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超現實主義除了保留原達達派
如夢境般的幻覺、反自然主義(印象派)
達達派的反抗有點
非理性、無意識、反傳統的藝術
而超現實主義是一種
有強烈意識或傳遞預言 , 以更深奧
更複雜的方式表現『形而上的繪畫』
我們可以看到超現實主義
不再受時間、年代、空間的約束
卻非常強調光線力量與陰影的神秘
有時還結合了立體主義
使得畫裡每一樣東西
成為一個一個獨立 ,又難以預料的角色
(火焰熊熊的長頸鹿 – 1937年)
(收藏: 巴塞爾 藝術博物館)
(註 :紅色部份faith做過加強再處理)
1937年西班牙 好像正處於內戰
許多老百姓被可怕的法西斯分子殺害
以及1940年德國納粹的入侵
達利繪這張畫時
有可能已定居在紐約
以下只是我個人對畫的領悟
當然 , 每一個人的感受不一樣
您不一定要受我的影響 :
一個被紅色絲巾纏繞整個臉的女人
盲目又有點扭曲的伸出探詢的手
手雖也是紅的 , 但沒有血滴
是被動的受傷? 還是主動的沾染?
她的背後有許多支架
是幫助她不被滅倫
還是逼迫她不能逃避硬心
抽屜 是她的密秘 ,每一個都有不同的故事
長頸鹿 , 可以看得到(牽涉)很遠很遠
它一動也不動 , 背上熊熊的火焰
以及如戰爭般的煙霧將會迷漫到那一國呢
底下站著一個小小的人物
他愛莫無助
長頸鹿的對面站著另一個女人
她一樣被一股勢力固定了
手裡拿著紅色手娟像是召喚它(戰爭)
(飛舞的蜜蜂所引起的夢 -1944年)
(收藏 : 洛迦諾 博爾內米查)
睡夢中的女人 , 懸飄在浮岩(大地)上
是安逸中的醉生夢死嗎
非要引來
蜜蜂蟄刺 , 像刺槍那樣痛
才能醒悟嗎
本來是人見人愛的紅色石榴花
突然冒出一條魚
本來是看起來無害的魚
如今又兇惡地吐出二隻兇猛的老虎
朝著毫無防禦的母親(國家)撲過去
一樣是紅色石榴 , 命運卻如此不同
一個如此兇惡
另一個小小的石榴 …
連蜜蜂都要欺侮它
象 背著金字塔(事業、財富…)
急急忙忙逃往遠處一個岩礁(第三國)
可是象的四肢像蜜蜂、昆蟲的腳
這是比喻到不了
還是如蜜蜂採蜜般 , 三心二意?
(聖.安東尼奧的誘惑 – 1946年)
(收藏 :比利時 皇家美術博物館)
聖.安東尼奧跪著高舉十字架
做出全力抵抗的樣子
外表看起來高貴無比的白馬
受到阻礙也反抗的站立起來
馬的前蹄沾滿了放不下的污泥
還是它過去曾犯下的骯髒?
真是虛偽
後面有三頭灰象
第一個 , 背上有金杯和跳舞的女人
當然是墮落與淫慾
第二個 , 背上有高高的金字塔
代表財富與地位
第三個 , 背上有天使吹著號角的教堂
這個教堂 , 是依附在細的不像話的四肢上
就像建立在 , 極不堅隱的地基上
代表假道德、偽君子
(利加特港聖母的第一幅習作 – 1949年)
(收藏 : 密爾瓦基 藝術大學)
這是達利最著名的一幅油畫
最上面乾淨白色的蛋
意味 復活、重生
聖母安詳坐在已被時空地域拆毀的殿堂
意味 聖堂無所不在
心 大大的打開 , 裡面是耶穌
耶穌的心是藍的一塵不染的天堂
左手握十字架 , 右手是地球嗎?
