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居士在家學佛
市長:祝福您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居士在家學佛】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佛法知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成佛之道概要
 瀏覽1,505|回應2推薦0

祝福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藥師山通訊 第30期

成佛之道概要

█藥師山 紫虛居士

一、前言
  我們已多年在從事學佛及修行的工作,很多同修們相信已知道由發心學佛到成佛果的整個過程,在平日的弘法課程中也常提到這方面的事,本文只是重新做一個概括性的整理,有些內容在作者所著「一個學物理的人看佛教-兼論佛教的世界觀」一書中亦有提及,請有興趣的讀者參考,本文中有許多論點是個人的知見,若有不對請來函指正。成佛之道大概有五個階段,即學、修、悟、行與得,概述如下。

二、學道
  一個人是否有機緣能學佛修行與其「根器」有關,「根器」在此是指他過去生學佛或與佛菩薩結緣的經歷,因為每個人在世間已輪迴生死無數次,應該有多生學過佛或與佛菩薩結過緣,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隱約都會記得一些,尤其一些乘願再來渡生的菩薩或大修行者,他們對佛法的記憶更清楚,這些就是所謂「根器好的人」。這些好根器的人在落入人身之後,因受肉身所障礙,要重新「覺醒」,此需要善知識的指導或經由佛經、佛法的啟發。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由聽金剛經的一句偈「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開悟,個人認為他就是「上好根器的人」,這些上好根器的人大概不會不學佛,少數例外是此人欠有重大債務,可能因還債務而染上業障甚至失去學佛的機會。上好根器的學佛者之中,有些修習「本尊法」的人,若前生已修成精神身本尊(或化身),則有很多會記得過去生而自行覺醒,這些人很快會繼續過去生的修行路程或渡生的工作。對一般中下根器的人而言,因過去學佛經驗不多,此生大多以靠讀佛書,聽善知識弘法等方式產生對佛教的好奇或喜歡,由此接近佛教團體學習佛法。

學佛的要點大略有三,第一是「動機」,也就是為什麼要學佛?要踏入佛道的人都應自已先問自已為什麼要學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動機,且會隨著對佛法的了解而有所改變。學佛的動機應該是為了脫生死與幫助眾生,但對初學的人也許有困難,先不用勉強,只要動機不太「邪」就可以。例如想學佛以佛法賺錢,就是太邪。學佛的第二個要點是如何由學佛而起信心。此信心包括對佛菩薩存在的信心及堅固行菩薩道的信心。只要對佛菩薩深信則對佛法亦較不會懷疑,例如對淨土的存在會有信心,對「空」的存在也不會懷疑。學佛的階段若有善知識適當的教導,則對建立信心會有很大幫助。宗教與世間的學問不一樣,世間的學問大多因為有問題、有疑問,然後經由很多求証的過程來解除疑問,最後才成為有用的學問,例如今日很多科學上的成就即是如此,但對佛教而言就不是如此,佛菩薩的存在與否目前沒有工具可以証明,「空」更是不可言說形容,根本就不可証明!這些只有靠「信」而成就,信本師釋迦牟尼所說,或相信一些已証悟的大德所開示。精神世界的事情很多是靠信的力量而成就的,根據西方靈異學者所搜集的資料顯示,「靈魂」要使物體移動是靠「念力」,信心愈大念力愈強則使物體移動之能力愈大,以肢體去「碰觸」物體是不能移動物體。同理,心中對佛菩薩的存在沒有信心,則「見到」或感覺到佛菩薩存在的機會就大為減少,這也是很多「知識份子」不能信佛教的主因。當然要信佛教但不要迷信,所謂「迷信」是非正信,也就是對佛正法不清礎,而相信一些不是佛教所認同的事情,例如祟拜樹神、石頭等行為。又例如死後要修建華麗的墳墓等觀念,這些則是迷信。

