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愛網重重
市長:baby blue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愛網重重】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最新發表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幸運vs.蒙福
 瀏覽563|回應0推薦3

寄居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baby blue
鳳公主 : 休息
faith信心

幸運vs.蒙福 /余國亮 

電視台在播送美國加州水晶教堂的主日崇拜。該堂的主任牧師是著名的作家羅拔‧舒勒(Robert Schuller) 。他訪問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和作家羅拉‧施尼星加(Laura Schlesinger) 。舒勒牧師見到她的眼角有道新傷痕,便問她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施尼星加博士回答說是因為她騎單車時不小心從山上往下衝,掉進一個小坑。她加上 一句:「我能大難不死,實在是幸運(Lucky)!」

舒勒牧師立即笑口糾正說:「從神學的角度來看,不應該說幸運,而應說『蒙福』(Blessed)。」這位女博士點頭贊同他的說法。

幾分鐘後,施尼星加博士談到她的家人:「我真幸運,有一位愛我的丈夫。」聰明的她,立即發覺自己說溜了嘴,趕快糾正:「我說錯了,不應該說『幸運』,而應該說我有位好丈夫是何等蒙福!」

這個我親眼目睹的真實故事表明大部份人習慣說「幸運」,卻難以說「蒙福」。甚至相信神的信徒也易犯這毛病。這二者有何不同呢?為何說「蒙福」是如此重要呢?

「守株待兔」VS.「榮神益人」
首先,二者表明福氣不同的來源。結果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

說「幸運」的人大都認為世界是自然而然地產生,並沒有一位創造宇宙萬物的神。 或許有一位神的存在,但祂高高在上與我毫無關係。我不尋求祂,祂也不干涉我的生活。我與祂是「井水不犯河水」,或我對祂「敬而遠之」。既然這樣,一切都是 靠碰巧、機緣、運氣。幸運者,不用發奮圖強、含辛茹苦也會平步青雲、飛黃騰達;不幸者,雖然夙興夜寐、胼手胝足,仍舊家徒四壁,一生潦倒。脫離困境的方法是去買彩票或到賭場碰運氣。以「守株待免」為得福的門徑。

說「蒙福」的人是相信有一位創造宇宙萬物的真神。這位上帝不單設計了穹蒼,創造了人類、更關心你我的生活、願意賜福、祝祐人類。我們要做的是認識祂、依靠 祂、順服祂。既然福氣來自神,並非自己的功勞,故成功時並不夜郎自大,而是把榮耀歸給神,也願意把福氣介紹分享給別人,讓別人也同樣得蒙祝祐。以「榮神益 人」為得福的門徑。 
「怨天尤人」VS.「互相效力」
其次,這兩類人在得不到福氣,甚至是遭遇困境時會採取不同的對策。

認為得福是靠運氣的人在得不到福氣時會怪命運不好,生辰八字不對。為了改變命運,會尋求「風水」、「星座」的指引來趨吉避凶。也很容易把怨恨和憤怒的矛頭指向別人,甚至指向自己所不相信的神,認為是「上天不公」,即所謂「怨天尤人」。

相信神的人在面對困境患難時,知道「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這是 學習忍耐和交託的功課之時刻。在神的恩領幫助,加上自己盡上一份責任和努力之下,可以把危機化為良機,可以把苦杯變成甜果。其後,神會使用我們得福的經歷去安慰別人,讓他人也同樣得到神的恩惠。

「歧途」VS.「正路」
當我們買到新用具把包裝打開後,常在其內找到一本「使用說明書」。我們要遵循它才能延長用具的壽命,讓它發揮最大的功能。

神創造了人類後也給我們一本「使用說明書」,讓我們遵循它的指導,以便延年益 壽,得享福氣。這本「使用說明書」就是我們常說的「聖經」。

為了對「幸運」和「蒙福」這兩個對人生有重要意義的詞語有深一步的認識,筆者嘗試在聖經中尋索這兩個詞語。結果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事實:與「運氣」兩字意 思相同的字眼如「時運」、「天命」祇出現一次,且帶有嚴厲的警告,但與「蒙福」兩字意思相同的字眼如「有福」、「賜福」、「福氣」等都出現了數百次之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可以得蒙神的祝祐和福氣!

請看神藉先知以賽亞對以「時運」和「天命」為神之人的警告:「但你們這些離棄 耶和華,忘記我的聖山,給時運擺筵席,給天命盛滿調和酒的,我要命定你們歸在刀下,都必屈身被殺,因為我呼喚,你們沒有答應,我說話,你們沒有聽從,反倒行我眼中看為惡的,揀選我所不喜悅的。」(65:11-12)

另一方面聖經告訴我們真神是萬福的源頭:「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 (雅1:17)神對信靠祂的人應許會得到祝福:「上帝,就是我們的神,要賜福與我 們。」(詩67:6)「感謝神,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林後9:15

兩條道路,一條是歧途,一條是正路;兩種結局,一種是受罰,一種是得福。何去何從,願我們都作聰明的抉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606&aid=1508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