木階上的二粒馬鈴薯
讓我想起創世紀裡的該隱
該隱 是舊約聖經裡所記載
世界上 , 人類第一件因妒嫉
弒殺手足的兇手
魚 , 除了想起五餅二魚
在羅馬帝國時代 , 魚是基督徒的記號
畫裡除了一直線的蛋、聖母、耶穌
其他的東西 , 好似都被解體
跳出時間、推翻地域所屬
安詳地浮在三度空間 (我們的心裡)
(耶穌受難 – 1954年)
(收藏 :紐約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耶穌受難」是達利完全創新的畫法
在他以前 , 大概還沒有人這樣畫
非常強調光線的來源與陰影的神秘
這幅畫也被稱為「極立方體的耶穌」
極立體的巨大十字架 , 懸在黑暗的半空中
好似魔鬼與上帝的摔角
耶穌有點掙扎的雙手
可以感到衪的痛
好像有個力量要將耶穌整個提昇上去
耶穌與前面四個小方塊
是不是已從平面的畫布 , 跳到您的眼簾
最後為您介紹達利-Dali早期的作品
請您自己去體會 Dali的蛻變 ^_^~
(1926年)
faith 2004年7月13日
背景音樂 : Green Sleeves
豎琴獨奏:李哲藝
|
|
|
1961年 , 一些厭惡戰爭的殘忍
更震怒於政客漠視戰後和平
的青年畫家 , 創立了達達派
他們也許謾罵、也許諷刺、也或許幽默
憤世嫉俗的情緒完全顛覆傳統畫法
盡可能的挖苦現有的文明是偏見
摧毀既定的形態於無形
因此 ,達達派有時作畫 ,不需顏料
他們用報紙、相片、郵票、玻璃、銅鋁
鐵絲、羽毛、砂石、木雕、繩結 …
任何我們想不到的 , 就是他們所訴求的
(帽子做成的人- 1920年)
(收藏: 紐約現代美術舘 )
恩斯特想讓這幅畫傳遞什麼 ?
帽子 , 是一種禮儀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這裡有男人的帽子 , 也有女人的帽子
男男女女 , 有的被捧在最高
有的被摔在地上
也許同一個人 , 一天要換好多頂帽子
就如同那個人的內心世界 , 有好多種顏色
相互交錯 , 彼此矛盾
但 , 恩斯特真正要表現或是要挖苦的
是什麼呢 ?
(兩個被夜鶯威脅的女孩 1924年)
(收藏 : 紐約 現代美術舘)
藍藍的天 綠油油的草地
遠處有幢宗教的建築
這原本是個令人心曠神儀的日子
可是 … 不對呀 ?
一個少女昏迷不醒
旁邊另一位手舉著刀子的少女
正追著天上飛翔的小鳥
那隻鳥 … 看起來像隻可愛的鴿子
怎麼會把少女的頭髮
嚇的全豎起來呢
已經跳上屋頂的男人
右手抱著小女孩 , 左手準備開門
可是那個門鎖為什麼要那麼大
我想 … 那男人一定轉不動那把沈重的鎖
門柵根本沒關呀
這三個人為什麼不直接從這裡逃出來呢
噢~ 難道 …
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
(歐幾里得 - 1945年)
(收藏:休士頓 德. . 梅尼爾收藏)
歐幾里得後面是炫耀的背景
華麗的巴洛克宮廷服包的密不透風
只露出三角形像鳥一樣的臉
恩斯特有點故意強調那臉的尖
披在右手(權利的手)的衣袋塞滿了魚
有一條裝不下的 , 還冒出了頭
左手緊抓著另一條掙扎的魚
恩斯特 是在挖苦
人心的貪得無厭嗎 ?
Link: 連結 :
這幅畫您會怎麼看呢?
我覺得恩斯特有意暗諷大雄性主義
那些唯男性主義者
真正逃不出的是什麼 ?
當然 , 還是老話一句
看畫的 , 各說各話 , 見人見智
每一個人有自己的體會與感受
達達派的精神 :
從事抽象藝術的建立 , 徹底破壞形象
用 符號 或 圖解 的形式
表現一種不可理解的畫
faith 2004年7月12日
|
|
|
什麼叫野獸派 ?
