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 - 濟公師父對小欣與小威的開導
原發表日期:2018/9/28
當我們心有不平,憤怒或其他情緒時,濟公師父常常叨念我們,要我們放下、放下!可是什麼是放下,該怎麼放下呢?說實話我們這些年下來一直沒真正搞懂。放下,很簡單的兩個字,但很難真正做到。
小欣與小威在想想離開後,心情低落了一陣子。在跟外省師父與閩南師父各有一次聊天之後,心情好了很多。濟公師父就是有很多善巧方便可以開導信徒,嘻笑怒罵都來。
那天在跟 Jason 的簡訊對話(可以參考孝子 Jason 持阿彌陀經幫助亡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故事),也感受到Jason 的放不下。很多人對親人的離開都會放不下,放得下的是異類吧。
這麼多人放不下,想到濟公師父那兩次對小欣與小威的智慧講話,只存在我們幾個的腦裡,很是可惜,於是在與師父確認,經過小威與小欣的同意,節錄出來給大家當參考。雖然每個人的遭遇不盡相同,應該還是有參考價值吧。
2018/4/15 夜,外省師父的開導
外省師父降乩後,先跟我們哈啦一下,通常我會先問師父忙不忙,祂們到處救火,有時要跟惡靈、妖魔打群架,尤其是有天災時最忙。先確認師父忙不忙再決定等會請教問題的速度。如果祂很忙,就要盡快問,免得突然有急事,閃了,就沒問到了。
「人間的悲歡離合,那都是比較淺的東西。可是生離死別,那才會是比較深層的東西。那真得痛,是不是這樣。」外省師父看著小威問道。
「悲歡離合,沒有這麼痛苦吧!」外省師父再問。
「沒有。」小欣回答,聲音有點虛弱。「悲歡離合沒有那麼痛苦。」小欣重複。
「那,你去體悟-我為什麼要承受這個痛苦?這個痛是因何而來?是我必需有承受這種痛的能力,還是我就必需這麼倒霉。」師父看著小威與小欣,呵...呵...呵...笑了起來,在兩個愁眉苦臉的人面前開心的笑,真得很濟公師父的風格。
「沒有倒霉啊,因為每個人都會經歷啊。」小欣回答,語氣有點緊,音量比平日小。
「對。」師父點了點頭,繼續說「也就是說你必需去承受,而這個承受也是一種成長,那麼這也證明了一件事情,你到現在,你還成長不夠。」師父看著小欣與小威。
「懂不懂?什麼叫做成長?小孩子其實很快樂的,很純真的,對不對?是不是這樣?」師父看著小威,小威應了聲,沉默了一晚,終於出聲了。
「可是長大了後,就會有很多煩惱。那我一直用小孩子的心態去看社會是不是就叫成長不夠?」師父說。
「可是那些煩惱也是自尋煩惱啊,你要把它不當煩惱才是修得好,不是這樣講嗎?」小欣問。
「所有的煩惱是你進步,你心性進步的源。」外省師父解釋
「就煩惱即菩提嘛。」我實在太愛插話了。
「就是要把它變成不是煩惱,是不是這樣。」小欣語氣變得有點高亢,不同於剛剛的低氣壓。想想的離開,他們都還沒調好,聽起來好像硬要把情緒撇開不理它的感覺。
在師父回答前,我插了話「不是,你要了解你為什麼煩惱,當你看透了你為什麼煩惱,你就沒有煩惱了。」硬要撇開,撇不開的,如果沒有從根本理解的話。
「煩惱是什麼?」小欣問。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我補充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再來又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外省師父接著說。
「喔...」小欣被我們搞混了。
「你的煩惱,你必需去因應它,而不是去逃避它。就是不能躲,躲了就是會有這麼多的痛來找你。」外省師父對著小威說。這話有點意思。
