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灣廢核,就不會有核能危險嗎?
台灣即使關閉所有核能電廠,還是會壟罩在核安陰影之下。所有鄰近國家都還有許多核電廠接進台灣地區。台灣核電廠只佔其中一部分,這些核電廠出問題,台灣一樣面臨核能危險。但是這些國家跟台灣面臨一樣的危險,卻只有台灣無法享受核能帶來的好處。所以.......
2. 為什麼不開發綠色能源,一定要核四?
這是個假命題,台灣不但開發綠色能源,開發速度很快。但就是因為這些綠色能源緩不濟急,才要建核四。許多綠色能源取代傳統發電的例子都不切實際,絕大部分的綠色能源開發之後,並無法幫助這些國家減少依賴傳統發電。即使是號稱廢核的德國,也從法國大量進口核電。德國大量開發天然氣,造成國際天然氣價格攀升,因為天然氣也是有限的能源。
3. 其他國家在限核,為什麼台灣還要建核四?
台灣也在限核,台灣如果沒有核四,等到台灣其他核能電廠退役之後,台灣核電所佔比例就會是零。全世界沒有這麼快零核電的國家。別忘了德國「號稱」廢核之後,還跟法國買了許多核電。因此台灣將是比德國更快成為零核電的國家,台灣人得惦惦自己的分量。
4. 廢核四電力成本會不會增加?
一定會增加。台灣電費已經很便宜,無法再降低。即使有核四,不漲也很困難。德國開始逐步關閉核電廠之後,至今仍然有超過百分之十五的電力使用核電,如果算上跟法國買的電,比重更高。但即使如此,德國電價已經因為廢核漲超過15%。德國人自己都承認廢核電價一定要漲,許多人士說電價不會漲是騙人的。
5. 降低備用電力標準就不需要核電了
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要確定不斷電,就一定有備用電力(美國的標準是20%台灣只有15%),因為電力消耗不是永遠停留在一個階段。發電裝置也不可能永遠維持高檔的發電量。台灣許多工廠一年只要斷電兩三次,就會倒閉。因此備用電力越低,傳統產業面臨崩盤的危機就越大。不要聽那些有錢的肥貓說風涼話,在傳統產業老老實實上班的人很許要穩定的電力。備用電力標準低的國家都是因為跟鄰近國家建立緊急供電的措施,週邊國家一起缺電的機率很低,才能降低備用電力標準。台灣只能要求中國供電,而且因為有台灣海峽所以效能極低。
6. 台灣核電只佔百分之十七,將來綠色能源成長17%之後就可以補回來。
這更是另一個錯誤的觀念。首先綠色能源要成長不容易,第二綠色能源發電不穩定,太陽能發電在台灣幾乎行不通,風力發電跟風速有關,風太弱太強都不行。發電不穩時就需要蓄電,大量使用蓄電池不但不環保,效能也低。所以要補足廢核之後的電力缺口不是只補上目前核電發電量就好,必須要補上更多。
7. 綠色能源很環保
不是所有扯上綠色的東西都環保。台灣因為風力發電廠所製造的噪音早就影響生態,風力發電機正直接殘殺野鳥,早就被國際環保團體所譴責。太陽能發電更是環境汙染的禍首,廢棄的太陽能電板根本無法回收,而且會汙染土地,這方面的污染是不可逆的,比空氣污染還糟。如果採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將來環境汙染將比火力發電還恐怖。台灣廢核團體試圖製造環保假象,隱瞞這些事實不敢讓台灣人知道。太陽能發電更好笑的是,為了製造太陽能面板、蓄電池所花費的電力,其時抵消了大部分太陽能發電。
8. 就算廢核影響經濟發展,一咬牙就過去了
即使是德國,在開始逐步廢核,還沒完全成功零核電之前,就已經因為經濟受發展從貿易出超國變成入超了。德國在廢核之前是歐洲經濟狀況最好的國家。但是台灣在亞洲早就備受四小龍跟日本的威脅,加上中國崛起。只要經濟狀況不穩,開始有幾家大公司外移大陸,就馬上會造成骨牌效應。日本即使飽受核災,也必須恢復核電。台灣有沒有這種本錢,大家心知肚明。
9. 擁核者是因為要包工程
任何工程都有貪污的可能,事實上再生能源所需的投資金額更多,一樣有面臨貪污舞弊的風險。台電為了分散發電鼓勵民營發電,當中就有許多利益輸送的嫌疑。任何發電方式都有舞弊的可能,你也可以質疑鼓吹風力發電的人是不是也要包工程。
10. 核電與政治無關
廢核一定會造成政治效果。廢核之後,台灣基本上不可能獨立。因為電力受鄰近國家支援的機會大增,必須要跟鄰近國家建立電力互相支援的機制,但這些國家不可能不看中國臉色。因此台獨主張勢必受到壓抑。廢核與統一已經快要畫上等號。所以中國在這方面並沒有表示意見,就是想惦惦吃三碗公,說不定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