學佛的人應該對佛的正法相信不疑,然後依法修証,經由解行並進的過程最後可達「一心淨信」,由此即入佛道。若開始就懷疑,則修行不易,如此之人,也許會成為一個佛學專家,但不一定會信佛。

學佛的第三個要點是要發願,學佛的目的是希望能由此入佛道,發願很重要,佛教的修行者因地發的願與果地的成就息息相關,例如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及在地獄渡生的地藏菩薩,還有與人間有深緣的觀世音菩薩,這些佛菩薩在因地修行之時都發過很多大願,這些大願到現在還繼續在實踐之中!願力是漫長佛道過程中的指標,如同黑暗中遠處的明燈,沒有它佛道難行,因此,學佛的人應該發願要為眾生做些什麼事。初學的人會害怕發願後做不到怎麼辦,這些不用擔心,所發的願也可以改變,很多學佛者隨著修行的進步,菩提心增大,願力也不斷擴大,所以只要常發願為眾生就可以。

三、修道
  修道就是修習佛道,修道的目的是在轉凡夫心為真心,也就是要修改不良的心變成可控制的心,凡夫的心屬意識心,此心大多是自私(我相)又愚痴不明,必須經由修道的過程來轉變為慈悲、無我、與有妙智慧的心。修道的方法有很多,可依個人的願力與根器做適當的選擇,然後一門深入去修行,再配合善知識的教導,一般情形很快會有相當的成就。依我個人的看法,修行的法門依每個人意願不同可粗分為三種,概述如下:

(一)淨士法門:因為末法時期在娑婆世界修行障礙很多,處處是誘入陷阱,在此修行不易成就,且不小心就有落入三惡道的危險,因此,很多修行者發願要往生諸佛的淨土,有些人希望長住淨土,也有人希望在淨土修行有成就之後,再回娑婆世界行道渡生。諸佛的淨土很多,對娑婆眾生較有緣的有西方極樂世界與東方藥師琉璃光世界等,此外,彌勒菩薩的兜率淨土(即兜率天內院)也有些修行者很嚮往。要往生淨土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念該淨土教主的名號,一心恭敬稱念求其加被攝受。例如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求其加被。修行者也要經常發願要往生該淨土,此願力之大小影響往生甚巨。此外,要相信該淨土的存在。經常研讀描述該淨土殊勝的經典並作觀想,如此可增加對該淨土存在的信心。另外有一點就是要行十善業以累積福報資糧及消除重大業障因果,這些都有助於往生時能順利投生淨土。

(二)修四禪四空定以自行了脫生死。此法門一般以「數息」為基礎,此外,守竅或把心定於一處皆可修此法門。大略而言,修行要訣是繫心一處,但要儘量放鬆身心,到初禪時色身所起之各種壓力可得粗解,到二禪與三禪時,可獲得由身心放鬆所生之喜樂與妙喜樂,到四禪破五蓋捨一切喜樂,並觀喜樂之苦空無常無我,由此可解脫生死。若繫心一處之功力再增進則入第七與第八識中,對心念之認識亦由粗轉細乃至入極微細念,且以身心為患,努力克服色身之煩惱,對所觀得之微細念有四種處理方式即「四空定」。若迫使自心觀無盡虛空與心合一者為空無邊處,以微細念之起滅為專注對象者為識無邊處,對微細念之生起刻意不予理會者為無所有處,對念頭的生起不去想,對念頭之滅(無念)也不去想,此為非想非非想處。由非想非非想處再往內觀去則入黑漆筒,繼續內觀若機緣成熟可達十方圓明而了脫生死。釋尊當年在菩提樹下即以四禪四空定並觀十二因緣得到解脫。修禪定的人由於清淨心與定力之故,經常會有神通出現,如天眼通、宿命通等。這些修行者的果位大多是尊者,羅漢或辟支佛等。