套上他們的話 :「沈醉於色彩是生命的太陽」
「色彩恢復它本身就俱備的力量 ,
單純和豐富的表現意義」
「紅色和藍色是我們的生命本色」
(舞蹈 1910年)
(收藏處 : 列寧格勒 . 俄米塔希博物館)
在當時一片固執的 學院派
梵谷、高更所耕耘的
印象派 是塊肥沃之地
1901年馬蒂斯
和一些志同道合 , 看了梵谷的回顧展
對於梵谷強烈的色彩 , 大受感動
(生之喜悅 1905年 )
( 收藏處 : 舊金山 現代美術舘 )
「不是因為有美的東西 , 才來畫它
而是繪畫本身就是美的東西」-忘了誰說的
在世紀末的理念 ← (後現代主義)
其目標就是要從
寫實主義極化 的 印象主義 脫離
於是有了 野獸派 “原色的爆炸”
和德國 表現派 的 “自我叫喚”
(音樂 1939年)
(收藏: 布法羅 .奧爾布萊特 .諾克斯藝術陳列舘)
梵谷 曾說 :
「真正的畫家是絕不把對象的色彩固有化」
而 野獸派 所表現出來的特殊
就是否定物體的 “固有色”
和 “原色的氾濫”
梵谷 與 高更 的畫
有時可看到潛在的 遠近法
既畫面下方為自然空間的前方
上方為自然空間的後方
馬蒂斯 讓空間的處理更自由
畫面幾乎只故意表現 上、下 部分的區別
不再受 遠近法 “線條的束縛”
他常以反抗的態度 , 採相反色彩的效果
在畫面下方放上 藍、紫、綠 等寒色
而把 紅、橙 等暖色放在畫面的中央
繪畫除了記錄歷史 , 或 表現派 的裝飾性
每一幅畫 , 都是內在感情的傳達
曾問過我生生 , 有沒有勇氣
放一幅 野獸派的copy畫在辦公室
他們創新了色彩和形態意識的單純化
使得畫意更 狂野、大膽、熱力四射
如此年輕、如此沸騰 , 在血管裡激情跳躍著
faith 2004年 6月20日
為您介紹一個中文網站連結:
|
|
|
(朱迪斯 1909年)
(威尼斯 現代藝術美術館)
克林姆
在他 頹廢派 的作品中
常看到 貴氣逼人的金箔
配上像孔雀花紋的綠
許多人連想
這也許跟他父親是金飾工匠有關
光彩繽紛的蝸牛殼
有時還加入東方神秘的意表
克里姆 Klimt 畫筆下的女人
總有那種令人觸動不安
好像既將被激起什麼似的感覺
(女人的三個階段 1905年)
(羅馬 國家現代藝術館)
第一次看到這畫時 ,感嘆歲月的流逝
甜美如蘋果般女娃娃
安逸滿足
年輕女人 似花如玉臉上
如彩蝶 漾溢幸福
到了旁邊站著低頭
自卑遮面老婦人的年齡
全身乾枯皮膚
包裹扭曲突顯的血管
駝背如骷髏般 道盡過去歲月的滄桑
唉~
faith 2004年
以下文字, 部份擷取自巨匠 美術週刊
↓
(朱迪斯 1901年)
(維也納 奧地利美術館 )
朱迪斯
是聖經裡一位貞節的猶太人遺孀
在這裡
她卻以當代女性出現
時髦的髮型、堅毅下巴
脖頸珠光寶氣的金飾
將她的臉龐與身體有效的分開
這是 克里姆 慣用的手法
金色與黑色支配著整個畫面
增強了 朱迪斯
近乎裸露軀體的放蕩感
誘人的嘴唇和半開的眼睛
表現出典型的、使人毀滅的誘惑力
(吻 1908年)
(維也納 奧地利美術館 )
『吻』
兼容了 克林姆 兩個不斷重複的主題 :
濃重而神聖的金黃色
以及強烈的情慾
這種組合原以為注定要遭到普遍的譴責
結果作品首次展出後
便被 奧地利 政府買去
成為當時以及後來一直受歡迎的作品
(戴納 1908年) ←被 朱比特 所鍾愛的公主
(格拉茲 個人收藏 )
這是 克林姆
最強烈、最露骨表現作品之一
當時與 『吻』 一起展出時
引起評論界反感
評論家 埃德瓦德 . 波賽爾憤怒地罵道 :
「戴納 如此捲曲著身體 ,
就像一團待洗的髒衣物」
(醫學 1907) 連結 :
原畫己被燒毀
拍攝當中 , 唯有這畫是彩色的
因為在當時 , 彩色照片還很少見
此畫是 象徵主義的暗示
在當時 , 對傳統敘述風格的學院派
真是非常大膽的挑戰
更令許多保守的人 , 驚愕不已
請點圖↓看連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