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不平則鳴
市長:麥芽糖  副市長: 一葉孤鴻*Jackey*逸名blackjack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不平則鳴】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原住民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飛魚有淚 也被法條榨乾
 瀏覽1,213|回應1推薦2

itsmyl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wang710
麥芽糖

對於四月三十日民意論壇「漢人濫捕飛魚,蘭嶼新惡靈」一文,我覺得必須有所回應。

我覺得蘭嶼的聲音必須要發出去讓世人明白。不只是因為我和它有著血脈相連的關係,我無法讓自己無視於這些,並且在夜晚還能睡得安穩;現在只餘島內些微的吶喊呼聲和島上人們疲於奔命的驅離,缺乏凝聚和聲援,這樣的結果便只能任由外來的侵入一次又一次包圍孤立無援的小島和小拼板舟。

發出這樣的訴求,並不是要在社會面前放大悲情,但立法的急切和正當性正是達悟人最為迫切需要的。我們尊重那些漁民們捕魚的權利,但那並不是在公平競爭下取得的平衡。我已感覺達悟人離公平正義的路遙不可及,達悟傳統海洋文化、海洋生態被強取豪奪至此,除了對蘭嶼悠久的飛魚文化,造成難以修補的傷害外,也顯示對他人文化和生態平衡的漠視。我感覺心痛,更為我自小親如至親的海洋哀傷。


漢人認為,這是法理上明定的「台灣海域」。原來這樣的法律並沒有辦法保護我們,原來我們是這樣被劃分驅離趕絕於基本權利之外。當漁業的濫捕文化凌駕於傳統
文化之上時,我們只有不如別人的裝備(拼板舟和小竹筏),和最後僅存阻止海洋資源耗竭和護衛悠遠文化的微薄力量,為島嶼、海洋和全體,扛起尊嚴的武裝。

被人斥為無稽的傳統海域論述,被法律條文碾壓在腳下,這樣的情景也真是像在自家裡,被劊子手用手指著鼻子罵:「你們憑什麼妨礙我們捕魚的權利?」這種濫捕行為彷彿不是「資源的強取掠奪」,而是被合理化為「海洋資源的均分」。

我為迎著黑潮順流而來的飛魚們感到悲哀,文化尚在為它的傳統存在價值延續奮力生存,飛魚卻已不存於蘭嶼海域之內。

假如蘭嶼人捍衛傳統海域是站不住腳的話,誰能跟我說,蘭嶼人你們錯了。難道是蘭嶼人無視「台灣法律」賦予台灣人民在蘭嶼海域捕魚的權利嗎?請這些濫捕的人拿出環境道德和生態良知,有沒有想過在夜晚岸邊等待的,是漁人們年邁的父母親和他的孩子們等不到飛魚時的落寞眼神和身影,你們不覺得殘忍嗎?

我想如果飛魚真有眼淚,也早已在流刺網的圍困下流乾殆盡了吧。此刻我只冀望這熾熱的火能再燒得更烈些,並且一把燒出屬於達悟人的正義和公平。

2007-05-03╱聯合報╱第23版╱民意論壇╱王靜嫺∕公(東縣蘭嶼)

轉載自祖靈之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539&aid=2194420
 回應文章
浪費
    回應給: C(itsmyl) 推薦0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抓太多怕沉船 10噸漁獲倒海裡

東石漁民吳瑞琳昨天捕獲20公噸的帕頭仔,雖然返程時已經丟了10公噸漁獲到海裡,但膠筏還是可見成堆的漁獲。
記者黃煌權/攝影

東石漁民昨天捕獲高達30公噸俗稱「帕頭仔」的大頭白姑魚,由於捕獲的數量太多,有漁民因擔心膠筏無法運回這麼多漁獲,途中可能翻船,竟將10公噸的漁獲丟回海裡。東石魚市場拍賣員戴國祥說,這種情形極為罕見,也是東石魚市場成立60年來,單日捕撈帕頭仔數量最多的一次。

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郭世榮推測,可能受到今年暖冬影響,加上昨天水流剛好流到嘉義沿海,才讓漁民捕到這麼多漁獲。

東石漁民吳瑞琳昨天凌晨在嘉義沿海作業時,第一次起網,網內就有1公噸的帕頭仔,讓他嚇了一跳,後來他陸續起網,每次數量都在1至2公噸,讓他開心不已。不過,後來他發現整艘漁筏都堆滿漁獲,數量高達20公噸,不僅漁筏沒有剩餘的空間,船身也慢慢往下沉。

吳瑞琳因擔心漁筏太重無法駛回東石漁港,且可能沉船,最後忍痛將10噸的漁獲分批丟回海裡,直到船身變輕,才順利於昨天上午返港。

吳瑞琳說,他討海近20年,從未捕獲這麼多的漁獲,為什麼嘉義沿海昨天凌晨會出現這麼多帕頭仔,他也一頭霧水。

除了吳瑞琳,很多漁民昨天也都捕獲上噸的帕頭仔,一眼望去,整個魚市場都是帕頭仔,戴國祥及漁民都說,這應該是東石魚市場成立60年來,捕獲帕頭仔數量最多的一次,總數則高達30公噸。

吳瑞琳說,平時帕頭每公斤拍賣價至少百元,但因昨天捕獲的數量太多,10公噸的帕頭仔只賣7萬多元,但他已經非常滿足。

東石魚市場主任吳純裕指出,帕頭仔汛期通常都在5、6月,但今年「漁象異常」,12月竟然能捕到這麼多帕頭仔,甚至多到漁民無法運回漁港,只好忍痛丟回海裡,這種現象他只能用「奇蹟」形容。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539&aid=52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