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OPINION/X1/3175077.shtml>
富足→壯大 到獨立最短的路
【2006/02/21 聯合報】民意論壇 龔濟/新聞從業人員(台北市)
孫運璿先生病逝,舉國哀悼。國人懷念他,不是因為他做過交通部長、經濟部長和行政院長這些大官,而是因為他對國家有大貢獻。他「使台灣走上開發國家之路」。為達成這個目標,他把自己累倒了,始終沒有再站起來。
今天的台灣,似乎找不到一位政府官員,像孫運璿這樣專業、有使命感、清廉自守,而又能以人格特質團結官民一起投入國家建設。
孫運璿的貢獻,當然也站在前人鋪奠的基礎上。他的「先驅」,首推尹仲容和李國鼎。
尹仲容民國卅八年來台灣,主持「台灣區生產管理委員會」,管理公營事業。後來還兼領中央信託局、經濟安定委員會、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美援運用委員會和台灣銀行。尹仲容不嫌事多,只希望早日「結束台灣的赤貧年代」。
民國四十三年,尹仲容接任經濟部長,他管制日本布料進口,改進口棉花,扶植了國內紡織業的發展;放寬外匯管制、鼓勵出口,促進了國內初級工業產品的成長;同時,推動自由經濟,將水泥、紙業、農林、工礦四大產業,從國營體系中轉移到民間,為日後台灣經濟發展打下結實的民間基礎。
尹仲容終於在台灣戰後的瓦礫上創造了繁榮。但他太累了,民國五十二年累倒不起。
李國鼎接下棒子,愈跑愈快,他重視並引進科學技術,使他有「科技教父」的稱號,也使台灣創出「經濟奇蹟」,進入「亞洲四小龍」行列。但是他也太投入、太忙了,累出了心臟病。
這三個人主宰台灣財經半個世紀,為國家創造巨大財富,但個人人格上清清白白。五十年代,美援協助台灣建立PVC塑膠工業,這塊肉太有營養了,政府中很多人認為應由國營,但尹仲容力主交由民營。據李國鼎後來的回憶,他們原屬意永豐餘系統的何義,但後因PVC國際價格跌落,何義不願承辦。尹仲容就請台灣銀行查看何人在台銀存款最多,結果發現嘉義分行有位米商存款八百萬元,於是就「敦請」他來建廠。這人就是王永慶。尹仲容根本不知王永慶為何許人,若這項新興工業弄砸了,他要負擔多大的政治責任和輿論壓力。但為了台灣的發展,他認清目標,下了賭注。
同樣的,沒有李國鼎大概也就沒有張忠謀和曹興誠今天的事業,可是他手裡沒有半張台積電或聯電的股票。
孫運璿曾說,他和工商界有公誼,沒私交。
尹仲容是湖南人,李國鼎是南京人,孫運璿是山東人,他們沒有把「愛台灣」掛在口頭,但他們以一生的心血和汗水,灌溉出台灣的經濟花朵。
尹仲容、李國鼎、孫運璿都作過經濟部長,宗才怡也做過經濟部長。從識人、用人上,就可檢驗出領導人對國家和人民有多少責任心,以及他是以怎樣方式「愛台灣」的。
他愛台灣的方式是什麼正事都不幹,只在口頭上要為台灣爭尊嚴,爭主體性,進而制憲建國。別說建國了,只一句廢國統綱領,就招來友邦厲聲斥責,引起國際一片質疑。他們干涉內政,我們龜縮無聲,這有什麼尊嚴,有什麼主體性?
當工商界哀告無門,當失業者前仆後繼的帶全家燒炭自盡,領導人沒有半句憐憫的話,也未提出任何補救的辦法,仍不斷的以政治語言逞一時之快。
如果多數人民贊成台灣獨立,並清楚了解且願意承擔一切後果,領導人自可謂被授權一試。要試,先要壯大台灣,富足台灣。富足了,對內,國家有力量,人民有信心;對外,國際看得起,天助自助者,友邦才有協助的可能。試看台灣自退出聯合國並與美國斷交以來,還能與世界各國維持聯繫者,那一國不是由於貿易臍帶的連結?
十多年來,台灣經濟情況國人冷暖自知,現在還看不到一個使台灣的富足不繼續走下坡的人,若有一天台灣人民去外國作「台勞」了,則壯大與獨立,毛將焉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