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nfidential informant's secret recording helped authorities nab alleged police shooter Jeffrey Williams. More revelations »
|
|
2014/12/11 21:44:00瀏覽164|回應2|推薦18 | |
「Black Lives Matter」社會運動各種族裔、膚色加入捍衛黑人民權的行列。(Getty Image)
(華府新聞鏡)
佛格森少年布朗和史泰登島的菸販加納(Eric Garner)之死,掀起新一波的黑人民權運動,亞裔維權組織與非裔社區站在同一戰線,但多數亞裔在黑白之間選擇緘默。亞裔必非無感,而是亞非裔關係之糾結複雜,正如電影片名「It's complicated」。
同屬少數族裔,亞、非裔先來後到,理應同舉公義之旗、同仇敵愾,但亞非裔社區彼此存在偏見是不爭的事實,尤其華、韓裔移民家庭,對子女婚事常常早早放話「只要不嫁(娶)黑人,都好說話!」
美國是民族大熔爐,亞裔,被視為模範少數族裔,不是偶然,而是幾代人奮鬥的結果。亞裔,同屬少數族裔,卻很少能在保護非裔的平權政策下受惠,想要出人頭地只有靠勤奮。或許不齒大批底層非裔當社會福利的寄生蟲,或許不瞭解美國社會放不下的「黑奴」沉重歷史,加上亞非異族通婚的鳳毛鱗爪,豎立在這兩族裔間的無形高牆,比其他族裔更難跨越。
亞裔瞧不起非裔,非裔對亞裔也不友善,被華府非裔社區視為崇高偉人的「永遠市長」(Mayor of Life)的貝瑞(Marion Barry)曾在2012年公開批評第八區的亞裔店面又髒又亂,「亞裔應該滾出去,非裔商人能取代他們的地位。」
非裔歧視亞裔,貝瑞的誑語不是個案,全美治安不靖的非裔社區走一遭,中式快餐店、乾洗店、街角雜貨店,十之八九的店家都是華裔、韓裔、越裔移民家庭式小本經營。而根據佛格森市所在的聖路易韓裔聯盟統計,白人警察威爾森不起訴宣判當晚的佛格森暴動,受破壞的店家就有十家是韓裔老闆,少年布朗被警察射殺前光顧未付錢的雜貨店,也是亞裔經營。
「要賺黑人的錢,就要冒生命危險!」幾年前發生在華府東北區雜貨店的搶案,池姓台裔移民父子被非裔搶匪打劫、槍殺,這是在鄰近開店的親戚在悲劇後的感嘆。發生在今年國慶日的喬治亞大道雜貨店劫殺案,殺死歐姓店老闆的兇嫌仍未歸案,附近店家每天開業都神經緊繃。和命案發生地點只有幾步之遙的乾洗店裝著隔離大鐵窗、防彈玻璃加上監視錄影器,即使這樣,店主金太太說,開張五年已被非裔搶過兩次。
布朗案和紐約史泰登島鎖喉致死兩案獲大陪審團裁決不起訴後,引發全美對警政革新、種族歸類(racial profiling)的熱議與質疑,批判最厲也是受害最深的兩族裔非裔和亞裔。
發生於1982年6月23日底特律的「陳果仁事件」應是亞裔社區最熟知的民權事件,被兩名白人誤以為是日裔而用球棒毆打致死的陳果仁,雖非白人警察執勤失當的受害者,但司法輕判兇手引發亞裔社區怒吼,也因此催生了亞美公義中心等維權組織。可惜的是,陳果仁之死並未替亞裔帶來正義,1997年33歲的舊金山華人高寬崇(音譯)因露一手中國功夫,在自家車道被白人警察席爾茲(Jack Shields)射殺,之後被隸屬的Rohnert Park警局刻意清除罪證,席爾茲無罪開釋;2003年有越裔Cau Bich Tro、2006年有孟族的Fong Lee都因誤會被執勤警員射殺;涉前三案的警員,全部無罪開脫。
可喜的是,在最近如潮湧般的「Black Lives Matter」社會運動中,看得見越來越多的年輕亞裔面孔,他們丟掉有色眼鏡,舉著標牌、躺在馬路、一起高喊「我無法呼吸」;9日晚,伊利諾香檳大學亞裔研究生闢論壇,各族裔學生熱烈探討如何從這場社會運動學到功課、如何支持他們的非裔兄弟。
面對司法系統的不公不義,亞非兩族裔都有各自的歷史沉重,亞裔和民權老大哥並肩追討正義,是條捷徑,第一步,就是拆掉通往捷徑的那堵高牆!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