(三)菩薩道的修行法門

這些修行者除為自已了脫生死外,也發願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甚至了脫生死。這些修行者大多發願生生世世在世間渡生(包括三界六道之中)。這類的修行者一般要修習很多渡生的法門,為渡生之需要,這些修行者大多要靠佛力相助,「念佛」大多是其基礎法門,念佛是稱念相關各佛菩薩的名號,其目的是與佛菩薩結緣,求佛菩薩消各種業障及因果,高層次的修行者可在定中得佛菩薩教導修習渡生所需的方法,如各種咒語及手印之類。

一個菩薩道的修行者在成佛之前都在世間長期渡生,尤其是悲增菩薩,渡生之時間更長甚至有些菩薩為渡眾生而幾乎不能成佛,例如發願渡盡地獄眾生的地藏菩薩即是。菩薩道的修行者要同時修「入解脫門」的方法與「出菩提路」渡生的方法,前者是為悟入空性、了脫生死,有很多方法可用於此,如四禪四空定,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禪宗的觀念頭及密宗的大手印等,在楞嚴經中有二十五位賢聖或菩薩所用的方法都可以由根門等處內觀到自性而得解脫生死。菩薩除了修行自行了脫生死外亦要修習渡生的各種方法,這叫「出菩提路」。一般修行者到「迴向位」以後就比較有渡生的能力,此時最主要的修行方法是修「如幻三昧」,如在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中,菩薩在修耳根圓通到悟入空性後就與「觀音如來」修習「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以此修得三十二應身之大神通力,可自在出入六道渡生。在藥師山通訊廿六期有詳細介紹「本尊法修持」,有興趣的讀者請參閱。如幻三昧是假觀的一種,它是由修行者起心觀想本尊相狀,由外本尊依三密加持的方式加持此所觀想的本尊,而此本尊相乃依行者之願力由外本尊之加持而成,經一段時間修行後,所觀之本尊功德具足並與行者合而為一,修行者只要起心欲成就某種渡生之事,則外本尊經由相應方式成就此事,也就是修行者可借外本尊之神通力渡生。一般靠自力渡生者,神通力由自已修行而得,此種神通力比佛菩薩(即外本尊)之神通力小得多,因此,渡生能力比修如幻三昧者小很多。例如,渡生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項是替眾生排解因果,此時必須知道過去多生的事情,以自力修得之宿命通難以完成此種工作,因此須靠如幻三昧法。修行者以如幻三昧法修成金剛身(稱為金剛菩薩)在世間渡生直到成佛。

(四)修道中的因果與業障

眾生皆有佛性,但因為「無明」妄執諸法為實有,因此才會貪愛諸法而致輪迴生死,由於此種貪執諸法,形成各種業障,包括於第六識所屬名色中形成各種名相符號及第八識所屬的各種業障種子,對這些名相符號與種子執為實有即為各種業障。此外,因無明而發生諸識之能識(即主觀)作用,並執此能識作用為實有。如對第六識之了知。推理功用,執為實有,此即枝末無明。修行的過程中就必須面對各種業障與無明。業障種類很多,由內而外有第八識的業障,第六識的業障,到六道眾生層次可能尚有氣身的業障,五蘊身的業障,氣身與肉身結合之業障,精神身與肉身結合(即介面)的業障等,而「無明」則有無始無明,業相無明,轉相無明,根本無明,塵沙無明及枝末無明。在修行過程中就要努力消除業障與無明,我們可以靠定力暫時不理會業障與無明而悟入空性,但若要成佛則必須徹底消除業障並永破這些無明,否則如同以石壓草,草還會生長蔓延。除了自心的業障外,由於眾生輪迴六道,難免與其他眾生有糾纏不清之事,因此有因果、怨氣發生,在修行過程中,會有其他眾生來討因果發怨氣之事發生,這些「債主」包括鬼界、天界都有。雖然自己若守戒清淨,債主也許找不到下手處,但畢竟怨氣債務還是不能躲。此外,諸魔怕修行人有成就會影響他們的「權益」(也就是成為魔民的機會減少),因此會干擾修行人,這也是修行中要克服的問題。一個修行人若有五毒心(即貪、嗔、痴、慢、疑)則很容易被外魔干擾而淪為魔子魔民,若有邪淫心,則易受淫魔所困,而成為淫魔的伴侶。「修行層次愈高之人愈要小心」,一旦犯戒可能護法皆遠離不護持,而使其很快淪為諸魔的眷屬。切記,不要自以為修行好就一切平安無事,修行愈好愈要小心自己的起心動念。最後,了斷過去生所造的情緣也是修行者一件痛苦的事。總之,業障、因果與情緣的問題很多,筆者在藥師山通訊中有很多篇幅詳細報導,有興趣的讀者請參閱。

