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不平則鳴
市長:麥芽糖  副市長: 一葉孤鴻*Jackey*逸名blackjack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不平則鳴】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杞橋拾履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吃水果 拜樹頭
 瀏覽2,039|回應6推薦2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多硯坊 (休)
文武兩邊站, 可可疊羅漢

吃水果, 拜樹頭. 是台灣人的土話.

中文是:飲水思源。

今天是植樹節,紀念 國父逝世。

老丐種了幾株玫瑰和桃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539&aid=5451030
 回應文章
慎終追遠, 飲水思源. 吃水果, 拜樹頭. 今天還使用先人傳下來的文字, 不是用變更我們文字的日文. 感謝執干戈以衛社稷的先人!
推薦2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多硯坊 (休)
文武兩邊站, 可可疊羅漢

慎終追遠, 飲水思源.
吃水果, 拜樹頭.
今天還使用先人傳下來的文字, 不是用變更我們文字的日文.
感謝執干戈以衛社稷的先人!

李艷秋's photo.
李艷秋's photo.
李艷秋's photo.
李艷秋 added 3 new photos.Follow
8 hrs

父親長眠五指山國軍公墓,
每回來探望他,總是百感交集。
從河南農村隻身離家投入黃埔,在戰火中顛沛流離;隨部隊到台灣後,因為調防頻繁,我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的形象是模糊的,印象最深的是父親掛在嘴邊的那句話:「我們上無片瓦,下無寸土,要出頭,只有唸書。」:

中階軍官的薪水,要養活七口之家,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學,是多麼艱難的挑戰!少女織夢愛美的年紀,我身上的制服,包辦了上學、過年、喜宴、比賽...;開學後我是學生,放暑假我是女工;母親用糧票換代金,買肉給哥哥們補營養,標會、起會、做家庭代工,東牆補西牆,那時候,眷村𥚃幾乎戶戶如此。

當我燒煤球煮飯的時候,竹籬笆外已經有瓦斯爐了,我們的生活離所謂的「高級外省人」很遠很遠。

父親一生亷潔,一介不取,在役時,保衛國家,退役後,守護家庭,人生中最精華的歲月都給了台灣。
開放探親後,父親回老家,在爺爺奶奶墳前痛哭一場,回來後,再也不提家鄉事,他鄕已成故鄉,台灣承載著他生命的軌跡,居住著他摯愛的家人與袍澤,這裡--也是他的埋骨地。

記得他第一次聽到「外省豬滾回去」的聲音時,問我:「台灣人不都是外省人嗎?」我聽出他的不安、疑惑和憤怒。我安慰他這是政客刻意挑起的仇恨,台灣社會已趨理性,我還跟他開玩笑説:「沒有這批外省豬,我們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省,我就是紅衞兵了。」
父親和我都沒有料到,政客挑起的族群仇恨,在這塊土地上像癌細胞般蔓延開來,我被冠上外省第二代的稱呼,這個頭銜標示著我的政治不正確,明示我先天基因就不愛台灣,所以即便是工作上為所當為,批評台灣人總統,甚或揭發台灣總統貪污,你的心意都是不純正的,因為你是外省人,你親中,你沒資格。

我很慶幸父親沒有看到我在揭發陳水扁貪腐時,是如何被糟蹋,但我也遺憾他沒有看到他的女兒如何堅定的做該做的事。

社會獵巫的氛圍,讓所謂外省族群,必須以高十倍的音量呼喊愛台灣,以激烈十倍的動作強調愛台灣,以求得認同。每每看到政界或傳播界朋友,比激進更激進,比極端更極端,都讓我不勝唏噓。

在墳前陪父親喝一杯高梁,杜鵑開得正茂,山間雲霧蒸騰,一位女性蒼老的聲音傳來:「OO啊,我老了,以後不一定能經常來看你了。」頓時淚如雨下。
下山時經過士官區,荒塚孤墳處處,袍澤凋零,後繼無人,生前死後,一世孤獨。

父親生前,我沒有聽他喊過愛臺灣,但他在台灣的每一天,都用行動守護這𥚃,如果他在世,我想跟他説,你這個外省人,一點都沒有愧對這塊土地,你不需要無恥無良的政客來裁定你是哪裡人。

五指山的勒石上刻有一句話:「有幸身為軍人後,祖德留芳萬世名」,我以老兵之女為榮,以身為第二代為傲,我的身份認同,由我自己決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539&aid=5462466
馬英九總統親自主持中樞遙祭黃帝陵
推薦2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多硯坊 (休)
文武兩邊站, 可可疊羅漢

昨天是我第六次親自主持中樞遙祭黃帝陵典禮。黃帝軒轅氏最早為中華民族樹立民族觀念與國家形式,可說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始祖。

