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服貿、占立院」已超過兩星期。在「五十萬人上凱道」之後,僵局不但未解,反而因為學生續占立院,以及「白狼」率眾嗆聲,讓原本強調「程序正義」的反黑箱行動,有質變為統獨對抗之虞。
隨著政局紛亂更趨惡化,除了馬總統應誠意回應、反服貿學生須堅持自制,立法院長王金平也該拿出「可行方案」,力促朝野達成共識,或至少不因立委惡鬥讓問題更加複雜。
早在學生占領議場之後,王金平就表示不會動用警察權強制驅離學生。有了三月廿四日行政院強制驅離的流血爭議,王金平的柔性策略,確實可能是他口中「最低社會成本」解決方式。
不過,學生長期抗戰,國會失序已久,朝野協商又一再破局,王金平的寬容,已經讓他逐漸成為指責焦點。
持平而論,反服貿學生訴求對象是馬總統,馬的回應難獲學生認同,讓占領立院行動難以落幕,怪罪到王金平頭上並不公允;若馬總統傾聽並接受學生意見,學生自會退場,不必立院出手。
只是,馬總統已一再表明不能贊同學生「退回服貿」的訴求,雙方對此沒有交集,又不願各退一步,讓僵局更難化解。
王金平上周第三度召集朝野協商破局後,曾表明「若黨團未提出方案,可否同意由金平提出可行方案」。他自提方案的前提,雖是朝野黨團「未提出方案」,但一星期以來,朝野不乏方案,卻是各說各話,均非「可行」。
例如,民進黨團原要求服貿應在委員會審查,國民黨團堅持在院會審查,幾經折衝,國民黨團讓步退回委員會,但排定今天審查,民進黨團卻堅持「先立法再審查」,並占據會議室準備強力杯葛,幾可預言審不下去。雙方原先爭執不下,如今一方妥協,另一方卻加碼,根本沒完沒了。
對於馬總統召集的院際協調會議,以及朝野協商的出手時機,王金平都嚴守分際,意在維持國會議長的中立性;但相對於政局紛亂,態度卻似嫌消極。
如今朝野陷入僵局,各方都提不出「可行方案」,王金平不論作為資深立委或國會領袖,都有義務提供意見,積極尋求朝野支持。
反服貿與「反反服貿」的街頭對嗆,已有激化對立之勢,政局經不起一再震盪。除了馬總統與學生應積極對話,王院長再不解決就失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