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之義 藏識在此應是指「藏識真相」,即第八識的識種子,識種子原屬於妄想無實體,但是眾生妄想所生之福報及一切三業所作的結果都不能滅,否則眾生之一切福報皆「空無所有」,此是外道斷滅之論。識種子只能在修行中「轉」為智種子,是未來「不空如來藏」的資糧,若以此而論則藏識不能滅。但若就其功用而言,當成佛之時,頓破知見上的「識性」而成就「智性」,則應該是「滅」之義。整體而言,藏識含其之功用與識種子,故說藏識不滅亦算正確,但若改用「藏識真相」不滅則較不會有爭議,亦較合乎修行上的證悟。 八、眼根中是否有眼識存在,或者是對塵境時眼識才出現? 在《宋本》卷一中,本師佛對大慧菩薩開示「非有因建立相」的文字中有此一段: 「謂初識無因生。後不實如幻。本不生。眼色明界念前生。生已實已還壞。」 相對於本文,《唐本》為: 「謂初識無。無因不生。其初識本無。後眼色明念等為因。如幻生。生已有有還壞。」 而《魏本》則為: 「謂初識不從因生。本不生。後時生如幻。本無因物。而有因眼色明念故識生。生已還壞。」 此三譯本中都有「初識」之說,而《宋本》說「眼色明界念前生。」而其他二本則是「眼色明念為因而生」,筆者對此段文字之分析如下: (1) 初識之義:在此文中初識是指眼識或指「最初的認識作用」(即今日所說之視覺作用)?若「初識」與「識生」是指「眼識」,則此段文字可能會變成「眼根中最初本無眼識,因為四緣(即眼、色、明、念)作用故才有眼識。」 這是很多不明人士之論,他們常依「眼根、色塵為緣生眼識」而說眼根中本無眼識,此為外道之論,就如同說人腦中有靈魂寄居,肉身如機器由其控制,也就是肉身中原本就沒有「識」的存在。其實「根塵為緣生識」的識是指「認識作用」,例如視覺作用是眼根、色塵、眼識、第六識、光線等共同作用所成。 與此相同,此處的「初識」是指最初的「認識作用」(此指視覺作用)。初識本無,是說眾生在無始無明發生之前本無第八識,故也沒有其他諸識及所生的認識作用。 (2) 「眼色明念」與「眼色明界念前生」之義:此中之「眼」指眼根(即眼睛)與眼識的功用,「色」指色塵(類似一堆在一起的分子結構),「明」指光明,「念」即《宋本》的「念前生」之義。 在「有相唯識論」中,對視覺生起的看法,一般而言,我們不是直接見物,而是由第八識取出「識種子」形成「帶相」,然後眼識等再對此帶相進行觀察、判斷與了知,此即「念」之義。「念前生」是說此種「帶相」之念在眼識等發生作用之前已生起。在《宋本》中,對認識作用之生起,用「眼色明界念前生。」來說明,似乎比前二種譯本更清楚及深入。 在《宋本》中,以「眼色明界」為眼識生起的四緣,其他二本則以「眼色明念」為四緣,似乎以《宋本》較正確。「界」在此是指眼根界、眼識界與意識界等之義,界含有作用及範圍之義,由此「界」的加入,視覺作用才會有色像暫留(或連續不斷)的感受。 (3) 三種譯文的解讀: 《宋本》之義為: 「最初沒有因,故認識作用不存在,其後認識作用乃如幻不實,認識作用本不生,由四緣故生起,此認識作用發生前,帶相之念已先生起,生起後立刻消失。」 《唐本》之義為: 「最初沒有生認識之因,故認識作用不起。最初的認識本無,此後由於四緣為因,故認識作用如幻生起,生起即消失。」 《魏本》之義為: 「最初第八識不是由某因所生(註:故在此之初識指第八識,由於無始無明無因,故說不從因生,此與唐、宋二譯本不同),八識本不生,故認識作用亦不起。此後認識如幻生起,原本無因之事,因為四緣故才有認識作用由其因生出,生出後立刻消失。」 (4)結論:眼根中皆有眼識種子,其源於無始無明所妄生的第八識種子,無始無明無因,故第八識及所生的諸識與各種認識作用都本無因(即不知何因而生,但不是外道的無因論),其之生是緣生(如四緣等),非實有生,由於無始無明屬妄想之性質,故諸識亦有妄想性質,故一切認識作用皆妄想生,由此一切相亦皆妄想生,故緣生亦妄想,這就是無因相而妄建立成有因相之義。 