「咦,是他愈躲愈多痛,還是本來就那麼多痛,他不感覺到,就沒那麼多痛?」我也沒搞懂,確認一下師父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
「對,我告訴你,像這傢伙不是不怕痛嗎?」外省師父用手指自己的頭,意思是在說他的蘭生(乩童)逸叟老人。「他從小怕痛,痛到了極點,就不怕了嘛。」
「所以說折磨愈多,長得愈快,是這樣子嗎?」小欣ㄧ向反應快。
「對。」外省師父語氣堅定的說。
「要好好堅強起來,好好去面對,逃避永遠都不是辦法。就像你們現在工業界不是有句話嗎?問題是拿來解決的,不是來逃避的。逃避,問題永遠存在,你去面對它,解決它,才能夠真正的讓你自己安樂。」師父語氣放緩,慢慢的說。
「我這樣說你能不能理解,我不知道。我希望你們好好去想,我為什麼講這些話。」師父說
「我是去看了陳想想之後才回來告訴你們這些話,以前我都沒跟你們說過這個,是他委託我來跟你們說的。」師父補充。
小欣跟小威聽到師父去見過陳想想,眼神亮了起來。
「陳想想修得這麼好喔,會講這麼有智慧的話喔。」我的好奇心又起來了,那隻愛咬腳指頭的小馬爾濟斯。
「他是瑞獸,當然修得好啊。」師父加重語氣,好似在說怎麼連這個都搞不清楚。嗯,我是沒搞懂。
「為什麼瑞獸修得好呢?」我是好奇寶寶
「因為單純啊!」師父回答
「那他如果投胎來當人,是不是會很慘。」有些人類的狡詐,遇到真得很麻煩。我混到現在,都沒完全適應。
「呵..呵..他如果投胎來當人,那真得會很慘。」師父呵呵的笑開了。「可是他也有他的狡慧,你們應該知道」師父笑著看小欣與小威說道。
「有啊,他有時候真得很搞怪。我們就覺得這不是狗的習性啊。」小欣用台語搞怪形容想想。
我們聊了一會兒不方便寫在網上的事,
「那,他瑞獸為什麼會原意下來投胎?被指明了,他就下來喔?」這我好奇,話題又回到想想。
「對他也有好處啊!」師父回答。
然後,我們又扯到不方便寫在網上的事。聊著聊著,就聊到了生活。
「第一個,看得遠,看得清,看得透。做人做事都可以用。」師父解釋。
「那,看不懂怎麼辦?」小欣馬上接著問,真是問得好,要是看得懂,就沒這麼多麻煩了。
「有牆嘛!」師父回答,白話解釋就是,那就自己去撞牆啊。
「不是啊,比如說有一群人在搞一些東西,那看不懂怎麼辦?」小欣解釋一下自己的疑問。
「當你對看不懂的事,你可以趨避。對不對,你為什麼一直要把它搞懂?」師父回答。
「人很奇怪的喔,沒有好運就一直好運的喔,也沒有倒霉就一直倒霉的。閩南語有一句俗語這麼說的,乞丐也有三年好運。」外省師父平常使用普通話跟我們溝通,講到乞丐也有三年好運時,使用的是閩南語。
我常常覺得祂們這個神仙很厲害,語言在人間不斷的演變,祂們也不斷的學習,跟我們溝通時,用語都很趕得上時代潮流。
又聊了一些私事,濟公師父對著小威說,「我這樣說你有沒有聽懂啊,這是你必需承受的,而且我也可以告訴你,這還不是最痛的,後面還有更痛的。我先告訴你喔,你躲不掉的喔。你絕對躲不掉的。」
濟公師父又跟我們聊了一些,便結束了這次的聚會。
4/17/2018 與閩南師父的談話
在上次與外省師父聊過的兩天後,我們又聚在一起,點了香請師父降駕後,這次來的是閩南師父,閩南師父近來因公忙祿,難得出來跟我們聊天打屁,這次祂出現,我們也都很開心。
閩南師父與我們的對話都是使用祂口中美麗、典雅的古語,河洛話,即台灣閩南人使用的台語,只有在祂講得太文,我們聽不懂時,祂會使用祂口中的番話,就我們說的國語解釋給我們聽。
所以,以下對話,閩南師父是以河洛話跟我們對談的,我把它寫出來,盡量符合原意。
小欣問「師父啊,那如果說叫人家放下啊,放下是不是說就不要去想。」
閩南師父馬上接著說「沒人做得到。」
「那是說不要一直去做這樣的事,想過就算了嗎?」小欣繼續說。
閩南師父回答「完全放下,那是絕情。」
「絕情!!」我聽到絕情有反應了,「那你有絕情嗎?」先了解一下濟公師父有沒有絕情呢?
