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蒙娜麗莎》
近日因「達文西密碼」這本書,而造成了羅浮宮的一些騷動與困擾,其實它是一本小說,內容當然以虛構居多,但有人信以為真,“就無尋有”未免荒誕。
達文西本是義大利畫家,他與法國羅浮宮連結在一起,其主因當然是他的那幅「蒙娜麗莎」之故。世上有許多人對藝術毫無概念,古今畫作也一無所悉,但就只知道有「蒙娜麗莎」這樣一幅畫,何以如此?而蒙娜麗莎真有其人嗎?也一直是人們所議論的話題。
根據佛羅倫斯大學教授巴朗迪所查,麗莎、吉拉蒂妮(Lisa Gheradini) 1479年5月初生於佛羅倫斯,後來嫁給Francesco del Giocondo,曾經做過達文西的模特兒;所以,在義大利或法國都稱她為吉歐龔多(有翻成喬孔德或喬康達)夫人,其它地方都稱為蒙娜麗莎;嚴格說來,蒙娜麗莎的名字不叫蒙娜麗莎----Mona Lisa,因為Mona(其實應為Monna才對)是Madonna義大利文的縮寫,也就是英文的Madam,中文即“夫人”的意思,所以稱她為“吉歐龔多夫人”是比“麗莎夫人”較為正確,但因為大部分人習慣以Mona Lisa稱呼,所以久而久之就不覺得有何不妥,況且,現在說到蒙娜麗莎,指的可能是畫而非人了。
這幅畫是達文西於1503-1506年之間完成的,但在義大利一直遭到冷落,當時的義大利人認為「最後的晚餐」比「蒙娜麗莎」還出色,1800年時,只有一小撮藝術行家知道這幅畫,而他們無一人認為這是全世界最出色的畫作,但一百年後,卻成為文化界、藝術界奇思幻想的對象,如今,它更是人們心目中最知名畫作的首選,畢竟,它是出自文藝復興大師之手,後再由法國國王買下,存放於全球最大都市之一,全球最知名博物館裡。
拿破崙算是欣賞此畫的,他曾經吩咐人將該畫移出羅浮宮,搬進他在杜勒麗宮的臥室,直到1804年拿破崙稱帝,才將該畫送回羅浮宮。
1911年8月21日,那天是星期一,羅浮宮例行休館日,在此工作的義大利油漆裝飾工佩魯賈,將「蒙娜麗莎」偷了出去,蒙娜麗莎不見後,羅浮宮震驚不已,閉館一週,法國政府革除國立博物館聯合會主席歐莫勒和安全部主管兩人職務,並懲戒失職警衛。8月23日巴黎最大報頭條刊出失竊畫作的巨幅照片,大字標題「吉歐龔多夫人自羅浮宮消失」標題下方語帶諷刺寫道「我們還擁有畫框」。
失竊事件之後幾天,街頭上出現了一些歌曲,當然也是屬於嘲弄的內容:
嗨!老兄
給我一個擁吻吧!我不是個矜持的人
我在宮裡很無聊
有天晚上,有個警衛叫道
「關門時間到了…..」我回道「去你媽的」
然後溜掉
此畫直到12月12日才在阿爾貝哥、黎波里—義大利旅館找回,而此旅館不久之後,就改名為「吉歐龔多夫人飯店」,至今仍營業中。
1956年12月13日,42歲的玻利維亞人維萊加斯往「蒙娜麗莎」丟了一顆石頭,輕微傷及它的手肘部位,隔天,幾乎全世界的報紙都報導了這則消息,相關新聞剪報,裝了滿滿三大箱,保存於羅浮宮文獻資料中心。
1963年達利尚且提出了「佛洛伊德式」的個人看法,他寫道:「讓我們假想一種情況:有位不熟悉西方藝術的玻利維亞人來到羅浮宮,他應該覺得整座博物館就像個大妓院,因為裡面充斥著一絲不掛、無恥的雕像,比如魯本斯的裸女畫作,根本就是肉慾橫溢的表現。然後,他注意到牆上掛著他母親的畫像,她在這種地方幹什麼?她一定也是妓女,更糟的是,她還很曖昧地對著自己笑,當下他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把畫像偷走,藏在沒有人找得到的地方,展現自己的孝心;另一個就是攻擊它……」
也在1963年「蒙娜麗莎」赴華盛頓展出,羅浮宮花了好幾個月準備,然後將它安置在特別改造的頭等艙裡,謹慎萬分地運往美國,此次於美國展出期間,共有一百六十多萬人參觀。
10年後的1974年,當時的法國總統龐畢度,同意送「蒙娜麗莎」赴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蒙娜麗莎」成為政治工具,引發了法國某些人抗議。
以蒙娜麗莎作為商標名稱、廣告素材的不計其數,以它作為歌曲也有好幾首,其中以李文斯基與伊文斯共同完成的《蒙娜麗莎》最為轟動,該曲為1950年的電影「美國上尉凱利」插曲,由納京高演唱,還得到當年的艾美獎之最佳歌曲,1950年7月的流行排行榜,它勇奪第一名,並成為當年最賣座的唱片。
