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40年,大部分的歐美國家都不願意大量接受猶太難民。一位叫Eric Goldstaub的年輕人,跑遍維也納50個領事館,沒有一個給他簽證。他到中華民國領事館碰運氣,沒想到不但給了去上海的簽證,還給了20張!後來他全家人都到了加拿大。一位也在加拿大叫Gerda Gottfried Kraus的女士事後回憶,當年她的先生在中國領事館前排長龍等候進入,此時剛好有一輛黑色公務車進入領事館,這位先生立刻將申請表從窗口丟進車內。幾天後,他接到電話,簽證准了。何鳳山大使基於人道的信念,不忍對此事袖手旁觀。他知道,一份簽證就等於一條人命,當時也被稱為「救命簽證」。他發了至少2000張,救了更多人的命。
2000年,以色列政府追授何鳳山大使該國最高榮譽「國際義人(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獎章,並授與「榮譽公民」稱號,其姓名永遠鐫刻在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國際義人花園的的榮譽牆上。美國參議院也在2008年6月6日通過588號決議,表揚何大使不畏險惡戰時環境,對猶太人伸出救命的援手,他也因此享有「中國辛德勒」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