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揭曉,不說誰輸誰贏,仲裁案撕開了台澎金馬國家認同的裂隙與危機!
隨便舉幾個例吧,民進黨和親綠學者主張放棄「歷史性權利」,恰巧,仲裁文也是採取此說,否了九段線,也否了U型線,親綠學者沾沾自喜,卻絲毫不察掉進了另一個歷史陷阱裡----
一旦放棄了歷史性權利,試問,中華民國有效佔領台澎金馬的歷史性權利是否要一併放棄?
所謂歷史性權利,是以歷史上哪一段時間為準?
馬關條約?那就應該先行放棄金門馬祖,畢竟,馬關條約並未將金馬割讓給日本。
以二戰結束為準?包不包括波茲坦宣言、開羅會議、舊金山和約等歷史?是不是應該接受美國刻意不將釣魚台列入移交的事實?也將釣魚台放棄?故宮博物院裡那一大批人類文明的珍藏,是歷史性權利?還是侵占所得?
歷史長河,抽刀斷水,水更流,哪裡有一刀切的可能?
刻意地、選擇性地失憶、扭曲歷史、忘記歷史,正是國家認同裂隙的開端。
http://www.storm.mg/article/146031
喔!不是啦,我們只是把與中共主張相同或類似的歷史性權利放棄,像是九段線、十一段線、U型線啦;可以改採先佔與有效管轄的主張嘛!
先佔與有效管轄?沒搞錯?那豈不是鼓勵侵略?鼓勵戰爭?鼓勵兩岸武力統一?
同樣的邏輯,所以,美國懷疑伊拉克藏有毀滅性武器,進軍伊拉克,先佔並有效管轄,便可將伊拉克納為美國第五十一州?
蘇聯佔領並有效管轄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日本就該閉嘴?
主張先佔與有效管轄原則,等於肯定了軍國主義、殖民主義的正當性!台灣蕞爾之地,既無獨立作戰的軍力,又無長袖善舞的外交長才,就別瞎起鬨了!
只要跟中國相同、雷同的,管他是歷史性權利,還是文化的臍帶,咱們就該放棄?這不僅是歷史健忘,也是文化的失憶,更是認同的錯亂!
當社會的一群人拼命地想要證明「我是誰?」 的時候,那個社會便存在著認同危機。
仲裁文中,稱中華民國為「中國的台灣當局」,讓很多台灣人很不爽,奇怪的是,許多自詡愛台灣的立法委員和學者竟然主張全盤接受仲裁結果,既然是全盤接受,邏輯上,不等於也接受了「中國的台灣當局」的說法?為了切割和中國的歷史性權利,甘願接受最不願承認的現實,這又是認同危機的一證。
還有立法委員說: 不驚,南海各國都沒有劃出200浬經濟海域,仲裁結果,並沒有改變現狀!
這話倒是真的! 仲裁結果不會、也沒有改變南海現狀。就連提交仲裁的聲索國菲律賓不也要和中國重開談判嗎?繞了一大圈,還得回到原點。
正如中國官方的回應:仲裁是齣鬧劇,仲裁結果就是一張廢紙。只不過,不小心,揭開了台灣的認同瘡疤。
國際政治,法治不當家,實力當家。國際法基本上是大國用來約束小國的道具,對大國而言,國際公約,國際仲裁云云,僅供參考。咱們美國老大哥,既沒有簽署聯合國海洋公約,也不甩事關碳排放的京都協定,更別說遵守限武協定!可是,義正詞嚴地要求別國遵守這些公約協定的,美國老大哥肯定跑第一。
至於日本小哥呢?從侵略朝鮮,馬關條約,到日俄戰爭,再到侵入中國東三省、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還美其名曰建立大東亞共同圈....。不說二戰前,日本戰爭罪行,歷史鐵證如山,二戰後,日本也從未遵守過禁止捕鯨的國際協定。
面對不鳥國際法和公約、前科累累的美日兩國,台灣還要繼續當應聲蟲?不信?台灣也將釣魚台爭端提交國際仲裁,瞧瞧美日如何回應!說透了,台灣對國際政治、律法和道德上的雙重標準,不也是來自於認同的錯亂與危機?
南海仲裁,鬧了半個月了,該清醒了吧?
從二戰結束,到冷戰結束東北亞、台灣、東南亞各國、南海諸島,盡屬美國勢力範圍,周邊諸國勢弱,無力對抗美國。1991年6月15 日,皮納伯圖火山爆發,毀了克拉克空軍基地。次年,美軍全數撤出蘇比克灣。2005年後,中國經濟實力崛起,2012年,中國著手規劃一帶一路、亞投行。眼看大國崛起,美國一貫的軍事策略就是將美國本土防禦線延伸到海外的海外,又將腦筋動到蘇比克灣海軍基地了。2012年,美菲兩國國防部簽定協議,只要經菲國同意,美軍可隨時進駐蘇比克灣區。蘇比克海軍基地距離中國大陸實際控制的黃岩島 100海里,而菲律賓巴拉望省距離台灣控制的太平島、以及大陸控制的中業島、永暑礁也甚近。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這就是美菲聯手提出國際仲裁的原因。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同樣是親美,菲國被利用價值遠高於台灣,所以,美菲聯手,台灣可以被犧牲,美日聯手,台灣也可以被犧牲!
哪一天,美中必須聯手時,台灣同樣可以被犧牲!
台灣,因為搞不清楚自個兒在國際政治上的定位,產生了認同裂隙和危機!
也因為沒有將國家利益列為第一優先,產生了認同裂隙和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