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吐嘈王凸槌走廊
市長:吐嘈王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吐嘈王凸槌走廊】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為何美國在阿富汗耗費20年,只得到了"寂寞"?(下)
 瀏覽1,540|回應1推薦3

富藍客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吐嘈王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亓官先生

攻打伊拉克

2001年底塔利班政權隨即被美軍轟垮,同基地組織一樣分散逃入山區打游擊,在城市或正面的對抗中他們不可能是滿手先進武器美國的對手。

接著小布希政府開始將目光轉向伊拉克,正如前面首席反恐顧問Richard Clarke所說一般;為了找到合理藉口,200325日當時的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用美國情報局提供的PPT資料和一小瓶"洗衣粉"作為證據,指控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但是法國總統席哈克表示反對,他認為鮑威爾所謂的證據內容含糊不足以採信,使得小布希政府在沒有獲得聯合國同意的情形下,悍然拉著親密戰友英國硬幹。

2003319日,小布希政府拉開了入侵伊拉克的序幕,用坦克砲彈和飛機導彈轟向這個從未威脅和攻擊美國,也未曾殺害任何一個美國人的國家。

細思之下不禁讓人疑惑,既然小布希政府的目標始終鎖定在伊拉克,為何不一開始積極除掉賓拉登,爭取時效以集中火力對付伊拉克?反而後來一步步增加對阿富汗的戰爭投入?

其實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這兩場戰爭中,讓世人最為印象深刻的並非戰爭本身,而是美國當時的恣意妄為和深怕其他國家看不出來的世界霸權!我想打誰就打誰,哪個敢擋我?哪個敢囉嗦?

為何要在阿富汗耗費時間和金錢?

伊拉克戰爭眾所皆知,伊拉克境內石油礦藏豐富排名全球第五,這場戰爭讓許多西方國家都沾著好處和有利可圖;另外還有一個較不為人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伊拉克總統海珊要取消以美元結算石油貿易,而宣稱要以歐元替代之,所以這一仗也是順便警告了歐盟。

那麼,阿富汗戰爭的目的是什麼?至今沒人可以確切說出肯定答案,但可簡單總合一下各家說法:

一、美國軍工企業和軍事外包商獲利豐厚

美國布朗大學公布"戰爭成本核算項目"的數據顯示,阿富汗戰爭20年期間共花費約2.28萬億美元的戰爭經費,其中用於國防部海外應急行動的費用約9,300億,戰爭支出約為4,300億,償還戰爭借款利息5,300億,用來照顧阿富汗戰爭退伍軍人的費用約2,960億,額外支出590億。

有人統計了一下,近20年美國軍工企業股票的收益,

洛克希德-馬丁    1236%

諾斯羅普-格魯曼 1196%

波音公司            975%

通用動力            625%

雷神公司            331%

美國高階軍官退役後可直接進入董事會領取高薪,同時可運用其對國防事務和尖端軍事研發的影響力,促使或施壓國會各項軍事相關經費的審查;而美國政府和軍工巨頭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也一直影響美國對外的軍事行動。

在阿富汗戰爭中,還有一令人匪夷所思的情況,就是前線經費太多難以報銷;軍事將領對塔利班的作戰目標感到疑惑,但有一樣東西很清晰,那就是只要美軍待在阿富汗,就有大筆的預算可以花。

美軍自己的爆料,國會要求他們盡可能多、盡可能快的花錢,結果前線指揮官吐槽根本花不掉這麼多錢,舉幾個例子:一個所謂軍用建築簡單的像個小倉庫,每棟報銷50萬美元。黃豆種植計畫報銷3,400萬美元,結果顆粒未收不了了之。叢林迷彩軍裝採購而阿富汗全國多是黃土,花費也報銷2,800萬美元。

除了軍工企業外,在戰場中有一種企業也活躍不已,就是所謂的軍事承包商,主要提供巡邏保安、新兵代訓、雇傭兵仲介、情報收集或是私人保鑣之類一些非軍事行動的各項服務。也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黑水公司,現為阿卡迪米公司(Academi)

軍事承包商也是退役軍人組成,在美國政府掩護下,做起事來更加肆無忌憚,萬一發生事故官員也不必擔心承受直接的責難;結果導致了2006年發生黑水公司的雇員用槍口直指美軍士兵,強迫繳械並命令士兵趴在地上,但後來黑水公司發言人予以否認。

軍工複合體作為深層政府中的一員,運用美國軍隊勢力結合軍工企業和承包商抱成一團,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發動戰爭來禍害世界,完全無視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人民基本人權。

二、美國政界也有利益

2011年,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在公開場合說:"....入侵的目地不是完全征服阿富汗,而是利用阿富汗通過阿富汗從美國和歐洲的稅金中洗錢,然後交回跨國安全菁英的手中,其目的是一場無休止的戰爭,而不是成功的戰爭。"

對於每年這麼龐大的預算,美國國內當權者和批准預算的國會議員,當然不可能沒分到蛋糕;軍工企業透過諸如法案遊說規則、政治獻金、選舉捐贈....等等手段來操作,合法合理的分贓一向是民主國家的傳統把戲,普通人民則只能口中咀嚼著萊豬肉、眼巴巴地看著。