根據「台灣競爭力論壇」在去(104)年9月公布的《國族認同》調查,有高達83.6%的人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大部分的臺灣人都能分辨民族認同與政治認同。我一直認為慎終追遠、飲水思源,是中華民族建立數千年的優良傳統。前任政府由總統派內政部部長代表主祭,從我97年上任隔年開始,便打破慣例親自擔任主祭官,希望藉此表達政府對中華傳統文化尊宗敬祖的重視,也讓更多人了解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七十年前,也就是臺灣光復的第二年,臺灣各界耆老林獻堂、丘念臺、李建興等組團到大陸祭祖。他們先到南京晉謁國民政府蔣中正主席,再去陝西省耀縣遙祭黃帝陵,秉告祖先臺灣已經從日本手中光復。這是臺灣人在日本統治50年後回歸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徵,令人感動懷念。我們今天踵武前賢,仍然具有重要象徵意義。

馬英九總統's photo.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539&aid=5461562
「經國廳」 民進黨獨派, 會感謝蔣經國嗎?
推薦2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多硯坊 (休)
文武兩邊站, 可可疊羅漢

民進黨獨派, 會感謝蔣經國嗎?

昨天是三二九青年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將總統府大禮堂命名為「經國廳」,並舉行揭牌典禮。經國先生終其一生關心青年、重視青年、培植青年。我們選在青年節為「經國廳」揭牌,追念他為國家培育無數青年棟樑的貢獻。許多經國先生的舊識與昔日部署都到場觀禮,包括追隨經國先生16年,現已高齡99歲的總統府前秘書長張祖詒先生。

經國先生是臺灣轉型升級的關鍵推手。他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推動十大建設,奠定了臺灣經濟轉型升級與社會文化蓬勃發展的基礎;在政治方面,解除了長達38年的戒嚴、開放報禁、黨禁、省長及直轄市長民選、及規劃國會全面改選;開放老兵返鄉探親,分隔40年的親人終能團聚,為兩岸關係的解凍踏出第一步。以現在的人的眼光看來,這些改革或許被視為理所當然,但在決策當時,經國先生承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壓力與阻力。更難能可貴的是,經國先生雖出身威權體制,卻能以最大的勇氣與智慧,親手終結威權體制,令人欽佩。他的名言:「今天不做,明天就要後悔。」至今依舊廣為流傳。

我自己曾追隨經國先生七年,他的言行身教對我影響深遠。就任總統以來,我主張「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便是從經國先生身上歸納而來。經國先生帶給我們的,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雖然他已逝世多年,但是精神卻長存,中華民國仍舊依循著這些理念,繼續向前邁進。他的身影,不僅不曾褪色,反而歷久彌新。

馬英九總統's photo.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539&aid=5460108
視死如歸!
推薦2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多硯坊 (休)
文武兩邊站, 可可疊羅漢

視死如歸!

【國破山河在】

Sing Tat Chu's photo.
Sing Tat Chu
7 hrs

【 國 破 山 河 在 】

一張當年日軍拍攝的照片!前面是嚴陣以待的日軍士兵,所有的槍和炮都對準了一輛孤零零的國軍戰車,這輛孤零零的中國戰車,正在衝向日軍的陣地.......

令人潸然涙下的舊照片,讓我們想到國家危難時,那一種視死如歸的豪情!歷史星空裡記載著他們閃耀的靈魂!

Sad
Comment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539&aid=5457849
馬英九總統紀念國父 孫中山先生逝世91週年紀念日,也是植樹節。
推薦1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多硯坊 (休)

今天是國父 孫中山先生逝世91週年紀念日,也是植樹節。國父早在推展實業計畫時,就強調「造林是民生建設的重要項目」,為了緬懷國父,政府訂定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今天上午我特地到國防部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種樹,除了紀念我國化學兵種創始人―李忍濤將軍,也為臺灣種下象徵希望的樹苗,更以實際的行動緬懷國父。

8年前我就任總統時,突然發現總統府大廳原來擺設了50年的國父半身銅像變成了松樹盆景。一查之下,才知道在前一年初就被拆下送到總統府三峽的倉庫去了。我立即要求同仁把銅像恭迎回府,供中外賓客瞻仰,並在當年11月12日舉行簡單隆重的復位儀式。去年11月12日國父149歲誕辰紀念時,總統府特別將敞廳正式命名為「中山廳」,以紀念這位中華民國的開國偉人、也是第一任臨時大總統。

我常想,當年如果沒有國父革命,就沒有中華民國誕生;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臺灣光復,也就沒有臺灣今天的民主、自由與繁榮。臺灣俗話說「吃果子拜樹頭」。因此每天我進總統府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國父銅像鞠躬致敬。套一句流行用語,我是國父的「鐵粉」(無誤)。