「我們要你們放下,不是要你們完全的放下,是你可以用一點時間去思念他,去掛念他,不過,在一般的正常時間,你要生活,你要提振精神來應付你的生活。不可以一直沉迷在痛苦之中。你要有你自己的生活、你自己的經歷,你不能沉迷在痛苦之中。」濟公師父正經的回答小欣的問題,完全不理我的亂插話。
「師父啊,我覺得我只要想到想想,想想就跟我同在啊,我只要想到她,她就在哪裡啊,我就不難過啦。」小欣敘敘她目前的心態。
「這也是一種解脫,聽得懂嗎?這也是一種解脫,你永遠在我心裏。」閩南師父說。師父說到你永遠在我心裏時,用的是國語。
「對啊!」小欣頻點頭,小威在一旁,不發一語。真得是省話一哥。
閩南師父舉了某人的例子跟小欣解釋他怎麼處理喪親之痛的過程,因事關個人隱私,故不在此多述。
「師父,所以我這種想法也是一種解脫,並沒有說有一定的標準或典範說什麼是對的。」小欣問道。
「所謂的修行,是要讓我們的心、我們的身可以舒爽,可以解脫。」閩南師父解釋。
「喔,所以我自己爽就好了嘛。」小欣的體悟,直覺的反應,話就出口了。
「你這樣說很曖味呢,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閩南師父笑著說,連眼神都在笑,笑聲也很曖味。閩南師父就是這樣啦,不太正經,跟我們講話,葷素不拘。常常有些對話讓人覺得,啊...你們大修行人怎麼這麼奇怪。外省師父相較起來稍微正經一點。
「要自己能讓自己舒爽啦」我也插話了,這是很高的境界耶,不為外境所動。但用爽這個字形容,真得很好笑。
「下次來問外省師父,你爽不爽,哈!哈!哈!」想到外省師父莫名其妙被問這個的表情就好笑。我就是這樣會亂問的。是祂收的徒弟閩南師父教我們要舒爽的,下次遇到直接請教祂重點,哈。
「對啊,要自己爽就好啦。」小欣附議。
「哈!哈!修得好的都很爽,那,上面坐的那排神仙都很爽,哈!哈!哈!。」真得很好笑,這個形容詞。光是想就覺得好笑,難怪彩色蝙蝠就老是一張爽臉。
「對啊,就是我自己心裡舒服,爽就好啦。」小欣補充說道。
「厚,師父,她真得比我勁爆。」實在太好笑了。
濟公師父笑得挺開心的。
「那你要有辦法自己爽啊!」我真覺得是這樣。
「我這樣子想就爽啦!」小欣加重語氣。
閩南師父笑笑的說「用最簡單的一句話說就是自得其樂。」
「這樣就可以了嗎?這很重要耶。」小欣確認。
「不要自尋煩惱!」閩南師父說
「可是他一直都這麼憂鬱耶。」小欣看向 小威,小威臉色凝重,他還是很難過想想的離開。
「嗯, LOVE is BLUE.」閩南師父烙英文了
哇!哈!哈!實在太好笑了,我這個沒血沒淚的,一點同理心都沒有。小威還在難過,我在一旁搞笑。
「對,就是太愛了。我跟他說你去刮鬍子好不好,這樣很像失戀了,他說對,我就是失戀了。」小欣激動了,語氣急促,因為有人連鬍子都不管了。
實在太誇張了,有人連鬍子都不理了,後來話題岔開了,聊了一些不方便寫出來的東西之後,閩南師父的開導繼續進行。
「師父,那個外省師父說七情六慾,嗯...祂也不是說要斷啦。嗯...這個就像看電影的時候,那個喜怒哀樂悲傷,我就會跟著它高興悲傷,那其實我就像那個看戲的人,我不看戲,我就沒有那個感覺,就像我死掉以後,我對人生這部戲我就抽離啦,是不是就沒有啦。」小欣很認真的表達了內心的想法。