「蒙娜麗莎」這幅畫從問世至今已五百年,為何會成為世界最著名的畫,說法甚多,但難有定論,也許從它的一些歷程可窺其一二,至於她為什麼沒有眉毛,也許等你下次碰到我時,我才當面告訴你。
|
|
|
每一張圖請點一下 , 可看大圖
(皇帝寶座上拿破崙一世 . 1806年) Link:
(巴黎 軍事博物館)
安格爾 11歲時就進入美術學院三年
之間特別學習了拉斐爾 的繪畫
拿破崙 在畫中
右手持 查理五世的權杖
左手扶 正義之手
腳踏的地毯 , 前面是雄鷹標誌
四周有黃道十二宮標記 , 左邊的第一個標記
是記念 安格爾 先師 拉斐爾
無法再比較的非常極盡華麗
靜態的臉部表情與姿態
威風凜凜、不可一世的稱霸
咄咄逼人的眼神 , 像勝利的雄獅
霸坐在 皇帝寶座上
(浴女 . 1808年) Link:
(巴黎 羅浮宮博物館)
一本書、 一部電影、 一幅畫
不同的人看了, 有不一樣的感受
有的人說 : 看這幅畫時
想繞到前面看一看
我倒想講的是觸感與色澤
有六種布 , 六種不同的感覺
包頭巾
紅色地方看出針織的密度較鬆
白色床單
較多的縐折 , 可以覺得布質細薄多了
針織的密度也增多了
床底的罩單
較寬、較硬的縐折、雕空的小花、流蘇
有麻布與棉布的感覺
左邊深綠幔簾
雖然有點厚 , 卻光滑 , 是絲綢吧
可以感覺凸凸的花邊
也可以感覺這花邊 , 是另外再車上去的
腳底下的拖鞋
紅色拖鞋頭 , 感覺被包好幾層裡子的硬
浴女正面的那片白幔簾
感覺布料的價值最低
布的二邊 , 因高處的二個釘掛
所延伸二種不同視覺
布的二邊由上往下 , 擴大的斜角拉紋痕
和間隔邊緣下垂的圓縐折
旁邊有個一看便知是枕頭的
為什麼 ? 因為感覺蓬鬆柔軟
(宮女 . 1814年) Link:
(巴黎 羅浮宮博物館)
宮女 四周地景物是寫實的
宮女 本身卻有濃濃的東方主義
浪漫派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他把 宮女 的身長比例
加長了
這種浪漫的美 , 很吸引經過的目光
在當時 , 曾有評論說 :
「他的宮女 , 比常人多出三塊脊椎骨」
請多看一下絹綢幔簾的刺繡
立體雕飾大手環 、一顆一顆釘上去的補釘
被手摸的發亮的長煙斗
絲絨床墊、絲絨靠枕 、頭上絲紗巾
都可以感受的到質料不一樣哦
(土耳其浴 . 1863年) Link:
(巴黎 羅浮宮博物館)
這是 安格爾 83歲 晚年的珍貴作品
畫中詳述當時每一位入浴者的情境
是屬於 土耳其浴 的習俗
faith 2004年 5月 22日
|
|
|
(聖母的婚禮-局部 油彩 1504年)
(米蘭 希雷拉美術館)
拉斐爾 21歲完成這幅畫
是 文藝復興 時期的新空間改良法
高高的16面建築 , 幾何構圖神廟
帶來的感覺是 , 拜占庭的圓形、立體
運用透視法 , 讓看畫的我們
像站在瑪麗亞與約瑟前面觀禮
位於神廟正中間的大門像伸出歡迎的手
告訴我們可以穿越過去
踩踏中間的地磚 、經過二旁的佳賓
繞著圓形的迴廊走一圈
畫與看畫
無懈可擊的完美
無與倫比的溶合
(雅典學派 壁畫 1510年)Link: 請點一下,看大圖
(羅馬 梵蒂岡簽字大樓 . 底寬770公分)
雅典學派
是 梵蒂岡簽字大樓 壁畫之一
是讚揚 , 真理 需被理性探討
壁畫對面是 聖禮的辯論
讚頌真理已被啟示
這些都是 文藝復興 時的文化精神所在
拉斐爾 畫這幅偉大的壁畫時才27歲
他用單純的形象傳達出一個崇高的思想氣氛
把在他那個時代的過去、現代與古代的
偉大學者、藝術家、科學家結合在一起
而且 拉斐爾 還把他自己也畫了進去
在左邊 , 前面淡紫側站者
與最右角 , 戴白帽後面側頭那位
這表示 藝術創作者 也可以參與
探討真理的心智談話 的意識
畫的正中間 , 手指著天的是 柏拉圖
站在 柏拉圖 的右邊
手裡拿倫理學 的是 亞里士多德
站在 柏拉圖 的左邊
我看不出來是紫色還是身著咖啡色的
是 蘇格拉底 和他的學子們
頭戴葉冠的是 伊比久魯
正在一本很厚的書上寫字的是 畢達格拉斯
他前面的小木板是著名的 樂律原理
托著腮幫子寫字的是 赫拉克里特
斜躺在階梯的是 第歐根尼
右邊彎腰用圓規畫幾何的是 歐幾里德
後面是瑣羅亞斯德 和 托勒密
一人手拿 天文儀 , 另一人手拿 地球儀
真是偉大完整的 , 人物形象氣勢
faith 2004年 5月 22日
(局部: 柏拉圖 與 亞里士多德 )
|
|
|
許多年前
我也看了 貝聿明 所設計的羅浮宮
入口處
除了有來自世界不同的民族依序進入參觀
還有各國文字的介紹站
什麼叫 讓自己寫下歷史 ?
