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以來,南韓政府就打算把漢城最重要的建築,亦即日本人所建的總督府拆除。這座建築佔有當年正宮的位置,在漢城主要的南北向大街的主軸線上,建築物的造型是歐洲的學院派,上有圓頂,下有列柱的標準官府建築,體型與規模比起台灣總督府,要顯得恢宏些。
南韓獨立以後,把這棟建築視為國恥的象徵,並沒有利用它當做政府建築使用,而是改為國立中央博物館的館舍。然而即使如此,韓國人還是覺得這樣一棟建築堂而皇之地矗立在漢城的主軸線上,是不可忍受的一件事。經過一番爭論,還是決定拆除,以徹底消除國民心上的陰影。
台灣與南韓都是被日本殖民過的國家,當日本佔領之時,也同樣在兩地興建了代表殖民者權利的總督府,中華民國與韓國兩國的總督府造型外貌大致都一樣。然而,現在這兩座日帝所興建的總督府,命運卻大不同。在台北的總督府轉化為中華民國的「總統府」,至今依然是最高政治權力的象徵。
相對地,在韓國的朝鮮總督府卻於九十年代被拆除。為什麼一個被保留,一個被摧毀?韓國金泳三文人政府為何拆除?主要原因係認為朝鮮總督府是日本軍國政府殖民統治的工具以及象徵日本侵略之建築物,清除軍國殖民思想;其次是企圖恢復被破壞的景福宮(舊宮),以恢復民族氣節的歷史性工作。
全世界都知道日本與南韓關係一向惡劣。因此,韓人稱「天皇」為「日王」一點都不足為奇。
奇怪,近日台灣為「日據」與「日治」,紛紛擾擾。讓韓人覺得不可思議。
一、日本殖民統治韓國三十六年,沒有一個韓人不知道,可以「包容」她的惡行,但不能忘記歷史。
二、「去日本化」工程,仍在進行。南韓總統朴槿惠相繼訪問美國和中國,至今沒跡象顯示,要去日本訪問,打破過去慣例。
三、總督府建物,早已不見。位於首爾市中心的總督府,在金泳三執政時期拆除,不留痕跡。南韓年輕一代根本不知道總督府為何物。總督府變成總統府,今日台灣還在使用。
四、南韓電視廣告,不能出現日語。
所以,「日據」與「日治」根本不是問題。真正問題是國人對日的基本態度要改變。
佛光大學教授謝大寧招待幾位韓國客人去吃生魚片,韓國人很喜歡生魚片,但對於台灣人稱之為「沙西米」感到不解。韓國人說,「我們的日常用語中從來都不使用日語。」他們還自我解釋:也許日本人統治台灣期間,對台灣人比對韓國人好。
當謝大寧解釋:「日本統治台灣,曾殺掉幾十萬台灣人。」話說到這裡,韓國人表示,不了解台灣人為何親日?
其實,台灣的親日媚日是被本土獨派洗腦教育出來的!
如果不帶偏見地回頭去檢視台灣抗日史,整個日據時期,台灣人的抗日行動是從未中斷的,付出的代價也極慘烈,但這些抗日史最近都不提了,台灣部分獨派政客開始大談八田與一的「治台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