「我沒聽懂你的主題,你是要問我什麼?」閩南師父直接反應。
「我的主題就是說,我現在就像在演戲一樣。」小欣努力用台語講了這兩句話。「我現在的七情六欲是隨著...」後面的就轉回使用國語了,說到後面,語氣激動了起來,還停頓了下來。
空白了幾秒,閩南師父出聲了。「現在對岸很流行一句話。」
「人生如戲嗎?」小欣接話。
「嘿...嘿...全靠演技。」閩南師父笑了一下才接著說。
「啊,以前我們台灣就有一句俗語,「人生若夢。」」閩南師父說。
「對啊,夢醒了就空啦。」小欣頗為認同。
「這中間都給你們做一些提示,不執著,但是要勇敢。」閩南師父繼續說。
「不執著」小欣點頭,「對,要勇敢,對。因為我還在演它啊」她順著師父的話說。
「聽得懂厚。」閩南師父說。
「可是要出戲啦」小欣看來很有感觸。
「啊..你有感的中間就會發展出你內心裡的光華,比如說有人唱歌,有人吟詩,有人寫詩。」閩南師父說。
「心內的什麼?」小心用台語問,「光華?」這兩個字使用國語確認。
「那就是一種光華。」閩南師父延續祂上個句子沒講完的話。「那就是一種情緒、心情的提昇,表於形體。」
「就像你人生的感悟寫在一些..」小欣說
「這樣聽得懂厚。」閩南師父確認一下。
「所以來當人,比較能夠學習到一些,我之前不思考,然後我真得就在這邊遇到一些事情,讓你去思考、覺悟嗎?」小欣發問。
「這個是看人的啦,有人都不思考,他這樣混混噩噩過一生,他也很好啊。」閩南師父說。
「我想要回去,所以才會想說要思考啊。」小欣指的回去是指到天界或佛國繼續修行。
「可以思考,會思想。才能夠提升自己的本質。」閩南師父解釋。
「對。」小欣點頭。
「聽得懂厚。」閩南師父又確認一下。小欣點點頭。
「所以,沒有人勉強你一定要思考。」師父說。
「是。」小欣語氣肯定。
「啊,也沒有人強逼你說你不可以思考。」師父繼續說。「要與不要,你一念之間。」
「對。」小欣說。「所以起心動念很重要嘛!」
「所以我常常跟他們說一句很簡單的話,緣起緣滅。」閩南師父說
「緣起緣滅,就是在這一點,很簡單,你一個念頭起來,就是緣,就是緣起了。那你一個念頭,不要了,就是緣滅了。」師父繼續說。
「師父,那這樣子,我還是一直想著想想,所以緣還在喔,因為我有起心動念。 是這樣嗎?」小欣的語氣比較輕鬆了。
「緣還在嗎?」小欣再確認
「在啊。」師父直接給了回覆。
「我們之間的緣份還是在嘛,聽懂了吧?」小欣轉身拍了小威一下。「我這是替你問的,就是你想著他,他就一直跟你在一起。」
「你永遠在我心裏,就永遠沒人搶得走。」師父接續小欣的話。
「對.」小欣說
「嗯..這是緣起。啊,我永遠都不想你,就是緣滅。這樣聽得懂厚。」閩南師父說
「你必須知道了解一句話,生命的輪替是很短暫,人活多久?」師父說
「100 年。」我回答,其實目前大多數人達不到這個數字,取個整數。
「最長 100 年,存在時,不管你是榮華富貴還是窮苦貧困,這時間過了,就是空。這是佛家所講的空的理論。」閩南師父說。
然後,我們又不小心把話題岔開了,又是不方便寫出來的內容。
