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九十三的英國退伍老兵飛了幾千公里到華府,向當年救命恩人的後人當面致謝,也為了向世人證明中華民國國軍的勇敢卓絕。他的親身經歷與著作,印證了「仁安羌大捷不是孫立人打的」。
一九四二年四月,中國遠征軍新卅八師一一三團在緬甸以八百餘人擊潰數千日軍,締造了震驚中外的「仁安羌大捷」,不但解救英軍官兵,也解救了英美記者、傳教士等平民。當時獲救的七千五百餘人中,有一位是上尉軍官費茨派垂克(Gerald Fitzpatrick)。他偕同妻子飛來華府,與一一三團團長劉放吾的兒女見面。
劉放吾有四位兒女,分別取名偉中、偉華、偉民、偉幗,正好是「中華民國」。坐在偉華家裡,費茨派垂克談起往事,多次紅了眼眶。他著有《No Mandalay,No Maymyo》等二書,敘述仁安羌之役。他為國軍抱不平,因為國軍貢獻卓著且死傷慘重,卻遭英軍多位將領完全漠視,從不見諸英國的歷史紀錄。最令他痛心的是,英國的印緬指揮官上任第一天就說「救不了緬甸」,還要求中國派軍到緬甸打仗。
外界多以為仁安羌大捷是孫立人戰功。事實上,孫是卅八師師長,而打這場戰役是一一三團,指揮作戰的是團長劉放吾。劉放吾也因此獲頒雲麾勳章。孫立人長期遭貶抑,有關仁安羌研究也多年受限。近來相關研究漸多,真相逐漸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