貝聿明 做到了
米開朗基羅 :
詩人、 畫家、 雕塑家、建築家
在他的雕畫裡
為了能詳盡刻畫出人體每一塊肌腱
以及正確血管位置 , 他的研究包括了人體解剖學
歷史見證了 , 他一生所奉獻 , 留給我們不朽的藝術
是後代許許多多的藝術家 , 學習的標竿
(聖母抱殉難的耶穌 大理石 1499年
收藏處:義大利梵諦岡 聖彼得教堂)
這是米開朗基羅第一次
也是唯一次署名在所雕的像中
那年 , 米開朗基羅24歲 , 據傳說
當時議論紛紛
都說不敢相信 , 這真的是才24歲的他
獨自完成如此偉大的作品
於是 ,
他只好回去 , 把自己的名字給刻了上去
在聖母的肩帶上
他讓 堅硬、冰冷的大理石 , 有了感情延伸
聖母哀痛是寧靜的 , 耶穌的死亡是平靜的
聖母頭上代表謙卑的頭巾
和包裹耶穌身軀的白布皺摺
與耶穌的身軀一樣 , 是如此的柔軟放鬆
沒有一絲的怨恨
讓我感受到了聖經中的預言
彌賽亞(救世主) 的使命已完成
(摩西像 大理石 1515 年
收藏處:義大利梵諦岡 聖彼得教堂)
他將堅硬的大理石改變為柔軟
隨意披放在腿上的披肩、縐摺
捲鬆的髮、鬚 , 柔軟地像會呼吸
明確、結實的肌腱紋路 , 正確清楚的血管走向
望著前方 , 堅定毅力的思考表情
還有腳拇趾的指甲和腳背上的血管
竟是如此清晰可見
(利比亞女先知 1508-12 年 壁畫
藏處:義大利梵諦岡 西斯汀禮拜堂)
這是一個平面的壁畫 , 可是
它真的只是 牆上一幅平面畫嗎 ?
女先知 , 栩栩如生
像是正從牆壁上走下來
她的腳 , 踩在 很像真的木台階上(立體)
就像那本可以感覺得到很重的經書
根本不像是畫在牆壁上 , 而是立體在牆壁的外面
輕薄、飄逸的紗衣 , 沈重的經書、厚實木台階
看的到正在使力的肌肉紋向
壁畫除了立體
還可以感覺的到 重量、質料的區分
(大衛像)
ps :
米開朗基羅 , 一生的作品 都有很濃的宗教色彩
例如 “最後的審判”
他畫中的寓意 , 可以說都說不完
faith 2003年 10月19日
|
|
|
(蒙娜麗莎 1503年 巴黎 羅浮宮美術舘)
也許 ,
她是羅浮宮美術舘裡最小尺寸的一幅畫
她 , 在一個專屬的房間
被防彈玻璃隔離保護著
畫的前面有許多隻語音電話
播著各國語言講解 , 就是沒有我們的
介紹的書籍我買了
可是匆忙中我忘了帶英文字典到法國
我只好擠在人群中 , 想辦法去瞭解她
為什麼她的微笑最美 ?
原來 , 不論你是站在那個角度面向著她
(是不是暗示 , 不論你用什麼方式跟她說話)
她的眼睛 , 永遠安靜溫柔的凝望著你
她的瞳孔跟隨著你的視線與角度移動
她的眼裡只有你 , 一直望著你微笑
當然首先你要先看到她
美麗的手柔順交疊在胸前
一如男人眼中所希望 , 柔順的女人
她豐滿又有彈性的手
好像用一根手指輕輕按下
可以被她的皮下脂肪彈回來
據說那個時候的紳士
好像可以禮貌的親吻淑女的手背
這讓我連想到 瑪麗蓮夢露 性感的唇
faith 2003年 10月19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