九、「三自性」的意義 世間諸法皆具有三自性: 《宋本》稱為:妄想自性、緣起自性與成自性。 《唐本》稱為:妄計自性、緣起自性與圓成自性。 《魏本》稱為:三法自體性,其三法是:虛妄分別名字相、因緣法體自相相與第一義諦法體相。 唯識家常以蛇、繩與麻比喻此三自性。圓成實性就如麻可以做成有實用性的各種「繩子」,但若燈光不亮,繩子會被看成「蛇」。因此,圓成實性是諸法的體性,也就是離言說的「空性」;而緣起自性就如繩子,具有較真實的性質;而妄想自性(又稱遍計所執性)就是眾生的妄覺,無明所引起的性質,這也就是世間法或有為法。對圓成實性與妄想自性,此三譯本所說大致相同,但對緣起自性,此三譯本所說就略有不同,筆者提出說明如下: 《宋本》: 「云何妄想自性從相生。佛告大慧。緣起自性事相相行。顯現事相相計著。有二種妄想自性。」 同此文字,《唐本》為: 「云何妄計自性從相生。謂彼依緣起事相種類顯現。生計著故。大慧。彼計著事相。有二種妄計性生。」 《魏本》則為: 「云何虛妄名字相。謂從名字虛妄分別一切法相。大慧。因緣法體自相相者。從境界事生故。大慧。因緣法體境界事相。諸佛說虛妄分別差別有二種。」 《宋本》說緣起自性是事相相行,顯現事相相。 《魏本》則說為從境界事生故, 《唐本》則似乎未提及緣起自性。 依《魏本》之義,緣起自性是從境界事相所生,即與境界有關的事相所生。 依《宋本》之義,「事相相行」的「事相相」即事相之相,這是指外界事相(塵境)現前之時,大圓鏡智會取出相應的智種子成為事相相,也就是呂澂先生所稱的「帶相」。此中之「行」指起心行,在此指無明之行。「顯現事相相」指顯現與前述「帶相」相對應的第八識種子所成的相(註:也是一種帶相之義)。也就是依外塵境界,大圓鏡智現出相應的智種子,此形成「帶相」,這是凡夫不知的「真諦」境界。 凡夫因為無始無明之出現(行之義),故有第八識種子相對應此「帶相」,此即凡夫所認知的一種「帶相」,這就是緣起自性。接著由於執著此「帶相」與分別此「帶相」而有諸法出生,此即妄想自性之屬。故此「帶相」來自外境界,此即《魏本》所說「從境界事相所生」。這就是緣起自性之義。由此可看出,目前三種譯本只有《宋本》對此有最明確的解釋。 總之,緣起自性即第八識種子的境界,妄想自性則屬前七識,而圓成實性則屬「空性」層次。但此三自性皆是意識心的解說,非真實義。 十、無生法忍之義 《楞伽經宋本》第二卷的前段有提到無生法忍,其相關文字為: 「云何菩薩摩訶薩得自覺聖智善樂。謂得「無生法忍」。住第八菩薩地。得離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得意生身。」 相關文字在《唐本》為: 「證如幻性即時逮得無生法忍。住第八地。」 《魏本》卻是: 「入一切法如幻相故。菩薩爾時名得初地無生法忍。…得二無我如意意身。」 由這些相關文字可看出《宋本》與《唐本》相同,都認為菩薩第八地時得無生法忍,此時證得如幻性質的「意生身」,意生身在《魏本》叫「如意身」。而《魏本》認為證得此境界只是「初地菩薩」,到底此兩種說詞何者正確?我們先看相關的佛教經論如何說? (1)《寶積經二十六》說:「一切諸法無生無滅忍故。」 (2)《智度論七十三》說:「得無生法忍菩薩名阿鞞跋致。於初地或七八九地之悟。」 (3)《仁王經》有五忍之說:「在七到九地得無生忍,才悟諸法無生之理。」 (4)丁福保先生所編寫的《佛學大辭典》則說:「無生法忍略云無生忍,安住不生不滅而不動。無生法,不生不滅之義。」 (5)在《華嚴經》中都說無生法忍,沒有無生忍之說。在此經《賢首品第十二之一》有偈:「若能超出四魔境 則得至于不退地(註:即不退轉于下化眾生。)若得至于不退地,則得無生深法忍……,則一切佛現其前」。由這段偈可看出此處的「無生法忍」指不退轉于下化眾生的「初地菩薩」。在《楞伽經》指出,初地菩薩則佛會現在其前為其說法開示。 由以上這些文字 《仁王經》說七地到九地之間證得無生忍 《智度論》則說初地或七八九地都可悟得,丁福保先生則把無生忍等同無生法忍,實際如何似乎沒有定論。 