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雄2009世運會主場館已進入最後完工驗收測試階段,將做為今年夏天七月16日起在南台灣高雄市舉辦的2009世界運動會開幕式與部分賽事場地。
2. 2009世運會主場館位於左營國家選手訓練中心對面,鄰近高雄捷運R17「世運站」,是台灣第一座通過國際認證的世界級運動場。主場館也剛獲得內政部綠建築標章全部九大項指標認證通過,包含生物多樣、基地綠化保水、建築節能、減碳減廢等,整體環境規劃和建築設計充滿建築師對環保永續、建築藝術的堅持與巧思。
3. 運動場最主要的特色之一是蜿蜒盤旋,充滿動感的獨特造型。剛經過票選活動,主場館被命名為「龍騰」體育館,而設計這棟建築的日本建築家伊東豊(發音"里")雄,稱呼自己的作品叫「水晶蛇」。
4. 形成這棟建築造型視覺效果,是來自觀眾席上方懸挑35公尺的連續螺旋鋼結構屋頂,除了負起結構耐震功能,為觀眾席遮擋掉部份的日曬和雨水,也支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單一建築物太陽能光電板系統。光電板和玻璃的組合一方面遮陽,一方面適度的透光率讓觀眾仍能感受天色氣候的變化。
5. 運動場的另一大特點,進入會場的主要入口區是開放式的設計,觀眾從主入口廣場緩坡走向主場地時,建築物兩翼猶如打開雙臂歡迎來賓,田徑場舉行的活動和觀眾席全景馬上映入眼簾,沒有傳統體育場的封閉外牆阻隔,這將會是國內民眾對運動場空間的新體驗。
6. 經過太陽日照分析和地區風向模擬評估,建築物的田徑場的長邊座向由南北方向逆時針偏轉了15˚,是為了讓田徑場上的自然草皮能夠良好地生長維護,也順應觀眾遊客到來的人潮趨向。
7. 挖填平衡的覆土建築也是重要設計構想之一,開挖產生的土方一部分填覆於觀眾席下方,一部分用於公園造景,完全利用,無棄土。田徑場地由基地面下挖,使觀眾席下方的室內空間變成有如地下建築,藉由土壤隔絕戶外熱能,減少室內空調冷氣的耗電量。
8. 運動場建築物周圍是廣大的廣場、水景與生態綠地構成的都市公園,在賽事期間做為數萬觀眾疏散的腹地,平常則提供市民與遊客休憩與生態教育的休閒環境。公園規畫有多層次生態植栽、生態池、生物棲息地,也保留移植了基地內原有的老樹。運動場四周並設置了中外知名藝術家的公共藝術作品,包括位於入口廣場本案建築師伊東豊雄的「火炬」等,將原本自由自在、頗具熱帶風情的環境點綴得更熱情活潑。
(圖文:micha 2009.3.1,參閱更多照片請至http://blog.udn.com/michalle77/2699913)
高雄2009世運會主場館小檔案
業 主:行政院體委會/ 高雄市政府
統 包 商:互助營造
規劃設計:伊東豊雄(Toyo Ito)/ 日本竹中工務店/ 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
座落地點:高雄市左營區中海路與軍校路口
基地面積:19公頃/ 建築面積:2公頃 /總樓地板面積:28,700坪
建築類型:室外體育場;田徑場兼足球場
觀眾席位:固定席4萬,臨時席1.5萬
構造材料:鋼筋混凝土及鋼骨造
經費造價:新台幣48億
設計標準:國際田徑總會(IAAF) 規範認證/ 國際足球總會(FIFA)規範認證/
綠建築標章九大指標認證
太 陽 能:發電能力1000仟瓦/ 年發電總量110萬度
停車數量:700輛
相關資訊:
2009 世界運動大會(The 2009 World Games)活動與購票資訊https://city.udn.com/52614/3301986?tpno=0&cate_no=0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