三、擴張性戰略壓制中國的目標

20188月,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辦公室主任勞倫斯-威爾克森在公開的視頻說了,美國根本不是為了幫阿富汗重建,也不是要打擊塔利班或者證明美國可以與塔利班和解,也與打擊任何恐怖組織無關,這一切只關乎三個主要戰略目標,.... 第一個目標是在2001年進入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所說的,世界上軍事力量最難侵入的國家-阿富汗。事實的確如此,我沒有信口開河,不信的話看看地圖,因為這是唯一的美國硬拳最有可能觸及中國所提出貫穿中亞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地區,如果我們必須依靠軍事力量來給中國施壓,阿富汗是個非常適合動手的地方。第二是因為鄰近的巴基斯坦擁有地球上可能最不穩定的核儲備,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們希望能掌握這裡。我們派兵阿富汗的第三個原因是,中國新疆有兩千萬維吾爾族人,如果CIA能利用這些維吾爾人,就像土耳其的埃爾多安反對阿薩德,而在敘利亞那樣(進行滲透)一般,就可能有兩萬維吾爾人去敘利亞了;所以CIA想破壞中國的穩定,最好的辦法就是製造動盪和拿維吾爾人不斷刺激北京,直接從內部搞垮中國而無須外力。"

這段話理性分析下,不排除有企圖說服美國內部合理化發動阿富汗戰爭的因素,但也從中看出歐美長期壓制中國的戰略行動和思維;追根究柢,恐怕這是自成吉思汗打遍歐亞無敵手,甚至幾乎快打到西歐時,就早已烙印下的深層記憶。

四、地緣政治和總體戰略

1979年美國和伊朗因人質危機而後斷交,美國在中亞一帶徹底失去影響力,難以和當時的蘇聯抗衡;好不容易蘇聯倒台,在俄羅斯和東歐各前加盟國自身難顧的狀態下,這是在此區域打入釘子的好時機。

沒有藉口沒關係,就製造一個唄!你看,911不就發生了!

從今日的世界格局和結果來看,30年來老美在中東和中亞幹了那些事,很容易聯想和看清楚其真正的目的;簡而言之,就是打亂和攪亂這片區域各國平衡的形勢,製造動亂和仇恨使這些地區永無安寧,正如當年中國的民國時期一般。

先是直接用武力幹翻阿富汗和伊拉克,後來運用社群網絡掀起利比亞和敘利亞等國阿拉伯之春的動亂,尋找各種藉口強行以武力干預和扶持反對勢力。看看這些年產生了多少中東難民,心中就應該有答案了。

而由於強勢的美元,這些動盪的地區和國家更加依賴美元,就算心中明明不想依賴美元而欲奮力掙脫前,一旦想到伊拉克的慘狀就不敢再妄想了!

但老美不是只有匹夫之勇,從英國佬那早學到布置好各大喉舌媒體,每天在世界各國發送各種編造或刻意隱瞞歪曲的訊息,讓你只能看到美軍帥小伙溫馨地、親切地抱著難民小孩之類的畫面,狀似每天都幫著換尿布一樣。看懂的都直呼噁心!

美國撤軍是無奈又必然的

這不是我個人的說法,早在多年前中外就有不少戰略專家和分析報導,指出阿富汗撤軍是早晚的事;美國打心底是不願撤軍的,拿著白花花的美金在外面四處撒錢充大爺,誰不願意?!但實在是沒錢了,或者說是不敢再亂印錢了!指不定哪天就要出大事啊!

總之,錢就是所有問題的關鍵和最重要的原因!而錢是不可能永遠花不完的!

眾所周知,一旦錢花完了,剩下的只有寂寞。

中國人今天真的要慶幸,兩岸三地雖有不同程度的社會問題甚至是政治問題,但基本上自二戰結束後至今,都生活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中,也沒有產生一個戰爭下的難民。但凡還有點人類基本的良知,就應該仔細想想感恩的對象是誰?我保證絕對不是那些口喊民主自由、滿嘴人權環保的假反核和假博士。

如果阿富汗戰爭沒有給大家啟發,中東多年的亂局沒有讓大家看清事實,一味地盲目信任某大國給的假承諾和假訊息,如同井底之綠蛙聒噪無知又犯賤,那麼若是某天發生某種讓人難以接受的亂世,就不該怪罪任何人了!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63&aid=7136356
 回應文章
做美國的朋友不要太忠實
推薦2


吐嘈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亓官先生
富藍客

**忠狗帕爾瑪**
這是一部,沒有大卡司、沒有煽情、沒有暗房特技、沒有美麗外景、極為平凡的一部俄羅斯電影,2021年3月份上市,俄國電影事業並不發達,這齣電影原著、編劇、演員演技都非常普通、狗也非經過專門表演訓練過的。
這是描寫一個被主人逼不得已,遺留在機場的牧羊犬,被一小孩發現後,展開一段人狗的友誼歷程。我以為故事旨在:利用狗、人之間忠誠的情感,給資本主義下的人與人之間的現實關係,當頭棒喝。
這樣的一部電影若是以前,我是不會談論的,但在美國撤軍阿富汗的當下,在網路看了這部片子後,我把這兩件事聯想到一起。想用狗來比喻被拋棄的悲哀。
這部片美國人該看,美國政治人物更該看,美國!不要被貼上:「不忠的損友」標籤。https://momovod.tv/vod/302495.html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63&aid=7138773