四、悟道
  一個修行者不論修習禪空,在淨土修行或在菩薩道上修行,一旦空觀修行到相當程度則會悟入空性,會悟到眾生本有,不生不滅的「自性」,而了知世間諸法唯心所造。知道眾生皆有「佛性」存在,這就是在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所證悟到「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之義。悟到自性的人對世間的看法會有改變,比較不再執著世間的事務,有些人在往生時就會悟入「死淨光」而了脫生死。悟道一般人稱為「開悟」,開悟的境界是無法以言語文字來形容,我們只能以「十方圓明」、「電光火石」、「晴天霹靂」甚至以「火山爆發」來描述,而實際狀況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沒有任何人能「真正」的告訴你喝水的感覺。一般開悟是「暫時破除塵沙無明」的結果,但不是說開悟有大悟小悟之分別,悟就是悟,如霧開花現,也許由於強大的風力使霧暫時吹開而我們得以清楚地看到霧中之花,但不論如何,我們還是「看清楚了」,也許很快霧還會再籠罩,但花的狀況我們已清楚了知,因此,開悟就是開悟,沒有大小之分。當下次再看到花的時侯我們依舊認識它,故開悟就可了生死。當然要把霧永遠驅離,那就要「漸修」,所謂「破一分無明現一分法身」就是指漸修的成就,由初地到十地的菩薩就是在做這件事,等到霧永遠驅離不再籠罩則是成就佛果的時候。開悟之後要能經常安住「空」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與觀力、定力及個人尚有的業障因果的多少有關。定力不足或業障因果太多之人,要久住「空」中相當困難。開悟之後要繼續增加內觀之力,在「空」之中可進一步悟入法身,也可由此修習進入六道之法,由此了解「如來藏」甚至由此入「華藏世界」等,也要修習如何由空起用出菩提路,也可以由空起「月輪」出世間,或修中觀等,「空」是修行者必須悟入之處,它可消一切渡生所引入的業障,使業障如水入大海消失無形。它可提供渡生所需的「能量」(這是一種尚沒有名稱的能)。若沒有它則渡生只有靠他力。總之,悟道是修行者極為重要的一個過程。

五、行道
小乘修行者在悟入空性之後常安住空中,從此了脫生死不再出世間,大乘修行者則為報眾生恩,而會繼續在世間(指三界六道)依自己的願力渡生,在渡生過程之中,自己也一面修行,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即是,在渡生過程之中,要替眾生排解因果、消除業障或施予福報,在這些作為之中,經常要替眾生背負業障與承擔因果,因此,在七地以前的菩薩常有渡生的煩惱,在渡生之中,有時不小心也會落入「情緣」的困境。為解脫一件情緣有時可能花費很多生的代價,因此,修行者對「情緣」之事不能不特別小心。菩薩道的修行者渡生的時間大多很長,一般形容為「三大阿僧衹劫」,這時間幾乎是「無限長」,我個人認為不是如此,三大阿僧衹劫是指「心念改變」的過程而不是指時間。若有好的機緣,也許在三千年的人間修行就可以由初地菩薩修到七地菩薩。一般在到初地之前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因為在「地前位」時修行狀況會「時退時進」,這是由於每一生機緣不同(如婚姻狀況,遇善知識與否、投生的環境等),其修行的進展或退步也不一樣。到「初地」以後,一般已入「不退轉」地,且有機會可得佛菩薩直接教導,因此,進步較快。修行到入「八地」是一個關鍵,「八地」稱為「不動地」,八地之時,菩薩才修得如幻,從此觀渡生如幻,沒有渡生的煩惱。渡生工作漸入純熟自在無礙之境。但八地之前必須了卻一切情緣,只要有情緣存在就不能入八地。因為情緣會生煩惱。菩薩在渡生過程中除要了卻因果、業障之外,還要渡過累生所積各界眾生對他的「怨氣」,最後要了卻一切「情緣」,也要隨時償還渡生所背負的債務與各種怨氣,對沒有堅強渡生願力的人,因這些因素而導至退轉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個人常說行道是類似「大定」,必須忍受一切苦與毀謗,此外尚必須隨時面對各種魔障的干擾等,沒有堅強的定力與決心是過不了關的。