依筆者之瞭解,無生忍與無生法忍不同,無生法忍是安住在「無生法」,即安住在無生的道理上,此應是初地菩薩境界,此時初悟「空性」,對「空性」之理得一心淨信而安住不壞。 而無生忍則是安住不生不滅之境界,是自覺聖智所悟,因此應該是八地菩薩的境界。本人認為《楞伽經》的《宋本》與《唐本》中「無生法忍應是無生忍的筆誤」,而《魏本》初地菩薩稱為無生法忍是正確的,但在此文證得如幻性的如意身(即意生身),此境界是「第八地菩薩得無生忍」的境界,《魏本》之說有錯誤。 筆者認為無生法忍與無生忍可能是當初在翻譯成漢文時有筆誤,故形成日後一些佛經上爭議的問題。 十一、如來藏與藏識(識藏)的問題 《楞伽經宋本卷四》的中間部份有說到如來藏與識藏(即第八識)之問題,《宋本》與《唐本》論述相似,且都以識藏稱此第八識,而《魏本》則以阿梨耶識稱之。本文僅就《宋本》與《魏本》二者所說作對照以瞭解如來藏與識藏之義。 《宋本》說: 「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不覺彼故。三緣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覺計著作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薰。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斷。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淨。其諸餘識有生有滅。」 這一段文字在《魏本》則為: 「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故。…。眾生依於如來藏故。五道生死(應是六道)。…。而如來藏離我我所。諸外道等不知不覺。是故三界生死因緣不斷。…。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餘七識者。心意意識等念念不住是生滅法。」 在此中,最重要的一句是「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其他文字似乎只說凡夫外道因為不知有如來藏故輪迴生死!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引發很大爭議,故筆者在此要做詳細說明。 筆者認為《宋本》與《唐本》是正確的,《宋本》最詳盡,而《魏本》似乎未談到重點,且有不明之敘述,但也不是有誤,只是「未說清楚」。故筆者僅就《宋本》提出說明。 《宋本》說:「如來藏能生諸趣,但又說自性無垢畢竟清淨」(大意),這是指「空如來藏」的功用與所含智種子皆無垢清淨,但如來藏中有「不空如來藏」,這部份在眾生時就是第八識的種子,此種子遍生諸趣。而此第八識種子是因為「無始無明」的出現,依空如來藏的智種子而妄現對應的第八識種子,其最初稱為菴摩羅識種子,經長時之染著而成為第八識種子。 這一段文字中「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此「識藏」即第八識種子之義,因為第八識種子就是六根本煩惱(即無明住地)之因,且由此生出七轉識種子。文中說:「如海浪身常生不斷」,就是指第八識種子如大海,而前七識種子現出生生滅滅,就如海水起波浪。文中又說:「自性無垢畢竟清淨」,是指「空如來藏」。 文中又說:「入滅受想正受。第四禪。善真諦解脫修行者。作解脫想。不離不轉名如來藏識藏。七識流轉不滅。」此文是說有些修行者因為某些因緣而入滅受想定、第四禪或以四聖諦等方法進入解脫,實際未解脫而妄想已得解脫。主要是這些修行者尚未捨離與轉化「如來藏中的第八識種子」,此中「如來藏識藏」即「如來藏中的第八識種子」。也就是此修行者習氣未除(不捨種子之義)亦未轉識成智(不轉之義)。 識藏種子不轉,依之而生的前七識就流轉不滅。