身攻擊的字眼批評別人,而且具有濃厚的政治教條意識;這,哪裡還是什麼專家?這,跟「歷史學者」杜正勝不過一路而已。 今天,網路論政,無非是自己開一家藥舖,自當掌櫃,自己配方。弄得好,歡喜一場;弄不好,無傷大雅,無非就是一場「網路電玩」而已,搞什麼人身攻擊呢?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好好的人才,非逼得讓人說成「選項」不可,其實都是自找的。所謂「辱喪斯文」,正是如此。 最後,謹向所有默默奉獻畢生所學的學者專家致上最崇高的敬意與最鄭重的歉意。 |
.
SCF的倉庫:【反共反獨】、【獨腳強盜聯網史料庫】、【*每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