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瀋陽事變的次年起,她以絕食一日紀念九一八,連續整整八十一年從來沒有忘記,卻也從來沒有要求任何人跟她一起配合,只是自顧自的哀悼,安安靜靜的……
圖/龔萬輝 |
我離開之前,她穿著寶石紅的旗袍送客,這個年紀,還有她大家大族的講究。我是在登機前專程去辭別,老重故鄉人,只因為我有那麼一個跟她同一處的祖籍,她就把我也當成了親兒女。我說,明年再來看您,賀您百歲大壽!記得她那滿布皺紋的笑容,在秋陽下,北國兒女的雪白晶瑩。誰知就這麼著的過了幾年,也沒再去拜望老太太。今晚跟美國當地的朋友網上說說話,提到了林老太太,方知她已經在兩年前去世,享壽一百零二,中國人說的就是一百零三,家族是用美國曆法算的。
你當然可以說她是福壽全歸,兒孫遍及台港大陸跟美國,與許多僑居國外多年的老人家一樣,跟前總是有幾個不會用同一種語言的第三還是第四代,牙牙學語的第五代,學的也不會是老太太跟老先生聽得懂的話。他們那個家族雖然不是同堂,在美國耶誕節的時候,一個普通的房舍,倒是真的擠不下四面八方來陪他們二老的後輩。老伴是在她去世的前幾年離世的,老先生原先是國府的將軍,抗日戰爭中功業彪炳,卻十分的溫文儒雅,也享了整整百歲的福壽。
將近一世紀中,老太太就沒有孤單過,上半輩子吃了些苦,生了十個兒女,老伴兒在外征戰,這一大群兒女,就靠老太太了,養育得不容易啊。下半生倒好,兒女多,都孝順,各自有成。人生就是要看後半截,說老太太福壽全歸,正是這個道理。
雖然連她的出生年月日我一概不知,但是忘不了的是記得跟她見最後一面是在9月20日,那一日的兩天前,在他們府上用了一頓晚餐。
那一餐真忘不了,老太太沒有像過去一樣的跟我們同席,同學只說老太太還不餓。老人家自有其生活的習慣,沒什麼好奇怪的。吃好了,老太太從樓上房裡下來,陪著我們說了一會兒話,我就當著她的面塗了個大大的壽字。她稱許了幾句又回房了,半夜不是專為了又要鑒賞我那筆拙筆才起來的,而是女兒給她做了簡單的消夜。總是這樣的嗎?天天半夜給她下麵條?沒有,她說,剛剛過了九一八,這會兒是九月十九了,她才肯吃。每一年的九一八,她都不吃,連水都喝得少,我們從小她就這樣。
「九一八的時候,你們家老太太幾歲啊?」
該是民國二十年的事,到現在也有八九十年了。小時在課堂上學到了九一八,有幾句話還記得:又稱瀋陽事變,日本人無故炮轟北大營,進而強占東三省,接著成立滿洲國,沒多久,七七事變就來啦。我就記住了這麼一點兒,老師也不可能講得太多,中國人的歷史太沉重,又漫長又複雜,至今也學不了多少。中國的史學家,再多一百倍也有用不完的材料。當年的這麼幾句,應付考試的幾則是非選擇沒問題。
「那時我媽還是姑娘呢。」
「她經驗了什麼樣的九一八啊?」我遲疑了一下,還是問了出來。
「九一八那天我媽沒事兒,整個哈爾濱都還早呢。幾個月之後日本軍隊攻到了哈爾濱,我媽跟家裡的很多女人小孩兒早都躲到鄉下了。」
「那她幹嘛絕食?」
「戰事過去了,他們回來,我媽聽到了些,也看到了些。後來東北不就全完了嗎?書上不都寫了嗎?」
我的同學不會比我知道更多,看樣子。
「她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誰知道,她從來沒說過。」
「你們也不問問?」
「問哪,當然問,一問,她就抹眼淚,一個字也說不出,爸就不許我們再提了。」
當時,我也不知說什麼好,但是以後倒常常想起這位老太太。她從當姑娘的時候開始,一到九一八就絕食。同學說,他們也記不清日子,但是媽媽從來沒有忘記,因為那一天早上,她總是穿著素淨的衣裳下樓,永遠是那第一句話:
「今天是九一八。」
然後連電視連續劇也不看,京戲也不聽的過了一天,到了午夜,算是九一九了,兒女放心不下,他們家的大掛鐘才敲過十二響,就馬上給媽媽下一碗麵,加個蛋。那一次,我也叨光陪吃了一碗。
老太太是在兩年前的冬天走的,沒錯,在睡夢中,福壽全歸。九一八瀋陽事變的次年起,她以絕食一日紀念九一八,連續整整八十一年從來沒有忘記,卻也從來沒有要求任何人跟她一起配合,只是自顧自的哀悼,安安靜靜的。
我剛剛在網上找出了九一八的許多記載,圖文並茂,非常多,但是要怎麼讀啊?那麼忙,這輩子要弄清楚九一八是不容易的了。今年的九一八,我也不吃好了。我也要年年都不吃,只是,到一百零二歲的時候,我還能記得住嗎?那,就再說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