不過,大多數人未必了解,國父 孫中山先生跟臺灣的深厚淵源。1894年國父在美國檀香山成立興中會,決心推翻滿清,建立民國,就是因為昏庸無能的清廷在甲午之戰慘敗給日本。1895年4月清廷簽署《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日本,國父更決心採取革命行動,當年10月就發動第一次廣州起義。1897年國父命陳少白、楊心如等同志來台,結合台北大稻埕茶商吳文秀等成立興中會臺灣分會。他一生三度來臺,1900年曾在臺北長沙街與臺灣志士共謀惠州起義。他重視臺灣,與臺籍菁英林獻堂、蔣渭水、廖進平等人,互動熱絡。1911年329黃花崗之役,苗栗羅福星、臺南許贊元兩位志士都是臺灣人,殉難的留日學生林覺民,也是靠板橋林熊徵捐助的路費才能搭船到廣州參加起義。臺灣人出錢出力,犧牲奮鬥,在關鍵的黃花崗之役沒有缺席!

根據逸史,1912年民國成立時,臺灣抗日志士羅福星曾赴南京參加臨時大總統的就職典禮,並在戴傳賢引見下晉見國父。據說國父當時面告羅福星:「不收回臺灣,對不起國人」。自此之後,國父多次在公開演說中強調「臺灣」為「失地」。先總統 蔣公也曾在民國22年、25年兩度闡述國父遺志為「恢復高(麗)臺(灣)、鞏固中華」。

民國3年,國父發動二次革命失敗後曾到臺灣募款,臺中的廖進平幫忙募了日幣六萬元(約相當於今天日幣300萬,合台幣100萬),國父將手邊一瓶蘇格蘭威士忌酒送給廖進平作為紀念。廖家視為傳家之寶,珍藏百年至今。這是國父第三次來臺留下的一段佳話。但沒想到廖進平卻在228事件時失蹤遇難。

民國77年至95年間,我擔任行政院研考會主委、法務部長與臺北市長,陸續參與228事件的調查、道歉、建碑、平反、補償與立法等工作,交了不少228家屬朋友。民國95年是我市長任內最後一年。228當天,市府照例在紀念碑前舉行追思儀式,然後移往二二八紀念館附設的咖啡店與家屬座談。廖進平的三子─知名畫家廖德雄先生─拿出這瓶百年老酒,表示願將這件傳家之寶捐給我公開展覽,以供後人緬懷國父與臺灣的珍貴淵源,我聽了為之動容,敬佩不已。

民國14年3月14日國父逝世時,被尊稱為「臺灣孫中山」的蔣渭水,特別在他主編的《臺灣民報》發表社論,以「哭望天涯弔偉人」為題,盛讚國父為「自由的化身、熱血的男兒、正義的權化」,他認為「孫先生雖死,而三民主義還活著,自由正義是永遠不死的」,引起臺灣民眾廣大迴響。3月24日臺北的追思會,在日本警察不准唱歌、不准致悼詞的打壓下,來了數千人,不但會場全滿,場外有更多人鞠躬致哀。4月國父在北平出殯時,30萬人致祭,北京大學臺灣同學會由洪炎秋先生執筆的輓聯如下:
「三百萬臺灣剛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領導;
四十年祖國未竟事業,舍我輩其誰分擔」
此聯氣勢磅礡,感情深厚,尤其尊中山先生為精神領袖,傳頌至今,在當時各界致送的輓聯中甚為出色。足見當時臺灣菁英對國父的高度景仰,以及繼承國父遺志光復臺灣的殷切期待。這個期待,在21年後抗戰勝利時終於實現。

最近有民進黨立委認為國父遺像是「封建產物」,要提案修法將其從公共設施中撤除。國父是世界公認的傑出革命領袖。他革什麼命?他革滿清政府的命、革中國五千年專制體制之命。如果一位推翻五千年帝制的偉人被視為「封建」,我們總該先修改所有辭典中的「封建」一詞的定義吧?一百年多來四代臺灣人如此敬重懷念的國父,今天的我們可以這樣對待他嗎?

'今天是國父  孫中山先生逝世91週年紀念日,一早我就到國父紀念館向國父遺像獻花致敬。'
'我來到國防部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種樹,  也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
'從我上任之後,積極推動「綠色造林計畫」,到今天增加造林面積共30,714公頃,相當於1,186座大安森林公園的面積。'
'我每天早上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向敞廳的國父銅像敬禮,並回想他一生志業,當作一天的開始。'
Comments
Ata My
Write a comment...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539&aid=5451487
野台反應好: 206 讚 14 分享/ 12 hrs
推薦1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多硯坊 (休)

12 hrs

吃水果 拜樹頭 是台灣人的土話

中文是:飲水思源。

今天是植樹節,紀念 國父逝世。

老丐種了幾株玫瑰和桃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539&aid=545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