六、得道
在修道過程中,心逐漸清淨,渡生的能力也不斷增加,渡生的方法也有一些成就,因此就有菩薩果位及佛果之稱,但就體性「空」而言,實無有一切道果可得。因此,我們說得道是「得而無得謂之得」。就相用上而言,修道的結果在小乘有阿羅漢、辟支佛等,達這些果位者皆可了脫生死。在菩薩道上有地前位及地上位諸等地的菩薩,最後有應身佛、報身佛或法身佛的佛果。在修行過程中尚有化身菩薩或化佛的成就者。除「身」相之成就外,尚有淨「土」之成就,如諸佛的各種淨土,也有修行成就之菩提塔或壇城可得,這些詳情均可在藥師山通訊上找到,在此不再詳述。

七、結論
以上只是很簡略扼要地說明整個成佛之道,由發心學佛,開始修行直到開悟然後行道渡生,最後圓滿成就佛果,這是一個漫長艱苦的歷程,依個人的經驗,靠自力修行很辛苦且佛果幾乎不可能完成,一定要發大願,要為使眾生離苦得樂了脫生死而努力,要深信佛菩薩且求佛菩薩相助,如此將可得諸佛菩薩的護祐與得金剛護法的護持,修行將會順利很多。此外,隨時要離五毒心,尤其是驕慢自大之心,否則將會自斷菩提之路。情緣也要注意,儘量避免為要。若能隨時把自己觀成本尊則容易轉化為高層次的心。以個人的經驗而言,只要有光明的心與渡生的願,能相信佛菩薩,能依佛菩薩的正法行事,則道業必有成就。但願有緣的讀者能深信。

藥師山 三寶弟子
紫虛居士合十

成佛之道概要
藥師山 紫虛居士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655&aid=1113890
 回應文章
佛法以實修實証為要
推薦0


祝福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首先表明,小弟不是什麼前輩。
在累生累劫的輪迴中我也是累積無量身口意業障及無數的因果。
目前正在慢慢洗滌 一身 戴業之身。

末法時期,善知識難尋,正知見難聞。
故許多佛法論著實則參雜太多作者的偏見。
有些甚至 離正知見 很遠。

我自己以前也看許多初機的佛書,但看多了反而離佛越來越遠。

以個人看法,本棧的文章中紫虛居士所著的相關文章看過之後若能依文實修,自然能邁向菩提大道。

這些文章有幾個主要脈絡:

一、先確立自己學佛的目標:要不斷的問自己學佛是目的是什麼
如果您的目標不是 了生脫死成就菩提 那就大有問題,則以下的就不用再看了。

二、目標確定後要發大願,找到達成目標的方法。

三、一步一腳印的老實修行

以上略言。其實在本篇的主題文章中皆已談到。
只不知 intai1112 兄不知了知多少。
如對主題文章有問題,可至 http://www.ysbla.org.tw/question.php 提出您的看法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655&aid=1143769
請問一下?
推薦0


超強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佛法初學者應看何書,請各位前輩指點迷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655&aid=114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