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無霸迎賓牌匾,把面街的大樓門面佔得滿滿,大紅底金字,
霸氣十足的將受邀貴賓名字一一排列出來…
元朗人宴客的「威」
有錢有閒的時候,芭比最愛到香港逛逛,名為「進城玩玩」。
都市化得徹底的香港,對芭比來說,像是城裡;不過每回進城,
芭比最愛的不是尖沙嘴、銅鑼灣,而是充滿鄉村風味的元朗、
屯門、上水和離島。提到元朗,格友想到什麼?
恆香的老婆餅?圍村的盆菜?香港難得一見的透天厝?
對芭比來說,最難忘某年中秋前夕,漫歩元朗街頭,在酒樓下面的
外牆,看到的巨無霸迎賓牌匾,將近20公尺高,把面街的
大樓門面佔得滿滿,大紅底上的金字,霸氣十足的將受邀到
酒樓的貴賓名字,一一排列出來,
譬如:
太平紳士 某某某
西九龍麵粉公會席 某某某
尖東扶輪社主席 某某某
區議會元朗代表 某某某
牌匾是如此的巨大,令人想起紫禁城內,九五至尊的龍椅左右兩旁,
從悠悠的天際垂下來的兩幅對聯,寫著像是「玄天…..」類的頌詞,
大有君臨天下統攝萬物的威嚴。類似的霸氣,只有香港街頭
隨處可見,從兩旁店家橫伸到街頭,掛在天空的店招差可比擬。
這樣高調的迎賓,外地人看來有點像發哥早期的幫派電影,
但這草莽的豪氣,顯然讓地主的酒樓、作東的主人、光臨的賓客,
三方面都感覺良好,都覺得很有面子,同時又能將這種喜氣,
跟附近街坊分享,套一句廣東人說的:夠威!
用「威」的方式來宴客,可見當地人好勝又愛面子。這兒的居民
大部分是廣東客家,節儉、團結、傳統,所以有圍村那樣
封閉的居住環境,也有盆菜這種左鄰右舍都是一家人的親切。
不過,客家人有極端傳統的一面,也有極端冒險的一面。
孫文和洪秀全都是客家人,前者推翻滿清,後者從廣西桂平起義,
一路打到南京,太平天國本質上是客家人造反,
核心份子大部份是客家鄉親。
走在元朗街頭,熟悉廣東話的人,可以聽出到處是客家鄉音,
它和尖沙嘴街頭的廣東話明顯不同。港劇中的角色,
只要是元朗圍村出身的人,都故意將廣東話加上客家腔,以加強效果。
這裡是最靠近大陸的香港鬧區,由此以北,港味漸淡,廣東味漸漸濃。
做為邊城,元朗自有一股特殊的氣氛,它是百貨公司季節折扣戰
最後的一站,折扣戰爭像波濤,從中環起浪,由南至北,
經過油麻地、旺角,一路北上到達元朗,
當油尖旺地區都已停止折扣,在元朗還可以撿到便宜,
只要不太挑剔的話。
因為折扣已近尾聲,貨總是比較少。
這兒的街市也是我在香港見過,規模最大的,
蔬果生鮮多得像從市埸溢出來,
生活費用相對低廉,是許多大陸移民,進入香港最先的落腳地,
那些在茶餐廳
洗碗的阿叔,在飯店打工,兩、三小時就巡一次房,
為你清浴室、換床單的大嬸、在商場擺著笑臉、
站上幾小時的姑娘,很多人就住在這裡的郊區。
從元朗車站,搭上輕便的小火車,十幾分鐘的車程,
就回到溫暖的家,
這時總算離開了觀光的人潮,到了一個真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