《唐本》稱此為「未捨未轉如來藏中藏識之名」。《魏本》又說:「菩薩摩訶薩欲求勝進者。當淨如來藏及識藏名。」此「識藏名」即第八識種子之義。此句是說菩薩應當要消業障與無明,使恢復本淨的空如來藏,並要清淨第八識的垢染種子。 總之,《宋本》與《唐本》中,識藏、如來藏藏識、如來藏中藏識之名及藏識名都是指「第八識的識種子」之義,但若是說「如來藏及藏識名」則是指空如來藏與第八識種子。《魏本》所說「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應是指「阿梨耶識者如來藏中藏識之名」,不是說阿梨耶識即如來藏。 另外順便一提,《宋本》卷二開始有提如來藏之語: 「世尊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纏。貪欲恚癡不實妄想塵勞所污。」 此中主要文字是「轉三十二相」之義,而在《唐本》與《魏本》都說: 「如來藏自性清淨。具三十二相。在於一切眾生身中。」 此中「三十二相」是佛的殊勝相,在此指空如來藏的智種子,因為「無始無明」出現,與智種子對應幻生第八識種子,故說「轉」三十二相入眾生身中,因為第八識種子即在眾生身中之義。但《唐本》與《魏本》都說:「如來藏自性清淨。具三十二相。在於一切眾生身中。」這是說自性清淨的空如來藏在眾生身中,如此之說有過失,因為空如來藏屬「智」的層次,非眾生識心之屬,其如大海,不在眾生身中。此即釋尊在《楞嚴經》所說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之「空性」。而「轉」為識種子的阿賴耶識則可說在眾生身中。此中譯為「轉」與「具」之不同應是譯者的修行層次不同之故。 十二、虛妄與如幻法之義 《楞伽經》卷二《宋本》前段文中有提到「惑」亂「法」,此在《唐本》稱為「妄法」,即虛妄法之義,由於釋尊在此中的開示他處少見,故在此特別提出。釋尊開示說:「幻者。從他明處生。非自妄想過習氣處生。是故不起過。」這段文字告訴我們,「惑亂法」(或虛妄法)是眾生妄想及過往習氣所生,是有過失之法,而幻法是由明咒等處所生,不是自心妄想所生,故屬無過失之法。 妄法與幻法的主要區別就是這兩點,即自心生、他處生與有過失、無過失。經文中說:對恆河水而言,餓鬼見恆河水而無所見,人見水為水,這是因為人與餓鬼業障、習氣不同故,所見不同,也就是見水是一種惑亂法。一般人五官所及之法大多是惑亂法,但眾生因為無明而執為實有。 至於幻法(或如幻法)這是魔術師依咒術所幻生的機關木人,這些木人也會走路或說話,但是外力(咒術)所生,非自心所現。諸佛菩薩或有神通的鬼神都可以幻化一些現象給人看,這些就是「幻法」。例如佛可以神通力幻化東西給眾生,使各道眾生所見皆同,與眾生業力無關,這就是幻法。 釋尊在此經開示要觀惑亂法「如幻」,不可執惑亂法為實有或實無。釋尊又說:不是因為執著幻法之相而要觀諸法如幻,主要是因為惑亂法是短暫快速如電而不實,故要觀惑亂法如幻。這是觀「諸法如幻」之義,也就是觀諸法如幻是針對惑亂法(或虛妄法)而言,而不是指對如幻法而言。 經中又說「幻法無過失」,主要因其非自心過去業障、習氣所現,是外力所現,故無過失可言。經文中以火輪、陽焰、夢境、鏡中像等為惑亂法,但在其他經文中,在如幻十喻中卻把火輪等十法當為如幻法,到底火輪等是幻法或妄法?據筆者所知,火輪是旋轉中的火炬,人因為有業障故見如火輪,鏡中像等亦如是,以此觀點則火輪等是惑亂法。但若人是因為被矇騙故把轉動的火炬當成火輪,鏡中像等亦如是,若以此觀點則火輪等屬如幻法。 故這些法是屬何者,依當時所用之文義而定。如幻與虛妄更深入的意義是:諸法是無明業障所生,其相狀虛妄不實,但其不離真實的空性,故就其相而言是虛妄,就其體性而言是真實,就整體而言是:亦空亦假、非空非假,此即如幻之義。 我對楞伽經中一些重要問題的見解(下) █藥師山 紫虛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