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訪陸歸來,面見蘇貞昌,分享心得。會畢,謝長廷說,「未來的兩岸政策,還是必須由蘇主席決定。」蘇貞昌則說:「設置中國事務委員會的事,不急。」謝長廷把球揮進蘇貞昌這一邊,現在要看蘇貞昌如何接球。
暫且回到一九九九年至二○○○年之交。陳水扁以明日之星的姿態,聲勢蒸騰,已成代表民進黨角逐總統寶座的不二人選;在黨主席林義雄的主導下,民進黨通過了《台灣前途決議文》,遮蓋了《台獨黨綱》,為陳水扁競選總統之路作好鋪墊。此一重大政治工程的關鍵人物是林義雄,他具備兩大條件:一、德望兼備;二、最重要的是,他自己不選總統。
如今,面對二○一六總統大選,民進黨之必須轉型,迫切性尤甚於二○○○年。然而,「未來的兩岸政策,還是必須由蘇主席決定」,但蘇主席也正是二○一六年總統大位的有意問鼎者;這卻是與二○○○年大異其趣之處,蘇貞昌自己站上了當年林義雄的位置。
蘇貞昌競選黨主席之時,引發的主要爭論即是,黨主席若亦有意競逐總統,勢必不利轉型工程;這卻正是當前已經驗證的情勢。為了自己要角逐總統,蘇貞昌必須在「獨派」與「轉型派」之間計算自己的支持度,因此左顧右盼,不能大開大闔地推動轉型工程。反之,倘若由一位不參選總統者擔任主導轉型的操作手,即有可能大刀闊斧;因為,他只須考慮如何為黨打開出路,作球給參選總統者,不必顧慮自己在派系之間的支持度;這就是當年的林義雄,卻不是今日的蘇貞昌。
然而,除非蘇貞昌已決定要逃避及放棄轉型工程,眼前所見,謝長廷幾乎是他唯一的,且錯過即不可能再有的政治槓桿。因為,民進黨今日要談轉型工程,至少必須體現四個原理:一、要居高臨下,由上而下,例如,由黨中央發動大辯論。二、要大轉彎,立即從陳水扁時代的「正名制憲」徹底轉出來,不能再玩「和而不同/和而求同」或「超越」那類空洞的文字遊戲。三、要有一些戲劇性,這樣的大轉彎,若無戲劇化的大動作,恐怕辦不到。四、要有一個具備相當資望者,作為領銜主演的台柱,否則撐不住場面。
眼前所見,謝長廷至少是符合了其中三項原理的人選:他的轉彎夠大,大到「憲法一中」;他的「調酒之旅」夠戲劇性,一舉敲開了中南海的大門;他的唱作俱佳,足堪挑起大樑。如今謝長廷唯一缺的是蘇主席的支持,倘若蘇貞昌任命謝長廷為中國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謝就取得了「由上而下」的勢位,轉型工程即可啟動。
蘇貞昌應知,在此際出任黨主席,帶領民進黨轉型其實是他的「天職」;而此時站在他面前的謝長廷,正是不作第二人想的最佳槓桿。如果蘇貞昌放棄了謝長廷,一方面必不可能找到更佳的轉型操作手,另一方面尤會被視為逃避「天職」。倘係如此,後續的效應可能是:一、民進黨轉型遲誤的責任,必指向蘇貞昌,無可逃逭。二、蘇貞昌在黨內及民間將被視為轉型的擋路石,恐對其參選總統不利;何況,將也阻擋不住蔡英文若與謝長廷合流,佔據轉型號召,直至兩年後奪下黨中央。
也就是說,蘇貞昌若不接謝長廷這一球,於黨於己皆可能將有不易收拾的後果。然而,蘇貞昌將當前情勢看成「不急」,其實主要是顧慮若處理不當,會影響他在二○一六的選情。如何寬釋蘇貞昌的心結,謝長廷似可盡些心力。或許,謝長廷可向蘇貞昌示意,若出掌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操持轉型工程,自己將不參加二○一六年總統、副總統的競逐,也不在民進黨各組候選人中選邊站,以示轉型工程是為了民進黨及台灣的前途計,不可涉入黨內權力的競逐。這樣的宣示,不僅是為了重建謝長廷與蘇貞昌及蔡英文之間的關係,也是謝長廷若欲成為轉型總工程師所必須持守的超然立場;也許,蘇貞昌如今正在等謝長廷的這句話。如若不然,竟將轉型捲入黨內政爭,即是自甘下流,不足論矣。
然而,關鍵仍在蘇貞昌。蘇現在有一個大盲點,他似乎認為,必須把沸騰的鍋蓋壓住;只要不攤牌,他就不會開罪「轉型派」,也不會得罪「獨派」。但是,眼前所見,這只鍋蓋根本已經壓不住了;愈不掀鍋,雙方的矛盾分裂就愈難化解,待等到已來不及掀鍋蓋時,鍋底可能已經燒穿,到時候責任還是要算到蘇貞昌的頭上。所以,蘇現在的最佳策略應是放空自己,將轉型議題交由黨內進行徹底的民主辯論,並訴諸全國民意;他不妨以產婆的角色自命,生男生女,則由黨內民主辯論,甚至由黨內的民主投票決定。如此,蘇貞昌始有可能搶佔制高點,並為化解此次建黨以來最嚴峻的轉型爭議盡其「天職」。這是蘇貞昌的危機或轉機,決定於他的政治視野。
煮開水者皆知,沸騰後必須掀開壺蓋,然後再聽其無蓋沸騰三、五分鐘,使內含三氯甲烷揮發,即可得一壺淨水。蘇貞昌此時的責任,就是打開壺蓋,煮去三氯甲烷。
蘇謝之間久有心結。但眼前已然出現了蘇謝可能攜手改寫歷史的契機,卻是稍縱即逝,不能「不急」;究竟二人將是相得益彰或兩敗俱傷,似均繫乎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