聊了一會,聊到了修行。
「那我怎麼讓我的心靈提升啊?」小欣問。
「心、平、氣、和。」師父一字一字慢慢的說。
「心平氣和,腦筋的轉動比較清明,這樣就是提升了。」師父解釋。
又聊了一下八卦,
「那佛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化身?」小欣問。
「我常常在說,在勸化人心要有方便法。讓人家可以接近,可以接受。祂讓人容易接受,祂才能夠勸化。」師父解釋
聊著聊著,師父拿起桌上一塊布,擦起了泡茶的茶壺。
「這個真得是龜毛,在養壺。」我看著師父的動作,這應該是當人時留下來的習慣,「真就是紈絝子弟,在養壺,賞壺,有錢人搞的行為。」閩南師父當人是有錢人,有錢人有閒情逸致,以前ㄧ定養很多支壺。
「這個可以磨耐性,這個是有閒時磨耐性的,這個要絨布這樣慢慢的磨。」閩南師父邊磨邊說。「到最後這個會金滑起來。」
「這真得是富家子弟的行為。」我就不會去磨壺,沒空閒坐下磨壺。「這支壺才250元。」我在十元商店買的。
「對啊,你磨它幹嘛?」小欣跟我想法ㄧ樣,我們都是辛苦討生活的,不太理解有錢公子哥兒的行為。
「我跟你說,泡茶的時候,茶的成份,它這個不是實心的。不像玻璃。」師父看著手中的壺繼續說「它有孔,茶就會從那邊滲出來,滲出來在表面,你如果一直去擦它,就會金滑。」邊說手中繼續擦。
「這是養壺啊。」小欣說
「這是以前的文人在養自己的性,啊你說在養壺,對,這是表面的行為。」師父補充。
我們繼續聊天,師父的手持續的擦掌心的壺,一會兒後。師父拿起手中的壺,「你看,這是不是就有差了,這種差異,因為有形象在哪裏顯示,你就覺得心裏很快樂,這是我做的。這種相互的影響,你的心靈就很容易沉靜下來。這是文人取巧的辦法。」
「這個跟靜坐也有相關嗎?」小欣問。
「都一樣,文人還會弄一些叫做文玩,像玉石、硯台、毛筆、筆架這些,他都要做一些形狀,讓自己看起來賞心悅目。」師父解釋
「那這樣不是著色嗎?執著於色相。」小欣再問。
「讓自己能夠愉悅,讓自己能夠心平氣和,那就是道。」師父緩緩的解釋。
「厚..」小欣聽懂了。
「那我唸阿彌陀佛時,一邊做別的事情,一邊唸可以嗎?」小欣問。語氣已經回復到平常狀況。
「最好是可以靜下來唸。」師父回答。
「靜下來唸,可是不是有人說行也阿彌陀佛,坐也阿彌陀佛嗎?你工作的時候,可以ㄧ邊做事ㄧ邊唸,這個意思嗎?」小欣應是從哪看來的觀念。
「分心做很多事,不如專心做一事。你分心做的,的不達不七(台語)。」師父解釋。
「所以要專心就對了。」小欣說。
「禪宗講的就只在當下,做一件事就專心在那件事上,吃飯就專心吃飯,大便就專心大便,不要一邊大便一邊有的沒的。」我插話了,這個唸成大時,就有學到這個觀念。
「好臭..好臭..」師父呵..呵..笑了起來
「好臭,大便要專心也不容易耶。」我真是這麼認爲的。
後來又聊了會,閩南師父就退乩了。
這兩次的談話,安撫了小欣與小威的心,寫出來,也許對同樣傷心的人會有幫助,給大家當參考。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